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食谱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shiaijiuj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下今秋的中华美食行,第一站乃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山洼洼,名叫大寨村。
   逛过山西著名的王家大院,我们夜宿崇宁堡,准备明早前往大寨村,不想却被一场秋雨阻碍了行程。雨水串珠般沿着房檐滴落,我们一行人坐在崇宁堡百年豪宅的廊沿下,聊着山西人的“俭德”和“大寨精神”。
   8月初能够下一场雨,原本对秋收有益,但雨水太大就难讲了。由此我联想到1963年8月初,大寨村曾下过一场特大暴雨。那时,我住在千里之外的天津,1岁零10个月。此时,天津同样暴发了特大洪水,我父母每日前往海河沿岸加筑堤坝,等回到家时喜极而泣地发现,在下已经能够用仅有的六七颗乳牙,抱着玉米面窝头猛啃一番了。毕竟三年困难时期刚刚结束,作为直辖市新生儿的在下,代乳粉、八宝粉等婴幼儿食品珍稀昂贵如龙肝凤髓,于是,该吃奶时吃糨糊,断奶后啃窝头,便成为在下美食人生的开端。
   可那个时候,大寨村民该怎么办呢?应该会有一点荞麦吧,或许还有莜麦、绿豆,甚至珍贵的小米和玉米。面对被毁灭的家园,他们的先辈往往选择全村出外逃荒,而他们这次却选择了用劳动抗争。
   每日凌晨,大寨村全体男女老少下沟挖取被山洪冲刷下来的泥土,用箩筐挑到高高的坡地上,在石头坡上凿出鱼鳞坑,填土修复山坡耕地,然后,再将凿下的石块大部分挑去修造梯田,少一部分挑回到村里修理损毁的住房。这种效率管理方法有一个大寨村式的独特描述,叫:“白天治坡,晚上治窝。”其艰难与强度,用今天的想象力几乎难以描摹,可称艰苦卓绝。
   大约早上10点钟,他们开始吃第一顿饭。做饭的妇女清晨是要与全村人一同上山劳动的,有所不同的是,她们会比男人稍早一点挑着石块下山来,回到临时搭建的窝棚里为家人做饭。他们每天只吃两餐饭,早餐可是全家人全天最重要的一顿饭,她该给劳累至极的家人吃些什么呢?
   今天我们会想,干体力活必须得吃些能充饥,有营养,最好是糖转化效率高的食品。那么吃什么呢?大寨村有一种传统食品叫“压饼”,是将面粉、食盐与芝麻加水调糊,用鏊铛压烙成纸样的薄饼,如今这种压饼技术已经传播至整个晋中地区,成为大寨村名片式的著名小吃。我回到天津后,试制了一下这种压饼,与大寨压饼的不同之处是,我是用擀面杖将面皮轧薄的。我在自制压饼完成之后,等候它晾凉变硬之时,方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古人出门远行时携带的干粮,或是军队行军作战时准备的军粮,就如同山东的麦子面煎饼和大锅饼,或是满族人的“勒特条”。“寨”是宋代的基层军事单位,大寨便应该是当初军队驻扎遗留下来的地名,所以,保留下制作军粮的传统很是正常。
   只是,那时大寨农妇没有面粉。她肩挑石头下山时,顺手采摘了些已经老硬的苣荬菜和灰灰菜,如果运气好,她还能捡到一颗没长大却被冲断秧的小南瓜,再到旧宅的地窖里深挖细找,或许能找出一两颗去年窖藏,今年已经长毛生芽的蔓菁疙瘩。她将所有这些蔬菜切碎下锅来煮,湿柴难烧,浓烟熏得她泪如雨下。蔬菜熟了,她一手将玉米面细细地撒在锅里,一手用勺搅动,脚下踢着柴禾烧火,背上或许正背着个娃,同时必须留心瓦罐中剩下的玉米面是否还能将就几天,至于晚饭,全家就喝稀粥吧。
   在下于1961年人口出生高峰期降世,一落草便自带干粮,我父兴高采烈地举着我的出生证明冲入粮食局,在全家的粮食本里写上在下的大名,并郑重其事地再三确认:新生儿粮食定量每月3市斤,还有6市斤大白菜,产妇一次性营养品为半市斤“冻蛋黄”。這些食品虽然不多且价格颇高,但对我家来讲,这比贾宝玉出生时衔的那块玉可贵重多啦!
   当年大寨农妇做的那顿正餐,今天已是昔阳县声名远扬的美食,名叫“糊嘟”,到了大寨村必能吃到。只是,现在糊嘟的制作方法精致多了,面用白面,菜用肉丝、土豆、豆角、酸菜,食客围锅而食,每人碗中还有香气扑鼻的油辣椒蘸料。这道糊嘟半菜半饭,能够振霍味蕾,安暖肠胃,平生若未得尝,可惜了。大寨村民如今生活得很好,餐饮民宿都不错,最重要的是,还有一些大寨村独特的美味,今天在下没有介绍。它们就在那里等候读者朋友,闲时不妨一游。顺便说一句,您回程从太原搭乘飞机或高铁,有时间的话应该去吃一碗“头脑”。要说这“头脑”是个啥?不妨等在下二访太原,再吃一碗,然后作文与您分享。
其他文献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到了,想起了曾执教五十年的父亲,翻翻那些泛黄的老照片,心中父亲高大的身影就又清晰起来……  你从芦沟桥事变  黄河排空的浊浪中走来  十九岁的你  刚刚大学毕业  坐在飘摇的渡船上  极目望着家乡  抗日的烽火,已燃遍了中华大地  照亮了太行  不屈的山岗  “誓死不做亡国奴!"  你和同志  创办学校,师生一起搞救亡!  巍峨连绵的太行山啊  还记得那个  浓眉、高大的青年  
期刊
9月4日,山西省文旅厅组织的“山西礼物”文化创意转化洽谈会在省产权交易中心召开,十余家文创生产研发单位、投资机构等参加。   “山西礼物”文化創意产品要突出山西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以适应政务互送、商务赠礼、个人馈赠等方面的需求。第二届山西省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把“山西礼物”创意设计单元作为重点之一。文化创意转化成文化旅游商品,意在提升山西省文旅产业六大要素之一的“购”的水平,用“山西礼物”讲好“山西
期刊
冯康是谁?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举行。在开幕式致辞中,时任国际数学家联盟主席雅可比·帕里斯说:“中国数学科学这棵大树是由陈省身、华罗庚和冯康,以及谷超豪、吴文俊和廖山涛,及丘成桐、田刚等人奠基和培育的。”然而事实上,与陈省身和华罗庚相比,知道冯康的人少之又少。   今年9月9日是冯康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去年年底,曾在北京大学课堂上受教于冯康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
期刊
目前我国已建设了120家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多种创新创业支撑功能日趋丰富完善。特别是今年以来,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主动作为,帮助初创企业和创新创业者纾困解难,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复工复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双创示范基地作为推进创新创业创造的重要载体,需要进一步大胆改革创新,提升双创示范基地带动作用,推进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作用?进一步促
期刊
我小时候没有朋友,自己发明了一个朋友,就是写日记。既不是为了记事,也不是为了提高作文水平,就是一種生理需要,长期地写使我培养了一种对文字的感情,我信任文字,后来有机会就找一些文字去读,上了军校后更是有大量时间可以读文学作品。有一天我就遇到了一本书——《麦田里的守望者》,我感觉很惊讶,觉得和我的日记很像,我能感受到里面的感伤、孤独、反抗、背叛。   作家是写出来的,而当好一个作家,最重要的方式是阅读
期刊
按下的暂停键重新开启,一座城市的文旅悠然回响。2020年山西省第六次旅游发展大会花落忻州,目光聚焦,随之定格。  黄河浩荡,长城绵延,太行巍峨,忻州,这个山西唯一一个拥有三大旅游元素的城市被更多人知晓。踏进忻州的山、水、关、城,寻一种烟火气、读一段军事史、品一味匠心韵,一不小心就与这动辄千年的过去撞个满怀。多元文化的碰撞在这里相得益彰,充满诗意与美好的心灵之舟令人遐想。1、古城活态的烟火人间  迷
期刊
现如今,不少年轻人后悔在学校没有好好读书,出了校门又抱怨压力大,没有时间读书。“人人皆忙”的时代,压力大也是现实。但说忙到没时间读书,大多有些言过其实。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总是可以挤出来一些的,眼睛少在微信上逗留一会儿不就有了?关键是要有读书的愿望和毅力。要多读书,读完整的书,在不断思考、积累中提升研究能力。   有了读书的意愿,最好还要有自己的计划和书目,而不是漫无目的、随心所欲。要取法乎上,
期刊
所谓现实叙述的零度空间,正在于以强烈的现实关怀,以及寓理想于扑朔迷离的当下生活状态之中,表现了一种复杂而又尖锐的疼痛;而且,在穿透生活的表象时,于摧枯拉朽中展现了一种超拔的人格魅力。作家张平的长篇小说《生死守护》(作家出版社2020年7月)正是具有了这种现实叙述的爆破力量。张平在处理这个生死攸关的巨大难题时,有一种“正面强攻”的写作态势,通过小说文本来反映和重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这就
期刊
9月11日,“柳林县第二届红枣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在太原召开。据悉,以“枣香天下,诚信柳林”为主题的柳林县第二届红枣文化节将于9月29日~30日在柳林举办。   文化节期间,游客可以采摘红枣、参加枣园直播,同时举办“枣王”评选、认领枣树及“墨香枣园”书画、摄影展等多项活动。“说唱柳林”地方特色文艺“展演+汇演”将在“中国红枣第一镇”三交镇街道以及各个红枣观光采摘点演出。   此外,“品味柳林”展示展
期刊
服贸会是中国在全球疫情大流行背景下,携手相关国家,共同为抗击疫情、恢复世界经济搭建的公共平台,坚定支持开放合作,反对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又一举措,将对促进全球服务贸易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从全球看,在服务经济时代,世界需要携手打造促进服务贸易合作的平台。当前,世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8%,服务业占世界就业比重超过50%。第三产业占国际直接投资存量的半壁江山。2009~2018年,第三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