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年代的文艺范儿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mosh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0年代初,在杭州大关桥东侧约三百米的京杭大运河旁,诞生了一家八百余人的钢铁厂,年仅20岁的父亲通过街道推荐,进入了一家轧钢厂参与“革命”。
  这个单位是“大炼钢铁”运动后的产物。与众不同的是,这里聚集了许多从话剧团、杂技团、歌舞团、越剧团和曲艺团转业而来的文艺骨干,顿时成了文艺范儿们的会集之处。原先在剧团吹笛子的王师傅,中等个子,长得清秀精干,被分配在冷轧车间,每日晨昏或者在他心情特别愉悦的日子里,厂里的集体宿舍里就会飘出或悠扬清脆,或低沉幽怨的笛音,给人们带来一缕诗意生活的味道。在剧团弹琵琶的金师傅,长了一脸络腮胡,身材高大,和蔼可亲,他被安排在酸洗车间。每日里,他要戴上口罩、皮手套和围上皮裙,全副武装地出现在酸洗池旁边,那里飘着刺鼻的盐酸味道,池面还淡淡冒着一阵白烟,他要小心翼翼地把成捆或氧化或生锈的钢铁皮放进盐酸池中清洗干净,再把它们运往其他车间冷轧加工。父亲车间的汪主任,是一個长得白净,脸蛋与眼睛都圆圆的中年汉子。他原来是个口才了得的滩簧表演者,他说话幽默风趣,见人总是满脸笑容,时常挂在嘴边的一首自编曲调:“金铃塔,塔金铃,金铃宝塔十三层,层层角上挂金铃,风吹金铃铃铃响,雨打金铃又金铃……”
  我父亲当年被安排在电炉炼钢的高温车间。每日他望见废钢铁在上千度的炉里熔化成沸腾钢水的火热景象时,他感觉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那时,他也是文艺青年,不仅爱好文学,有时也在报社和杂志上发表作品,而且还能拉一手好二胡。幸运的是,父亲与热爱文艺的这些同事们加入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大家经常带着乐器和道具去人民大会堂和杭州各大剧院演出,颇受群众喜爱。如果去周边乡村演出,他们则搭乘敞篷大卡车,大家坐在板凳上一路尽情地欢唱“北京的金山上”“毛主席的话儿,我最爱听”……那情形,与印度电影《大篷车》颇有几分神似。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当时的大厂被改制关门了,所有人员也被遣散分配到其他单位。父亲因业余时间自学成才,被某家大医院聘走了。临走前,当时的老领导,紧紧握着他的手,十分激动地说:“想不到工人阶级队伍里,还藏着像你这样的知识分子!”
  父亲那代人,真是钢铁年代的文艺范儿啊!
其他文献
几天前,天色阴晦,我来到黄河边,在凄风呜咽、连绵起伏的河畔,观望对岸斑驳光秃的梁峁,灰黄单调得让人生出许多苍凉。河谷里,雾霭缥缈,灰蒙蒙一片,河水挂着寒光,凄婉地流淌着,像疲惫至极的旅人,一路跋涉,一路叹息。  没想到今天的一场大雪,竟使黄河完全变了一个样子。  有雪的黄河是一道百看不厌的风景,那是天使在尽己所能为他人祈求幸福,像白色的火焰在整个苍茫的冬日燃烧着黄河的灵魂。就是这样的一刻,我听见雪
期刊
母亲把左手从父亲的颈脖底下抽出,又轻轻地把父亲的手从自己身上搬开,像侍弄婴儿一样把父亲整个身躯往床中间轻轻推移。我被惊醒,母亲说:“还早着呢,我起来煮粥,等会有客人,你再睡会儿。”  我赶紧帮忙把父亲往我这边拉,母亲说:“不用,这老头都瘦成个人干了,一身骨头,没几斤,我推得动。”我轻轻地将右手伸进父亲的颈脖底下,把父亲整个揽了过来,还在熟睡中的父亲下意识地偎了过来,左手曲在身侧,右手箍在我身上,右
期刊
有一首歌这么唱:“东风呀吹得那个风车转哪,蚕豆花儿香啊,麦苗儿鲜……”哦,这歌听过。《九九艳阳天》是电影《柳堡的故事》的插曲,《柳堡的故事》就是在宝应县一个叫柳堡的地方拍的。  歌词中的蚕豆花,虽然平常本色,却也独具风姿,远远看去,像一只只蝴蝶栖息在片片绿叶之间,只是没有蝴蝶衣衫的华丽。是花,大多是会让人闻得着香气的,蚕豆花有一种淡淡的清香,花谢了,清香还在,那香气会浸到豆荚包裹的一粒粒蚕豆里。小
期刊
无缘无故滴了一夜的冬雨,早晨,仍没有止息的意思。一个人等待公交车,连一丝点燃希望的影子都没有。  一辆“四个圈”停了下来,摇开车窗。我欣喜若狂地奔了过去,像捡到了金条。那人审视了一下包装很严密的我,忽然,掉转头,谜一样地开走了。既来之,则等之,我就不信公交车们都生了病。  车终于呼啸而来了,我范进中举般地冲了过去,像极地脱险的呼救。  司机的表情很莊严,神圣。我倏地伫立了,那车里是清一色的“绿军装
期刊
每次回老家,都是匆匆去,匆匆来。今日也是如此,早晨骑车把孩子带到老家,交给了母亲,和父亲唠叨了几句,在孩子的啼哭声中冲出大门。就要骑车离开的一刹那,我猛然看到大门外的篱笆上,盛开着一朵朵紫莹莹的牵牛花,分外妖娆。  牵牛花是一年或多年生草本缠绕植物,在家乡它一直是人们最熟悉和最喜爱的花卉,常用它来点缀屋前、屋后、篱笆、墙垣、亭廊和花架。它风姿绰约,酷似喇叭状,又名喇叭花,一般在春天播种,夏秋开花,
期刊
每个妈妈年轻时都是满脸的胶原蛋白,后来有了我们这些闹腾的熊孩子,她们操心、变老。“变老”两个字听起来不觉得有什么,可是它们会没有一点点防备地变成几根白发,几条皱纹在不经意间就出现,  不管是在书上,还是电视上看到,讴歌母亲的分布密集,连“祖国”后边儿都要加上“母亲”二字。啊!我爱你,我的祖国母亲!似乎中国文化一直有一个标配———浓厚的恋母情结,从古至今,母爱这个名词都自带神圣、伟大的光环,在人们看
期刊
1995年4月,我和妻子回越西中所给父亲过生日。儿子在读学前班,由姨妹照管,没有与我们同行。途经普雄镇,我们便来到普雄的妹妹家。他们家四岁和六岁的一儿一女,见到我们很亲热,我跟着妹弟去农贸市场买了鱼和配料,又买了些蔬菜。舅舅家的大老表也在普雄,听说我们来了,也立刻赶到了。我和大老表摆谈,妹妹和妻子做饭。妹弟去街上买了啤酒来叫我们喝。大老表说吃饭的时候再喝,我的意思也一样。清洗鱼时,妻子要抠鳃来丢,
期刊
很多人都说芦荻是没有香气的,我却觉得自己不止一次闻到过,在阳光的蒸腾下,梦幻的浪漫,有点“香奈儿五号”般致命的诱惑。  天气晴好,我去骆驼山森林公园,看见一丛芦苇在池塘边开得正盛,绿色的苇叶,有点像甘蔗的叶子,都是细长的带子状。前方有个可爱的人儿正在走,因久雨乍晴,碎裂的地上有很多泥浆,山上也有溪水沿着低洼处汩汩下来,她专心致志地找干净的石块迈开脚,走一步,挪一步,生怕自己陷进泥缝里,不到十米的距
期刊
在哪过年?进了腊月门儿,想必根儿在农村的城里人,每到这个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地流露出这样的踌躇,但在城里生活多年的母亲,说起在哪过年,几乎都是果决地说:“回老家!”  这么多年,母亲惦记着灶王爷,她说别看灶王爷灰头土脸的,可他还管着一家人的吃喝,得把他老人家伺候好,要不然来年吃冷饭。  因了母亲固有的这个意识,每年的这一天,母亲都是在傍晚时分,在锅头上摆一碟糖果果,或者花生糖,向贴在墙壁上的灶王爷画
期刊
初秋的早晨,一个人走在幽僻的山路上,那实在是一种享受!  一条窄窄的山路弯弯曲曲地向着野草簇拥的山坳上延伸过去,两边是茂密的松林,高高的树干伸出无数的枝丫遮住了头顶。远处杂草里,有几根光秃秃的荆条伸出草丛,伸向天空,支撑着几朵悠悠的白云。林子里空荡荡的,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青雾,像浸在明净的冬水田里一般。间或也有一两只小麻雀在灌木丛中欢叫着,声音清脆婉丽,似几个银元掉到冰碟一般,又似叮咚成韵的山泉铿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