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题目:
对于“综合性学习”我一直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即课本每一单元后面所涉及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其实不然。纵观众多考题,我将其分为了两类:一类是以行为活动为表现形式的综合性活动,如:办刊、辩论、参观、采访、甚至演出等。另一类是以问题探究为活动目的的综合性活动,实际就是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这类活动就是课本提供的每一单元一次的综合性学习形式。
考试说明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的要求是:“能将语文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于语文实践中,实现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通”。从中我们注意到“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以下特点:实践性、语文性、综合性、开放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命题范畴,即利用语文工具,自主而富有创意的策划语文活动,学会交际、合作,通过探究发现并解决问题,并以恰当的语文形式表达自己的思维结果。2011年中考说明中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考查的说明是:9. 能围绕一定的专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活动策划能力、学科整合能力、计划实施能力、反思总结能力。
命题特点:
1、在内容上注重对能反映考生生活的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机的扩展考生自我表达的答题空间。
2、在试题的呈现方式上以独立的综合性学习考试板块出现,题目所需的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交叉比较充分。
3、题干设置的文字量较大,富含信息,表述比较亲切,注意拉近与考生的距离,具有一定的审题难度。
4、在评价上关注考生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考生的语言表述、对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以及各种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都是重要的采分点。
学生现状:
从语文实践论的观点来看,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实践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有论述:“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语文课堂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而我却越来越发现:尽管自以为是的做了很多工作,如:始终坚守如一的课前演讲,诗文诵读会,手抄报,剪报,节日探源等等活动,实际距离理想还是那么遥远。确切地说是学生的答题能力摧毁了我的自信。学生做题中存在三大方面的欠缺,且每一个欠缺都是致命的:(一)答题不规范。答题没头没尾,如:(二)积累不够。如:(三)不能准确的阐述个人观点,基本表意都不清。如:
用艾叶包粽子;升旗仪式第一步是站队;家乡特产说不出;地方特色不知晓;一提防震就是听老师指挥不拥挤,钻桌子底下;连最熟知的网络新语:给力,神马都是浮云等都不能解释等等。学生的表现给我的感觉是:不读书不看报,不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等。学生表现出的是麻木、被动,对生活缺少基本的敏感和思考。满眼只认识分数,却在语文学习方面又没有能力去争取分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元的,但是,作为语文老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经常叫嚣着:生活即语文,但是真正做到了多少。不舍得放手,不舍得时间,唯恐语文课上成班会课,上成政治课,上成地理课。由于种种原因,语文课常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学生则“静听为主”。
措施建议:
1、夸张的搞活动。
活动方式:
组织辩论会;撰写调查报告或科技小论文;探究成果展览(围绕某个主题,学生搜集材料,利用各学科知识,选定角度,提出问题并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合作下解决问题,形成研究成果(可以是论文、报告、课件等),最后进行成果展示,汇报交流,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情景表演;游戏等。
2、让老师的指导落到实处。
初中生正处于心智成长、求知的阶段,知识结构并不完善,还不完全具备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在大量的信息中,很难筛选出有价值的材料,由此得出自己的结论。老师不能只做一个旁观者,单纯地追求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育学生探索精神。在操作上教师更要适当引导。
很多时候,教师对综合性活动的关注度主要集中在课堂,而对活动前的准备、资料收集与探究阶段重视得不够。每次定了一个主题,师生表面上忙忙碌碌,轰轰烈烈地去图书馆、阅览室找资料,回来把这些资料一剪一贴(如墙报展出)就算了事。有些干脆从网上下载,剪贴一下就算是自己的活动成绩。汇报起来洋洋洒洒,殊不知这些都是“舶来品”。忽略了活动过程的意义。
3、树立大语文观念,找准学科契合点,探索综合性学习更广泛的实践方式。
尽管现行教材每册都安排了六次左右的主题性综合学习活动,我们不应该局限于教材提供的几次,要树立大语文观念,关注身边的课程资源,找准契合点,动态、适时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对于“综合性学习”我一直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即课本每一单元后面所涉及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其实不然。纵观众多考题,我将其分为了两类:一类是以行为活动为表现形式的综合性活动,如:办刊、辩论、参观、采访、甚至演出等。另一类是以问题探究为活动目的的综合性活动,实际就是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这类活动就是课本提供的每一单元一次的综合性学习形式。
考试说明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的要求是:“能将语文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于语文实践中,实现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通”。从中我们注意到“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以下特点:实践性、语文性、综合性、开放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命题范畴,即利用语文工具,自主而富有创意的策划语文活动,学会交际、合作,通过探究发现并解决问题,并以恰当的语文形式表达自己的思维结果。2011年中考说明中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考查的说明是:9. 能围绕一定的专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活动策划能力、学科整合能力、计划实施能力、反思总结能力。
命题特点:
1、在内容上注重对能反映考生生活的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机的扩展考生自我表达的答题空间。
2、在试题的呈现方式上以独立的综合性学习考试板块出现,题目所需的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交叉比较充分。
3、题干设置的文字量较大,富含信息,表述比较亲切,注意拉近与考生的距离,具有一定的审题难度。
4、在评价上关注考生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考生的语言表述、对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以及各种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都是重要的采分点。
学生现状:
从语文实践论的观点来看,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实践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有论述:“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语文课堂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而我却越来越发现:尽管自以为是的做了很多工作,如:始终坚守如一的课前演讲,诗文诵读会,手抄报,剪报,节日探源等等活动,实际距离理想还是那么遥远。确切地说是学生的答题能力摧毁了我的自信。学生做题中存在三大方面的欠缺,且每一个欠缺都是致命的:(一)答题不规范。答题没头没尾,如:(二)积累不够。如:(三)不能准确的阐述个人观点,基本表意都不清。如:
用艾叶包粽子;升旗仪式第一步是站队;家乡特产说不出;地方特色不知晓;一提防震就是听老师指挥不拥挤,钻桌子底下;连最熟知的网络新语:给力,神马都是浮云等都不能解释等等。学生的表现给我的感觉是:不读书不看报,不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等。学生表现出的是麻木、被动,对生活缺少基本的敏感和思考。满眼只认识分数,却在语文学习方面又没有能力去争取分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元的,但是,作为语文老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经常叫嚣着:生活即语文,但是真正做到了多少。不舍得放手,不舍得时间,唯恐语文课上成班会课,上成政治课,上成地理课。由于种种原因,语文课常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学生则“静听为主”。
措施建议:
1、夸张的搞活动。
活动方式:
组织辩论会;撰写调查报告或科技小论文;探究成果展览(围绕某个主题,学生搜集材料,利用各学科知识,选定角度,提出问题并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合作下解决问题,形成研究成果(可以是论文、报告、课件等),最后进行成果展示,汇报交流,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情景表演;游戏等。
2、让老师的指导落到实处。
初中生正处于心智成长、求知的阶段,知识结构并不完善,还不完全具备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在大量的信息中,很难筛选出有价值的材料,由此得出自己的结论。老师不能只做一个旁观者,单纯地追求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育学生探索精神。在操作上教师更要适当引导。
很多时候,教师对综合性活动的关注度主要集中在课堂,而对活动前的准备、资料收集与探究阶段重视得不够。每次定了一个主题,师生表面上忙忙碌碌,轰轰烈烈地去图书馆、阅览室找资料,回来把这些资料一剪一贴(如墙报展出)就算了事。有些干脆从网上下载,剪贴一下就算是自己的活动成绩。汇报起来洋洋洒洒,殊不知这些都是“舶来品”。忽略了活动过程的意义。
3、树立大语文观念,找准学科契合点,探索综合性学习更广泛的实践方式。
尽管现行教材每册都安排了六次左右的主题性综合学习活动,我们不应该局限于教材提供的几次,要树立大语文观念,关注身边的课程资源,找准契合点,动态、适时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