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与往事(创作谈)

来源 :山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eck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作心理学的理论认为,一个作家的写作始终为自己的童年经历所注定。美国作家福克纳说,“我的像邮票大小的故乡是值得好好描写的,而且,即使写一辈子,我也写不尽那里的人和事。”
  无论出生在农村还是来自城市,只要看到“故乡”这两个字,你肯定首先想到自己童年生活的场景。因为我们的记忆始于童年,童年无疑是作家的出发地。既然出发了,我们的记忆积累也开始了。
  我们始于童年的记忆积累,既具有长度也具有宽度,久而久之成为个人的记忆世界。构成记忆世界的内容是什么呢?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我们的记忆世界里盛满了自己的往事。
  无论诗人还是小说家,只要从事写作就应当是个拥有往事的人。往事正是始自童年的人生经历的积累,它是你的“原始股”,时时体现着“增值效应”。
  写作,正是作家对自身记忆世界的唤醒与发现。写作,使得你拥有的“往事”从隐性转化为显性,这也是写作的魅力所在。
  很多年前我在创作谈《井边心情》里讲到,“每每写出所谓反映当下现实生活的小说,我居然感觉它来源于自身往事的翻新。我的小说人物在现实生活中走来走去,我却感觉自己乘坐“往事列车”驶进月台。我下车看了看手表,不知这是心理时间还是物理时间。我姑且将其命名为‘现实主义心情’……”
  是的,我还将写作过程比喻为从井中汲水。那原本静静安卧于深井里的水,嗞嗞呀呀被你摇着辘轳打进木桶里,渐渐提升高出井台,一下成为阳光下的“桶装水”。
  水还是水。然而,这“桶装水”还是“井中水”吗?我不知道。我只猜测:那水井里盛满水的往事。这桶装水呢?它在离开水井的过程中,或许悄然变形为水井的“往事”吧。
  写作,就是从真实到虚假,再从虚假到真实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作家精神化过程。所谓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终抵达“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玄妙过程。我比喻的井中汲水,可能也是这个过程吧。我自己的往事在汲水出井过程中,也悄然实现了精神化过程,水的化学成分没有改变,但是物理势能却从“井中水”变成“桶装水”了。
  写作就是对往事的唤醒与发现。从这个意义来讲,一个没有“井中水”的人根本不存在井台汲水的可能。一个走上井台汲水的作家,我认为应当是个大孩子。他面对井水就是面对往事,此时他应当是存在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接壤地带的人,也是拥有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双重身份的人,更是浑身散发着“孩子气”的成年人。
  我认为井中汲水首先表现为“孩子气”。只有充满孩子气的作家才最容易重返往事世界,进而逼进文学写作的本质。谁能说得清“孩子气”属于主观世界还是客观世界呢。谁能说得清“孩子气”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呢?
  作家的童年情结是文学酵母,作家的孩子气是文学酵母的气质特征。一个作家的往事肯定不是寻常意义的往事,它应当是经过文学发酵的。
  我的童年生活属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回忆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值得纪念的人和事。然而我还是牢牢地记住了平凡生活里的点点滴滴,久久回味着。这种回味令我深深沉浸其间,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篡改着往事。但是我知道发酵。
  就这样,这样的往事成为我日后写作的资源——当然是经过发酵的往事。我的所有写作即便是被称为反映当下现实生活的所谓工业题材作品,我认为也是从自身往事化来的,通常所说的火热的现实生活只是触动了我的记忆开关而已,好比我们揿亮一盏电灯。我所说的往事的变形,竟然就是当下生活。我所说的当下生活的变形,竟然就是还原往事。这个道理就跟“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同样。
  我写《天堂来客》时,完全沉浸在自身往事里,我成为目睹事件全过程的孩子,甚至为当年的某些真人真事所感动。然而,当我写完这篇小说通稿修改时,人物与事件渐渐陌生起来,好像这是我凭中编造的一个故事。老曲、老边、以及纺织女工祁玉等等人物,几乎都成了并不熟悉的路人。
  莫非我写了别人的往事。那么这个别人又是谁呢?我绞尽脑汁终于明白,这个别人仍然是我。只是我让自己变得陌生了。
  一个作家拥有属于自己的真实人生经历,更为重要的还要拥有不那么真实的却属于自己的人生经历,或者通常所说的虚构的人生經历。你虚构的人生经历与你真实的人生经历相互融合,它才是文学意义上的“往事”。只有在这种时候,我们的写作才能够进入更为自由更为广阔的天地。才会拥有真正的文学记忆,以及我所强调的文学的“孩子气”。
  人若老了依然拥有孩子气,这是多好的事情啊。
其他文献
1  潘总认识小韦时她才十九岁,白白净净的,脸上皮肤很紧,大大的眼睛,黑眸子,宽宽的双眼皮,小嘴儿鼓突着如初摘的鲜桃。当时潘总要宴请市规划局田局长,请双丰地产的董事长谭吉安做陪,谭吉安说:我给你带一个人来,保证把气氛烘上来。  到了金雅大厦预定的雅间,见一个女孩子安安静静地坐在靠墙的椅子上,肩上挎着廉价小包,背直直的,两个膝盖并在一起,见他进来,女孩起身:您是潘总吧?  潘总问:你找谁?  女孩说
期刊
杜曦云:你的绘画为什么大多数都是黑、褐色?  孟煌:我画黑画是在1992年,是我个人生活的写照。那时周围的同行很多都去做装修工程和其它生意了,朋友变得很少。很早的时候虽然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但明白我不能干什么。大学时代所经历的“重”,遇到现实利益后变成毫无价值的“轻”,让我不知所措。那时我也常常怀疑自己,现实中孤立无援,命运把我逼到一个墙角,作为人的本能我必须反抗,这样生命才有新的可能性。  所以
期刊
小 引  对于历史记忆,文学书写与历史书写,哪种更为真切,学界仍在争论。不说海登·怀特把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模糊化的极端走向,亨利·詹姆斯也早就直言:“正如图画之为现实,小说就是历史。这就是我们可以为小说所作的唯一的(对它公道的)概括性的描述。”[1]而關于中国的小说与历史的关系,因着历史叙事往往有过多的外界力量干涉,“真实”往往更集中在文学作品中。王德威曾说:“比起历史政治论述中的中国,小说所反映
期刊
姜笑笑琢磨着退群的事儿已经好久了。  她走去上语文课的半路,口袋里没有揣着手机,心里老还是惦记着那个微信群。当她站到讲台上,开口说“上课”时,全体学生齐刷刷站起来,姜笑笑还有点拽不过来的心思,不情不愿地拴在微信上。而等她回到办公室,扔了课本的同时就是掏手机,解锁,直接看微信。智能手机是此等怪物,不管是无所事事还是有所事事的人,时不时都会无意识地解锁它,无意识地翻一下它,无意识地重新锁住它,动作连贯
期刊
法治、文学与法治文学  刘 晗  天堂里面没有法律;地狱里面全是法律,正当程序将会被严格遵守。  ——格兰特·吉尔默  作为两个不同的领域,法律与文学一直处于复杂的交互关系之中。近年来,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学界也开始加深对于法律话题的关注,产出了一系列好的作品,可以大体称为“法治文学”。例如,师力斌从海桀的《麦仁磨快的刀子》中看到了法治文学的样板:法治小说的要义在于通过具体的故事和鲜活的描
期刊
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笼罩之下,整个大不列颠岛向来都是阴晴不定、雾雨绵绵。爱尔兰著名的小红莓乐队(The Cranberries)有首歌叫做Dying in the Sun,对于生活在这两个相邻岛屿上的人们来说,“在阳光下死去”也许是他们所能想象的最美好的死法了。细细想来,《呼啸山庄》《简·爱》《德伯家的苔丝》……多少英国文学作品中,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都是以一声惊雷抑或是一阵疾风骤雨为背景的。或许只有
期刊
尊敬的贾玉梅副省长、任学安主任、刘忻书记,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到美丽富庶、开放文明的牡丹江,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17“国家品牌高峰论坛”。首先,我谨代表茅台集团,向主办方和东道主致以由衷的谢意,感谢中央电视台和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为我们搭建了“国家品牌高峰论坛”这一深度交流、互促共进的平台!我们相信,通过今天的探讨与交流,茅台必定会受益匪浅,也必将对国家品牌建
期刊
北京爱情  天亮了,城市很安静  她睁开眼睛时,我  正把自己,从她身上挪开  像核弹试爆后,沙漠上空  腾起的一朵蘑菇云  悬空寺  我们来到谷底  仰观悬在峭壁上的寺庙  想起春天的乡下  燕子在屋檐下筑巢  一些幼小的神灵  在泥丸中破壳而出  正张着饥饿的小嘴  将祈祷者留下的供果  囫囵吞下  最后一程  起飞之前  收到他妻子的短信  说他不幸辞世  希望生前好友  前往吊唁  我瘫在
期刊
大概是突发奇想,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特意又去读了傅雷先生的《论张爱玲的小说》(原载《万象》一九四四年五月号;署名迅雨)。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在一个低气压的时代,水土特别不相宜的地方,谁也不存什么幻想,期待文艺园地里有奇花异卉探出头来。然而天下比较重要一些的事故,往往在你冷不防的时候出现。史家或社会学家,会用逻辑来证明,偶发的事故实在是酝酿已久的结果。但没有这种分析头脑的大众,总觉得世界上真有魔术
期刊
缓慢中  找不到语言的出口  以吐纳百万吨来历不明的致毒剂  当盲目——摁灭内向的光  当靠垫垫在垮掉的腰间  夜是个斜坡,缓慢滑向你  缓慢中,缓慢也成为斜坡  缓慢的停顿也是  这不同于口吃的缓慢  在难于启齿的两次轻微崩溃之间  有一只手举着,手中的告白——  缓慢地漏下来  而伟大的沙漏只属于伟大的沙子  为什么?体内慌张的力量  日渐漏掉、消散,日渐缓慢地  说着爱神啊——  时光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