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语文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本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看、读、演、评”等多种语文实践中,实现心灵与文本的碰撞。在师生互动、生生合作、自主探究中展示收获,激发创造潜能,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挖掘情感因素,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自主赏析,在各种语文活动中提升审美情趣,受到情感熏陶。
1.抓住文章主线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教学中,抓住“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这一问题,采用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进行读、思、议、说。
2.以读为本,让学生读出情感,读出情趣。通过有效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出文章的思想内容:葡萄美——葡萄沟美——葡萄沟的人更美。
3.抓住重点词、句进行阅读感悟,理解文句所要表达的意思,突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4.以生为本,培养学生学会读书。给学生搭建自由展示的平台,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想、说,为学生的独立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
人情。
3.感悟葡萄的特点和老乡的热情好客,产生对葡萄沟
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
喜爱。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孩子们,看过《西游记》吗?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在火焰山这个地方遇到了熊熊的大火。幸亏孙悟空智取芭蕉扇灭了大火,他们才得以继续到西天取经。你知道故事中的火焰山在哪里吗?
故事中的火焰山就在我国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火焰山虽然到处热气腾腾,酷热难耐,但在山下的峡谷中,却藏着一处凉爽宜人、物产丰富的旅游胜地,那里就是“葡萄沟”。今天,咱们就一块儿去葡萄沟玩玩。
(揭示课题,齐读。)
二、借助地图,学习生字
(一)认识带生字的地名。
1.出示词语:新疆 吐鲁番
葡萄沟
这三个都是地名,谁来教大家读读?
2.学生教读。
3.出示地图。
新疆是我国的一个自治区,吐鲁番是一个市,火焰山和葡萄沟是吐鲁番著名的旅游胜地。记住这四个地名,再来读
一读。
(生齐读)
(二)认识带生字的民族。
(出示词语:维吾尔族)
在这里,生活着这样一个民族——维吾尔族。
这个词不好读,谁能把它读准确?
(抽读,齐读。)
(三)读通带生字的句子。
(出示带有六个生字的句子)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生活着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人。
(全班齐读)
(四)书写“沟”字。
1.出示“沟”,师范写,生书空。
2.交流识记方法,书写。
三、初读课文,巩固生字
(一)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二)检查朗读情况。
1.互相检查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同时提醒多音字的读法。
葡萄干(gān) 钉(dìng)着
好(hào)客 水分(fèn)
2.出示生词,抽生认读,
齐读。
3.指导读第2段中描写葡萄的长句子。
(三)采用游戏、猜字谜的方式巩固识字。
(四)抽生分段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默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
地方。
(二)交流。
五、指导写字
(一)写上下结构的生字。
(出示生字:吾、季、留、杏)
1.生认读、组词。
2.观察,交流书写的重点与难点。
3.师范写学生觉得最难写的字。
4.生书写。
(二)写左右结构的生字。
(出示生字:坡、搭、摘、钉、够)
1.生认读、组词、辨析形
近字。
2.观察、交流书写的重点与难点。
3.师范写“够”“摘”,重点
指导。
够:右边的“多”字中,两个“夕”要上下排列,提醒学生不能写成左右排列。
摘:再次强调右边的同字框里是“古”。
4.生书写。
(三)展示评价,修改写得不好的地方。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提示多音字。
葡萄沟 维吾尔族 秋季 留下 茂密 甜蜜 摘下 五光十色 热情好客 钉着钉子
二、直奔重点,感悟“好地方”
(一)默读课文,找出夸葡萄沟的句子,用“ ”把它画出来。
生默读课文,师巡视。
(二)生汇报。
板书: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齐读)
(三)自由读课文,想想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用“ ”勾出相关语句,并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生自由读课文,批注,师巡视。)
(四)全班交流。
预设:
1.第1自然段。(物产多而美)
师:为什么呢?是啊,那里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沙果、蜜桃,到了九、十月份,还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真是个瓜果飘香的好地方,你们喜欢不喜欢呀?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读一读吧,读出你喜欢的语气。
2.第2自然段。(葡萄美、老乡热情好客)
(1)“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枝叶美)
师:叶子长得怎么样?(生:茂密。)茂密是什么意思?
师:(出示“密”)“密”字还可以组什么词?(出示词语,齐读。)
师:(出示“蜜”)你有什么发现?(相机讲:密,形状像堂屋的山;蜜,蜜蜂酿的蜜。)可以组什么词?你用什么方法来区别它们?
师: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两个字的结构,写的时候该怎么安排?
(师范写,生书空。再在书上写一写。)
师:(出示课件)你看,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 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在凉棚下的感觉如何呀?
师:把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抽生读)凉快吗?谁能读得更凉快一些?一起来读读。
(2)“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葡萄美)
师:葡萄结得多。把句子读
出来。
师:(出示句1:葡萄一大串地挂在绿叶下。句2: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师生对比读)
师:葡萄除了结得多,还有什么特点?(生:颜色多、美。)读出来。
师:(课件出示葡萄图片)你看,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这么多颜色的葡萄,课文用了一个什么词来
形容?
(师出示:五光十色。齐读。)
(师出示各色杜鹃花的图片。)
(师:到了春天,杜鹃花一大片一大片地开在山坡上,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暗红的、浅蓝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师:杜鹃花的颜色很多,我们用“五颜六色”来形容,葡萄的颜色多,课文为什么用“五光十色”来形容呢?(引导在“光”中发现)
师:葡萄结得又多又好,太阳一照就发光发亮,像一颗颗玛瑙珠子一样,颜色多,色彩鲜亮,就叫——五光十色。生活中你见过五光十色的景象吗?谁愿意再读这个词?带
着你的感受读。(抽读,自己练
习读。)
师:谁愿意来读这句话?
(生评,再读。)
师:(范读)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读出来也就不一样,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自己练习读一下。(齐读)
师:(出示“我会填”的内容)你能填出来吗?
(生在书上填,展示、齐读、试背。)
(3)“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人情美)
(生汇报,师相机板书:老乡热情好客)
师:(出示图)请大家仔细观察插图,看看维吾尔族老乡和客人们在干什么。
师:如果你就是那里的老乡,现在来了这么多客人,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请同桌先互相演一演,一会儿再请同学上来表演。
(生表演)
师:真是热情好客的老乡,孩子们,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现吧!(齐读)
3.第3自然段。(葡萄干色鲜味美)
(生汇报)
师:你知道葡萄干是怎么做的吗?赶快读读第3段,和同桌交流交流,最好能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词语。
(抽生汇报。出示课件)
师:葡萄干就这样制成了。看看它的颜色,怎么样?吃过葡萄干吗?它的味道怎么样?把这句话概括出来说是:色鲜味甜。(出示:色鲜味美)读这个词,吃着甜,读得也甜。
师:吃着色鲜味甜的葡萄干,我们不由得再次赞叹: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三、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一)孩子们,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了吗?赶紧和同桌说一说吧!
(二)抽生结合板书总结课文内容。
(三)小结:学了这篇课文,你现在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是啊,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一起再读读这句话。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我们的家乡什么最有名?搜集相关的资料,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后所思】
反观整个教学设计,我们认为以下几点做法最让人印象深刻:
1.紧紧抓住“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这一核心问题,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眼“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好地方,仅仅是一个整体的印象,它囊括了美的多方面。教学中从整体入手层层剥茧,再引领学生具体感受,从文章字里行间寻找具体的好:好多好美的物产,好吃好看的葡萄,令人好奇的葡萄干制法,好吃的葡萄干,好客热情的维吾尔人。有了这样具体的感受,再融合成一种体验:因为有这么多“好”,所以这里才是好地方!而这些好,恰是文章所体现的“美”!
3.采用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读、思、议、说。
(1)教学中力求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抓住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如“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一大串一大串”等词语的意思和用法,让学生结合图片,充分进行想象,体会词语的意思。抓住重点句“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和重点词“五光十色”,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学生在朗朗书声中体悟葡萄沟葡萄的美、多,同时,在“自读感悟—互读互评—背”的环节中,读的要求渐渐提升。
(2)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力图将看图、说话、想象相结合,让学生进行想象表演。在体会老乡的热情好客时,引导学生想象对话,对话内容有些是通过学习课文知道的,有些则是个人生活经验的反映,体现出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在第3自然段的难点突破上,通过读相关语句,结合视频资料理解葡萄干的制作
过程,再用自己的话进行介绍。力求使阅读、理解、听说训练
到位。
(3)最后在合作交流中,议一议、说一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得出结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从而向往新疆,向往葡萄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这样的美,学生看得真切,记得牢实,文字的描绘和精神的愉悦体会融为一体,自然地从文字流淌到心间。从课后学生的反映来看,向往之情、热爱之情的确是溢于言表的,他们热切而激动,如是这样,教学算是成功了一半吧?
(作者单位: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实验小学/重庆市南岸区江南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语文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本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看、读、演、评”等多种语文实践中,实现心灵与文本的碰撞。在师生互动、生生合作、自主探究中展示收获,激发创造潜能,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挖掘情感因素,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自主赏析,在各种语文活动中提升审美情趣,受到情感熏陶。
1.抓住文章主线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教学中,抓住“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这一问题,采用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进行读、思、议、说。
2.以读为本,让学生读出情感,读出情趣。通过有效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出文章的思想内容:葡萄美——葡萄沟美——葡萄沟的人更美。
3.抓住重点词、句进行阅读感悟,理解文句所要表达的意思,突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4.以生为本,培养学生学会读书。给学生搭建自由展示的平台,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想、说,为学生的独立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
人情。
3.感悟葡萄的特点和老乡的热情好客,产生对葡萄沟
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
喜爱。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孩子们,看过《西游记》吗?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在火焰山这个地方遇到了熊熊的大火。幸亏孙悟空智取芭蕉扇灭了大火,他们才得以继续到西天取经。你知道故事中的火焰山在哪里吗?
故事中的火焰山就在我国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火焰山虽然到处热气腾腾,酷热难耐,但在山下的峡谷中,却藏着一处凉爽宜人、物产丰富的旅游胜地,那里就是“葡萄沟”。今天,咱们就一块儿去葡萄沟玩玩。
(揭示课题,齐读。)
二、借助地图,学习生字
(一)认识带生字的地名。
1.出示词语:新疆 吐鲁番
葡萄沟
这三个都是地名,谁来教大家读读?
2.学生教读。
3.出示地图。
新疆是我国的一个自治区,吐鲁番是一个市,火焰山和葡萄沟是吐鲁番著名的旅游胜地。记住这四个地名,再来读
一读。
(生齐读)
(二)认识带生字的民族。
(出示词语:维吾尔族)
在这里,生活着这样一个民族——维吾尔族。
这个词不好读,谁能把它读准确?
(抽读,齐读。)
(三)读通带生字的句子。
(出示带有六个生字的句子)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生活着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人。
(全班齐读)
(四)书写“沟”字。
1.出示“沟”,师范写,生书空。
2.交流识记方法,书写。
三、初读课文,巩固生字
(一)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二)检查朗读情况。
1.互相检查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同时提醒多音字的读法。
葡萄干(gān) 钉(dìng)着
好(hào)客 水分(fèn)
2.出示生词,抽生认读,
齐读。
3.指导读第2段中描写葡萄的长句子。
(三)采用游戏、猜字谜的方式巩固识字。
(四)抽生分段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默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
地方。
(二)交流。
五、指导写字
(一)写上下结构的生字。
(出示生字:吾、季、留、杏)
1.生认读、组词。
2.观察,交流书写的重点与难点。
3.师范写学生觉得最难写的字。
4.生书写。
(二)写左右结构的生字。
(出示生字:坡、搭、摘、钉、够)
1.生认读、组词、辨析形
近字。
2.观察、交流书写的重点与难点。
3.师范写“够”“摘”,重点
指导。
够:右边的“多”字中,两个“夕”要上下排列,提醒学生不能写成左右排列。
摘:再次强调右边的同字框里是“古”。
4.生书写。
(三)展示评价,修改写得不好的地方。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提示多音字。
葡萄沟 维吾尔族 秋季 留下 茂密 甜蜜 摘下 五光十色 热情好客 钉着钉子
二、直奔重点,感悟“好地方”
(一)默读课文,找出夸葡萄沟的句子,用“ ”把它画出来。
生默读课文,师巡视。
(二)生汇报。
板书: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齐读)
(三)自由读课文,想想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用“ ”勾出相关语句,并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生自由读课文,批注,师巡视。)
(四)全班交流。
预设:
1.第1自然段。(物产多而美)
师:为什么呢?是啊,那里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沙果、蜜桃,到了九、十月份,还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真是个瓜果飘香的好地方,你们喜欢不喜欢呀?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读一读吧,读出你喜欢的语气。
2.第2自然段。(葡萄美、老乡热情好客)
(1)“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枝叶美)
师:叶子长得怎么样?(生:茂密。)茂密是什么意思?
师:(出示“密”)“密”字还可以组什么词?(出示词语,齐读。)
师:(出示“蜜”)你有什么发现?(相机讲:密,形状像堂屋的山;蜜,蜜蜂酿的蜜。)可以组什么词?你用什么方法来区别它们?
师: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两个字的结构,写的时候该怎么安排?
(师范写,生书空。再在书上写一写。)
师:(出示课件)你看,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 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在凉棚下的感觉如何呀?
师:把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抽生读)凉快吗?谁能读得更凉快一些?一起来读读。
(2)“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葡萄美)
师:葡萄结得多。把句子读
出来。
师:(出示句1:葡萄一大串地挂在绿叶下。句2: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师生对比读)
师:葡萄除了结得多,还有什么特点?(生:颜色多、美。)读出来。
师:(课件出示葡萄图片)你看,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这么多颜色的葡萄,课文用了一个什么词来
形容?
(师出示:五光十色。齐读。)
(师出示各色杜鹃花的图片。)
(师:到了春天,杜鹃花一大片一大片地开在山坡上,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暗红的、浅蓝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师:杜鹃花的颜色很多,我们用“五颜六色”来形容,葡萄的颜色多,课文为什么用“五光十色”来形容呢?(引导在“光”中发现)
师:葡萄结得又多又好,太阳一照就发光发亮,像一颗颗玛瑙珠子一样,颜色多,色彩鲜亮,就叫——五光十色。生活中你见过五光十色的景象吗?谁愿意再读这个词?带
着你的感受读。(抽读,自己练
习读。)
师:谁愿意来读这句话?
(生评,再读。)
师:(范读)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读出来也就不一样,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自己练习读一下。(齐读)
师:(出示“我会填”的内容)你能填出来吗?
(生在书上填,展示、齐读、试背。)
(3)“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人情美)
(生汇报,师相机板书:老乡热情好客)
师:(出示图)请大家仔细观察插图,看看维吾尔族老乡和客人们在干什么。
师:如果你就是那里的老乡,现在来了这么多客人,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请同桌先互相演一演,一会儿再请同学上来表演。
(生表演)
师:真是热情好客的老乡,孩子们,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现吧!(齐读)
3.第3自然段。(葡萄干色鲜味美)
(生汇报)
师:你知道葡萄干是怎么做的吗?赶快读读第3段,和同桌交流交流,最好能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词语。
(抽生汇报。出示课件)
师:葡萄干就这样制成了。看看它的颜色,怎么样?吃过葡萄干吗?它的味道怎么样?把这句话概括出来说是:色鲜味甜。(出示:色鲜味美)读这个词,吃着甜,读得也甜。
师:吃着色鲜味甜的葡萄干,我们不由得再次赞叹: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三、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一)孩子们,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了吗?赶紧和同桌说一说吧!
(二)抽生结合板书总结课文内容。
(三)小结:学了这篇课文,你现在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是啊,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一起再读读这句话。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我们的家乡什么最有名?搜集相关的资料,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后所思】
反观整个教学设计,我们认为以下几点做法最让人印象深刻:
1.紧紧抓住“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这一核心问题,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眼“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好地方,仅仅是一个整体的印象,它囊括了美的多方面。教学中从整体入手层层剥茧,再引领学生具体感受,从文章字里行间寻找具体的好:好多好美的物产,好吃好看的葡萄,令人好奇的葡萄干制法,好吃的葡萄干,好客热情的维吾尔人。有了这样具体的感受,再融合成一种体验:因为有这么多“好”,所以这里才是好地方!而这些好,恰是文章所体现的“美”!
3.采用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读、思、议、说。
(1)教学中力求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抓住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如“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一大串一大串”等词语的意思和用法,让学生结合图片,充分进行想象,体会词语的意思。抓住重点句“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和重点词“五光十色”,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学生在朗朗书声中体悟葡萄沟葡萄的美、多,同时,在“自读感悟—互读互评—背”的环节中,读的要求渐渐提升。
(2)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力图将看图、说话、想象相结合,让学生进行想象表演。在体会老乡的热情好客时,引导学生想象对话,对话内容有些是通过学习课文知道的,有些则是个人生活经验的反映,体现出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在第3自然段的难点突破上,通过读相关语句,结合视频资料理解葡萄干的制作
过程,再用自己的话进行介绍。力求使阅读、理解、听说训练
到位。
(3)最后在合作交流中,议一议、说一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得出结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从而向往新疆,向往葡萄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这样的美,学生看得真切,记得牢实,文字的描绘和精神的愉悦体会融为一体,自然地从文字流淌到心间。从课后学生的反映来看,向往之情、热爱之情的确是溢于言表的,他们热切而激动,如是这样,教学算是成功了一半吧?
(作者单位: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实验小学/重庆市南岸区江南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