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情感性较强的写人散文所占篇幅不少。在阅读教学中,这类散文理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文中写作的“那个人”,即写作对象、客体;一是“我”,即作者、写作主体。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不少老师把教学重点完全放在写作对象身上,而忽略了“我”。本文以胡适的《我的母亲》为例,探讨这类情感性较强的写人散文教学的几个要素。
【关键词】写人散文 “那个人” “我” 阅读教学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情感性较强的写人散文所占篇幅不少,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杨绛的《老王》、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胡适的《我的母亲》等。在阅读教学中,这类散文理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文中写作的“那个人”,即写作对象、客体;一是“我”,即作者、写作主体。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不少老师把教学重点完全放在写作对象身上,而忽略了“我”。
下面,以胡适的《我的母亲》为例,探讨这类情感性较强的写人散文教学的几个要素。
一、重点是“那个人”——写作对象、客体上,忽略“我”——作者、写作主体
多数老师在教学《我的母亲》时,将教学的重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放在母亲身上。这种视角的设计比比皆是,从网络上随意找两份教学案例:
案例一
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自传的语体特征;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3.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2.品味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揣摩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案例二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诵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概内容;(2)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了解母亲形象;(3)品读重点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母爱的伟大。
2.过程与方法:(1)学生听故事,走近母亲;(2)学生读课文,了解母亲形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3)学生看图片,体会母爱的伟大,表达自己的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联系学生的生活,引领学生理解父母,孝敬父母;(2)培养学生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筛选消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从生活中的小事发现伟大形象的写法。
从以上两份案例看,指教老师是把教学的全部重点放在了母亲身上。母亲的形象要把握,也容易把握,正如案例所分析的,通过写事,表现母亲的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这些文中就有的原句,只要稍加引导,学生就可以领悟到。通过揣摩语言,分析母亲形象,本没有错。但第二份案例,甚至于把重点迁移到“引领学生理解父母,孝敬父母”,却忽略了作者“我”,在教学重点上就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读《我的母亲》,仅仅是读胡适母亲的性格特征吗?从选材的角度看,胡适写母亲绝不仅仅是感恩母亲。阅读这类情感浓郁的散文,教学到这一层次,是必须的。但是,读到这一层是不是就可以了?从引导学生读的角度,除了读母亲的性格,还可以读什么?胡适写母亲有没有其他的用意?从写作材料的特征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还有什么?这是教学设计时,我们必须思考的。
二、不可忽略的“我”——作者、写作主体
引导学生阅读胡适的《我的母亲》,把握母亲性格形象,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上述问题,文本背后的“我”,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从角色上看,胡适的母亲与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是爱的化身。但她又不仅仅等同于一般的“母亲”符号,因为她不仅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母亲,而且还具有完全不同的个性。这个母亲是“胡适”的,而不是所有天下所有人的。所以,在解读这篇文章时,教师自己要明白,更要让学生明白,胡适写《我的母亲》除了写母亲,更有其它用意。
案例三
……
3.文中哪句话点出母亲对作者的影响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
提示:即文章最后一段。
三、课堂品析——品味语言,局部揣摩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探讨:作者当时已是大学者、大名人,却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这合适吗?
提示: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提示:体现了作者谦虚、不溢美、不自夸的美德。
这份案例就关注到了写作的主体“我”——胡适,上述摘出的三句话,就是“我”受到母亲的影响,母亲是“我”的性格品行的来源。尽管胡适说的客气而婉转,“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但是,从胡适的人生中,我们却可以找到很多他母亲的影子,或者说这些性格的“根”,在他母亲的身上。
正如文章最后一段所写的:“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细读这段文字,“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到胡适的处世为人及个性特征,再联系胡适本身的人生经历,就容易体味胡适写作本文的用意,而这些意图是万不可忽略的。
胡适本人的性格特征、个人修养,以及后来他在新文化运动、政治斗争中的表现,如果要寻根的话,其根源也许就在母亲对他的影响上。作为胡适自传中的节选,这篇《我的母亲》,是胡适自传的一部分,写母亲,是写胡适,而胡适写自己,又离不开写母亲。胡适对母亲的感情是自然流淌的,但他在选材上,写母亲的个性上,又何尝不是写那个当时人称之为“我的朋友胡适之”的胡适呢? 胡适成名极早。学术研究方面,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才能救中国。只要我们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了解新文化新思想运动,读过胡适的《尝试集》及其他散文作品,就不难认定他为新文学的拓荒者。待人处世方面,“我的朋友胡适之”,是他谦逊,和气的代名词。读季羡林的《站在胡适先生的墓前》,我们可以知道,“胡适典型的‘我的朋友’式的笑容,待人亲切和蔼,从没有见他摆当时颇为流行的名人架子、教授架子。”“适之先生是非常懂得幽默的,他绝不老气横秋,而是活泼有趣。”“其中最令我钦佩,最使我感动的是他毕生奖掖后生。”显然,这些恰恰是胡适母亲“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婚姻方面,在胡适一生中,除了发妻江冬秀之外,还有好几个传闻女友。但胡适最终没有和这些人的某一人走在一起,而是和江冬秀走到了最后,难怪蒋介石评价胡适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也许,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母亲的克己。
读《我的母亲》,不可忽略最后一段,也应该关注到前四段,这些文字写母亲,更是写“我”,而这个“我”是万不可忽略的。
三、重视“那个人”,不要忽略“我”
教学这类情感色彩深厚的散文,看似简单,似乎不用怎么教,学生就可以从字里行间了解到写作的客体——那个人,但如果仅仅局限于此,那必然是没有挖掘到文本的核心价值。
要理解写作主体,必须要先理解“那个人”——写作对象、客体。写作对象是作者情感倾诉的对象,是作者情感的寄托,只有理解了写作客体,才能更好地理解写作主体。哪怕要跳出文本来讲解,也必须要理解写作客体,但是,忽略“我”——作者、写作主体,对情感性较强的写人散文阅读教学而言,绝对是不够完整的。因为“我”是观人之眼,有“我”,才有观人之心。
《我的母亲》是胡适《九年的家乡教育》的第五部分。在这篇完整的文章中,胡适写自己在家乡九年所接受的教育,写母亲,是写自己从母亲那里接受的教育。要真正读懂《我的母亲》,当然要读懂母亲——“那个人”,更不能忽略胡适——“我”。
简而言之,教学《我的母亲》,就应该抓住题目中的两个关键词:母亲、“我”,从客体——母亲、主体——“我”两个方面解读文本。解读母亲,抓住母亲的言行,分析母亲的人格,理解母亲对“我”的影响;解读“我”,品味“我”饱含感情的语言,了解“我”的品行以及人生,体悟“我”对母亲的感情。只要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不出现偏差,无论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总会达成目标的,关键是目标的设定不可偏费一方。
类似《我的母亲》这样的文本,在中学教材里,还有朱自清的《背影》,杨绛的《老王》等。
朱自清的《背影》更侧重于“我”的主观情感,所以,阅读文本时,对“那个人”——写作对象——父亲的把握是比较容易的。父亲境遇凄惨,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父亲的背影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所以感人至深。正如朱自清在《背影》篇末写道:“我北来后,他(指作者的父亲)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而对另一方面的形象把握,文中的写作主体——“我”,比起胡适《我的母亲》,更为容易把握一些,因为文章对主体的表现更为明显。正如朱自清本人所说:“我意在表现自己。”朱自清先生在西南联大任教时,课余之暇,随便散步,学生向他请教,谈到陶渊明诗,也谈到《背影》。他的回答很简单,就是:“我在《背影》里写出了可贵的性格。”这性格不仅仅是父亲的性格,更多表现的是“我”的性格。正因为这种背景下的父子之爱,从此,或者说“背影”成为了父爱的标志,《背影》也成为了一个儿子成长后作文反省的代表作。
教学杨绛的《老王》,对“那个人”老王的形象把握,理解起来也不困难。老王是不幸的,又是善良的。其不幸,有来自于自身的不幸:残疾、穷苦的处境,还有来自于精神上的不幸:孤独,无人给予温暖,社会的边缘人。其善良,更多的体现在自己不幸的情形下对杨绛一家的交往上。这种理解,绝对离不开“我”——杨绛,“这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这是作者杨绛在文末所写的。杨绛是幸运的吗?从文中看,从那段历史看,杨绛实在是称不上幸运的。但这句话,这篇文章,正是她多年后回忆老王和那段岁月时,对自我的深刻反省,更是杨绛作为知识分子的一员,对知识分子的担当与批判意识的思考。离开了对杨绛的解读,《老王》的解读绝对是不完整的。
那些写作客体从从容容地呈现在字里行间,而这些写作大家们,也沉沉静静地隐藏在文字背后,阅读教学赋予我们的责任,读懂那些写作客体,更要读懂那隐身于文字后的写作大家们。《我的母亲》也好,《背影》、《老王》也罢,甚至其他的还有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等,我们在阅读教学这类情感类写人散文,在解读那个人时,切不可忽略“我”。我相信,这样的解读,才是更为接近作者写作情感的解读,也才称得上是回到创作原点的解读。
作者单位:西安交大苏州附中。
【关键词】写人散文 “那个人” “我” 阅读教学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情感性较强的写人散文所占篇幅不少,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杨绛的《老王》、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胡适的《我的母亲》等。在阅读教学中,这类散文理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文中写作的“那个人”,即写作对象、客体;一是“我”,即作者、写作主体。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不少老师把教学重点完全放在写作对象身上,而忽略了“我”。
下面,以胡适的《我的母亲》为例,探讨这类情感性较强的写人散文教学的几个要素。
一、重点是“那个人”——写作对象、客体上,忽略“我”——作者、写作主体
多数老师在教学《我的母亲》时,将教学的重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放在母亲身上。这种视角的设计比比皆是,从网络上随意找两份教学案例:
案例一
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自传的语体特征;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3.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2.品味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揣摩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案例二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诵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概内容;(2)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了解母亲形象;(3)品读重点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母爱的伟大。
2.过程与方法:(1)学生听故事,走近母亲;(2)学生读课文,了解母亲形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3)学生看图片,体会母爱的伟大,表达自己的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联系学生的生活,引领学生理解父母,孝敬父母;(2)培养学生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筛选消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从生活中的小事发现伟大形象的写法。
从以上两份案例看,指教老师是把教学的全部重点放在了母亲身上。母亲的形象要把握,也容易把握,正如案例所分析的,通过写事,表现母亲的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这些文中就有的原句,只要稍加引导,学生就可以领悟到。通过揣摩语言,分析母亲形象,本没有错。但第二份案例,甚至于把重点迁移到“引领学生理解父母,孝敬父母”,却忽略了作者“我”,在教学重点上就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读《我的母亲》,仅仅是读胡适母亲的性格特征吗?从选材的角度看,胡适写母亲绝不仅仅是感恩母亲。阅读这类情感浓郁的散文,教学到这一层次,是必须的。但是,读到这一层是不是就可以了?从引导学生读的角度,除了读母亲的性格,还可以读什么?胡适写母亲有没有其他的用意?从写作材料的特征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还有什么?这是教学设计时,我们必须思考的。
二、不可忽略的“我”——作者、写作主体
引导学生阅读胡适的《我的母亲》,把握母亲性格形象,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上述问题,文本背后的“我”,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从角色上看,胡适的母亲与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是爱的化身。但她又不仅仅等同于一般的“母亲”符号,因为她不仅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母亲,而且还具有完全不同的个性。这个母亲是“胡适”的,而不是所有天下所有人的。所以,在解读这篇文章时,教师自己要明白,更要让学生明白,胡适写《我的母亲》除了写母亲,更有其它用意。
案例三
……
3.文中哪句话点出母亲对作者的影响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
提示:即文章最后一段。
三、课堂品析——品味语言,局部揣摩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探讨:作者当时已是大学者、大名人,却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这合适吗?
提示: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提示:体现了作者谦虚、不溢美、不自夸的美德。
这份案例就关注到了写作的主体“我”——胡适,上述摘出的三句话,就是“我”受到母亲的影响,母亲是“我”的性格品行的来源。尽管胡适说的客气而婉转,“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但是,从胡适的人生中,我们却可以找到很多他母亲的影子,或者说这些性格的“根”,在他母亲的身上。
正如文章最后一段所写的:“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细读这段文字,“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到胡适的处世为人及个性特征,再联系胡适本身的人生经历,就容易体味胡适写作本文的用意,而这些意图是万不可忽略的。
胡适本人的性格特征、个人修养,以及后来他在新文化运动、政治斗争中的表现,如果要寻根的话,其根源也许就在母亲对他的影响上。作为胡适自传中的节选,这篇《我的母亲》,是胡适自传的一部分,写母亲,是写胡适,而胡适写自己,又离不开写母亲。胡适对母亲的感情是自然流淌的,但他在选材上,写母亲的个性上,又何尝不是写那个当时人称之为“我的朋友胡适之”的胡适呢? 胡适成名极早。学术研究方面,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才能救中国。只要我们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了解新文化新思想运动,读过胡适的《尝试集》及其他散文作品,就不难认定他为新文学的拓荒者。待人处世方面,“我的朋友胡适之”,是他谦逊,和气的代名词。读季羡林的《站在胡适先生的墓前》,我们可以知道,“胡适典型的‘我的朋友’式的笑容,待人亲切和蔼,从没有见他摆当时颇为流行的名人架子、教授架子。”“适之先生是非常懂得幽默的,他绝不老气横秋,而是活泼有趣。”“其中最令我钦佩,最使我感动的是他毕生奖掖后生。”显然,这些恰恰是胡适母亲“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婚姻方面,在胡适一生中,除了发妻江冬秀之外,还有好几个传闻女友。但胡适最终没有和这些人的某一人走在一起,而是和江冬秀走到了最后,难怪蒋介石评价胡适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也许,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母亲的克己。
读《我的母亲》,不可忽略最后一段,也应该关注到前四段,这些文字写母亲,更是写“我”,而这个“我”是万不可忽略的。
三、重视“那个人”,不要忽略“我”
教学这类情感色彩深厚的散文,看似简单,似乎不用怎么教,学生就可以从字里行间了解到写作的客体——那个人,但如果仅仅局限于此,那必然是没有挖掘到文本的核心价值。
要理解写作主体,必须要先理解“那个人”——写作对象、客体。写作对象是作者情感倾诉的对象,是作者情感的寄托,只有理解了写作客体,才能更好地理解写作主体。哪怕要跳出文本来讲解,也必须要理解写作客体,但是,忽略“我”——作者、写作主体,对情感性较强的写人散文阅读教学而言,绝对是不够完整的。因为“我”是观人之眼,有“我”,才有观人之心。
《我的母亲》是胡适《九年的家乡教育》的第五部分。在这篇完整的文章中,胡适写自己在家乡九年所接受的教育,写母亲,是写自己从母亲那里接受的教育。要真正读懂《我的母亲》,当然要读懂母亲——“那个人”,更不能忽略胡适——“我”。
简而言之,教学《我的母亲》,就应该抓住题目中的两个关键词:母亲、“我”,从客体——母亲、主体——“我”两个方面解读文本。解读母亲,抓住母亲的言行,分析母亲的人格,理解母亲对“我”的影响;解读“我”,品味“我”饱含感情的语言,了解“我”的品行以及人生,体悟“我”对母亲的感情。只要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不出现偏差,无论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总会达成目标的,关键是目标的设定不可偏费一方。
类似《我的母亲》这样的文本,在中学教材里,还有朱自清的《背影》,杨绛的《老王》等。
朱自清的《背影》更侧重于“我”的主观情感,所以,阅读文本时,对“那个人”——写作对象——父亲的把握是比较容易的。父亲境遇凄惨,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父亲的背影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所以感人至深。正如朱自清在《背影》篇末写道:“我北来后,他(指作者的父亲)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而对另一方面的形象把握,文中的写作主体——“我”,比起胡适《我的母亲》,更为容易把握一些,因为文章对主体的表现更为明显。正如朱自清本人所说:“我意在表现自己。”朱自清先生在西南联大任教时,课余之暇,随便散步,学生向他请教,谈到陶渊明诗,也谈到《背影》。他的回答很简单,就是:“我在《背影》里写出了可贵的性格。”这性格不仅仅是父亲的性格,更多表现的是“我”的性格。正因为这种背景下的父子之爱,从此,或者说“背影”成为了父爱的标志,《背影》也成为了一个儿子成长后作文反省的代表作。
教学杨绛的《老王》,对“那个人”老王的形象把握,理解起来也不困难。老王是不幸的,又是善良的。其不幸,有来自于自身的不幸:残疾、穷苦的处境,还有来自于精神上的不幸:孤独,无人给予温暖,社会的边缘人。其善良,更多的体现在自己不幸的情形下对杨绛一家的交往上。这种理解,绝对离不开“我”——杨绛,“这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这是作者杨绛在文末所写的。杨绛是幸运的吗?从文中看,从那段历史看,杨绛实在是称不上幸运的。但这句话,这篇文章,正是她多年后回忆老王和那段岁月时,对自我的深刻反省,更是杨绛作为知识分子的一员,对知识分子的担当与批判意识的思考。离开了对杨绛的解读,《老王》的解读绝对是不完整的。
那些写作客体从从容容地呈现在字里行间,而这些写作大家们,也沉沉静静地隐藏在文字背后,阅读教学赋予我们的责任,读懂那些写作客体,更要读懂那隐身于文字后的写作大家们。《我的母亲》也好,《背影》、《老王》也罢,甚至其他的还有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等,我们在阅读教学这类情感类写人散文,在解读那个人时,切不可忽略“我”。我相信,这样的解读,才是更为接近作者写作情感的解读,也才称得上是回到创作原点的解读。
作者单位:西安交大苏州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