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的“先生的影子”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九二八年四月,鲁迅在《语丝》杂志发表了一篇短文,题为《在上海的鲁迅启事》,后来又收入到他的《三闲集》中。这篇文章,本属游戏之作;至于文章的背景,许钦文在五十年后的《〈鲁迅日记〉中的我》中有翔实记载。此事的原委大约是当初在杭州确有一个人假扮过鲁迅行骗,不久即遭拆穿。事情至此应该算是结束了,未曾想在整整九十年后,这位“杭州鲁迅”又现身了,不过是在一篇小说里,担当着第一主角的身份。这篇小说便是房伟的《“杭州鲁迅”先生二三事》。作者在创作谈中写道,他试图从《在上海的鲁迅启事》这份素不为人关注的史料入手,虚构出某些东西:“那个时代的底层小知识分子是怎样的一种生存状态?他与时代是怎样的关系?他们和鲁迅这样的大知识分子,又有着怎样的关联?那种在底层生存的知识分子的状态,又与当下有着哪些双生性的复杂关联?历史的残酷在于,它只能将一个小人物以丑陋的方式钉在《鲁迅全集》之中,而我想打捞他,让假鲁迅和真鲁迅同处于一个历史关注的时空。”也可能正由于这种视角的转换,本来早已石沉大海、不过是当人们读到鲁迅的那篇短文时才被嗤笑几声的假鲁迅,成了文学仔细观照的对象。
  这篇小说的另一重特色,是作者采取了一个封闭式的圆环结构。小说共分六章,在第一章之前,还有一个楔子,交代了这篇小说的创作缘起与它的“真实作者”(章谦教授),而在楔子中出现的“我”,则是章谦的朋友(“我们都是大学教师”)。小说对章谦的描绘仅寥寥几笔:“他瘦高,忧郁,头发有些花白。言辞木讷,却有双细长灵动的手。”而关于“我”的形象,大抵可从两人的对话中略知一二:章谦说他以“杭州鲁迅”事件写了个小说,“我”先是谑问他是想混点润笔费还是骗骗女学生,然后便正色劝他赶紧评上职称,赚些快钱,娶妻生子买房买车,过上“正常人”的生活。然而也正是这样的“我”,半年之后成了为章谦的身后事做善后工作的局外人。这是小说第六章的内容。从第一章到第五章,皆是章谦创作的那篇小说,也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杭州鲁迅”先生二三事》。由是,这个文本便具有一种自我指涉的特质:如果章谦的创作是小说的原生稿本,那么“我”与章谦的生死之交便是小说的次生稿本。
  不过,两个稿本的交错与寄生,却并非可有可无的闲情逸致。当房伟在那个原生稿本的首尾,增添同属虚构性质的补缀文本之后,章谦在某种程度上就与那个“杭州鲁迅”构成了跨越时代的呼应与对话关系。正是凭借着一点,作品本身的圆环结构不仅在形式上,也在内容上得以榫卯相衔。以我之见,小说的这一重特色要远比它在钩沉与虚构方面的工作重要,也更富文学性。去掉首尾,它不过是一个想象性的文本;而加上它们,就令其从历史小说的范畴过渡到了元小说的领域。质而言之,作品由此得以提供一个切实可信的当代生活题旨。关于这一点,我们留待下文细说,且先来看小说的原始稿本—亦即这个作品自证其为历史小说的主体部分,它涵盖了从第一章到第五章的全部内容。
  根据M. H.艾布拉姆斯的看法,历史小说“始于十九世纪沃尔特·司各特爵士的作品”,而到了二十世纪,又分流为三条线索:其一是纪实小说,如约翰·多斯·帕索斯的《美国》、E. L.多克托罗的《爵士乐》;其二是非虚构小说,有杜鲁门·卡波特的《冷血》和诺曼·梅勒的《刽子手之歌》;其三是寓言性历史小说,如约翰·巴思的《烟草经纪人》和托马斯·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按照这种划分,房伟的作品当属于第三类,即“将历史与幻想化的乃至虚构的事件编织在一起”的作品。在真实的历史中,“杭州鲁迅”确曾姓周,不过“周预才”这个名字恐怕还是作者添上的。同样,在真实的历史里,属于他的时刻仅只是被拆穿的那个瞬间(在许钦文事后的追忆里,当假鲁迅被拆穿后,他与这个人还曾打过一次照面,不过没有言语),此前与此后都不再是历史关心的事情。那么,这一瞬间(包括鲁迅的更正等史料事实)也就构成了小说叙事的中轴,它支撑着作者得以向前与向后拓宽历史瞬间本身的景深。
  在真实的历史中,亦即根据《在上海的鲁迅启事》的记述,“杭州鲁迅事件”起源于M女士的一封信:“自一月十日在杭州孤山别后,多久没有见面了。前蒙允时常通讯及指导……”这个M女士在小说里被虚构为名叫李珍的女学生。然而,关于这个姓周的人何以冒充鲁迅的心路历程,则是历史欠缺的内容。于是,小说从第一章到第三章前半段,便力图刻画了“周预才”被误作“周豫才”以及前者将计就计、索性扮演起鲁迅的生活。他身边的同事,有羡慕崇拜者,有浑水摸鱼者,可是关于他的内心,作者也并不吝啬笔墨:“像我这样,既无财产,也无能力的小知识者,如何才能找到活路?想要从文,写的东西浅陋,投稿石沉大海;即便闹革命,像我这般衰老,革命党也不愿顾看我。……我秘密地热爱文艺”—即便是“这个可怜的梦,我现在也大半忘却”。总的来看,尚未“成为”鲁迅之前,他的生存状况仅仅是:“不过挣扎着‘不死’罢了。”
  此外,“周预才”冒充鲁迅的前后,根据作者的想象,也只能被目为懦弱的顺服。他从未想过以此暴得大名,不过是在被学生误认、在梅先生宣传的推波助澜下,才咀嚼着让日子稍微好过一些的滋味,而内心的不安,也是时常有的。当教员跑来向他哭诉薪水拖欠时,他间接向校长说明情况;可惜再大一点的事情,便踌躇着不敢做了,如学生找他寻求投奔布尔什维克的道路,他就只能应付过去;而当姜小姐想要委身于他时,他又按捺住冲动,在内心谴责自己的欲望。举凡这些一反一正的笔触,都像极了萨拉马戈的那部《里卡尔多·雷耶斯离世那年》。在那部小说里,萨拉马戈让佩索阿虚构的一个异名作者雷耶斯,在佩索阿去世那年回到了里斯本。本质上这是一种双重虚构,但萨拉马戈的伟大正表现在他将这样一个虚构人物的内心照亮了。雷耶斯在里斯本街道的阴影中踟蹰,恰似房伟对这个“杭州鲁迅”的揣摩与想象,一样合乎情理而不乏细腻之处。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小说在第三章后半段,当这个人物被拆穿时,故事却未戛然而止。作者在其中引用了《在上海的鲁迅启事》里的部分文字,且进一步深描了这位“周预才”此后的命运:事情败露之后,他迅速被辞退、被殴打一顿,迎来了无穷无尽的责骂。梅先生卷款跑掉了,姜小姐也前来向他告别,周预才决定到上海拜访真正的鲁迅,他应聘到一家印刷厂做检字工人。某天傍晚,“杭州鲁迅”来到鲁迅家的楼下。作者不厌其烦地描绘了此刻的场景:高大的公寓、幽暗的弄堂、各行其是的路人、从弄堂底下仰望的天空。周预才从脚底望到头顶:从铺着鹅卵石的青石板、青苔与虎耳草,望到了锈迹斑斑的路灯、微弱的光线、红墙,又望见了窗台未收的花花绿绿的衣裤、倏然飞过的白鸽。可是这些风景一概与他无关。他仅仅是一个“孤独的影子”、行骗的中年人—无足轻重的历史过客。从这样一个零余者的视角观察鲁迅晚年寓居上海的情形,自然又是另一種滋味。   小说在后半程涉及的主要历史事件包括:一、一九三二年二月六日,鲁迅与三弟周建人两家为了避开战乱,暂时迁至内山书店居住;二、一九三三年六月二十日,鲁迅参加被暗杀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领袖杨铨(杏佛)的追悼会;三、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鲁迅去世。可以说,如果仅仅围绕着《在上海的鲁迅启事》展开,作者所能虚构的空间就十分有限;倘若要真正呈现一个小人物的心态与命运,便得由此出发,在接下来的历史事件的缝隙里射出光线。于是,“周预才”竟和周豫才共处一室躲避炮火,而那个著名的场景,鲁迅没拿钥匙去参加杨铨追悼会的风雨之夜,“周预才”正跟在鲁迅身后,担心他有什么不测,也许是跟得太紧,鲁迅转过身来盯视他,怒斥两句,紧接着便走了。可是“周预才”却被真正的暗探打断了肋骨和牙齿。“周预才”最后一次与鲁迅见面,是在鲁迅逝世前他的梦境中,但此刻两人已接近天人永隔。他最后选择做的事情—出乎所有读者预料—是再一次扮演鲁迅。不过,这恰恰也是鲁迅逝世后,民众为了纪念他举办的活动之一。作者让一个曾经就假扮过鲁迅的人置身这样的历史语境,历史与虚构在此完成了统一。
  不如让我们重新思考那个古老的问题:历史与虚构构成某种对立吗?进而言之,在历史小说中,“历史”与“小说”究竟形成了何种关系?首先,历史小说之所以显得疑难重重,还不在于这个名称上形影绰绰的语义矛盾。当我们考虑它时,所以觉得费解,也不单是由于它涉及历史的独立场域、特定的时代背景,而是由于它将历史中有据可查的事与有史可证的人,当作了文学虚构的对象。我们知道,有的作者擅长设想历史的另一种可能,正因为此,他们关注的细节往往构成了历史是否转折的关键之点,就像当时针转向下一刻时,他们忽然将钟表扭快,将这一刻跳过。此种写法奠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历史记载的只是实然发生的事件,在此之外还有无数种可能的历史,它们重叠在一起,其中的一种被偶然选中,成为现实;余下的则继续保持着可能性的面孔,悬置在既未发生、亦未遭否定的未明状态里,如幽灵一样盘桓在逝去的岁月上空。這是一脉写法;除此以外还有另一种写法,如《“杭州鲁迅”先生二三事》所代表的,则是并不设想另一种可能的历史如果实现的情景,而是掉转过头、在已成现实的历史板块上,寻索它的褶皱和裂痕。
  在房伟这篇小说里,历史与虚构的统一并不使得虚构从属于一种新的宏大叙事(如戏说历史的长篇通俗文学),而是反过来产生了效力:作者对于一个冒牌人物心理的刻画,也尤其细腻生动,令人既为之发噱又不免感动。这也是作者与产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新历史小说的根本区别。后者虽然与“新写实”同样致力于让曾经被删除的民间生活图景现身文本,不过它对写作时空与题材的限定、对重大革命事件的回避,也使得文本脱离了历史小说应有的题中之义,即“历史”与“小说”、宏大叙事与卑微个体之间的张力。于是,新历史小说的做法,便不免重蹈曾经力主删除个体的逻辑,不过是两者删除的一极不同而已。应当看到,房伟对于这两者都没有回避。有赖于此,他写出了一个宏大叙事宰制之下的影子的轮廓、深度与质感。萨拉马戈笔下的雷耶斯是一个影子,房伟笔下的“杭州鲁迅”同样是一个不断踌躇、为自己不过是“先生的影子”而感到悲哀的个体。两者的心绪自始至终保持着高度的相似,而作者因此在那个梦境中引入《影的告别》,就决非虚笔。
  萨义德在为奥尔巴赫《摹仿论》作的《五十周年纪念版导论》里,曾经解释过维柯与奥尔巴赫共有的人文主义立场,他说:“为了能够理解一个人文主义的文本,必须尽力把自己当作那个文本的作者,生活在作者的现实之中,经历内在于作者生命之中的生活经验,等等,而且始终凭借学识与同情之结合—那是语文学解释学的标志。”这句话里的“同情”一词殊可玩味。根据我的理解,此处的“同情”既非模糊不定的感情,也不是居高临下的怜悯。实际上,萨义德所指的同情,应当被准确地理解为共情。历史小说如要达到一种普遍的真实,除了谋篇布局的技术问题,也自当有共情的因素在里面。甚至可以说,一个无法设身处地为他笔下人物担忧、爱憎与考虑—欢喜他的欢喜,悲哀他的悲哀—的写作者,注定难以写出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是小说作者,为了重建过去,知识固然重要,情感的共时性亦不可少。共情的有无,直接决定了历史小说的成败。
  房伟无疑是对这个蝼蚁一般的“周预才”倾注了感情,但除此以外—让我们重新回到小说开篇那个没有立刻回答的问题:作品由此得以提供的那个切实可信的当代生活主旨是什么—他还别有一重隐秘的情感投射,亦即针对在小说第六章重新现身的章谦。在周预才的命运终了之际,“小说作者”章谦也回到了文本之中:“半年后,章谦吊死在单身教师公寓。”章谦的死,不仅封闭了小说的圆环结构,从真正意义上完成了小说的次生稿本,也让故事的主角从“周预才”过渡到了这个可怜的单身教师。如果说在章谦这最终被退稿的小说里,“杭州鲁迅”是主人公,那么在房伟的这篇小说中,主人公正是章谦本人。“章谦”创作的是一部平面的历史小说,而房伟则在此基础上用历史指涉了当下:他的虚构之处恰恰也是小说最富现实意味的地方。
  从这个意义上讲,陈思和先生对新历史小说的论断—“在这类小说所隐含的主体意识弱化及现实批判立场缺席的倾向中,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种对于当代现实生活的有意逃避”—正是作者试图超越的地方。换言之,作者想要勾画的,乃是横亘古今的两颗孤寂的心,两个人间的多余者,在暗中交流、隐秘对话的情景。这是小说的留白,却又实际存在。对于房伟而言,诚实地描写两个人处境的不同,以及归宿的一致,正是从历史长河中的一件微不足道的逸闻,介入当代生活的尝试。章谦的写作与他的死皆非偶然,在其背后是一个真实而残酷的、我们共同置身的当代。
  二○一八年六月二十三日写
  二○一九年七月七日改定
其他文献
历史在加速?不,历史停了下来,但它把加速留给了我们。  —[法]菲利普 · 穆雷  日本摄影师森山大道有一句话:“那些只在记录上可以寻觅到踪迹的人,他们的时光由生于其后的我们来记忆,那么对于我们现在拥有的时光,后人又将持有怎样的记忆呢?”人都面临记忆不断被覆盖的现实。有时我就在考虑,记忆中到底哪部分是最重要的。《少女穆谢特》[ 法] 乔治·贝尔纳诺斯著王吉英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 年版  惨绿少
期刊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张爱玲写出短篇小说《色,戒》和长篇小说《小团圆》,迎来了创作生命的“第二春”。《色,戒》明暗对照,短小精悍,内力饱满,是少见的佳作。关于它的主题和细节,评论家们有五花八门的解读。有的从政治上比附,斥为汉奸文学,或是穿凿附会,将“蜀腴”川菜馆解释为“蜀狱也,影射胜利后汉奸一网打尽、统统下狱”。也有另一种说法,认为小说触及了张爱玲自身的隐痛。郢书燕说,所在多有。李安导演的同名电影对小
期刊
在非常时期里,没了外卖和下馆子的机会,每天都在想办法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于是君子进庖厨。某日做饭,想起了多年前的一段留学往事:一次请德国室友尝白菜肉丝炒年糕。他吃后赞不绝口。问原料为何,答曰,白菜、肉丝、年糕。问佐料为何,答,料酒和盐。但他料定绝不可能只此,我必定有神秘佐料不肯示人。解释了半天,只得搬出形而上学来:我国饭食讲求配伍。所谓配伍就是一加一大于二。神秘佐料就是肉丝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在高温下
期刊
好几位朋友向我推荐《下沉年代》(The Unwinding),豆瓣读书评论对它一片赞扬,有人认为此书相当于美国当代史的《万历十五年》。我的看法是,乔治·帕克(George Packer)的叙事能力确实不错,但作为一种美国断代叙事,它还是缺少早先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那种灵动风采,论到对观察对象的平视白描以及纤秾合度的叙述表达,我觉得彼得·海斯勒似乎更胜一筹。为什么大家评价如此之高?粗略看了下
期刊
《战争哀歌》翻译者夏露博士和我是同级不同系的校友,上大学的时候都住在“31楼”。我拿到文稿后,一口气看完,却久久不知如何下笔。心中尚有万千感慨和忧伤,却一时无从言说。这几天,心中一直萦绕着哀伤的吟唱,从时间之河飘曳而来,从那个遥远的有着高高的棕榈树和火红的凤凰花的国度缓缓而来,于是知道我必须写些什么。  《战争哀歌》是越南作家保宁写的半自传体的小说,美国和越南之间的战争是它的背景,和传统的厚重沉潜
期刊
傅立叶是谁  “傅立叶级数”,远比傅立叶有名,不过法国多事之秋中的数学家傅立叶其人,也有不少故事。  傅立叶(Jean-Baptiste Joseph Fourier,1768-1830),出生于离巴黎不远的小城欧塞尔(Auxerre)的一个裁缝之家。九岁成了孤儿之后,进入本笃会(Benedictines)修道院,又在本地的一所军事学校继续读书,开始爱上了数学。他在教室里到处捡人家丢弃的蜡燭头,晚
期刊
制造科学:超纲的书名《現代科学史》[ 英] 彼得·J. 鲍勒[ 英] 伊万·R. 莫鲁斯著朱 玉 曹 月译中国画报出版社2020 年版  中文出版界引入国外学术著作时,经常有修改标题的习惯。比如电子工业出版社二○一八年出版的《现代科学简史:从蒸汽机到??求偶》,原名“The Making of Modern Science: Science, Technology, Medicine and Mo
期刊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个里程碑著作,今人谈词学很难绕过这道坎。最为脍炙人口的是他的三种“境界”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人民文学出版社19
期刊
我依然不明白他是如何想出它的。  —理查德·费曼一对数学精灵  一八二六年秋天,二十四岁的挪威青年尼尔斯·亨利克·阿贝尔(Niels Henrik Abel)来到巴黎,此时的他已经取得非凡的数学成就,包括证明五次和五次以上方程没有一般根式解,正在等待法兰西科学院大咖们的赏识和肯定。在离阿贝尔住处几公里远的路易学校,十五岁的法国少年埃瓦里斯特·伽罗瓦(?variste Galois)却遇到麻烦,在进
期刊
一、旧版和新版  《杂论集》(Vermischte Bemerkungen)是维特根斯坦的一部言论集,或曰札记精选录,由他的学生冯·赖特教授编选,英译本易名为《文化和价值》(Culture and Value)。可以说,维氏受到最广泛阅读的著作就是这本《文化和价值》。作为一本编选读物,它在出版后有过几次修订,说起来也是有点意思的。  此书的德语本初版于一九七七年。一九七八年再版增补了若干条目。一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