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与嬗变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y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中央美术学院的三个雕塑“专家训练班”——1956年“克林杜霍夫雕塑训练班”、1994年“库巴索夫高级研修班”和2019年结束的“理查·迪肯当代雕塑研究班”的开办缘由、培养对象、教学安排出发,论述其各自对中国雕塑的助推作用,映射和剖析中国雕塑在不同时期的风貌。
  关键词:雕塑专家训练班;中国雕塑;形态演变
  对世界先进知识、文化、科技、实业等各方面实行“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成为了中国近百年来的“习俗”。在美术方面,我国一直用“请进来”的方式加快与外国美术的交流学习。1931年鲁迅在上海举办的第一个木刻讲习会,内山嘉吉担任老师,鲁迅作为翻译,尽管只有6天课程,但从影响来看已点燃木刻运动的烈火,之后很多训练班纷纷效仿,特别是1949年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在不同时期开办的三次雕塑专家训练班,推动了中国雕塑向前的车轮。
  一、搭建
  20世纪50年代,中央美院开设“克林杜霍夫雕塑训练班”,吸收“苏派”教学体系(1956年3月-1958年6月)。克林杜霍夫的教学上午是创作训练,下午是基础训练。这种训练方法在后来雕塑系的系列课程中都有一定的沿袭。从周思旻的《尼·克林杜霍夫讲课记录随笔》中得知,克林杜霍夫训练班的创作课基本上是从头像到人体的若干训练,直至课程的最后一段才有少许真正意义上的创作,基础训练以素描和构图为训练科目。
  《聘请苏联雕刻教授的理由及来我院后的具体工作条件》中写道:“为了解决日益增长的社会上对雕刻的需要……具体任务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为了提高雕塑系教学干部的雕塑教学及业务水平……二是为了提高和培养一部分高等美术学校的教学干部,特成立雕塑训练班,其学员由中央及地方中美术学校青年教员及研究生中选拔……三是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附属雕刻工作室的顾问,传授苏联雕刻制作,纪念碑雕刻的放大、铸造、翻制的方法经验;四是指导雕塑系各教研组的工作,以提高教学水平……”不难看出,所招学员是各个美术学院的青年教师,其目的不仅仅是央美雕塑系自身吸收“苏派”体系,更重要的是对全国雕塑教学系统的推进,在后来的国外专家训练班中一直延续。当时,纪念碑雕塑制作的方法和经验是我国紧缺的。1949年后一是要消除战争的阴影,恢复民生,再者用纪念性艺术来告慰亡者和唤醒集体记忆。此时中国正在大搞建设,兴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北京的十大建筑便是实例。克林杜霍夫等苏联专家曾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制作现场考察,并提出意见。
  通过这次雕塑训练班,克林杜霍夫将苏联雕塑的教学体系传授给中国的青年教师,纠正并提升了他们的雕塑语言。在“苏联经验”下,克林杜霍夫要求学员不仅仅停留在课上写生之中,在创作上应当多体验生活,只有“生活美学”才能帮助中国人运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雕塑去创作属于中国的雕塑。比如他鼓励学员们去农村、工厂体验生活,“从生活的原材料中创造出现实生活和斗争中的人物形象”,成为了“克林杜霍夫雕塑训练班”学员所秉承的创作精神,产生了沈文强的《孺子牛》、时宜的《社里老会计》、马改户的《老羊倌》等展现时代精神的作品。
  “克林杜霍夫雕塑训练班”的模式,加快了我国学院体系的确立和改革。其一方面将苏联雕塑传入中国;另一方面与1949年前留法雕塑家所建立的体系又“师出同宗”,为中国雕塑增加了新的选项,在未来的道路中展现优势,深深影响了中国雕塑家。
  二、桥梁
  “库巴索夫高级研修班”(1994年10月-1995年1月),由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牵头,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进行,负责人包括曹春生、司徒兆光、程允賢、潘鹤等。由于主教是列宾美术学院的雕塑家库巴索夫(1945-2004年),且开班的任务是解决城市雕塑滥觞的问题,所以这次训练班的全名为“库巴索夫高级研修班暨全国城市雕塑高级研修班”,后来学界简称为“库班”。“库班”共招收了19名学员,基本上是各个美术学院雕塑系的青年教师,后来他们都成为了中国雕塑界的中流砥柱。
  由于这次研修班时间比“克林杜霍夫雕塑训练班”短,再者学员多半已在雕塑专业任职,有相当基础,所以多以一周课时的“速塑”为主,包括了男人头像、着衣女人全身像、素描速写、男人着衣立像等。
  现实主义创作学理在“库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在忠于解剖和模特特征的前提下表现着雕塑家匠心独具的经验,而这里的经验排斥了自然主义的经验,笔者认为是像恩格斯所说的“典型的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典型性的经验。因此,我们所见库巴索夫的作品,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碑》中那个跨步向前的战士,不仅具有英雄主义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展现出洒脱的气质和时代的信仰。“现实主义必须经历过头脑的理解和思维。”库巴索夫认为主观的提炼才是现实主义的精髓,从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生长出的是带有想象和提炼精神的现实主义,就像是库巴索夫的“飞马”一样,由以往横戈跃马的气势转变成了挥舞翅膀的“天马行空”。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各种思潮涌动,库巴索夫的中国“情缘”和独特的培养方式,孕育了中国雕塑所特有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了李向群的《闪闪红星照中国》、王少军的《角儿》、景育民的《东归》等优秀作品。短暂的“库班”教学弥足珍贵,一方面巩固了克林杜霍夫训练班的苏联严谨雕塑训练体系,使现实主义的具象雕塑得以传承;另一方面在面对国际环境时拥有敞开的姿态,在之后“库班”学员的创作中得以体现。此外,其完成了架起从中国现代雕塑到当代雕塑的桥梁使命。
  三、期许
  2018年9月正式开启的“理查·迪肯当代雕塑研究班”,以英国著名雕塑家理查·迪肯先生领衔,邀请多位不同国籍艺术家循序授课,立足研究当代雕塑学科前沿和培养雕塑人才,课程针对当代雕塑、装置及材料实验领域有一定创作经验的院校青年教师及硕士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在校生展开。
  与“库班”的结束时隔20多年,“雕塑专家训练班”已今非昔比,多位专家的讲授使学员一年内认知了更多不同形式的当代雕塑,散点式的沟通提高了学员的活跃度,除了知识量的速增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思想的多维度与开放精神。   “理查·迪肯当代雕塑研究班”在新时代背景下生成,回顾了现代雕塑的核心思想,彌补了中国雕塑快速进入后现代语境讨论的盲从,缺少对现代主义流派休戚相关的认知,因此这种从原点处的吸收和引进,对夯实“雕塑史”的路径更像用“温故而知新”的态度诠释现下雕塑家们的理想。专家教授们用多元的方式直接性、前沿性、实践性地分享给每一位学员的更是一种宝贵的经验,而这次雕塑训练班的学员更成为了中国当代雕塑的“种子”,将这种带有推动性的实验精神洒向中国雕塑的更多“土地”,寄托着“雕塑主义”的期许。
  总之,通过对不同时期雕塑“专家训练班”的研究,看中国雕塑的历程犹如窥斑见豹,是作为中国现代雕塑的回响与重思。“克林杜霍夫雕塑训练班”完成了苏派教学体系的传入与构建,与此同时试图解决我国抗战后对纪念碑雕塑建设人才的需求问题。改革开放之后的新时期,经济建设推动了城市雕塑的滥觞,“库班”解决了对苏派教学的再次巩固,培养学员的雕塑创作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掀开的是具有中国方式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雕塑。新时代在国际交流及多元的社会环境中,“理查·迪肯当代雕塑研究班”弥补了中国雕塑家对西方现代雕塑认知的不足,同时灌输了对当代雕塑的全新概念,谱写了我们对未来的期望。这些都成为了中国雕塑向前发展的回响。
  与此同时,不同类型雕塑的“线性幻灭史”已经不在适用于中国雕塑的现状,纪念碑的建设、城市公共雕塑、当代雕塑的讨论及其他,都演化为了特有的“共存”。我们处在了中国独特的审美架构之中,在经历较长时间具象雕塑体系的引进和完善之后,将以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雕塑的精神融入中国意象雕塑的想象力,中国现代雕塑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梦想版和民族版。而中国现代雕塑的另一条“轨道”,沿着西方现代主义雕塑对于时空、材质等本体语言的研究方向不断外化。中国现代雕塑正以这种“双轨制”极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郅敏.春华秋实:曹春生访谈[J].美术观察,2013(11):2,41-44.
  [2]周思旻.读《尼·克林杜霍夫讲课记录》随笔Ⅰ[J].雕塑,2014(1):80-83.
  [3]陈超.克林杜霍夫雕塑训练班及其影响[J].美术,2019(10):96-100.
  [4]殷双喜.永恒的象征:人民英雄纪念碑研究[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
  [5]孙维广.对具象雕塑课程实践的思考:从“库班”谈起[J].美术观察,2020(1):79-80.
  作者简介:
   于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
其他文献
摘 要:歌剧是一种以歌唱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戏剧形式,兼具音乐和戏剧的双重性质,这也就决定了演唱技巧和形体语言在歌剧表演中的重要性。对于歌剧演员而言,将演唱技巧和形体语言灵活运用于歌剧表演中,使表演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不仅是对歌剧演员自我专业能力的一种提升,也是拉近观众与角色之间距离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要想取得更好的表演效果,歌剧演员就需要以歌剧表演的基本原则为基础,充分运用演唱技巧的和形体语言,深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古筝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融合了音乐美感和美观的造型,为人们提供了深切的视听感受,是当前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一大重要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审美能力。但是当前的高校古筝教学工作,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古筝教学工作的良好开展。基于此,文章针对当前古筝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展开
期刊
摘 要:目前,声乐传播研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广,其原因在于科学技术对于声乐的创作、生产、流通以及消费起到了关键作用。从19世纪西方发明录音技术以来,声乐不再是只能在特定场域中扩散的旋律,而是成为可以存储下来的物品。在工业化生产体系中,以唱片、磁带等不同的介质存储的声乐被作为商品大规模生产、复制、发行和消费。新媒体时代,可以说,现如今的声乐产业看起来似乎正面临着一个动荡多变的局面,变量可能比过去任
期刊
摘 要:钢琴演奏是展现音乐艺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并且钢琴可以与许多乐器进行密切的配合,比如吉他、小提琴等乐器。钢琴不仅可以作为一个主旋律展现给大家,还可以作为一段音乐中的配乐。弹奏者要掌握非常高难度的弹奏技巧,要具备手指和键盘的灵活协调能力。钢琴的演奏技巧对于音乐来说会有直接的影响,其中包括音准、音色以及钢琴音乐的表现能力。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钢琴演奏技巧对于音乐表现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期刊
摘 要:情感与技巧在钢琴演奏中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只有达到了情感与技巧的和谐统一,才能呈现出完美的演奏效果。但是从当前普遍的演奏情况来看,许多演奏者还没有达到情感与技巧的和谐统一,这样不仅会拉低演奏者的演奏水平,还会影响听众的欣赏效果。所以,如何使情感与技巧在钢琴演奏中达到和谐统一是演奏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钢琴演奏;情感表达;技巧运用  一、情感表达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一)
期刊
摘 要:古筝是我国独有的非常古老的乐器,最早流传于秦地,在隋唐时期发展进入鼎盛阶段。古筝演奏随历史的变迁逐渐流传到全国以及亚洲各个不同地区。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国风、爱上了古筝,开始学习古筝。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技法掌握得更加纯熟,也要注重演奏过程中的情感表达。但当前很多人都高度重视技法的掌握,却忽略了演奏过程中的情感表达,导致古筝的演奏缺乏灵魂,无法使听众产生共鸣。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
期刊
摘 要:声乐演唱要求声乐演唱者以及钢琴伴奏者共同配合来达到表演目的。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会转变自身的音调,并通过歌词旋律来展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而钢琴伴奏者则主要是负责烘托演唱的氛围,帮助演唱者营造一个更好的作品境界。因此声乐演唱以及钢琴伴奏能够通过有机结合来体现声乐创作者的主观感受,展现出良好的艺术表演效果。文章对声乐演唱与伴奏的关系进行分析,了解声乐演唱以及钢琴伴奏之间的具体联系,并寻找
期刊
摘 要:在钢琴演奏表演中,观众常常看到,著名的钢琴演奏家们在演奏的同时配合夸张的肢体动作,但观看整个表演,这些夸张的肢体动作并没有让人感到突兀,反而非常和谐,然而也有些表演中的肢体动作让人感到非常僵硬或者刻意,而观众对钢琴演奏表演出现何种感受取决于演奏者肢体动作能否正确运用到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要想完美呈现音乐作品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还要适当配合相应的肢体语言。钢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
期刊
摘 要:对于高差异性的钢琴作品而言,演奏者悉心弹奏出的音色同样具有较大差别。经专业人员的不懈探究后得出在大量影响钢琴弹奏音色的客观元素中,钢琴的触键技术对呈现出的音色影响极为显著。文章从触键速度、触键力度、触键高度、触键角度、触键手法五个方面探讨了钢琴触键技术对钢琴音色的影响,提出为保证钢琴演奏的艺术性,吸引受众目光,增强钢琴演奏整体性,钢琴演奏人员应重聚焦该技术对钢琴演奏音色的影响,避免其对音色
期刊
摘 要:随着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中国的民族音乐因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音乐中占据重要地位。基于此,文章阐述民族音乐中的和声与复调,并从多个角度展开和声与复调作曲技术在民族音乐中的具体应用分析,以推动民族音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族音乐;和声;复调  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魅力,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彰显民族地域的文化特色,展现鲜明且浓郁的民族风情,并且创作者可以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