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b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德育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点。语文教学就学科特点来讲,在德育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从语文教材文本、作文教学和语文课外活动三方面讨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思想道德教育 渗透
  
  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还有育人。语文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德、智、体、美育的和谐发展。”但是我们也不能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进行大量的思想品德教育,而应该利用语文学科和语文教材独特的优势,采用适当的方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把学生引入到清新、自然、和谐的情感氛围中,让德育工作在语文教学中不留痕迹地完成。在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体会。
  一、挖掘语文教材中蕴藏的思想内容,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文以载道,道在其中”,被选入语文课本的文章,几乎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包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思想和哲理。学生明确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意图的过程,实际也是接受德育的过程。比如我在教授杜甫的《春望》时,先用缓慢、沉重、略带感伤的语调有感情地朗读,把学生带入诗人所描绘的意境中去。然后经过适当的点拨,让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把感情真正投入到文意中去,使学生由对文章的直观感受进入到更深层次的感受,把自己融入文章,想象作者放眼望经过战乱的国土一片疮痍,以前豪华繁盛的都城长安现在却也只见草木了,自己沦落他乡,这些都是因为国家的动乱造成的,从而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动,情感与诗人产生共鸣和一种自然的情感沟通,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这也就是我们在教学中进行的德育渗透。类似这样的思想教育的文章在语文教材中比比皆是,如《孔乙己》、《范进中举》让我们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的认识,《过零丁洋》、《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充满爱国主义的诗文可以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春》、《济南的冬天》等文辞优美、意境深远的散文,可以用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的目标,努力挖掘蕴藏在文本之中的情感因素,尽力营造情感氛围,把思想道德的内容点化出来,呼唤出来,用以叩动学生的心弦,对其进行情感的陶冶和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能丰富学生的思想和感情,改造学生的意识和心灵,积淀人生的价值和规范,最终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熔铸其意志品格。
  二、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文章往往是作者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尤其是中学生心智逐渐成熟,他们的感情世界丰富多彩,对自然、社会、人生有所感悟,作文成了他们抒发的阵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作文教学中进行润物无声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环节。
  首先,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社会生活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关键要看我们有没有发现珍宝的心和眼。比如,在刚过去的2009年,我们团结一致对抗H1N1甲流;在2010年,我们众志成城为玉树同胞再建家园,世界博览会上我们向世界展示着蓬勃发展、更加繁荣富强的中国……引导学生密切关注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在生活中感悟,学生不仅积累了写作素材,又净化了心灵。
  其次,在作文的题目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比如:以“感恩”为题作文,“我懂得了……”,“友谊的珍贵”,等等,多练这些有道德渗透的题目。我校每年都会举行一次作文大赛,围绕“给父母的一封信”让学生自拟题目作文,然后把信寄给父母,让父母看信写下心里话后再由学生交给老师。当学生看了父母平时不说出来,但是现在却写在他们作文后面的期望、教诲,受到了感触。我们在平时多做一些这样渗透着思想道德教育的作文,并引导学生向着积极的方向构思、立意,会让他们树立崇高的生活理想,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最后,在作文的评语中渗透思想感情教育。学生在作文中所写的基本都是自己的观点、见解,客观地展示了他们内心的真实世界,作文中也就难免出现偏激甚至是不正确的言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通过实践我发现写评语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与之进行平等对话,在评语中多一些真诚,少一些严肃,创造一个宽松的民主氛围,让学生在无声中受到熏陶,达到德育的目的。
  三、在课外活动中对学生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在课内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在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性。语文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比如:我们可以开展影视欣赏活动,让学生在欣赏影视的过程中受到教育,让学生写观后感。还可以推荐学生读一些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名著等。在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要把握好时机,善于捕捉活动过程中的教育生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交叉性、形象性及强烈的意识影响等特点,决定着语文课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而且是德育渗透的过程。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让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要达到“教不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就必须做到“胸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课堂有活力”.
我在教学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在此提出,以期与广大同仁切磋交流。  一、质疑教材第6页“赏析示例”板块之《长恨歌》中的“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此句据《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第870页,应为:“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第874页赏析为:“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
为弄清楚液体包藏物的形成机理,作者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氯化钠晶种在流动室内的成长。母液靠细小悬浮晶体的粘附力被包藏在晶体内,这些细晶随溶液流股流进小室内并同晶种随机碰
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这样一个观念:人人应当学习语文,人人应该学好语文。因为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必不可少,所以我们既不能把语文教学单纯地为升学服务,大搞“题海”战术,加重学生负担,妨碍学生的全面提高和全面发展,又不能单纯地为培养少数几个“尖子”,让大部分学生成为陪读者,而应把语文教学的主要精力投入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全体学生都能学,都会学,都具备基本的语文素质。本文从以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可见,学生的个体阅读是阅读教学中对话和交流的基础,没有学生的个体阅读,对话和交流就无法实现。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数量太少。  阅读理解能力,是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对某一篇作品中词汇、结构、意境、主题的理解,往往取决于他们同类作品的阅读数量。因为作品的阅读量的积
该文对大功率变换器采用的一种比例驱动电路拓扑结构,有关设计计算和工程应用情况做了介绍,并较详细的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研究了智能集成作业系统的组成及功能,阐述了智能集成作业系统的传感器配置及关键传感器工作原理、智能控制体系结构、控制系统硬件组成及软件结构等,分析了智能集成作业系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