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胸怀,国际视野

来源 :山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ulong3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尊敬的贾玉梅副省长、任学安主任、刘忻书记,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到美丽富庶、开放文明的牡丹江,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17“国家品牌高峰论坛”。首先,我谨代表茅台集团,向主办方和东道主致以由衷的谢意,感谢中央电视台和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为我们搭建了“国家品牌高峰论坛”这一深度交流、互促共进的平台!我们相信,通过今天的探讨与交流,茅台必定会受益匪浅,也必将对国家品牌建设带来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国家品牌计划”,是一个富有远见的举措。去年,央视在做这个计划时,茅台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参加,关键就在于“国家品牌计划”是真正利于企业、利在长远的。我们为能够参与这个有着重大意义的计划,共同为中国品牌发声而深感自豪。事实上讲,最近我们只要打开电视,随时都可以看到“国家品牌计划”的宣传。每一次看到茅台的片子,我们都是很自豪的。每一次看到格力的董大姐在片子中的那种自信和底气,相信也有同感。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制造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其言谆谆、其意切切,为新形势下制造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正确前行的方向与路径。
  今天这个论坛,大牌云集、大咖毕至,我要和大家探讨的是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坦率地讲,题目很大,我也很忐忑。下面,我想结合茅台的情况和一些个人思考,与大家简要交流两方面看法和建议。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第一,打造有影响力的中国品牌,我们都应不遗余力。
  过去一个多世纪,世界各国竞争力的演变,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品牌影响力的此消彼长。二战以后,主要工业国家都把培育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作为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和切入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甚至瑞典、芬兰等人口规模不大的国家,都贡献了很多全球知名品牌。这些品牌,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经济格局,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它们,无一例外地打破了区域和人文的障碍,都有着深入人心的品牌文化。
  过去30余年,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史,也是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不断奋进、励精图治的奋斗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以谦逊、包容的态度,不断向外学习、汲取营养,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中国制造业则从“三来一补”起步,迅速崛起为人类历史上人口规模最大的“世界工厂”。今天,遍布世界各地的“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形象和影响力的重要组成。这种扩张性量变,为今天我们进一步提升品牌建设水平,打下了坚实而宝贵的物质和文化基础。
  但客观上看,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品牌的成长是滞后于经济增长的。在全球知名品牌阵营里,中国品牌的占比还落后于很多发达国家。差距的背后,是我们在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上,与众多经济强国的距离。令人振奋的是,新的历史时期,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了刚才说到的“三个转变”。这是我们所有做实体的企业和企业家们的大好机遇,也是中国经济升级换代需要迈出的关键一步。
  品牌强,则企业强;企业强,则国家强。“中国制造”要向“中国创造”转变,关键在品牌,核心是自主。这个课题,需要所有的制造企业调整战略,把中央提出的创新发展理念放在首位并落实到位,以此不断寻求新的突破,找到走向世界的机会和空间。这也是我们国家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基本路径。从战略层面理解,更多更好的中国品牌,对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不仅是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重要的文化力量,将汇集成更为强大的中国声音;对企业个体而言,惟有让人信任和信赖的品牌,才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
  就茅台的实践来讲,从上世纪初茅台镇酒坊林立海外摘金,至50年代成义、荣和、恒兴三家烧房,经地方国营酒厂,到今天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茅台在百年传承与创新中,始终坚守了两条:一是工艺,二是品质。我们有一个理念,“崇本守道,坚守工艺,贮足陈酿,不卖新酒”。茅台酒是世界上工艺最复杂、生产周期最长、资金占用成本最高的烈性酒,从投料到出厂,要历经30道工序、165个环节,9次蒸馏、8次发酵、7次取酒,还要存放五年。但不管过程如何复杂,我们始终在工艺操作和品质把控上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松懈。现在看来,正因为一代又一代茅台人始终如一、一丝不苟的坚守,才成就了茅台的今天。
  中国历来是全球知名品牌高度重视的消费市场,我们对知名跨国企业的品牌几乎耳熟能详。这些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不断了解,现代商业环境下,商品的美誉度一旦转化为企业实力,将会产生怎样的推动力。所以,我们由衷地感到,塑好品牌才是企业发展的真谛。打造有影响力的中国品牌,不仅有着十分重要的国家战略意义,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机遇。我们每一个做实体的人,都应为之矢志努力、不遗余力。
  第二,打造有影响力的中国品牌,我们需要精准发力。
  国人在境外知名品牌商店排队扫货的现象,应该是品牌建设的典型例证。这种现象充分表明,只有好的产品、好的品牌,才能赢得更为广阔的企业成长空间。从国家层面讲,同样如此。我們只有打造受人尊敬的中国品牌,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版图中占据更多主动,不断赢得话语权,提升国家认同。
  过去这几年,茅台经历了一次新的蜕变。我们在宏观经济持续下行、行业市场深度调整的环境下,率先在业内走出低谷、企稳回升。根据华通明略(Brand Z)统计,茅台的品牌价值,已从2012年的118亿美元,提升到了2017年的162.19亿美元;在其他国际知名品牌排行榜中,茅台也屡获世界酒业第一,品牌价值最高突破了2756亿元人民币,名列Brand Finance“全球烈酒品牌价值50强”排行榜首位。今年以来,茅台股票价格一路上扬,到4月一举超越帝亚吉欧,成为全球股票市值第一的烈性酒企业。这是茅台品牌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意味着茅台已从国内走向海外,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品牌。   实际上,茅台只是近几年来,中国品牌不断成长的一个缩影。我们在品牌建设上的探索和思考,也只是中国制造业成长的一个断面。很多外企杀入中国,都有一个统一的口号:“只要能在中国做到第一,就能做到世界第一。”事实上讲,若我们能在国内做到第一,也势必在世界独占鳌头。但高水准打造中国品牌,不会一蹴而就,这是一次没有捷径的长跑。围绕国家品牌计划“创新、绿色和开放”的主旨,我们愿与其他中国企业同心携手,共同讲好中国品牌故事。初步想来,有三件事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一是恪守匠心做产品。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就“品牌”本身来讲,只有好的产品,才会成就好的品牌。基于这一考虑,中国企业需要平心定气,甚至卧薪尝胆,针对越来越高的消费需求门槛,坚持不懈弘扬工匠精神,扎扎实实把好质量关口,推出更多高品质产品,彻底改变中国只有廉价商品的印象,走好品牌建设最为根本的第一步。一方面,要严守质量底线,坚持做精品,致力于做极品,以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信赖;另一方面,要注重创新实践,突出抓好自主研发与成果转化,努力做新品,打造大单品,引领发展潮流和方向,形成更为强大的竞争能力。
  二是坚定信心树信誉。茅台的销售构成,有90%以上都来自中国市场。换而言之,茅台今天的品牌效应,绝大部分贡献来自于中国市场。今天在座的企业,绝大多数和我们的情况应该是类似的。在推进品牌国际化,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征程中,我们不能忘记根本,也要善于伸出触角。要坚持做好实事,深耕脚下热土,扩大对外影响。一方面,要坚持消费者至上理念,尊崇社会诚信,遵守商业道德,筑牢品质基础,以良好的市场口碑赢得信任;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传播中国声音,助力社会发展,强化品牌影响,以良好的中国企业形象赢得认可。在这个问题上,华为、海尔等在国际市场已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三是勠力同心探新路。“一带一路”中国方案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经济全球化和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我们的生活正发生越来越深刻的改变。中国企业的品牌思维,也需要随之不断升级,以包容心態、开放胸怀、国际视野,探索和拓展新的路径。一方面,要不断引入创新思维,学会在国际化语境下,以有效契合当地人文历史的方式,面向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设定和实施差异化品牌战略;另一方面,要善用国内外主流媒体渠道,讲好品牌故事,提升品牌形象,扩大品牌影响,形成更加强大的中国品牌效应。
  借此机会,我要再一次表达由衷的感谢。美丽富饶的黑龙江,有着雄厚的工业发展基础和历史,也是“一带一路”战略链条上的重要省份。中国工业的精神楷模大庆,就发端于此。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大庆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与成就。黑龙江是茅台在东北的重要市场,要特别感谢黑龙江人民对茅台的关心、支持与帮助。还要特别感谢我们的老朋友中央电视台,感谢你们一直以来为中国品牌推广所做的努力与贡献,以及对茅台的支持。
  最后,诚挚邀请各位到茅台作客。谢谢大家!
其他文献
亲爱的兄弟,这个世界上对我最好的莫过于师父了。当然,对我最严厉的也是这个师父。他有一把乌木戒尺,是专门用来打我的。这把戒尺从我记事起他就整天拿在手上,须臾不离。由于长年摩挲,戒尺乌黑发亮。我最痛恨这把戒尺了,恨不得把它投进茅坑里,或者劈成碎片,扔进火膛里烧成灰。师父只是我一个人的师父。也就是说他只能对我厉害。在其他人面前,他永远是一个滑稽的小丑。他很会逗人发笑。他常说一些傻话,让人笑得肚子疼。他走
期刊
李一凡的部分实践源头来自他在美院及戏剧学院的学习生活。在经历了准备的纪录片计划被迫搁置后,他的目光转向了当代艺术这个场域。在中国复杂的政治现场和资本控制之下,当代艺术的现场交织了多种激烈的矛盾,然而正是这些矛盾的复杂激烈,反而给艺术家留下不少自由表达的缝隙,使它可以合理地与当代的日常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它甚至可以是激进的、行动的、政治的和抗拒式的,它生产出来的迷人和麻烦常常在同一个空间里并存。  李
期刊
传奇或写实:笔法或思潮?  徐 勇  虽然很多时候人们谈起“传奇”和“写实”时,总是倾向于从文学思潮的角度展开论述,但事实是文学史上并没有哪一部作品可以严格意义上称为传奇或写实之作。因为,称为“传奇”的作品中有“写实”的成分,而“写实”之作也有“传奇”的因素在内。因此,某种程度上,“传奇”与“写实”不应该看成是思潮而应看成是形式和笔法。而这也就意味着如下问题的提出,即“传奇”或“写实”如何主导并影
期刊
织女生活在一个传说里,她随着这传说从一个地方飘荡到另外一个地方,从一个朝代流传到另一个朝代, 这期间,她始终一成不变地生活着。人们熟悉她,就像熟悉自己的邻居,并且人们都知道,当他们向这个传说的世界窥望的时候,织女并没有发现他们的偷窥,他们都知道,织女只是一个想象里的人而已。  牛郎是现实里的人,曾经生活在一个村庄里,周围的邻居都认识他,后来他像周围的人一样真实地死去了。他死以后,人们还时常说起他,
期刊
1  潘总认识小韦时她才十九岁,白白净净的,脸上皮肤很紧,大大的眼睛,黑眸子,宽宽的双眼皮,小嘴儿鼓突着如初摘的鲜桃。当时潘总要宴请市规划局田局长,请双丰地产的董事长谭吉安做陪,谭吉安说:我给你带一个人来,保证把气氛烘上来。  到了金雅大厦预定的雅间,见一个女孩子安安静静地坐在靠墙的椅子上,肩上挎着廉价小包,背直直的,两个膝盖并在一起,见他进来,女孩起身:您是潘总吧?  潘总问:你找谁?  女孩说
期刊
杜曦云:你的绘画为什么大多数都是黑、褐色?  孟煌:我画黑画是在1992年,是我个人生活的写照。那时周围的同行很多都去做装修工程和其它生意了,朋友变得很少。很早的时候虽然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但明白我不能干什么。大学时代所经历的“重”,遇到现实利益后变成毫无价值的“轻”,让我不知所措。那时我也常常怀疑自己,现实中孤立无援,命运把我逼到一个墙角,作为人的本能我必须反抗,这样生命才有新的可能性。  所以
期刊
小 引  对于历史记忆,文学书写与历史书写,哪种更为真切,学界仍在争论。不说海登·怀特把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模糊化的极端走向,亨利·詹姆斯也早就直言:“正如图画之为现实,小说就是历史。这就是我们可以为小说所作的唯一的(对它公道的)概括性的描述。”[1]而關于中国的小说与历史的关系,因着历史叙事往往有过多的外界力量干涉,“真实”往往更集中在文学作品中。王德威曾说:“比起历史政治论述中的中国,小说所反映
期刊
姜笑笑琢磨着退群的事儿已经好久了。  她走去上语文课的半路,口袋里没有揣着手机,心里老还是惦记着那个微信群。当她站到讲台上,开口说“上课”时,全体学生齐刷刷站起来,姜笑笑还有点拽不过来的心思,不情不愿地拴在微信上。而等她回到办公室,扔了课本的同时就是掏手机,解锁,直接看微信。智能手机是此等怪物,不管是无所事事还是有所事事的人,时不时都会无意识地解锁它,无意识地翻一下它,无意识地重新锁住它,动作连贯
期刊
法治、文学与法治文学  刘 晗  天堂里面没有法律;地狱里面全是法律,正当程序将会被严格遵守。  ——格兰特·吉尔默  作为两个不同的领域,法律与文学一直处于复杂的交互关系之中。近年来,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学界也开始加深对于法律话题的关注,产出了一系列好的作品,可以大体称为“法治文学”。例如,师力斌从海桀的《麦仁磨快的刀子》中看到了法治文学的样板:法治小说的要义在于通过具体的故事和鲜活的描
期刊
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笼罩之下,整个大不列颠岛向来都是阴晴不定、雾雨绵绵。爱尔兰著名的小红莓乐队(The Cranberries)有首歌叫做Dying in the Sun,对于生活在这两个相邻岛屿上的人们来说,“在阳光下死去”也许是他们所能想象的最美好的死法了。细细想来,《呼啸山庄》《简·爱》《德伯家的苔丝》……多少英国文学作品中,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都是以一声惊雷抑或是一阵疾风骤雨为背景的。或许只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