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距成都58公里的大邑新场古镇,旧称清源,始建于东汉时期,是茶马古道上的历史文化名镇之一。作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古镇的开发势必会对当地居民的经济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采用访谈的的形式,通过实地调查,进一步探析新场古镇的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经济生活的影响,并对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新场古镇 经济生活 建议
2015年11月中国国际旅游会在上海顺利召开。在该次会议上,形成了一系列的旅游利好政策,结合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建设,未来的旅游业将更加凸显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前景。古镇的魅力不只是来源于它独特的建筑风格,更是基于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并延续至今的风土人情。在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的现当下,探析古镇旅游开发给当地居民经济生活带来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研究背景
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古镇作为旅游业中的一颗明珠,以其特有的历史底蕴和风土人情吸引着大量的游客。位于成都大邑县的新场古镇始建于东汉时期,兴起于明朝嘉靖年间,西与邛崃接壤,南连王泗镇,北通出江镇、花水湾和西岭雪山,是茶马古道上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有着丰富多彩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其民居建筑属明清风格而又凸现出西蜀建筑的特色,是川西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西蜀水乡古镇。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是在新场古镇进行实地调查,现场随机对当地居民进行访谈和实地考察,通过拍照、观察、访谈等手段获取相关资料。此次调查对象均为古镇居民,共计20人,其中男性和女性各占百分之五十,年龄分布在15到65岁之间,不同行业都有代表,但以商业和服务业居多,各个收入层次均有覆盖。
结果分析
(1)家庭年收入的变化
绝大多数居民家庭的年收入增加了。在古镇开发以前,当地居民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第一产业,即农业的收入。随着古镇的开发,许多家庭开始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外出打工的部分青壮年也陆续回到了当地从事商业活动。比起务农和外出打工,经商所带来的收入远远高于从前。但是,也有部分家庭的收入依然来源于第一产业。随着古镇的开发,当地的物价水平也随之上涨,尤其是在旅游旺季。因此古镇开发非但没有带来收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生活负担。
(2)职业的变迁
第一产业的职业规模群不断缩小,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通过对新场古镇的调查发现:古镇开发前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为30%,古镇开发后,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为10%。第三产业从古镇开发前到开发后,所占比例由15%增加至60%。从事体力劳动的职业减少了,非体力劳动的职业增加了。与此同时,职业的种类也逐渐多样化,服务行业遍及各个领域。
(3)消费方式的变化
由实体消费向虚拟消费转变。调查发现,古镇开发前当地的消费方式主要是实物形式的消费,即以现金交易的方式获得相应的商品。古镇开发后,旅游的发展给当地带来了新的消费模式。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部分商家支持支付宝等支付软件,顾客可以选择通过网银的方式付款。与此同时,部分旅店、饭店还在美团、艺龙等APP上提供了预定和团购等服务,一方面增加了自己的营业额,一方面也为顾客提供了更多消费选择。
问题及建议
(1)居民的利益分化明显,不能忽视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
新场古镇正处于旅游开发的上升期,在开发的过程中势必会给当地居民的经济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古镇的大部分居民能够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通过从事商业活动等在旅游开发中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然而有少部分居民,由于能力的差异和所处环境的不同,不能紧跟旅游发展的步伐,沦为了古镇开发下的弱势群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地居民的利益分化。政府不能忽视这部分群体的利益诉求,一方面要做好他们的社会保障工作,一方面要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让他们能够与其他居民一样共享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成果。
(2)加强宣传,提高古镇的经济效益
“宣传促销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旅游开发的进程和成败”,所以要善于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来扩大古镇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玩,从而增加古鎮的经济收益。相比较成都周边的其它古镇,新场古镇虽然有自己独特的风貌,但是前来游玩的游客却明显少于其它古镇,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宣传工作做的不到位。新场古镇除了可以通过风景和美食吸引游客外,还可以举办富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活动,并且在举办活动前应做大量的宣传工作,使广大游客了解活动并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
(3)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增加古镇收入
新场古镇出售的旅游商品并无本地特色,并且商品种类较少。据部分游客反映,不是他们不愿意买东西,而是没有什么特色的商品或者纪念品值得购买。因此,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不仅能够为古镇创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古镇的就业问题。例如一些写有“新场古镇”字样的手工艺品、装饰品等。这些旅游商品,在为古镇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勾起游客对古镇的美好回忆,为古镇增加回头客,起到正面的宣传作用。
新场是继平乐、安仁等古镇之后,成都新近崛起的旅游小镇,有"一新(场)、二唐(场)、三灌口"之美誉。但由于开发时间较晚,新场古镇无论是在知名度上还是在宣传力度上都存在不足。与此同时,新场古镇的旅游开发在给当地居民带来较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期望新场政府和有关部门能及时解决这些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福利。
[1]人民日报海外版:旅游感知美丽中国.[N]《人民日报》,2013-4-3.
[2]郭一丹.古镇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的影响—洛带个案调查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
[3]杨利,黄河.成都近郊古镇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界论坛,2014.
[4]肖瑶.安仁古镇开发背景下当地居民利益被忽视的现象.[J]城市旅游规划,2013.
新场古镇 经济生活 建议
2015年11月中国国际旅游会在上海顺利召开。在该次会议上,形成了一系列的旅游利好政策,结合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建设,未来的旅游业将更加凸显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前景。古镇的魅力不只是来源于它独特的建筑风格,更是基于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并延续至今的风土人情。在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的现当下,探析古镇旅游开发给当地居民经济生活带来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研究背景
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古镇作为旅游业中的一颗明珠,以其特有的历史底蕴和风土人情吸引着大量的游客。位于成都大邑县的新场古镇始建于东汉时期,兴起于明朝嘉靖年间,西与邛崃接壤,南连王泗镇,北通出江镇、花水湾和西岭雪山,是茶马古道上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有着丰富多彩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其民居建筑属明清风格而又凸现出西蜀建筑的特色,是川西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西蜀水乡古镇。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是在新场古镇进行实地调查,现场随机对当地居民进行访谈和实地考察,通过拍照、观察、访谈等手段获取相关资料。此次调查对象均为古镇居民,共计20人,其中男性和女性各占百分之五十,年龄分布在15到65岁之间,不同行业都有代表,但以商业和服务业居多,各个收入层次均有覆盖。
结果分析
(1)家庭年收入的变化
绝大多数居民家庭的年收入增加了。在古镇开发以前,当地居民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第一产业,即农业的收入。随着古镇的开发,许多家庭开始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外出打工的部分青壮年也陆续回到了当地从事商业活动。比起务农和外出打工,经商所带来的收入远远高于从前。但是,也有部分家庭的收入依然来源于第一产业。随着古镇的开发,当地的物价水平也随之上涨,尤其是在旅游旺季。因此古镇开发非但没有带来收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生活负担。
(2)职业的变迁
第一产业的职业规模群不断缩小,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通过对新场古镇的调查发现:古镇开发前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为30%,古镇开发后,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为10%。第三产业从古镇开发前到开发后,所占比例由15%增加至60%。从事体力劳动的职业减少了,非体力劳动的职业增加了。与此同时,职业的种类也逐渐多样化,服务行业遍及各个领域。
(3)消费方式的变化
由实体消费向虚拟消费转变。调查发现,古镇开发前当地的消费方式主要是实物形式的消费,即以现金交易的方式获得相应的商品。古镇开发后,旅游的发展给当地带来了新的消费模式。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部分商家支持支付宝等支付软件,顾客可以选择通过网银的方式付款。与此同时,部分旅店、饭店还在美团、艺龙等APP上提供了预定和团购等服务,一方面增加了自己的营业额,一方面也为顾客提供了更多消费选择。
问题及建议
(1)居民的利益分化明显,不能忽视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
新场古镇正处于旅游开发的上升期,在开发的过程中势必会给当地居民的经济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古镇的大部分居民能够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通过从事商业活动等在旅游开发中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然而有少部分居民,由于能力的差异和所处环境的不同,不能紧跟旅游发展的步伐,沦为了古镇开发下的弱势群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地居民的利益分化。政府不能忽视这部分群体的利益诉求,一方面要做好他们的社会保障工作,一方面要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让他们能够与其他居民一样共享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成果。
(2)加强宣传,提高古镇的经济效益
“宣传促销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旅游开发的进程和成败”,所以要善于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来扩大古镇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玩,从而增加古鎮的经济收益。相比较成都周边的其它古镇,新场古镇虽然有自己独特的风貌,但是前来游玩的游客却明显少于其它古镇,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宣传工作做的不到位。新场古镇除了可以通过风景和美食吸引游客外,还可以举办富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活动,并且在举办活动前应做大量的宣传工作,使广大游客了解活动并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
(3)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增加古镇收入
新场古镇出售的旅游商品并无本地特色,并且商品种类较少。据部分游客反映,不是他们不愿意买东西,而是没有什么特色的商品或者纪念品值得购买。因此,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不仅能够为古镇创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古镇的就业问题。例如一些写有“新场古镇”字样的手工艺品、装饰品等。这些旅游商品,在为古镇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勾起游客对古镇的美好回忆,为古镇增加回头客,起到正面的宣传作用。
新场是继平乐、安仁等古镇之后,成都新近崛起的旅游小镇,有"一新(场)、二唐(场)、三灌口"之美誉。但由于开发时间较晚,新场古镇无论是在知名度上还是在宣传力度上都存在不足。与此同时,新场古镇的旅游开发在给当地居民带来较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期望新场政府和有关部门能及时解决这些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福利。
[1]人民日报海外版:旅游感知美丽中国.[N]《人民日报》,2013-4-3.
[2]郭一丹.古镇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的影响—洛带个案调查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
[3]杨利,黄河.成都近郊古镇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界论坛,2014.
[4]肖瑶.安仁古镇开发背景下当地居民利益被忽视的现象.[J]城市旅游规划,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