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物理教学;呈现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5—0113—01
高中物理属于一门抽象的学科,该学科逻辑性比较强,为了能快速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呈现法将原本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以动态图更加直观地展示出来,从而便于学生快速地理解物理原理。同时,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呈现法将复杂的知识舒展开来,并以图象的形式呈现,同样也能达到加深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目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高中物理教学中呈现法的应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呈现知识
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呈现知识,主要是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情境,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发现知识。
以教学“离心力”这部分的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情境:视频播放的是一个学生拿着一枚系着绳子的铅球,并以自己为轴心,使铅球绕着自己转动。当旋转的速度越来越快时,学生放手,可以看到铅球飞了出去。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观看视频:若铁轨运行的不是直线,那么在转弯时铁轨做成了倾斜的形状,铁轨与圆心离得近的一边低,与圆心离得远的一边就高。最后再让学生观看离心机的运作视频。这三个视频都很短,在观看视频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我们看到了哪些物理现象?有哪些共性?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刚才的原理绘制离心率的示意图。教师在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知识时,要抓住问题的核心,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分散注意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分析出画面中物理的共性问题,并给出物理推测。
二、充分利用物理实验给学生呈现知识
物理实验有实体实验与虚拟实验两种不同的方式。实体实验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直接给学生演示实验,并引导学生思考并假设,之后再结合实验证明假设。
比如,以教学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这个实验为例,在课堂上笔者引导学生探索影响加速度的主要因素。部分学生存在错误的认知,认为重的物体与轻的物体在同一个高度落下时,重的物体先落地。针对这个错误的认知,笔者通过现场试验给学生演示,学生看到了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从同一个高度落下,物体是同时落地的。由此可见,通过实体实验的方式给学生呈现,说服力更强。但是虚拟实验也是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由于实验设备不足、安全问题、实验时间等各方面的局限,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虚拟实验(微视频等方式)给学生呈现物理实验。这种方法虽然也能达到给学生呈现知识的效果,但是与实体实验相比影响力比较差。
三、充分利用经典案例给学生呈现知识
除了运用呈现法给学生呈现物理知识、物理实验外,还可以运用呈现法给学生讲解一些经典的案例,将题目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以图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能高效地分清物理知识,从而不再混淆。这种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找到背后的规律。
以教学“合力”这部分的内容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若地面上放有一个物体,质量为m,且有一个斜向上拉的力F,但是物块仍然静止不动。请判断以下拉力F与物体受到摩擦力f合力方向的描述哪个正确。(A.斜向左上;B.斜上右边上;C.竖直向上;D.条件不足,不能判断。)在这道题中,教师将该题目转变成具体的图象,让学生学会将抽象的物理问题绘制成具体的图象。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深化物理课堂改革,还要积极运用呈现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抽象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呈现法运用于物理学科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更加生动地给学生呈现知识,并将抽象的内容转变为动态化的图形,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编輯:谢颖丽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5—0113—01
高中物理属于一门抽象的学科,该学科逻辑性比较强,为了能快速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呈现法将原本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以动态图更加直观地展示出来,从而便于学生快速地理解物理原理。同时,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呈现法将复杂的知识舒展开来,并以图象的形式呈现,同样也能达到加深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目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高中物理教学中呈现法的应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呈现知识
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呈现知识,主要是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情境,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发现知识。
以教学“离心力”这部分的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情境:视频播放的是一个学生拿着一枚系着绳子的铅球,并以自己为轴心,使铅球绕着自己转动。当旋转的速度越来越快时,学生放手,可以看到铅球飞了出去。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观看视频:若铁轨运行的不是直线,那么在转弯时铁轨做成了倾斜的形状,铁轨与圆心离得近的一边低,与圆心离得远的一边就高。最后再让学生观看离心机的运作视频。这三个视频都很短,在观看视频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我们看到了哪些物理现象?有哪些共性?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刚才的原理绘制离心率的示意图。教师在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知识时,要抓住问题的核心,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分散注意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分析出画面中物理的共性问题,并给出物理推测。
二、充分利用物理实验给学生呈现知识
物理实验有实体实验与虚拟实验两种不同的方式。实体实验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直接给学生演示实验,并引导学生思考并假设,之后再结合实验证明假设。
比如,以教学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这个实验为例,在课堂上笔者引导学生探索影响加速度的主要因素。部分学生存在错误的认知,认为重的物体与轻的物体在同一个高度落下时,重的物体先落地。针对这个错误的认知,笔者通过现场试验给学生演示,学生看到了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从同一个高度落下,物体是同时落地的。由此可见,通过实体实验的方式给学生呈现,说服力更强。但是虚拟实验也是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由于实验设备不足、安全问题、实验时间等各方面的局限,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虚拟实验(微视频等方式)给学生呈现物理实验。这种方法虽然也能达到给学生呈现知识的效果,但是与实体实验相比影响力比较差。
三、充分利用经典案例给学生呈现知识
除了运用呈现法给学生呈现物理知识、物理实验外,还可以运用呈现法给学生讲解一些经典的案例,将题目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以图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能高效地分清物理知识,从而不再混淆。这种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找到背后的规律。
以教学“合力”这部分的内容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若地面上放有一个物体,质量为m,且有一个斜向上拉的力F,但是物块仍然静止不动。请判断以下拉力F与物体受到摩擦力f合力方向的描述哪个正确。(A.斜向左上;B.斜上右边上;C.竖直向上;D.条件不足,不能判断。)在这道题中,教师将该题目转变成具体的图象,让学生学会将抽象的物理问题绘制成具体的图象。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深化物理课堂改革,还要积极运用呈现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抽象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呈现法运用于物理学科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更加生动地给学生呈现知识,并将抽象的内容转变为动态化的图形,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编輯: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