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集《神的孩子全跳舞》在1995年神户地震的特定历史背景下构建,通过对不同经历主人公的书写,提出了日本所处的现代困境。灾难书写不仅仅是为了对遇难者的缅怀,更为了幸存者的明天。村上春树通过对灾难的反思,呼吁人们走出长久不自知的虚空状态,真正的面对生活,为人性中填充爱与希望的光辉。
【关键词】:村上春树;《神的孩子全跳舞》;灾难;救赎
《神的孩子全跳舞》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于2000年出版的一部短篇小说集。该书共包含6个短篇,各篇均以1995年神户地震为背景,描述经历巨变的人们对以往生活经验的思考,为在灾难中受创的同胞提供心灵上的治疗。
一
人们大多相信自己所踏大地是无可摇撼的,或者无需一一相信而视之为“自明之理”。不料悠忽之间,坚实的土地“液态化”了。1995年,一场高达7.2级的强烈地震使日本从长久不自知的状态下惊醒。这一年日本经历了近乎战败后的凄惨境况,神户全面陷入了混乱状态,缺粮少水、啼饥号寒。同年,地下铁事件更是雪上加霜,人为犯罪,大肆杀戮让一向视日本为安全国土的民众被深深的震撼。两起事件虽然一为天灾,一为人祸,位置、性质等多有不同,但“一切都是在我们不知晓的时间在地下黑暗场所花时间悄然安排和决定好了的”,绝非偶然发生的巧合事件。《神的孩子全跳舞》针对灾难的关注思考而作,不仅要真实的书写灾难对人们造成的创伤,同时还应站在事件之外理智思考,真正的认清灾难所反映出的更深层、更令人堪忧的精神空洞。为此,小说中主人公经历的设置与村上本人相同。虽然远离地震的发生现场,但却与神户有着千丝万缕无法割舍的联系。可以确定的是:地震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肉体和财产上的损失,也没有给他们的亲人带来伤害。因此在地震中所受到的只有在心理和精神上无形的影响。
文艺评论家福田和也对《神的孩子全跳舞》进行评论时指出“地震使得这部短篇集中的所有出场人物认识到了自己此前不曾自觉的空虚、浮游感和封闭的心”。村上将地震所带来的大地裂缝移植到主人公身上形成了心灵的裂缝与空洞。
面对突然而至的死亡,前所未有的缺失感促使人们回忆往昔。以往经验的模糊不明了使人在死亡面前一阵恍惚无措,回顾生命却也只不过是一场空白。
二
全书以《UFO飞落钏路》开篇,该篇中主人公小村外表英俊,是一位普通的公司职员,与自己长相平庸不太相配的妻子过着平淡安逸的生活。平淡简单的生活让小村生活在自满之中,然而就在地震的五天后,妻子留下了一张简易的纸条便从此离开。字条上清楚的写着妻子无法继续生活的缘由:“再也不回来了,你身上没有任何足以给我的东西。你诚然温柔英俊潇洒,可是和你一起生活,就好像同一团空气在一起”。一场大地震,无数生命的转瞬即逝,让小村的妻子突然意识到自己以往的生活并未有过真正的为生活而活。每天重复着前一天的生活,生命中无数的岁月浓缩成为相似的一天,生命的可能性被一致性取代,生活原本的精彩也被空虚、寂寞所替代。
或许每个人都需要安逸平静的生活,但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却始终渴望着生命的花火,桎梏单一的生活让快乐成为了奢侈品。当然自由是相对的,没有人可以挣脱被社会束缚的枷锁,现代生产不仅要求分工明确,同时也将人限定在生产中的一个细小的环节中,从而刻制一模一版的生活模式。
小村认为自己像空气块或许是缺少了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就像只有皮的大马哈鱼,虽然好吃,但却缺少了它作为大马哈鱼而非其他的本质。或许小村与妻的婚姻生活也是如此,只有婚姻的外壳,而没有实质,或许妻子未感受到来自作为丈夫的小村的疼爱,或是生活就像白开水,平淡无味,少了生活最基本的情趣。人活着如果没有了激情,那就只是高速运转社会中的机器。正是因为一场地震,妻子看到生命的脆弱,看到人生的变幻莫测,从而惊醒的发现,平淡安逸的生活也难掩内心对于激情的渴望。
三
从村上春树在《神的孩子全跳舞》这部短篇集中凸显地震背景一点可以得知,地震不仅重创了这片土地,更撕裂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撕裂了原本尘封已久的现实,虚华的外表难掩空洞的内里,地震前的人正像是一条条徒有躯壳,浮游与虚无中的大马哈鱼。
第二篇《有熨斗的风景》讲述了三宅的故事。三宅因为对篝火的近乎病态的喜爱而住在一个偏僻的海边小镇上,在这里他遇到了同样热爱篝火的顺子。在他们看来篝火是光明,温暖,自由的,“因为自由,看的一方可以随心所欲的看成任何东西。假如你看或看出幽幽的情思,那么就是你心中的幽思反映在火里”。当篝火烧起来之前,总是先有白烟徒然升起。“火在哪里烧了起来,但火本身还看不见。”光明,自由,希望总是存在的,只是往往不直接展现,在人生的旅途上,有的人加快脚步寻找希望,有的人则止步不前,有人珍爱自由,而有人则是浪荡。顺子说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空壳”,不如在篝火熄灭后也一起死掉,假想自己将以何种方式死掉,靠在三宅身上即将入睡的顺子脑海中重复着一句话“篝火灭了,冻也把你冻醒了”。
村上春树在他的作品中多写人生的孤独与空虚,在《神的孩子全跳舞》中,前两篇也未能摆脱此种基调。但与以往作品不同的是,此书的余下几篇中感情发生了变化。虽然故事背景依然设置在地震发生后,但与毁灭性的故事背景相对应的不在是人的低落与毁灭,而是尽显人的积极力量与灾难的破坏性间的张力。以往对于人迷失的生活状态的批评转换为正面重构,这也体现出村上春树作为一代名家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
四
在名为《神的孩子全跳舞》这部短篇中,主人公善也一直被母亲成为“那位”的孩子,然而善也缺始终相信自己有着生理学所认定的父亲,并不断寻找。正是在不断寻找的过程中善也渐渐的明白,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牵手来到世上的,没有一次的孕育是意外。此时,无论生父是“神,还是拥有半个耳垂的男人”对于善也来说都已经无所谓了。寻找父亲的过程中,善也已经体验到生命的神圣与可敬,而母亲口中的“那位”也因此给了善也他所期许的显现与圣礼。豁然明了的善也激动的跳起舞来,正在这时,他感到“自己脚下的大地深处,那里有冥冥黑暗不吉利的低吼,有人所不知的运载欲望的暗流。”善也想起了孩童时期对母亲怀有的邪念,而这邪念正是他脚下所隐藏的欲望之流所致使的一切报复的根源。换言之,人们所遭遇的一切惩罚都是源自人内心深处的邪恶,而善也则是在寻找生命原初的同时,净化了自己的心灵。
在小说的结尾部分,善也听到远处传来的救护车的声音。是谁需要救护?是善也、是你、是我?或许每一个人都需要着心灵的救赎,无一例外。在现实生活中,欲望之流往往会淹没人的本心、本性,被欲望所驱使的人往往失去自我,而盲目游走在欲望中,随波逐流。
大地震所带来的死伤是不可逆转的,而活着的人却有重新选择一次的机会。灾难并不仅是上帝的惩罚,更是体现了上帝的仁爱。将欲与之、必先夺之,一场地震带走了许多生命,但却留下了更多可能的新生命。村上春树通过善也的寻父之旅,倡导人性的善良与本真,警醒世人在虚华的世界里建立温情与希望。
参考文献:
[1]村上春树.神的孩子全跳舞 [M]. 林少华,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2] 董群智. 村上春树小说的现代阐释——以《神的孩子全跳舞》为例 [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0(06)
【关键词】:村上春树;《神的孩子全跳舞》;灾难;救赎
《神的孩子全跳舞》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于2000年出版的一部短篇小说集。该书共包含6个短篇,各篇均以1995年神户地震为背景,描述经历巨变的人们对以往生活经验的思考,为在灾难中受创的同胞提供心灵上的治疗。
一
人们大多相信自己所踏大地是无可摇撼的,或者无需一一相信而视之为“自明之理”。不料悠忽之间,坚实的土地“液态化”了。1995年,一场高达7.2级的强烈地震使日本从长久不自知的状态下惊醒。这一年日本经历了近乎战败后的凄惨境况,神户全面陷入了混乱状态,缺粮少水、啼饥号寒。同年,地下铁事件更是雪上加霜,人为犯罪,大肆杀戮让一向视日本为安全国土的民众被深深的震撼。两起事件虽然一为天灾,一为人祸,位置、性质等多有不同,但“一切都是在我们不知晓的时间在地下黑暗场所花时间悄然安排和决定好了的”,绝非偶然发生的巧合事件。《神的孩子全跳舞》针对灾难的关注思考而作,不仅要真实的书写灾难对人们造成的创伤,同时还应站在事件之外理智思考,真正的认清灾难所反映出的更深层、更令人堪忧的精神空洞。为此,小说中主人公经历的设置与村上本人相同。虽然远离地震的发生现场,但却与神户有着千丝万缕无法割舍的联系。可以确定的是:地震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肉体和财产上的损失,也没有给他们的亲人带来伤害。因此在地震中所受到的只有在心理和精神上无形的影响。
文艺评论家福田和也对《神的孩子全跳舞》进行评论时指出“地震使得这部短篇集中的所有出场人物认识到了自己此前不曾自觉的空虚、浮游感和封闭的心”。村上将地震所带来的大地裂缝移植到主人公身上形成了心灵的裂缝与空洞。
面对突然而至的死亡,前所未有的缺失感促使人们回忆往昔。以往经验的模糊不明了使人在死亡面前一阵恍惚无措,回顾生命却也只不过是一场空白。
二
全书以《UFO飞落钏路》开篇,该篇中主人公小村外表英俊,是一位普通的公司职员,与自己长相平庸不太相配的妻子过着平淡安逸的生活。平淡简单的生活让小村生活在自满之中,然而就在地震的五天后,妻子留下了一张简易的纸条便从此离开。字条上清楚的写着妻子无法继续生活的缘由:“再也不回来了,你身上没有任何足以给我的东西。你诚然温柔英俊潇洒,可是和你一起生活,就好像同一团空气在一起”。一场大地震,无数生命的转瞬即逝,让小村的妻子突然意识到自己以往的生活并未有过真正的为生活而活。每天重复着前一天的生活,生命中无数的岁月浓缩成为相似的一天,生命的可能性被一致性取代,生活原本的精彩也被空虚、寂寞所替代。
或许每个人都需要安逸平静的生活,但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却始终渴望着生命的花火,桎梏单一的生活让快乐成为了奢侈品。当然自由是相对的,没有人可以挣脱被社会束缚的枷锁,现代生产不仅要求分工明确,同时也将人限定在生产中的一个细小的环节中,从而刻制一模一版的生活模式。
小村认为自己像空气块或许是缺少了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就像只有皮的大马哈鱼,虽然好吃,但却缺少了它作为大马哈鱼而非其他的本质。或许小村与妻的婚姻生活也是如此,只有婚姻的外壳,而没有实质,或许妻子未感受到来自作为丈夫的小村的疼爱,或是生活就像白开水,平淡无味,少了生活最基本的情趣。人活着如果没有了激情,那就只是高速运转社会中的机器。正是因为一场地震,妻子看到生命的脆弱,看到人生的变幻莫测,从而惊醒的发现,平淡安逸的生活也难掩内心对于激情的渴望。
三
从村上春树在《神的孩子全跳舞》这部短篇集中凸显地震背景一点可以得知,地震不仅重创了这片土地,更撕裂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撕裂了原本尘封已久的现实,虚华的外表难掩空洞的内里,地震前的人正像是一条条徒有躯壳,浮游与虚无中的大马哈鱼。
第二篇《有熨斗的风景》讲述了三宅的故事。三宅因为对篝火的近乎病态的喜爱而住在一个偏僻的海边小镇上,在这里他遇到了同样热爱篝火的顺子。在他们看来篝火是光明,温暖,自由的,“因为自由,看的一方可以随心所欲的看成任何东西。假如你看或看出幽幽的情思,那么就是你心中的幽思反映在火里”。当篝火烧起来之前,总是先有白烟徒然升起。“火在哪里烧了起来,但火本身还看不见。”光明,自由,希望总是存在的,只是往往不直接展现,在人生的旅途上,有的人加快脚步寻找希望,有的人则止步不前,有人珍爱自由,而有人则是浪荡。顺子说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空壳”,不如在篝火熄灭后也一起死掉,假想自己将以何种方式死掉,靠在三宅身上即将入睡的顺子脑海中重复着一句话“篝火灭了,冻也把你冻醒了”。
村上春树在他的作品中多写人生的孤独与空虚,在《神的孩子全跳舞》中,前两篇也未能摆脱此种基调。但与以往作品不同的是,此书的余下几篇中感情发生了变化。虽然故事背景依然设置在地震发生后,但与毁灭性的故事背景相对应的不在是人的低落与毁灭,而是尽显人的积极力量与灾难的破坏性间的张力。以往对于人迷失的生活状态的批评转换为正面重构,这也体现出村上春树作为一代名家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
四
在名为《神的孩子全跳舞》这部短篇中,主人公善也一直被母亲成为“那位”的孩子,然而善也缺始终相信自己有着生理学所认定的父亲,并不断寻找。正是在不断寻找的过程中善也渐渐的明白,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牵手来到世上的,没有一次的孕育是意外。此时,无论生父是“神,还是拥有半个耳垂的男人”对于善也来说都已经无所谓了。寻找父亲的过程中,善也已经体验到生命的神圣与可敬,而母亲口中的“那位”也因此给了善也他所期许的显现与圣礼。豁然明了的善也激动的跳起舞来,正在这时,他感到“自己脚下的大地深处,那里有冥冥黑暗不吉利的低吼,有人所不知的运载欲望的暗流。”善也想起了孩童时期对母亲怀有的邪念,而这邪念正是他脚下所隐藏的欲望之流所致使的一切报复的根源。换言之,人们所遭遇的一切惩罚都是源自人内心深处的邪恶,而善也则是在寻找生命原初的同时,净化了自己的心灵。
在小说的结尾部分,善也听到远处传来的救护车的声音。是谁需要救护?是善也、是你、是我?或许每一个人都需要着心灵的救赎,无一例外。在现实生活中,欲望之流往往会淹没人的本心、本性,被欲望所驱使的人往往失去自我,而盲目游走在欲望中,随波逐流。
大地震所带来的死伤是不可逆转的,而活着的人却有重新选择一次的机会。灾难并不仅是上帝的惩罚,更是体现了上帝的仁爱。将欲与之、必先夺之,一场地震带走了许多生命,但却留下了更多可能的新生命。村上春树通过善也的寻父之旅,倡导人性的善良与本真,警醒世人在虚华的世界里建立温情与希望。
参考文献:
[1]村上春树.神的孩子全跳舞 [M]. 林少华,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2] 董群智. 村上春树小说的现代阐释——以《神的孩子全跳舞》为例 [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