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那个人”,不要忽略“我”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4m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情感性较强的写人散文所占篇幅不少。在阅读教学中,这类散文理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文中写作的“那个人”,即写作对象、客体;一是“我”,即作者、写作主体。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不少老师把教学重点完全放在写作对象身上,而忽略了“我”。本文以胡适的《我的母亲》为例,探讨这类情感性较强的写人散文教学的几个要素。
  【关键词】写人散文 “那个人” “我” 阅读教学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情感性较强的写人散文所占篇幅不少,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杨绛的《老王》、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胡适的《我的母亲》等。在阅读教学中,这类散文理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文中写作的“那个人”,即写作对象、客体;一是“我”,即作者、写作主体。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不少老师把教学重点完全放在写作对象身上,而忽略了“我”。
  下面,以胡适的《我的母亲》为例,探讨这类情感性较强的写人散文教学的几个要素。
  一、重点是“那个人”——写作对象、客体上,忽略“我”——作者、写作主体
  多数老师在教学《我的母亲》时,将教学的重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放在母亲身上。这种视角的设计比比皆是,从网络上随意找两份教学案例:
  案例一
  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自传的语体特征;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3.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2.品味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揣摩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案例二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诵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概内容;(2)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了解母亲形象;(3)品读重点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母爱的伟大。
  2.过程与方法:(1)学生听故事,走近母亲;(2)学生读课文,了解母亲形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3)学生看图片,体会母爱的伟大,表达自己的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联系学生的生活,引领学生理解父母,孝敬父母;(2)培养学生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筛选消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从生活中的小事发现伟大形象的写法。
  从以上两份案例看,指教老师是把教学的全部重点放在了母亲身上。母亲的形象要把握,也容易把握,正如案例所分析的,通过写事,表现母亲的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这些文中就有的原句,只要稍加引导,学生就可以领悟到。通过揣摩语言,分析母亲形象,本没有错。但第二份案例,甚至于把重点迁移到“引领学生理解父母,孝敬父母”,却忽略了作者“我”,在教学重点上就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读《我的母亲》,仅仅是读胡适母亲的性格特征吗?从选材的角度看,胡适写母亲绝不仅仅是感恩母亲。阅读这类情感浓郁的散文,教学到这一层次,是必须的。但是,读到这一层是不是就可以了?从引导学生读的角度,除了读母亲的性格,还可以读什么?胡适写母亲有没有其他的用意?从写作材料的特征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还有什么?这是教学设计时,我们必须思考的。
  二、不可忽略的“我”——作者、写作主体
  引导学生阅读胡适的《我的母亲》,把握母亲性格形象,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上述问题,文本背后的“我”,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从角色上看,胡适的母亲与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是爱的化身。但她又不仅仅等同于一般的“母亲”符号,因为她不仅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母亲,而且还具有完全不同的个性。这个母亲是“胡适”的,而不是所有天下所有人的。所以,在解读这篇文章时,教师自己要明白,更要让学生明白,胡适写《我的母亲》除了写母亲,更有其它用意。
  案例三
  ……
  3.文中哪句话点出母亲对作者的影响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
  提示:即文章最后一段。
  三、课堂品析——品味语言,局部揣摩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探讨:作者当时已是大学者、大名人,却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这合适吗?
  提示: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提示:体现了作者谦虚、不溢美、不自夸的美德。
  这份案例就关注到了写作的主体“我”——胡适,上述摘出的三句话,就是“我”受到母亲的影响,母亲是“我”的性格品行的来源。尽管胡适说的客气而婉转,“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但是,从胡适的人生中,我们却可以找到很多他母亲的影子,或者说这些性格的“根”,在他母亲的身上。
  正如文章最后一段所写的:“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细读这段文字,“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到胡适的处世为人及个性特征,再联系胡适本身的人生经历,就容易体味胡适写作本文的用意,而这些意图是万不可忽略的。
  胡适本人的性格特征、个人修养,以及后来他在新文化运动、政治斗争中的表现,如果要寻根的话,其根源也许就在母亲对他的影响上。作为胡适自传中的节选,这篇《我的母亲》,是胡适自传的一部分,写母亲,是写胡适,而胡适写自己,又离不开写母亲。胡适对母亲的感情是自然流淌的,但他在选材上,写母亲的个性上,又何尝不是写那个当时人称之为“我的朋友胡适之”的胡适呢?   胡适成名极早。学术研究方面,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才能救中国。只要我们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了解新文化新思想运动,读过胡适的《尝试集》及其他散文作品,就不难认定他为新文学的拓荒者。待人处世方面,“我的朋友胡适之”,是他谦逊,和气的代名词。读季羡林的《站在胡适先生的墓前》,我们可以知道,“胡适典型的‘我的朋友’式的笑容,待人亲切和蔼,从没有见他摆当时颇为流行的名人架子、教授架子。”“适之先生是非常懂得幽默的,他绝不老气横秋,而是活泼有趣。”“其中最令我钦佩,最使我感动的是他毕生奖掖后生。”显然,这些恰恰是胡适母亲“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婚姻方面,在胡适一生中,除了发妻江冬秀之外,还有好几个传闻女友。但胡适最终没有和这些人的某一人走在一起,而是和江冬秀走到了最后,难怪蒋介石评价胡适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也许,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母亲的克己。
  读《我的母亲》,不可忽略最后一段,也应该关注到前四段,这些文字写母亲,更是写“我”,而这个“我”是万不可忽略的。
  三、重视“那个人”,不要忽略“我”
  教学这类情感色彩深厚的散文,看似简单,似乎不用怎么教,学生就可以从字里行间了解到写作的客体——那个人,但如果仅仅局限于此,那必然是没有挖掘到文本的核心价值。
  要理解写作主体,必须要先理解“那个人”——写作对象、客体。写作对象是作者情感倾诉的对象,是作者情感的寄托,只有理解了写作客体,才能更好地理解写作主体。哪怕要跳出文本来讲解,也必须要理解写作客体,但是,忽略“我”——作者、写作主体,对情感性较强的写人散文阅读教学而言,绝对是不够完整的。因为“我”是观人之眼,有“我”,才有观人之心。
  《我的母亲》是胡适《九年的家乡教育》的第五部分。在这篇完整的文章中,胡适写自己在家乡九年所接受的教育,写母亲,是写自己从母亲那里接受的教育。要真正读懂《我的母亲》,当然要读懂母亲——“那个人”,更不能忽略胡适——“我”。
  简而言之,教学《我的母亲》,就应该抓住题目中的两个关键词:母亲、“我”,从客体——母亲、主体——“我”两个方面解读文本。解读母亲,抓住母亲的言行,分析母亲的人格,理解母亲对“我”的影响;解读“我”,品味“我”饱含感情的语言,了解“我”的品行以及人生,体悟“我”对母亲的感情。只要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不出现偏差,无论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总会达成目标的,关键是目标的设定不可偏费一方。
  类似《我的母亲》这样的文本,在中学教材里,还有朱自清的《背影》,杨绛的《老王》等。
  朱自清的《背影》更侧重于“我”的主观情感,所以,阅读文本时,对“那个人”——写作对象——父亲的把握是比较容易的。父亲境遇凄惨,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父亲的背影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所以感人至深。正如朱自清在《背影》篇末写道:“我北来后,他(指作者的父亲)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而对另一方面的形象把握,文中的写作主体——“我”,比起胡适《我的母亲》,更为容易把握一些,因为文章对主体的表现更为明显。正如朱自清本人所说:“我意在表现自己。”朱自清先生在西南联大任教时,课余之暇,随便散步,学生向他请教,谈到陶渊明诗,也谈到《背影》。他的回答很简单,就是:“我在《背影》里写出了可贵的性格。”这性格不仅仅是父亲的性格,更多表现的是“我”的性格。正因为这种背景下的父子之爱,从此,或者说“背影”成为了父爱的标志,《背影》也成为了一个儿子成长后作文反省的代表作。
  教学杨绛的《老王》,对“那个人”老王的形象把握,理解起来也不困难。老王是不幸的,又是善良的。其不幸,有来自于自身的不幸:残疾、穷苦的处境,还有来自于精神上的不幸:孤独,无人给予温暖,社会的边缘人。其善良,更多的体现在自己不幸的情形下对杨绛一家的交往上。这种理解,绝对离不开“我”——杨绛,“这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这是作者杨绛在文末所写的。杨绛是幸运的吗?从文中看,从那段历史看,杨绛实在是称不上幸运的。但这句话,这篇文章,正是她多年后回忆老王和那段岁月时,对自我的深刻反省,更是杨绛作为知识分子的一员,对知识分子的担当与批判意识的思考。离开了对杨绛的解读,《老王》的解读绝对是不完整的。
  那些写作客体从从容容地呈现在字里行间,而这些写作大家们,也沉沉静静地隐藏在文字背后,阅读教学赋予我们的责任,读懂那些写作客体,更要读懂那隐身于文字后的写作大家们。《我的母亲》也好,《背影》、《老王》也罢,甚至其他的还有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等,我们在阅读教学这类情感类写人散文,在解读那个人时,切不可忽略“我”。我相信,这样的解读,才是更为接近作者写作情感的解读,也才称得上是回到创作原点的解读。
  作者单位:西安交大苏州附中。
其他文献
初中阶段,与小学相比,进入写作稍微复杂的记叙文阶段,学生虽在小学高年级也接触到一些写作知识,但相对其年龄特点而言,写作知识的接触还是较少的,更不用说用理论去指导写作实践了,这就要求初中的写作必须脚踏实地,步步为营,才能保证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扎实提高,而采用有序连环相扣的方法则能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  所谓有序连环,即是一环扣一环之意。平时在批改作文时,常有些作文会重复以前作文的毛病,这除了受作文基础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的变化出人意料,但撩开试题变化的面纱,通过分析研究高考命题的理念、思路、方向,能够更清晰地看透语文学科的本质,更好地指导中学语文教学。  一、冷门与热点的错位  1.题型结构变化 高考之前从各类模拟试卷预测,选择题会走到历史的尽头,结果却是前七题都是选择题,占分21分。“文言文阅读”部分,原来以选择题呈现的信息筛选、内容概括题,现为以选择题的题型考查文言虚词,以主观题的形
【主旨摘要】  议论文写作训练要求中非常注重“能设置分论点,且层层深入”,要求“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而高考作文也一再强调“论证有层次感,立体感”。在这里,议论文的“结构”是否“清晰”,“层次”是否“分明”,其实关键就在于议论文的分论设置是否清晰、有条理。因为议论文在内容上进行分论点设置直接构成了议论文形式上的论证结构,它相当程度上体现着议论文的论证力量。与此同时,一些理论上颇为肯定的看上去也很美
【摘 要】音乐与文学是相融相通的,在语文课堂中,进行诗、词、精美的散文等文学作品教学时,适当地引入音乐,可以创设优美的情境,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感悟能力,使读者能与作品、作者产生共鸣。  【关键词】音乐 文学 共鸣  音乐与文学是有很深渊源的,从《诗经》中的风、雅、颂中就可看:“风”有很多就是各地的民俗歌谣,“雅”是朝廷正声,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用的
读了王书月老师《金钱在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兼议“我”为什么“愧怍”》(《语文学习》2011年第6期)一文后,深受启发。王老师观摩了众多公开课后,提出了疑问:“钱”在《老王》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分别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钱”是展示爱心的媒介;“钱”是情感交流的鸿沟以及“钱”是唤醒良知的醒木,王老师独具慧眼,给读者具体分析了造成杨绛“愧怍”的原因。受王老师的启发,笔者在备课时,决定也从金钱
教学之余,把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又读了一遍,再一次感受到桑迪亚哥与自然搏斗的无与伦比的勇气时,忽然生出这样的疑问:这部作品为什么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按照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说法:“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作者把勇气在小说中表现到了无可与敌的地步,得到了举世公认,于是那一代表着无上智慧和荣耀地位之奖项——诺贝尔文学奖就该授予他了。  其实对于诺奖委员会的见解,海明威还有自己的说法。海明威说:“这本
近些年来,基于新课程理念的作文教学改革研究一直非常活跃,各种新思潮、新理念、新思想、新作法层出不穷,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从小学到高中作文教学实践服务于考试的现状始终没有改变,打着新课程旗号的作文改革愈演愈烈。本文就“好词好句”和“流水作文”两种情况作一些分析,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有好词好句未必是好作文  新课标对写作的界定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
朱自清先生的经世之作《荷塘月色》可谓文质兼美,尤其是其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更是让人折服。读先生的文字,会陶醉于那多彩的修辞,也会沉湎于那丰富的叠词。如果说修辞让文章清新扑面的话,叠词则让文章摇曳生姿。那遍布全篇的叠词,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光彩夺目。  一、叠词让景物情貌俱见,生动形象  试看作者笔下的景:“曲曲折折”的荷塘上,“田田”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点缀
奚素文  半张纸能干什么?把它当作草稿纸使用的话,或许一两分钟它的使命就完结了;而瑞典戏剧大师斯特林堡却让“半张纸”物尽其用,甚至物“超”其用。  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选修》“结构”单元中的《半张纸》写一位刚刚丧妻失子的年轻人在搬离住所前,由电话机旁半张写满各种字迹的便条纸引起了对过去两年生活的追忆,当他最后离开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  这小小的半张电话号码便条纸记录了
《海滨仲夏夜》是现代散文作家峻青的重要作品,曾入选不同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作品内容平实,生活味浓,语言朴素,读来自然亲切,初学者可读可写。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欣赏写景抓住景物变化的手法,可以组接画面理解内容,可以抓时空脉络进行分析,可以学习由景及人的谋篇布局,还可以体会恰当贴切的比喻手法的运用等等。不管你站在哪个角度去阅读审视都引人入胜,都可以让你创造性地去发挥。这样的作品是我们喜欢阅读的,在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