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挖掘与弘扬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198505050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作为一方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师是人文教育的设计者、组织者,师生交往的本质就是教师的人文精神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激活、丰富、浸润的过程。对于初中生来说,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其人文精神呢?
  首先,语文教师应塑造人文品行,言传身教。
  要培养出具有人文素质的学生,需有较高人文素养的老师。所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尤为重要。一方面,我们要善于将教材中提倡和教学中阐释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见诸行动,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另一方面,要努力引导学生躬行实践,自觉做中华民族和世界先进人文精神的传人。此外,语文教师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品质,敢于创新,敢于挑战。
  其次,以教材为载体,渗透人文精神。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不仅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而且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勾践的“卧薪尝胆”、孟子的“舍生取义”、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成语和诗句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不可低估的优势,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因此,语文教师应立足课堂,把握教材,挖掘其中人文思想的火花,并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指导学生去思考、學习并借鉴,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人格魅力。
  再次,教学中要以创新为主体,内化人文精神。
  人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化过程,这就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创造性。因此,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思维,给学生一个思考、研究、创造的机会,构建一个自由、和谐的展示自我的平台。对学生一些标新立异的想法,要给予必要的引导和鼓励。
  例如:教学《背影》这一课时,有的学生发笑,有的学生甚至认为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这样的小事不值一提,学生并不认为朱自清写得精彩。后来我改变了教法,先给学生讲父亲跟自己的关系、父亲如何关爱自己,特别是上大学时,年迈的父亲亲自挑着行李到车站送别我的情景,就不禁想到本来贫困的家庭,为了我能顺利上大学,不知年迈的父亲又要熬多少苦头了……然后,再要求学生讲他们被父母的爱深深感动时的情景,学生的极积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发言踊跃,有的甚至含着眼泪讲述爸爸妈妈关爱自己的故事。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学习《背影》,学生就很投入,甚至能够很深情地表演父亲吃力地爬上月台的动作。师生就是这样在人伦情怀中一起自然地体味学习文章的语言,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从而达到教师、学生、课文的和谐统一。这里没有枯躁的知识传授与训练,没有苍白的架空分析,学生这时已不是单纯地学习语言知识,而是把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情感与课文交融在一起,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审美教育,受到人伦情怀的熏陶,从而出现了令人荡气回肠的“人化情境”,体现了人文精神。
  又如教学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如果我们语文教师仍死扣小说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一点去分析课文,自然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中国的传统观念与西方价值观有一定的差别。倘若在教学中联系初中生已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且喜欢评价人的特点,在课堂上开展“于勒是不是值得同情”等话题的辩论赛,或联系学生的生活用现在的眼光讨论克拉丽丝的势利,或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现象去评价像菲利普夫妇一类的人,就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展了文本的内涵,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同时丰富了学生情感,健全了人格。
  最后,营造书香校园,丰富学生课外阅读。
  阅读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唤醒心智、促进生命成长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学生须读的文学名著,这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文学名著永远传达着人类有价值的时代精神和文化精髓,最具人文的教育功能。如:儒家的厚德载物、尊师重道,道家的淡泊名利、虚怀若谷,佛学的宠辱不惊、进退从容……这些都值得学生去学习、体会和进行创造性转化。教师要创造阅读名著的条件,尽可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读书笔记评比活动、开一个小小研讨会、课前五分钟读后感演讲等。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堂教学阵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引起学生理性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快速、高效阅读的能力和习惯。
  多读一些名篇名著,多与大自然和睦相处,有助于陶冶学生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和帮助,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如教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就可以让学生读他的《安徒生童话》,接触了我国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就推荐读《儒林外史》,教了《论语十则》、《孟子二章》等简易古文就让学生慢慢涉足《论语》、《孟子》。此外还应向学生介绍我国四大名著以及外国一些优秀的名篇名著,如《红楼梦》、《水浒传》、《鲁滨孙漂流记》、《简爱》、《汤姆叔叔的小屋》、《格列佛游记》等。
  “人文教育:立人之本,立国之本。”语文教学因其学科特点,具有“载首明理、表情达意、文道统一”的优势,教育工作者应着眼于社会长远需要,重视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关注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规律,使学生个性飞扬,将人文精神进行内化,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人的综合素质的需要,适应世界上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需要。
其他文献
课堂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知识、思维、心理),教师如何有针对性地运用诱导启发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思考、研究,以突破障碍,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这就是点拨。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点拨呢?以下是我的肤浅认识:  一、在学生思路阻隔、疑惑丛生时点拨,使其畅通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于相机诱导。”学生自己能想得通、说得清的自然不必教;学生通过努力仍想不通、说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观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合作交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改革时期的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是有科学教育观、会自我教育、善于合作的探索者。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搞好高中语文教学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崭新的学习观念  高中学生在课堂上懒于思考、畏于发言历来是各
期刊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课堂上难免有偶发事件发生。因为偶发事件很容易分散师生注意力,影响教学情绪,授课老师无不对此深感“闹心”。偶发事件既然发生了,就需要授课教师在较短时间内寻找、筛选、确定一种最佳的处理偶发事件的方案进行处理,这却是一件难度较大的教育活动。但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课堂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并不是不可捉摸、无章可循的,诚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样,偶发事件的处理也有一定的方法,只是需
期刊
摘 要:“科学作为探究”强调了学生对科学的理解,指向科学概念的教学需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式的学习过程。基于学生的前概念,要珍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独特感悟,通过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科学概念。  关键词:科学概念 科学探究 自主建构  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从以“自然知识”为核心的性质转为“科学教育”的性质,经历了科学作为知识、科学作为过程、科学作为探究的三个发展阶段。我们从追求事实性
期刊
摘 要:《伴性遗传》的教材内容理论性强,但信息分析、探究推理、知识整合、与实践结合等能力培养过程显得不足,各知识点相对独立,整体性较弱。因此,教师有必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科学整合教材,建构科学有序的教学内容主线;要活用教材,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伴性遗传 科学整合 自主探究 活用教材  一、教材内容与教学实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伴性遗传》的教材展现了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点:开门
期刊
摘 要: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师生和谐互动,达成高效的课堂教学。在初中科学课堂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主要应从利用素材创设情境、运用一定的创设方式等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初中科学 教学情境 策略  义务教育7-9年级《科学》中有许多内容是按照前人对知识的探索过程来安排的,对这些内容进行情境教学时,不仅意味着传授知识,而且侧重于介绍知识的探求过程,为学生创设探索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
期刊
摘 要:新形势下的课堂模式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这就是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 关键作用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
期刊
摘 要:在音乐教学中要实行开放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聆听、演唱、感受、体验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师生互动,引领学生尽情地在音乐天空里自由翱翔,让音乐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初中音乐 开放性 教学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已有十年,这十年来许多音乐教师都在试图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去探索新的
期刊
历史是初中文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在传承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通过正确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为其今后的历史学习奠定基础。  一、充分了解學生的特点,调动其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教师首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了解其对历史学习的看法、情感波动以及心理动向,及时获取学生的最新动态,并以此为依据,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以充分调动学生的
期刊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提升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成功驾驭课堂,提高政治课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这是广大政治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教师若能做到课前精心预设、课中灵活创生、课后全面反思这三点,定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使课堂教学充满智慧、乐趣和活力,又能增强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一、精心预设  精心预设,是指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多维的、超时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