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材中课前提示的有效使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ji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新教材在体例、结构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打开课本,首先引入眼帘的一个变化是每一课正文前都有一个方框,框内有一段精心设计的引言(即课前提示),如何在教学中有效使用这一课前提示?下面就以新教材中国历史第一册第十三课《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为例,加以说明。
  一、 可作为导语
  导语是讲授新课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有如戏曲中的“序幕”,一开始就能立即抓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新教材的课前提示往往是根据学生求知欲旺盛和好奇的心理特点,精心编拟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悬念,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关切和渴望。如《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制战》一课的课前提示“赫赫一时的秦朝为什么会迅速灭亡?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怎么发生的?对历史其了什么作用?楚汉战争是谁同谁的战争‘破釜沉舟’、‘四面楚歌’这些成语包含着那些惊心动魄的历史场面?你们想知道这些生动的内容吗?请看下面的课文。”这样的课前提示简直就是准备好的设疑、悬念导入,类似这样的课前提示既无每课都有,教师在设计导语时可以适时采用。
  二、 可作为教学提纲
  新教材的课前提示本身就着提纲絜领的作用,它揭示了本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基本线索,为教师准备好了本课的教授提纲。如提示中的“赫赫一时的秦朝为什么会迅速灭亡?” 提出了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怎么发生的?对历史其了什么作用?”提出了农民战争的爆发经过和意义,而“楚汉之争是谁同谁的战争”指出推翻秦朝后的结果。这样本节的基本内容、基本线索即秦亡的原因、经过、结果,通过课前提示清楚地揭示出来,教师可作为授课的提纲。
  三、 可作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大部分课前提示往往是围绕本课重点、难点提出要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本课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如“秦朝为什么会迅速灭亡?秦末农民战争是怎样发生的?对历史起了什么作用?”就是本课的重点,而“楚汉之争”则是本课的难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要向学生着中讲清秦王朝暴政表现在苛税、重役、酷刑三个方面。要让学生着重掌握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的大泽乡起义,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以及陈建立的张楚政权和前207年项羽大败秦军的巨鹿之战,前206年刘邦进逼咸阳秦灭亡的基本知识。要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交代清上述知识,学生对本节的重点也就掌握了。对难点“楚汉之争”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在秦亡之前是属于农民战争范畴,而秦亡之后的楚汉之争则是统治阶级内部为争夺皇位的战争,秦亡前,项羽、刘邦是农民起义领袖,秦亡之后他们的身份是“西楚霸王”和“汉王”。
  四、 可作为指导学生自学的阅读提纲
  对学生来说,一打开课本,首先看到的是语言精练生动,又富于启发性的课前提示,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学生可带着课前提示中的问题一步步进入历史知识的王国。“赫赫一时的秦朝为什么会迅速灭亡?”的提示引导学生阅读“秦的暴政”一目,“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怎么发生的?”的提示可引导学生阅读“陈胜吴广起义”和“农民战争推翻秦朝”这两目,“楚汉之争”这一目。就这样学生依据课前提示中的问题,一个一个地去寻觅答案,就会了解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线索。
  五、 可作为课堂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思维和解决问题是紧密联系着的,未知的世界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学生接触到某些新的大不解释的知识时,便会产生思维。学习就是从知到知的过程,所以教学活动带有鲜明的问题性,而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课前提示大多是提出一些列生动有趣的问题,这就非常便于教师利用课前提示中的问题因势利导,通过释题的过程,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前一课学生刚学过“秦亡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对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有一个正确的看法,而教授第十三课时,利用课前提示的“赫赫一时的秦朝为什么会迅速灭亡?”这样的问题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探求和思考,当教师明确告诉学生,秦朝是被农民战争推翻的,随即又提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怎么发生的?又是怎么推翻赫赫一时的秦朝”等问题必将会激起学生更大的求知欲望。又如在讲授完农民战争推翻秦朝后,又出现了什么情景呢?教师可利用揭示中的“楚汉之争是谁同谁的战争?”这一问题引入下文,继续启发学生的思维。总之教师可利用课前提示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把握时机,一个一个提出,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六、 可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中的不少课前提示注重每一个时期的特征,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深化和升华了教材的内容。通过残暴的秦朝被农民起义推翻的课前提示,培养学生树立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结合前一课的课前提示中“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功过”,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对历史人物的功过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的能力。
  七、 可作为课后小结的依据
  结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是不可忽视的最后环节。好的结尾可以使知识得以概括、深化,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严密、紧凑、和谐、完善。结尾的方式很多,依据课前提示课进行概括式结尾。在讲授完课本后,可按照课前提示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并指出:由于秦朝繁重的赋税徭役、残酷的刑法,人民忍无可忍,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了,继之而起的项羽起义军在巨鹿打败秦军主力,前206年刘邦进逼咸阳,赫赫一时的秦朝迅速灭亡了,随后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又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由于刘邦的约法三章,善于用人,又以汉中为根据地,终于在前202年在垓下战败项羽,建立汉朝,这样继秦亡之后,一个强大的西汉兴盛起来了。
  总之,新教材的课前提示有利于教和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前提示的功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其他文献
【摘要】武汉汉口江滩作为武汉江滩文化的重要标志。其在地势,气候等客观条件下都是我国江滩公园中的代表。水系江滩与武汉城市形态结合,最能反应城市发展建设水平。但武汉汉口江滩,在武汉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许多制度,景观规划以及旅游规划问题,本文从水景观,植被景观以及人文景观三个问题进行相关分析。  【关键词】汉口江滩;水景观;植被景观;人文景观  1.武汉汉口江滩目前发展状况  1.1武汉市区气候背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PECVD镀膜设备作为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中的关键设备,PECVD产品技术特征是满足硅片镀膜需求的重要因素.本文将QFD方法应用于PECVD镀膜设备开发过程,并形成一种新的PECVD镀膜设
【摘要】建筑安装工程,包括建筑电气、采暖、给排水、消防、通风等系统,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它不是工程的主体专业,但同样要求从事建筑安装的人员,除了应具备必要的相关专业技术、技能和一定的建筑安装施工管理的实践经验外,还应熟悉国家和本地区建设管理的法规、文件,掌握建筑安装工程的技術标准,并通过现场管理实践进行再学习,加深理解和正确运用,本文就如何对建筑安装进行质量控制措施做一分析。  【关键词】建筑安
安吉拉·卡特从后女性主义者的视角审视女性的现实地位,并在《新夏娃的激情》中成功地刻画出以新夏娃为代表的一群具有“双性同体”特征的人物形象。这些融合了两性特质的角
【摘要】文档关键词概括了文档的主题和内容,在信息检索、文本分类、文本聚类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相邻词的中文关键词自动抽取算法。在对50篇学术论文自动抽取关键词的实验中,采用精确匹配的评价获得了38.9%的精度和34.9%的召回率,采用近似匹配的评价获得了70.7%的精度和68.8%的召回率,能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相邻词;关键词抽取;信息检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井伏鳟二《黑雨》的研究仅仅局限于主人公“重松”的《被爆日记》上面,由此很多人认为它是一篇如实记录昭和20年广岛被爆事件的原爆纪实文学。本文时刻关注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云计算作为一种基于Iternet的新兴计算机技术,在提供可靠安全的数据存储、强大的计算功能和便捷的互联网服务的同时,云计算环境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 渗透辩证法教学在初中教学中是重要的教学方法,当然初中历史教学也不例外,让学生养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这不紧是历史教学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历史教学要有意义,要通过历史案例让学生学会总结经验和教训,培养他们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在他们心里形成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历史教学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发挥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方法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