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骨子里还是带了一些浪漫主义的,所以在2003年的那个春天,在寒假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我做出了去踏青的决定。我坚信春天只有在田野里才能奔跑起来,那里有春天最奔放的足迹。
我出生在农村,可是从小就跟着当兵的父亲转遍祖国天南海北,最后还是定居在城市里。在农村生活的几年里,我的身份是特殊的。那时候大家都称呼非农户口为“吃商品粮”的,貌似吃商品粮是一件很荣光的事情,虽然不明其中道理,但是每每被大家谈论起我吃商品粮的身份,我总觉得自己与大家还是有些不同的。吃商品粮,我家自然没有耕种的土地。因为和土地打交道少,再加上我天生就有着不辨五谷的愚钝,所以我曾将地里绿油油的麦苗误认为是韭菜,大家听了很是笑了一阵。后来在城市里生活这许多年,家务都是母亲操劳,我依然分不清那些绿色的蔬菜品种。
尽管这样,儿时的回忆依然深深影响着我的生活。就比如到了春天,我会迫不及待地去见证麦苗的成长,那些我曾经误以为是韭菜的麦苗,在春风乍暖的日子里,像是十来岁的孩子,日长夜长,转眼就高了起来。那种可见的旺盛生命力,让人忍不住要当面去为它们加加油。所以,我必须去看一看那些可爱的麦苗,这就是我春日想要去郊外踏青的理由了。
但毕竟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我还是有些胆怯的,便约了同宿舍的同学一起前行。她家住农村,一听说我要去田野里踏青,笑着说:“有什么好看的?”我激动起来,争辩道:“枝叶都吐芽了,麦苗都拔节了,这肯定很美。”哎!我那时的确有着一颗文艺青年的心。
同学是个善良的人,见我一个人可怜,便陪着我乘着公交车出了城。
北方的农村都大同小异吧!村庄里那一排排四合围起的院子,同记忆里童年时老家的宅院逐渐重叠,那门前依旧飘着春节挂的彩灯,年的味道绵长而悠韵,绵延在整个春天里。我盯着那些紧闭的铁门,真想推门进去看一看,那平房里是否也有一个永远坐着热水壶的铁炉子,在氤氲的煤烟气和水蒸气里,炕头上是否挤满了一群嗑瓜子的孩子。
我终归没有勇气去敲门,驻足片刻,便离开了,顺着村里的土路走到田野里。
在这个季节,北方的平原是麦子的天下。田野里是一望无际的齐整的绿。养精蓄锐了整个冬天的麦苗,终于在春天里扬眉吐气,它们望着天,挺直了腰杆,努力向上生长着。我听着,听风在给它们加油鼓劲,听它们的身体咔嚓嚓地分裂着新的细胞。大音无声,生命的力量如不可闻的春雷在这片大地上震腾。
不知道哪家在浇地,顺着地边挖了一条长长的沟渠,跳跃着的水汩汩流向远方。我知道,土地暖了,麦苗渴了。这些水不仅滋润着大地,更将托举着那些植物去触及天上的太阳。
一切都如我料想的那样,春色满地,振奋人心。可這一切美好在我们行至一个水塘处戛然而止。确切地说,那也不是一个水塘,那应该是村边的一个垃圾场,只不过浇地的垄沟跑了水,把那里淹了。我有些近视但并不厉害,所以出门不爱戴眼镜。同学却看得清楚,水塘里除了浮着一些日常垃圾,还有一个硕大的不明物体,她顿时惊叫一声,退到我身后。我大着胆子看过去,原来是一头死猪,白花花的尸体已经泡胀了,显得硕大而狰狞。我也不忍再看下去了,尽管这并不是命案现场,但毕竟还是有些惊悚的。经此一吓,我们也就没了赏春的心情,便匆匆折返回学校。
就像是我们从没想到一趟踏青春游变成了一场恐怖之旅,谁也没想到的是,在这熏人的春风里,竟然渐渐酝酿起一场令国人印象深刻的可怕回忆。
电视上的新闻里不断地提起“发热”“疫情”,校园里渐渐有人戴上了白口罩。一开始,我们是不屑的,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固执地认为我们永远都是安全的。直到有一天,有个同学说,上课路上有电视台记者采访她,问她害不害怕“非典”,她摘下口罩说不害怕。
只是须臾,风向就变了。
学校封闭起来,在外的学生不能回校,在校的学生不能出校。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那是暂时的,并不在意。后来,新闻里的词语愈发沉重,学校还派人给大家发口罩和预防疾病的中药,每天还有保洁人员给宿舍消毒。那时候,大家开始恐慌了。
不仅是学生恐慌,连学校都恐慌了。所有的公开课都出于安全原因取消了,只有小班级的专业课保留,每天宿舍还会定时喷洒消毒水。
恐慌过后,是漫无止境的寂寞和渴望。
校园封闭起来了,大家无处可去。天气渐渐热了起来,自习室、食堂里全是人。我不喜欢在人多的地方呆着,便开始寻找自己的秘密花园。
只要用心,总能找到一些安静幽僻的地方。午休时间是校园里人最少的时候,就连花园里也安静许多。我会坐在那个略有弧度的小山坡上看书。那有一条对着竹林的长椅,风经过时,竹林里像是偷偷藏了几个少女,细声说着悄悄话。
有时,我也会去主楼东侧的背阴面站着背英语。主楼有二十来层高,是当时那座小城里最高的一座大楼了。或许是因为有这么一座高楼,那里的风比别处要大许多。一本《新概念英语》,我翻来覆去地听读、模仿,在风中,我感觉自己像是一个潇洒的演说家,谈笑间挥斥方遒。
学校的北院有一座老教学楼,东西两端各有一组楼梯。西楼梯临近主路,出入很是方便,东楼梯就显得寂静很多。我喜欢去东楼梯的三楼,静静地临窗而立,拿起一本书来大声朗诵。三楼是英语教室,除非是特意安排了语音课,平时都锁着大大的铁门,所以那里就成了我的一处秘密花园。
那时,我们开了古代汉语课程,老师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给我们细细讲了《离骚》。《离骚》虽美,但艰深晦涩,每一页课文都要被半页的注释占据,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地给我们解释,一节课根本讲不了多少。后来,学完《离骚》,为了安抚我们疲惫的心灵,老师就跳过纷繁,直接讲起了《诗经》。我特别喜欢读《诗经》,“读”是真正的朗读出声。为了不打扰别人,我会特意来到我的秘密花园,在空寂的楼道,放声朗诵。楼道里常常会有回声,我喜欢听声音在时间的通道里缱绻流淌,仿佛它们也对那些佳句恋恋不舍。有时候,斜斜的阳光从窗子透过来,把我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几乎能占据整个半层的楼梯。那更让我有一种领地的占有感,骄傲地认为自己发掘出这么一块处女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那些诗句和那个夏天一起,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楼道里,还有更美妙的神奇时刻。傍晚时分,四楼的琴房经常会响起琴声。这不是音乐学院的练琴室,那琴应该是一位老师的私人收藏,弹琴也只是他的个人爱好吧!因为整整两个多月,他只弹一首曲子——《梦中的婚礼》,而且技艺不佳。這种通俗的曲子是不会被专业人士青睐的。尽管他弹得不好,但是旋律终归是美的。每当琴声响起,我也会读得更加起劲。那琴声像是知道我心里的雀跃,叮叮咚咚,欢跳着,愉悦着。
到了晚上,若是不上自习、不去花园谈恋爱,剩下的人几乎都会聚到宿舍里看电视。我不喜欢看那些无聊的电视剧,也不愿意在自习室里闷着。我胆子小,草木皆兵,跟陌生人坐在一起毕竟是有危险的,于是我便到操场上跑步锻炼身体。一个人戴着耳机,听英语、听歌曲,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400米的操场,10圈慢跑下来,正好是半个多小时,喜欢的歌可以听10首,英语课文也可以听十几篇。操场并没有硬化,前面有人跑,后面的人就要吃土。在这尘土飞扬中,每当仰望星空,我仍然觉得岁月美好。那是一种深深的满足和沉醉,是一种心灵和身体的双重享受。运动产生的多巴胺,不仅能给人带来快乐,更能给人增添一种希望。被封锁起来的日子里,我们经常扒着校园围墙的铁栏杆,望着街道上行色匆匆的人和车,既向往又害怕。日复一日的日子里,如果没有那些诗和音乐,我们会不会失去信念?
偶尔,我会回忆起刚开学时的那场踏青春游,那也成了我和同学共同的珍贵记忆。是啊,能赶在学校封闭前进行一次远游,我们比别人幸运多了。广阔的田野,无边无际的绿,虽然只是匆匆一瞥,却够我回味一个春天,甚至更久。我时不时地将记忆里的这些画面一帧帧重播,努力回味那时自由的空气。就连旅途中不经意遇见的那只泡在水塘里的猪,我也不再觉得恐怖了,那反而把我们寡淡的踏青之旅变成了一场有惊无险的探险。
那个夏天,简单而重复的日子里,我们期待着盛夏的来临。电视上说非典病毒俱热,更重要的是,暑热中我们即将迎来暑假。我们暗自揣测,到了暑假,学校总不会还要把我们留在这里。
三个月的时间,重复的日子里,封闭而狭小的空间中,一个个成长的稚嫩青年都经历了一场身心的洗礼。
知了更加吵闹了,窗边的风也不再清爽了,最后一场考试也落笔了,新闻里也不断传来好消息。一切都仿佛在往好的方向转变。
终于等来了学校敞开大门的日子,放暑假了。
父母迫不及待地来接我回家。我见到他们时几欲流泪,不仅是因为思念,更是因为终于得到了自由。
父母也很惊喜,三个月的时间里,因为每天晚上的慢跑,我瘦了十多斤,这也是一个可喜的意外收获。
从学校到家有两个多小时的高速路程。沿途都是高大浓绿的白杨。这些树和学校里的树同宗同种,可是每一眼我都觉得新鲜。绵延不尽的绿啊,是自由,是希望。
到了我们居住的城市,父母先带我去了一座大型超市,说要带我去逛逛。人山人海的超市门口,依然有工作人员拿着手持温度计在检测,这是那场疫病留给国人的新习惯。我似乎还不能适应一下子与这么多陌生人接触,一时间竟不敢踏入超市的大门。父母笑着鼓励我,说早就没事了。我看着那些陌生的面孔,偶尔有一两个戴着口罩,但大多数人的面上竟是无比的坦然。
我想起在学校里扒着院墙的铁栏杆往外望的日子,想起那时畅想的外面的生活,触手可及之时却又不敢相信自己。徘徊之时,忽然看见迎面而来一张陌生人的笑脸,心里蓦地涌起一股热流,我鼓了鼓勇气,迈开步,走入了人潮里。
生活,就仿佛经历了一次颠簸的飞行,在落地的刹那,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河北省文联)
我出生在农村,可是从小就跟着当兵的父亲转遍祖国天南海北,最后还是定居在城市里。在农村生活的几年里,我的身份是特殊的。那时候大家都称呼非农户口为“吃商品粮”的,貌似吃商品粮是一件很荣光的事情,虽然不明其中道理,但是每每被大家谈论起我吃商品粮的身份,我总觉得自己与大家还是有些不同的。吃商品粮,我家自然没有耕种的土地。因为和土地打交道少,再加上我天生就有着不辨五谷的愚钝,所以我曾将地里绿油油的麦苗误认为是韭菜,大家听了很是笑了一阵。后来在城市里生活这许多年,家务都是母亲操劳,我依然分不清那些绿色的蔬菜品种。
尽管这样,儿时的回忆依然深深影响着我的生活。就比如到了春天,我会迫不及待地去见证麦苗的成长,那些我曾经误以为是韭菜的麦苗,在春风乍暖的日子里,像是十来岁的孩子,日长夜长,转眼就高了起来。那种可见的旺盛生命力,让人忍不住要当面去为它们加加油。所以,我必须去看一看那些可爱的麦苗,这就是我春日想要去郊外踏青的理由了。
但毕竟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我还是有些胆怯的,便约了同宿舍的同学一起前行。她家住农村,一听说我要去田野里踏青,笑着说:“有什么好看的?”我激动起来,争辩道:“枝叶都吐芽了,麦苗都拔节了,这肯定很美。”哎!我那时的确有着一颗文艺青年的心。
同学是个善良的人,见我一个人可怜,便陪着我乘着公交车出了城。
北方的农村都大同小异吧!村庄里那一排排四合围起的院子,同记忆里童年时老家的宅院逐渐重叠,那门前依旧飘着春节挂的彩灯,年的味道绵长而悠韵,绵延在整个春天里。我盯着那些紧闭的铁门,真想推门进去看一看,那平房里是否也有一个永远坐着热水壶的铁炉子,在氤氲的煤烟气和水蒸气里,炕头上是否挤满了一群嗑瓜子的孩子。
我终归没有勇气去敲门,驻足片刻,便离开了,顺着村里的土路走到田野里。
在这个季节,北方的平原是麦子的天下。田野里是一望无际的齐整的绿。养精蓄锐了整个冬天的麦苗,终于在春天里扬眉吐气,它们望着天,挺直了腰杆,努力向上生长着。我听着,听风在给它们加油鼓劲,听它们的身体咔嚓嚓地分裂着新的细胞。大音无声,生命的力量如不可闻的春雷在这片大地上震腾。
不知道哪家在浇地,顺着地边挖了一条长长的沟渠,跳跃着的水汩汩流向远方。我知道,土地暖了,麦苗渴了。这些水不仅滋润着大地,更将托举着那些植物去触及天上的太阳。
一切都如我料想的那样,春色满地,振奋人心。可這一切美好在我们行至一个水塘处戛然而止。确切地说,那也不是一个水塘,那应该是村边的一个垃圾场,只不过浇地的垄沟跑了水,把那里淹了。我有些近视但并不厉害,所以出门不爱戴眼镜。同学却看得清楚,水塘里除了浮着一些日常垃圾,还有一个硕大的不明物体,她顿时惊叫一声,退到我身后。我大着胆子看过去,原来是一头死猪,白花花的尸体已经泡胀了,显得硕大而狰狞。我也不忍再看下去了,尽管这并不是命案现场,但毕竟还是有些惊悚的。经此一吓,我们也就没了赏春的心情,便匆匆折返回学校。
就像是我们从没想到一趟踏青春游变成了一场恐怖之旅,谁也没想到的是,在这熏人的春风里,竟然渐渐酝酿起一场令国人印象深刻的可怕回忆。
电视上的新闻里不断地提起“发热”“疫情”,校园里渐渐有人戴上了白口罩。一开始,我们是不屑的,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固执地认为我们永远都是安全的。直到有一天,有个同学说,上课路上有电视台记者采访她,问她害不害怕“非典”,她摘下口罩说不害怕。
只是须臾,风向就变了。
学校封闭起来,在外的学生不能回校,在校的学生不能出校。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那是暂时的,并不在意。后来,新闻里的词语愈发沉重,学校还派人给大家发口罩和预防疾病的中药,每天还有保洁人员给宿舍消毒。那时候,大家开始恐慌了。
不仅是学生恐慌,连学校都恐慌了。所有的公开课都出于安全原因取消了,只有小班级的专业课保留,每天宿舍还会定时喷洒消毒水。
恐慌过后,是漫无止境的寂寞和渴望。
校园封闭起来了,大家无处可去。天气渐渐热了起来,自习室、食堂里全是人。我不喜欢在人多的地方呆着,便开始寻找自己的秘密花园。
只要用心,总能找到一些安静幽僻的地方。午休时间是校园里人最少的时候,就连花园里也安静许多。我会坐在那个略有弧度的小山坡上看书。那有一条对着竹林的长椅,风经过时,竹林里像是偷偷藏了几个少女,细声说着悄悄话。
有时,我也会去主楼东侧的背阴面站着背英语。主楼有二十来层高,是当时那座小城里最高的一座大楼了。或许是因为有这么一座高楼,那里的风比别处要大许多。一本《新概念英语》,我翻来覆去地听读、模仿,在风中,我感觉自己像是一个潇洒的演说家,谈笑间挥斥方遒。
学校的北院有一座老教学楼,东西两端各有一组楼梯。西楼梯临近主路,出入很是方便,东楼梯就显得寂静很多。我喜欢去东楼梯的三楼,静静地临窗而立,拿起一本书来大声朗诵。三楼是英语教室,除非是特意安排了语音课,平时都锁着大大的铁门,所以那里就成了我的一处秘密花园。
那时,我们开了古代汉语课程,老师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给我们细细讲了《离骚》。《离骚》虽美,但艰深晦涩,每一页课文都要被半页的注释占据,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地给我们解释,一节课根本讲不了多少。后来,学完《离骚》,为了安抚我们疲惫的心灵,老师就跳过纷繁,直接讲起了《诗经》。我特别喜欢读《诗经》,“读”是真正的朗读出声。为了不打扰别人,我会特意来到我的秘密花园,在空寂的楼道,放声朗诵。楼道里常常会有回声,我喜欢听声音在时间的通道里缱绻流淌,仿佛它们也对那些佳句恋恋不舍。有时候,斜斜的阳光从窗子透过来,把我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几乎能占据整个半层的楼梯。那更让我有一种领地的占有感,骄傲地认为自己发掘出这么一块处女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那些诗句和那个夏天一起,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楼道里,还有更美妙的神奇时刻。傍晚时分,四楼的琴房经常会响起琴声。这不是音乐学院的练琴室,那琴应该是一位老师的私人收藏,弹琴也只是他的个人爱好吧!因为整整两个多月,他只弹一首曲子——《梦中的婚礼》,而且技艺不佳。這种通俗的曲子是不会被专业人士青睐的。尽管他弹得不好,但是旋律终归是美的。每当琴声响起,我也会读得更加起劲。那琴声像是知道我心里的雀跃,叮叮咚咚,欢跳着,愉悦着。
到了晚上,若是不上自习、不去花园谈恋爱,剩下的人几乎都会聚到宿舍里看电视。我不喜欢看那些无聊的电视剧,也不愿意在自习室里闷着。我胆子小,草木皆兵,跟陌生人坐在一起毕竟是有危险的,于是我便到操场上跑步锻炼身体。一个人戴着耳机,听英语、听歌曲,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400米的操场,10圈慢跑下来,正好是半个多小时,喜欢的歌可以听10首,英语课文也可以听十几篇。操场并没有硬化,前面有人跑,后面的人就要吃土。在这尘土飞扬中,每当仰望星空,我仍然觉得岁月美好。那是一种深深的满足和沉醉,是一种心灵和身体的双重享受。运动产生的多巴胺,不仅能给人带来快乐,更能给人增添一种希望。被封锁起来的日子里,我们经常扒着校园围墙的铁栏杆,望着街道上行色匆匆的人和车,既向往又害怕。日复一日的日子里,如果没有那些诗和音乐,我们会不会失去信念?
偶尔,我会回忆起刚开学时的那场踏青春游,那也成了我和同学共同的珍贵记忆。是啊,能赶在学校封闭前进行一次远游,我们比别人幸运多了。广阔的田野,无边无际的绿,虽然只是匆匆一瞥,却够我回味一个春天,甚至更久。我时不时地将记忆里的这些画面一帧帧重播,努力回味那时自由的空气。就连旅途中不经意遇见的那只泡在水塘里的猪,我也不再觉得恐怖了,那反而把我们寡淡的踏青之旅变成了一场有惊无险的探险。
那个夏天,简单而重复的日子里,我们期待着盛夏的来临。电视上说非典病毒俱热,更重要的是,暑热中我们即将迎来暑假。我们暗自揣测,到了暑假,学校总不会还要把我们留在这里。
三个月的时间,重复的日子里,封闭而狭小的空间中,一个个成长的稚嫩青年都经历了一场身心的洗礼。
知了更加吵闹了,窗边的风也不再清爽了,最后一场考试也落笔了,新闻里也不断传来好消息。一切都仿佛在往好的方向转变。
终于等来了学校敞开大门的日子,放暑假了。
父母迫不及待地来接我回家。我见到他们时几欲流泪,不仅是因为思念,更是因为终于得到了自由。
父母也很惊喜,三个月的时间里,因为每天晚上的慢跑,我瘦了十多斤,这也是一个可喜的意外收获。
从学校到家有两个多小时的高速路程。沿途都是高大浓绿的白杨。这些树和学校里的树同宗同种,可是每一眼我都觉得新鲜。绵延不尽的绿啊,是自由,是希望。
到了我们居住的城市,父母先带我去了一座大型超市,说要带我去逛逛。人山人海的超市门口,依然有工作人员拿着手持温度计在检测,这是那场疫病留给国人的新习惯。我似乎还不能适应一下子与这么多陌生人接触,一时间竟不敢踏入超市的大门。父母笑着鼓励我,说早就没事了。我看着那些陌生的面孔,偶尔有一两个戴着口罩,但大多数人的面上竟是无比的坦然。
我想起在学校里扒着院墙的铁栏杆往外望的日子,想起那时畅想的外面的生活,触手可及之时却又不敢相信自己。徘徊之时,忽然看见迎面而来一张陌生人的笑脸,心里蓦地涌起一股热流,我鼓了鼓勇气,迈开步,走入了人潮里。
生活,就仿佛经历了一次颠簸的飞行,在落地的刹那,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河北省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