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声里的乡愁(外一篇)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q_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有一些事和物,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悄悄沉淀在心灵的深处。在奔波的路上,你根本无暇去理会它们的存在。
  一个春风温润的傍晚,抖落一天的繁忙,我从老城区的家中漫步到了穿城而过的桑园河边。我完全没有预想,河中草丛里稀疏的蛙声,突然抓住了我的脚步,俘虏了我的耳朵,将埋藏在心底许久的乡愁,一声一声叫唤出来。
  乡愁,再次听到这个词语的时候,突然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我并不曾浪迹天涯,我甚至就一直和埋着我的衣胞的故土近在咫尺,而一颗心,有时却会无端觉得就像在茫然的远方。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我们像一粒粒微小的石子,在岁月的搅拌机里身不由己。
  稀落的蛙声,在城市的喧嚣中显得那样微弱,而它轻轻地撞击在我的心上,却使我热泪盈眶。
  雨季到来,偶有雷雨交加的时候,不经意会想起老家的雷响田。那时还幼小,山村漆黑的夜被雷电照亮被大雨冲刷的时候,经常会被吓醒。醒来,发现父亲已披好蓑衣戴好篾帽,提着一盏昏黄的马灯准备出门。看到我们醒了,他说了一句“你们好好睡觉,明天还要读书,我拦水去了”便出门去了。至于父亲什么时候回来,我们基本上都不知道。那些雷响田没有固定的水源,要想插上秧,只要雷一响雨一落,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都要及时去将雨水拦到田里。
  头一阵大雨过后,山坡上的雷响田里远远近近传来悠扬的牛歌声:“哦——哦拉楞——”“拉拉——勥杠深——”……久旱逢雨,听着抑扬顿挫的牛歌,黄牛们踏着凉快的泥水,卖力地将一丘丘雷响田犁好、耪平。母亲和七姨八姑们将秧苗插入泥水中,灰头土脸了大半年的田里泛出一丝丝新绿。
  雨季来了,青蛙和蛤蟆都很快从隐秘的地方溜出来,一声声将秧苗叫绿,将夏天叫醒。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夏夜,辛弃疾曾在一片蛙声中感受到美好的丰收愿景。就我儿时对故乡稻田的记忆,其实,那铺天盖地大片鸣叫的,应该是蛤蟆。蛤蟆的叫声洪亮且冗长,并常常在田间展开大合唱,气势恢宏;而青蛙的鸣叫则轻快而短促,在稻田或池塘中,这边一声,那边一和。
  那时候,老家大门外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约莫二百多平方米的水塘。平时,水塘蓄积泉水,蓄满一塘,便用来浇灌周边的田地。到了夏天,这水塘就成了我们的天堂。一放学,许多孩子就会跑到水塘边,书包一放,衣裤一脱,便迫不及待地跳入到水塘中。
  我上三年级那会儿,村里还没有通电,但学校里开始要求上晚自习。一盏老式的马灯,便伴着我在家和学校之间二里远的坎坷的路上来回。
  一个初夏的夜晚,下了一场雨。下晚自习后,我拎着马灯小心地往家里走。路过水塘边时,一阵奇妙轻快的声音把我吸引住了。
  “呱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呱——”
  声音短促而清晰,这边一两声,那边一两声,一唱一和,在雨后宁静的山村夜晚,就像两小无猜的伙伴,讲述着一些无邪的童趣。
  我不禁在水塘边蹲了下来,试图听懂它们的对话。它们的声音是那样地清爽,毫无晦涩,似乎通过声音,就可以看到清朗的内心世界。
  不经意间,我就在水塘边蹲了很久。父亲唤着我的小名找到我,着急地训了我一顿。父亲常常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一定听到过不少大自然美妙的声音,可是,因为忙于生计,那些声音或许从没有在他的心里产生过美妙的感觉。
  由于连年的干旱,雷响田渐渐和秧苗失去了联系。蛙声,也在山村慢慢淡去。犁水田的牛歌声渐渐远。山外老师的熏陶和几本课外书的蛊惑,我被山外的世界所吸引,于是便暗下决心拟好逃离计划。
  一转眼便过去了二十多年。我在逃离的路上也饱尝艰辛。
  如今,生我养我的山村依然贫瘠。那片靠天吃饭的土地上,蛙声几乎已经销声匿迹。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谋生去了。而我的父母,依旧坚守着几块没有蛙声的田地。在缺乏滋润的山风里,他们一年一年快速老去。
  我再回去的时候,童年时的那个水塘加了坚固的混凝土围埂,但很多时候,它无水可蓄。混凝土围埂容不下青草,也容不下几声蛙鸣了。
  一阵微凉的晚风吹过,将我唤回到穿城而过的桑园河边。上灯了,柔弱的灯光下,缓缓流动着浅浅的河水的桑园河显得格外寂寥,尽管河边不远处广场舞的音乐还是那样地张扬。散步的人断断续续从我身边走过,我看不清他们的脸,就像他们看不见我的眼睛。
  本来就稀落的蛙声,渐渐也无语了。
  缅桂街
  在小城宾川,这条小街是最浪漫的。两百米长的街道,两边几乎都被缅桂树占领,东边五十一棵,西边三十六棵。
  缅桂花开,十里飘香。且不说花香有多悠远,花开时节,洁白的花瓣飘飘而下,像一场优雅的香雪,走过小街,染一身淡淡的花香,在这个以热著称的小城,那是何等地惬意!
  几年前,我还在乡村中学教书,一年也到不了小城几次。每一次来,这小街是必到的地方。缅桂花的芳香,会不自觉地吸引我驻足。小街西面的世纪广场,当年是小城里最大的广场,傍晚时分,凉风轻抚,广场上热闹非凡。一天的暑气渐渐散去,坐在广场边树荫下,三两朋友,喝一杯朱苦拉冰咖啡,缅桂花香随风浓浓淡淡,沁人心脾。
  不曾想到,几年后,我竟然住到了这条小街上。我到过好几个新开发的楼盘询问,也看过好几套其它小区的二手房,但最终还是住到了这条小街上。也许,正是这缅桂花香的召唤。
  小街真的很小,区区不过二百米长,街道也不宽,最宽的地方不过十米。可这条小街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心街。小街最南端正对着大门进去,就是中心街一号——曾经的县委大院。随着小城日新月异的发展,行政中心另迁新址。如今,大院显得很是清幽。院里几棵大榕树下,常常能看到棋牌娱乐的老人和嬉戏玩乐的孩子。
  我就住在中心街二号。而且,上班的地方就在小街的北端。走出家门,沿着被缅桂树庇护的小街,走上二百米,上楼,在一台电脑前坐下,就可以开始一天的工作。   别看这是老城区,但这里依然是小城最热闹的地方。简单说吧,短短的小街上,分布有七家珠宝首饰店。每天从店门前经过,闻着花香,往橱窗里瞟一眼珠光宝气,也可以算是一种享受。
  闲来,也可踱步到小街上的新华书店看看书。新华书店就在中心街二号的斜对门。我们搬到这儿后不久,那里成为了女儿经常去的地方。我去叫她回家吃饭,常常看到许多小朋友在里面看书,蹲着的,盘坐着的,站着的,都看得津津有味,年龄较小的看图画书,稍大一点的看漫画,再大一点的就看那些故事啊作文之类的。偶尔也会有几个成年人在里面看书,在书架旁站成一道静心的风景。缅桂花开得正盛的时候,花香会一缕一缕飘到书店里来,与书香消融在一起。
  缅桂树是边落叶边发芽的树,一年的老叶落尽时,枝头早已经生机盎然,满树的花蕾,已在温润的春风中美美地酝酿。
  好多年前,我在大理古城上学。春夏时节的傍晚,总会有几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来卖缅桂花。一个精致的小竹筛,上面盖着肥绿的缅桂叶,轻轻翻开,便看到润白如玉的缅桂花蕾静静躺在小竹筛里。花蕾两个一组,用红色的丝线将花柄拴在一起。“大哥哥大姐姐,买缅桂花吧,很香很香的,好几天都还在香。五分钱一朵。”看着小女孩可爱,闻着花也挺香,有不少同学都会掏一角钱买两朵,别在胸前的纽扣上。
  花还未开,走在小街上,我却似乎一直都能闻到花香。如今,早巳见不到卖缅桂花的小女孩,但花香却一直依旧。
  华灯初上,世纪广场上歌舞绚烂。这广场上的歌舞特别有意思。西面,是大妈们的广场舞世界,一片欢天喜地:中间稍高的舞台上,常常有三五对舞伴轻快起舞,拉丁恰恰还有国标,显得格外时髦;再往东,就有点儿“土”了,一大群来自山区或外地的务工者,放下一天的劳累,围成一个大圈打起了歌,还有人在中间弹起了三弦、吹起了笛子,来自不同地方人们互相学习舞步,不多时,便都娴熟起来,舞步简单轻快,却也一个个满脸快乐。年老的、年轻的,在音乐声中尽情欢乐,直到夜渐渐深了,才慢慢散去。
  有一天,散步经过小街北端的交叉路口,听到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一抬头,却发现树上星星点点的黄色。仔细一看,居然是黄色的缅桂花!在小街上生活了几年,竟然没发现还有几棵黄缅桂。在我的记忆中,这应该是第一次见到黄缅桂花。
  缅桂是内敛的花。它们的花朵不大,常常藏在大片的叶子中间,但叶子遮挡住它们的容颜,却遮挡不了它们的芳香。
  这条小小的小街,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心街。但我还是愿意叫它一声缅桂街,听一听,都是花香。
其他文献
拉乌核桃谷:一片清凉入心脾  一脚踏进拉乌的山水,就已置身于连绵起伏的绿色浪涛之中了。绵延数十里的核桃长廊,在夏日的时光里,醉人地绿。  车在核桃林里穿行,就像在碧绿澄澈的溪流中游动。宾川县境内的拉乌乡。这一方绿色铺展的土地,被评为“中国生态之乡”,真是实至名归。  我和车里的美女说,关掉音乐吧,听听车窗外绿色的风,听听风里传来的蝉的清凉的鸣唱。在拉乌,做一只蝉也是一件幸福的事,那么多的绿荫,随便
期刊
防空警报与日本飞机轰炸下关  抗战时期,滇缅公路1938年全线通车后,下关成为滇西交通枢纽,国际援华军用物资运输必经之地。1942年龙陵、腾冲沦陷,大理从“大后方”变为靠近保山前线的后援根据地。军火、油料、粮食等,源源不断地用汽车、马匹和人力运往前方。日本侵略军的空军蓄意要破坏滇缅公路上的三个重要“据点”:功果桥、云南驿机场和下关。在盟军美国空军“飞虎队”尚未进驻祥云之前,日本飞机长驱直入,多次轰
期刊
桃花  和昨天一样,从公鸡的啼鸣中醒来  我很幸运,和你发动引擎平安通过红绿灯  一样,你也很幸运  春天的风又一次吹醒我居住的村子  那是我踩着碎花瓣经过田埂时  才发现的,那一树树妖娆的粉红  和我喝醉后冒出的那些念头一样  肆无忌惮  其实我和你,和桃花  都应该是有忧伤的,只是都不约而同  深藏,藏进泥土里,藏在根上  再一次笑着,笑着面对春风  一朵花开着,一朵花谢了  开着的花和赏花人
期刊
2015年5月6日,农历乙未年三月十八,立夏。  天亮前的一场细雨让晨光变得清明而净冽。天光微亮,起身,上巍宝山。  驱车到达山门外的停车场,还不到八点。宽敞的车场只停放了三四辆车。我们大概是今天上山的第一拨人了。  一下车,清新的空气带着昨夜雨露的湿气,和着泥土、青草、树叶的香气扑面而来,让人神清气爽,满目澄明。踩着湿漉漉的青石台阶拾级而上,过书着“万顷松涛”“青霞在望”的石坊,如同走入一卷浓淡
期刊
1  仍记得,第一次见洱海。  那是上初一那年的春天,班主任罗老师带我们去洱海坐游船。这是老师在上学期末就答应好的。学校里有组织春游的传统,以各班为单位组织,时间以一日为限。大约是在第一学期期末之前,罗老师告诉大家说,好好学,好好考,等下学期开学,我们去春游,去洱海坐游船。那时候,县一中的好多新班级的春游都是去洱海坐游船。在我们民族班,所有的同学都是从各乡镇来的,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还不曾见过洱海。
期刊
办事是指操办红白喜事,包括所有请客送礼的事。现在的村里人新潮,办事不说办事,说“整一台事”。把办事说成“整一台”,事情能显份量,斤两会更足。仔细想想也是,现在办事的确不像从前办事那么简单,事前得拿捏清楚。比如,事情该不该办,办到什么火候,这都需要未雨绸缪、认真拿捏清楚。拿捏得好,事情没办就成功一半了。  今天,村里又有人“整一台事”。从热闹程度和相帮人的来头看,整这台事的人家事前认真拿捏过了,准备
期刊
以此诗缅怀已于2014年7月5日下午6时50分回归星座的柴枫子,正是这位作家、地理学家、探险家,徒步考察云南河流状况时,确认了红河发源点,并由他牵头于1999年6月12日搞了一次立碑仪式活动,立下了刻有“额骨阿宝——大红河源”的石碑,并题写碑文《红河源祭》,以此确认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米麓么为红河的真实发源地点。  ——题记  之一:春之歌  涓涓细流,汇聚,汇聚,汇聚……  红
期刊
唐南诏时期,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进入大理地区,并逐渐生根、发芽。南诏中后期,作为佛教标志建筑物崇圣寺及三塔巍然耸立在苍洱大地上,蒙舜化贞中兴二年(898)《南诏画卷》对佛教传人大理进行图文并茂记录,力图永世传承,现存日本京都友邻博物馆。到了宋大理国,佛教在大理地区发展到巅峰,大理国段氏22位国主中就有9位避位为僧,1位被废为僧。大理国段智兴盛德五年(1179)完工的《大理国描工张胜温画梵像卷》,不
期刊
宿命主义者  一个与时间为敌的人  来到了时间的深处  一个与自己为敌的人  逃离了衣服包裹的躯壳  他在时间深处,看到了  自己的过去,也看到了众生的未来  他看到了,但说不出来  走到马路中央  所有的车辆从他身上碾过  所有的命运也碾过他  他想告诫自己一些什么  他想告诫世界一些什么  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眼看着那具躯壳和他的敌人们  握手言和,然后分道扬镳  一生  与石头为敌的人  
期刊
思兰  昔日一杯清水芳香出一段岁月  风从门前经过  风载的清兰飘扬婀娜线条  春风不寒不是错误美丽的又何止桃花带雨  如今倚门的一瞬兰又开了  谁会留意被兰注视的幸福和忧伤  缠绵不止又是谁的心  春天不曾爽约  一枝红烛支起的红盖头灼伤我破裂的季节  寻兰  寻寻复觅觅觅得一枝青骨半玉肌  高花翩翩低花舞洁雅清丽盈盈笑  芳心暗许三生石……  谁知我到关山无穷处  重重关山万般阻塞  从头寻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