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一线,成美文

来源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考考场作文中,记叙文往往是以其生动的故事、丰满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朴實的语言脱颖而出,如果再以或明或暗的线索来串联全文,无疑能使文章锦上添花。记叙文是靠其线索来贯穿全文的,这个线索可以将材料串联成一条主线,从而将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整体。线索就犹如缝制衣服的线。做衣服,先要裁剪布料,然后用线把一块块布料缝制起来。没有线,缝不成衣服。记叙性文章如果缺少线索,即使材料再精彩,也不能成为好文章。因此,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联起来的彩线,因此,在记叙文的写作中,确立好线索很关键,特别是在材料选好后,则要根据一定的线索,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记叙的内容有机地连缀起来,这样,文章才能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才能更好地表达中心。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实物贯穿。有些文章往往是以一个具体的实物来贯穿全文,将各种人或事都集中到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如《皇帝的新装》以“新装”的奇怪特性为线索,写了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君臣看新装、游行穿新装、揭穿假新装等过程,但全文紧扣“新装”这一实物展开,显得有条有理,水到渠成。
  请看一篇学生的优秀作文《花布鞋·母爱》:
  娘,您知道震撼我心灵的东西是什么吗?是您给我做的那双绣花布鞋。
  娘,您还记得吗?8年前的一个冬天,北风呼啸,雪花飘舞。就在那个夜晚,刚过40岁生日不久的您,因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您悄声息地走了,无奈地丢下我们姐弟俩。我真的感到很迷惘,未来究竟会怎么样,我们无所适从,只是盲目度日。
  我们在整理你的房间时,发现了两双绣花布鞋,上面分别都绣上了花,充分展示您做工的精巧与细心,上面竟然还有一行字:“祝宝宝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是您离世前最好的“作品”,这部作品太伟大了!
  我睹物思人,悲不自禁,泪如雨下。
  我亲爱的娘,两双绣花布鞋,是您对我们未来的美好祝福啊!我们知道,您出生在一个偏僻山村的贫苦农家,从小就过着难熬的日子。你为了维持这个家,“南征北战”,东奔西跑,含辛茹苦。您常对我说,现在家境差,能节省就节省啊,熬出了日子,就好了。您在生病的那几年中,家里人过新年做新衣时裁剪下来的边边角角,您总是捡起来,东拼西凑,粘粘缝缝,一针一线,穿底扎边,做成一双双实用耐穿的新布鞋。从此,全家人再没有买过商店里的鞋子穿。
  娘,两双绣花布鞋,是您手巧心灵的劳动结晶。您未曾上过一天学,不是文化人,可您做的土布鞋,质朴中见精致,本色间显灵秀,邻里有口皆碑。我清楚地记得,隔壁的几个大婶还组织了一个“团队”前来向你学艺呢。你总是很耐心地教她们,将自己多年来的心灵智慧与结晶传授给了她们。想到这些,我泪如雨下,震撼无语,您是世上最好的人啊,您也是我心中最好的娘啊!
  是娘您留下的这些鞋儿,给了我们前行的勇气。进了初中后,我一直穿着它,学习成绩飞速上升,还成为班上的英语课代表。多次参加省里的作文大赛,获了大奖。现在我正坐在高考的考场上,我镇定自若,从容地答题。娘啊,就是您的这双布鞋,给了我智慧;就是您的这双布鞋,给了我力量!
  娘,在您离开我们8年后的时刻,此景依旧,此情依旧,我会继续穿着您留下来的布鞋,去生活,去学习,去成长……
  本文以“花布鞋”为构思全文的线索,使文章浑然一体。“母亲”培养了“我”很多的美好的品质,这一切就像“花布鞋”那样的淳朴而珍贵。穿上“花布鞋”就会给“我”力量,就会想起自己伟大而又平凡的母亲,行文是那样的淳朴与感人。这篇文章能打动人心?原因有二:一是有明晰的线索;二是小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运用了朴素的语言,写出了真实的情感。
  2.人物串联。有的记叙文,按人物动作行为的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人生历程的见闻来组织材料,把人物作为文章的线索。
  请看考场优秀作文《朽叶的栀子花》全文:
  小城深处有条老巷。明晃晃黄醺醺的光蔓延一路,点亮了一个城市的古老温情。
  相属的板车,彼伏的吆喝,一路的葱蒜,噼噼啪啪的煎油声,勾着所有途经的味蕾,而女人的店也在其中。
  女人是卖锅贴的。煎到外酥里嫩,香气四溢,搁到蓝印花的小碟中,浇一层香醋,撒一圈葱花,待到轻咬一口,却是意料之外的香甜之感,隐隐间又有些青春独有的青涩。
  在旁人眼里,女人不过是个有些瘦削的老太太,可我只想用“女人”这个含着少女的甜蜜和妇人的成熟的代称。女人爱美,每次见她,总是抹了脂粉搽了口红,似乎想留下青春的最后一点尾巴。女人爱笑,笑起来眼角会轻轻颤颤,不招不摇,温婉而妥帖。煎锅贴时,她总是打扮得一丝不苟,有点“盛装端热油”的味道,远远看去竞像是从《蒹葭》里走出的那位如水女子。
  我迷惑于女人身上青春娇美端方的气息,沉迷于女人手下青涩而有些甜蜜的锅贴。恰巧,女人是我同学的祖母,一经询问,方知锅贴里藏着栀子和苹果混合的酱料。而女人原是那个十里洋场的大户之女,几经辗转方暂栖于这个闭塞的小城,操持着祖业,优雅地生活。
  一时间,我心中充溢着难以言说的震惊和恍然。震惊于加花酱的匠心,恍然于女人身上的不朽之气。一个会在锅贴里加花酱的女子,岂会敌不过时光的蹉跎?当岁月爬上她的鬓角,风霜侵蚀她的容颜,她依然爱着美,爱生活,像年轻时一样雅致而细腻,如此,岂会老去?
  时常去女人的小摊,站在一边我不语,女人亦不言。我呆呆看她熟练地翻煎,温婉地浅笑,不卑地招呼,沉溺于女人那一汪如碧水般的不朽之气里。夕阳西下,女人美得如一幅古仕女图。
  我时常迷惑于青春与不朽。以为青春必是光洁明艳,不朽必是巍巍如高山之巅,仰不可攀。然而,看到女人身上混杂着与年龄不符的青春之气,我方有些体悟。有时候,心的柔软与细腻远胜过形貌。没有人活在保鲜膜中,没有人会永葆青春,但做一个心思细腻、热爱生活的人,时光永远会厚爱你几分;而如此,何尝不是另一种静水流深的不朽?   想起女人,就想起一枝搁在蓝印花碟中的带露栀子花。或许叶子已些许腐朽,但花瓣仍一如既往地柔软。
  這篇考场作文以那位“女人”(同学的祖母)为全文的线索,通过回忆那位女人卖锅贴的往事,表现了女人在劳动中体现幸福的价值,也彰显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主题,本文以人物为线索,思路清晰,事件清楚,感情真挚。
  3.事件系联。我们说,记叙文的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有些文章的“事件”本身便是线索。如《社戏》一文,它是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这一中心事件来构思全文,巧妙地再现儿时在桥村的一段美好生活,这就是以事件为线索的妙处。
  请看考场优秀作文《我终于战胜了“懒”》:
  也许你不相信,他就是从小到大没离开过我半步的好哥们!他的小名叫“懒”。“懒”总是告诉我,人活着就要享受,更要知足常乐。每当我遇到困难,“懒”总是帮我支招,让我舒舒服服地蒙混过关。所以,长这么大,我最信任的人就是他,他的话我特别爱听。
  上了初三,功课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懒”说:“有作业多这个借口,你就什么家务都不用做了!”我当然照办。可是有一天,勤快的妈妈终于发怒了。
  “你看看你这小屋折腾得像猪圈一样,还有点儿女孩儿样儿吗?你再不收拾,就别在那屋里住了!”
  “天哪,妈妈今天怎么这么生气?!她可从没这样过。也许是我太过分了,把妈妈惹怒了?”我小声地问着“懒”,可他却说:“嗨,更年期的女人都这样。不要理她啦!”“不行,懒,我看你还是先躲两天,让我勤快一阵儿,哄哄妈妈。等风声不这么紧了,你就回来,好吗?”“行呀!我的情谊你不领,我也没办法。说好了,两天之后我们还是形影不离的朋友!”
  就这样,我开始收拾起自己的小屋,也将每个屋的地扫了个干干净净,还给奶奶剪了头发。在做这些本由我承担的家务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妈妈的艰辛和自己平时的不懂事,第一次感到对妈妈的愧疚。
  也许你会问:“这几天没了‘懒’的陪伴你肯定特寂寞吧?”我要告诉你,你猜错了!这几天的生活我快乐极了,一是妈妈的脸上又挂上了灿烂的笑容;二是,我认识了一个新的伙伴,他叫作“勤”,是我在擦地板的时候认识的。他干净、漂亮,是个轻快的小精灵。他的小嘴总是吧嗒吧嗒说不停,一会儿提醒我该做这个了,一会儿提醒我该做那个了。有了“勤”,我从没忘刷一次牙,从没迟过一次到,从没忘带一科作业……我从没感到初三这繁忙的生活也能过得如此快乐。
  可是好景不长。一个周一的下午,我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了家门。“哎哟”我被早在门口等候的“懒”绊了个筋斗。“好啊,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咱俩才分开几天,你就跟那个叫‘勤’的小子好上了,你真不够哥们!”看到他这样,我连忙说:“对不起,你别生气,今天我全听你的还不行吗?”就这样,我塞了个面包就一头栽到了床上。
  “醒醒,快醒醒,上学要迟到了!”朦胧中,只见鼻青脸肿的“勤”正焦急地叫我起床。我没来得及问他脸上的伤是怎么搞的,便被他推到了车上。可惜的是,我还是误了早晨的物理自习。翻开书包,才发现昨天那一堆作业一点儿也没动,紧接着的还用说吗,便是班主任严肃的谈话。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着这倒霉的一天,不禁对自己说,和“懒”才待了一天,我就弄成这样,我怎么就浑浑噩噩同“懒”待了十几年了呢?我真的是好傻呀!看来,还是“勤”真心对我好。对了,他脸上的伤……莫非是“懒”那家伙干的?想着,我便加快了速度。
  不一会儿,急忙推开家门的我惊呆了?“勤”正脚踩“懒”的头,高傲地说,我终于战胜了“懒”!
  本篇考场作文创新求异,构思新奇。这位小作者巧妙以“勤”战胜“懒”这一中心事件为全文的线索。这“勤”与“懒”都被拟人化了,顺着她生动活泼的文字走进这个小小的童话天地,不但让人感受到审美愉悦,而且可以获得力透纸背的教益,这一切都为本文成为考场上乘之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感情线索。有一些散文没有中心事件和具体的故事情节,而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发展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这一类文章就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记叙的线索。
  先请看高考优秀作文《缅怀我那跛足爷爷》:
  高三学习忙,几个月没有回家了。前天妈妈来校,闲谈中我才知道跛足爷爷过世了,心情顿时非常沉痛。虽然他不是我的亲爷爷,但像他这样的好人怎么能说死就死呢?震惊、哀痛之余,眼前不由浮现出跛足爷爷那张古铜色的脸以及刚认识他时的往事。
  “老瘸子,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我瞥了一眼轻蔑地骂道。
  “你骂谁呀,雪儿?”妈妈问。
  我噘起嘴向左边一翘。
  妈妈望望左边,不由得拍了一下我的头说:“啥呀,你疯啦?竟敢骂跛足爷爷!”
  “骂他,就骂他。讨厌!”我气恼地说,“丢点纸屑、果皮,他也啰啰唆唆没完没了,还假正经地弯腰去捡,一瘸一拐地放入垃圾桶里……”
  “对呀,讲究公共卫生,养成良好习惯,是一种美德!”
  “哼,老瘸子爱管闲事。一次,我将剩饭倒在沟里。他见了,唠唠叨叨不说,还拿扫帚扫起来,又一瘸一拐地送到猪圈里……”
  “是啊,像你这样不知节约,又毛毛愣愣的,就得管教。”
  “管教!他又不是我爷爷,管得着吗?不仅我,同学们大都讨厌他:男女同学拉拉手、说说话,谁烫了发,穿件奇特的衣服,他都管,还说什么‘小孩子要爱惜学习机会,生活要朴素自然’!真是淡吃萝卜成操心,也不怕操心大了烂肺子?”
  妈妈把我拽了过来,严肃地对我说:“跛足爷爷可是百里挑一的大好人。别看他现在白发苍苍,腿脚不灵便,可在上甘岭战斗中,勇敢杀敌,立过三等功。他腿脚不好,是因为小腿中还留着弹片的缘故。转业回乡后,舒适的工作他不要,偏偏要当个清洁工,年年都是市里的先进。退休后,儿孙要他坐享清福,可他就是闲不住,戴上‘环卫义务值勤员’的袖套,厂区上上下下,社区前前后后,大楼里里外外,全被他包管了。厂里多年受到省市卫生部门的表彰,都是跛足爷爷的功劳。”
  “真的吗?”我惊讶起来。
  妈妈又讲了跛足爷爷很多动人的事迹,使我不禁改变了对他的印象。那以后,我经常和伙伴们到跛足爷爷那里玩,他像亲爷爷一样关怀我们,还经常给我们讲要孝顺、做善事的故事。
  如今,跛足爷爷去世了,本想周日回家到墓前祭拜他,可妈妈说他没有墓——因为死于一种怪病,他决定死后把遗体捐献给省医院,以供科学研究;他还特别嘱咐儿孙们:自己虽然年老,但眼睛非常好,捐献自己的眼角膜,让盲人也能看到今天的好日子。
  唉!我那跛足爷爷走了,从他批评我到现在已有六七年了,他虽然不是我的亲爷爷,可我像亲爷爷一样地敬重他爱戴他。因为不能到他墓前拜祭,就写这篇作文表示对他的哀悼和敬意吧!
  这篇文章记叙了好几件事情,但让人觉得其犹如拧成了一股绳子,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全由一线串起来了——对跛足爷爷炽热的怀念之情!其实,高考作文带有很大的表演性质,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震撼力”,必须有“亮点”,本文的亮点就是线索清晰,且从一而终,天衣无缝。
  另外,安排线索时应注意:一是注意线索必须和所写的内容紧密相关。线索必须有利于记叙情节的展开,必须有助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无论是“人”是“物”还是“中心事件”,都必须与文章的内容有关,便于表达文章的主题;二是注意所写内容的层次性,譬如茅盾的名篇《白杨礼赞》一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依次写了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和内在气质的不平凡。这三个方面,从外到内,一层深于一层,极富有层次感,从而为下文揭示其象征意义作了铺垫;三是注意在记叙过程中的过渡、照应,线索既要起到了组合的作用,使全文浑然一体,严丝合缝,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又要能深化文章的主旨。
其他文献
记叙文的可读性正在于文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物形象。人物塑造应致力于两点:一是“像”,二是“形象”。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像”,功夫在观察上;“形象”,功夫在描写上。本文主要谈描写的三个着力点。  一、动作连贯化  写人物连贯的动作,可以用系列的动词来表现。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通过典型、细致的动作描写,使人物更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人物动作写得生动具体了,人物的性格、品质也就能鲜明
期刊
古诗词鉴赏题中的“艺术技巧”是一个大概念。既包括描写方法、抒情方式,也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还包括结构技巧。  常考的描写方法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侧结合、远近高低结合、色彩渲染、铺陈、白描工笔、运用修辞、细节描写等。抒情方式指的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常考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等。常考的表现手法有衬托、对比
期刊
【作文命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杂志开展一项名为“成功者的脚步”的专题调查,根据读者投票情况,总结了成功者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特点:  ①胸怀理想,志存高远;  ②心有定力,行不偏移;  ③与书为伴,视野开阔;  ④敢于突破,勇于创新;  ⑤喜欢提问,有所怀疑;  ⑥反思自我,不断超越。  上述内容,肯定会引发你对人才成长、事业成功、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思考。请以
期刊
应对高考我们应当如何高效学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小林重做题,小华重方法,小敏重体魄。这三种观点均有道理,但高考的成功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并非一蹴而就。因此我认为,真正的高效学习,应当方法、训練和体魄兼顾。  虽然“高考之路是用试卷铺出来的”的说法有失偏颇,但是不可否认,没有平日里适当的训练,要想在考场上力挫群雄,拔得头筹,只怕是痴心妄想,白日做梦。我们常常发现,自以为很熟悉的知识,在应考做题
期刊
【命题规律】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这一考点,赋分2~4分,题型主要为简答题,难度中等偏下。近几年“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设题方式主要有“描绘了××样的画面”“描写了××样的意象”“赏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等。  【技法揭示】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三种。因为诗歌作品的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事、
期刊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满分欣赏】  莫将分数功利化  湖北一考生  在当今社会,分数功利化的现象日益严重,不少家长对孩子要求极严,得不到满分便拳脚相加;而有的家长则“及格万岁”,认为只要及格便是好的。不管外界看法如何,我认为这两种做法均不可取,因为这均是将分
期刊
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涉及的词语、名篇名句、修辞等基础知识大多是平时所学内容,但比起往年题型,改变还是很大,没有考之前常考的语病、连贯、漫画等题,古诗词相关的占比很大,真正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功底和语言运用能力。这让部分学生不太适应,下面就以江苏高考卷语言文字运用题第三题(引用诗句是否符合语境题)为例来总结该题的解题技巧  【真题再现】  (2016江苏卷第3题)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
期刊
高三语文复习,有的教师将课本打入“冷宫”,置之不理,匆匆转入专题复习;有的老师带着学生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之后沉迷于题山题海。这些做法都无异于舍近求远,舍本逐末。课本复习的边缘化,折射出高考复习急功近利的心态。其实,课本才是根本,高三语文复习要回归课本,精耕细作,突出实效;同时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建构高考知识网络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一、心中有课本  课本内容是多年来沉淀的精华
期刊
考点解读  所谓“归纳”就是把具体的内容加以抽象提炼;所谓“要点”就是事情涉及的重要方面。“归纳内容要点”就是通过归纳、总结分析事情的原因、结果、影响等。文章的内容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全文的。  “概括中心意思”就是用简明的语言归纳文章的核心内容或作者的思想观点,其形式就是“通过什么,表现了什么,有什么影响”等。本考点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对具体的内容加以概括,对复杂的内容加以整理。  对文章内
期刊
文言文阅读题,顾名思义,即在文言文阅读中解题。解题的前提和关键都在于阅读,在于结合语境。阅读,须既见“树木”,也见“森林”。“树木”,指题目涉及的相关语境;“森林”,指文章的全貌,其蕴含的思想、情感、态度等。本文主要分析如何见“森林”,这一环节对解答实词理解题、概括分析文章内容题、翻译题等都有着实质性的影响。  从近年来全国各省市高考试卷看,文言文的文本大致可分为传记类、说理类、杂记类这三类。这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