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一般综合大学与东部“985大学”物理学 师范生的课程设置比较分析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z06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统一的三维目标,它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教育思想的精华,它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新解读: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业———过程与方法,惑———知识与技能,拓宽了“传、授、解”的内涵,它要求中学物理教师必须具备: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必备的学科知识能力;组织有效的物理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处理社会关系及交往合作的能力。这意味着物理学师范生的课程设置要使学生这三方面的能力得到平衡发展。
  然而,三维目标的提出已历时多年,笔者通过对十几所高等学校物理学师范生的培养计划的调查了解到,我国不少高等学校物理学师范生的课程设置还是跟不上基础课程改革的步伐,尤其在西部,有的一般综合大学物理学师范生的课程设置还停留在学科知识本位的传统课程观上。本文将选取西部某一般综合大学(以下简称X大学)与东部某985大学(以下简称D大学)2012年物理学师范生的教学计划进行具体的比较分析,以期给落后的课程设置以良好的启示。
  一比较分析
  从整体上看,不含学校统一的公选课,D大学共开设68门课,共210.5学分,共4843学时,大于4年的总学时4320学时(每周按30学时计算),学生有选择的空间,由于实行了完全学分制,学生必须修满160学分;X大学共开设48门课,共150学分,共3148学时,小于4年的总学时4320学时,由于未实行学分制,学生只要修完安排的课程考试及格就行,除学校统一的公选课外,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
  1通识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两大学通识课程开设情况如表一。学生处理社会关系及交往合作的能力的培养是由通识课程来实现的。D大学与X大学在这一模块的学分比例分别为36.9%和32.9%,主要区别是X大学开设了“某省省情”的课,它是地方政策,对培养地方建设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计算机方面的培养力度不够,只开了三门有关计算机的课,共计144学时。现代人称不懂电脑不能使用电脑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是文盲,而大多数学生进大学时所具有的计算机知识不多,有的甚至是零,D大学正是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共开了7门有关计算机的课,共计414学时,加强计算机方面的能力培养。
  2学科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两大学学科课程开设情况如表二。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必备的学科知识能力的培养是由学科课程来实现的。D大学与X大学在这一模块区别最大,学分比例分别为40%和51.3%,X大学学分比例超过了一半,偏重学科知识的培养,折射出课程设置者的学科知识本位思想,反映了课程设置者固步自封、懒于改革的落后思想。D大学则根据基础课程的改革,勇于探索。首先,D大学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实验整合为便于管理、分层次教学的《大学物理实验》,它比传统的按知识板块划分实验课程更有利于知识板块之间的横向联系,有利于学生对物理学知识整体的全面认识,有利于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它针对传统实验课程中经典物理实验偏多而缺少综合性、设计性等实验而增设了这几方面的实验,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独立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而《近代物理实验》重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从实验技术型向实验研究型方向转型,相比较,X大学在这一点的培养力度显得不足。其次,当代社会需求的是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教师,学校的教育和课程设置要为学生毕业后不断的进行知识和能力的更新打下宽厚的基础,能力全面的要求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教学内容不断的增加,而教学时数有限,这一矛盾也是课程设置所面临的问题。D大学不仅将《理论力学》、《热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整合为一门《理论物理》课,缩短了教学时数,从各类大学的师范专业主要是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培养应用型人才这点来说,这种整合是合理的,同时也将《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的学时相应的减少。而X大学按知识板块开设四大力学的主要原因是有学生要考研,但X大学物理系自建校多年来总共才考上了5个硕士生,为满足少数学生考研的需求,应用开设选修课的方法,而不应用一刀切的方法重小头失大头。从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来看,尤其是X大学这类层次的学生,由于数学知识的缺乏和理解能力的不足,让他们分知识板块的对这四大力学更深层次的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学了一学期的《量子力学》,半点也不懂!”这是X大学的一个学生对《量子力学》学习的感叹,这种现象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将四大力学整合为一门《理论物理》课,即重视了理论物理不同于普通物理的研究方法的培养,也降低了知识内容的难度,这种整合对层次较低的学生来说也是有必要的。另外,不少教师在教学中感觉到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根据这一具体情况,D大学增加了《高等数学》的学时数。还有,D大学开设了23门选修课供学生选学,以拓宽学生学科知识面。
  3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两大学教育课程开设情况如表三。组织有效的物理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的培养是由教育课程来实现的。D大学与X大学两大学在这一模块的学分比例分别为23.1%和15.8%,区别也很大。
  (1)必修课的比较分析
  D大学与X大学这部分的学分比例分别为20.6%和5.1%。组织有效的物理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包涵了教育内容的编制能力、分析教材的能力、表达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研究能力、集体指导能力、沟通能力、灵活应变能力等等。从表三可看出,D大学通过开设有关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组织有效的物理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而X大学除了教育实习、毕业论文,没有其它教育专业的必修课,这是十分不合理的,有什么样的课程设置就有什么样的学生,X大学这样的课程设置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组织有效的物理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方面先天不足。   (2)选修课程的比较分析


  首先,D大学开设了3门选修课,共6学分,选修4学分;而X大学开设了9门选修课,共17学分,选修17学分,学生没有选择的空间,选修课不是让学生选修的,而是由管理者选开的,有些课尤其是选修课被随意停开,例如09级第七学期的《物理学史》就没开,甚至《教育学》也被停开过。其次,虽然说选修课与必修课同样重要,但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选修课被受轻视,学生中流传着一句话:“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课程设置具有导向性,《教育学》、《心理学》、《物理教学论》等这些物理师范专业的核心课程得不到X大学学生的重视。另外,“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斯宾塞提出的这个问题,是课程编制论的首要问题。X大学有些课的开设不是最有价值的,例如,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D大学开设《教师口语》,X大学开设《普通话》,诚然,普通话是教师口语的基础,但这应是小学阶段要完成的培养任务。因此,在学校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对师范专业开设《教师口语》更合理更有价值。
  二抛砖引玉提建议
  1整合物理课程,整改物理教材
  一方面将内容重复、研究方法相同的物理课程进行整合;另一方面重建概念,建立物理学知识的统一结构,从根本上解决物理知识总量不断增加,而教学时数有限的矛盾,这一点,德国已走在了前面,值得借鉴学习。
  2重视专业英语,实现英语分层次教学,增设其它语种的外语课
  在中小学受到良好的英语教育的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听、读、写、查能力。提高词汇量,学习《专业英语》应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任务。针对我国不同区域的中小学英语教育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学生进大学时的英语能力良莠不齐的实际情况,将英语分层次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求。同时,增设其它语种的外语课程供学生选修,外语学分控制在4至6学分。
  3取消必修与选修之别
  从根本上同等重视每一门课程。必修意味着强制性,取消这种强制性,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兴趣爱好、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影响力度来自主选择课程修满所规定的学分。为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平衡发展,可将总学分按通识课程、学科课程、教育课程模块平均分配,即限制学生在每一课程模块上所要修满的学分即可。
  4加强物理教育教学能力及其研究能力的培养力度
  增设师范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物理教育教学能力及其研究能力。例如将师范性不强的《心理学》改为《物理教学心理学》,强调物理学习的心理过程和特点以及社会心理对物理教学的影响;增设《物理教育研究方法》提高学生撰写物理教育教学论文的能力,等等。
  5科学分配开课时间的先后次序,进校开始做毕业论文,实习分两阶段进行
  传统的一通二学三教四实论的开课时序,同类课程开课时间太过集中,使学生学习枯燥乏味,学习兴趣缺乏,学习效率不高。将通识课程、学科课程、教育课程根据课程间的相互依赖科学搭配,科学分配开课时间的先后次序,提高学习效率。例如,第一学期就开始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研究工作,这样学生有较长的研究时间,更重要的是可以促使学生改变“中小学不做探究,大学也就不习惯研究”的不良习惯;勒温说:“没有无研究的行动,也没有无行动的研究。”教育实习可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安排在二年级,第二阶段安排在四年级。第一阶段结束后,在《中学物理实践教学技能研究》教学中实施“课程行动研究”,学生在“课程行动研究”中检讨教学过程的实际问题,并加以反思、评价、改变对问题的先前理解,改变教法,改进教学品质,从而使学生的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相信再经历第二阶段的实习后学生可自信的走上工作岗位,学校为社会输送的是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
其他文献
据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副刊近日报道,泰晤士高教副刊针对全球建校不足50年的高校进行排名。排在榜首的是韩国浦项市科技大学,这所大学始建于1986年;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洛桑学院排在
一中职德育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总的来说,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  中职学生一般处于青春期阶段,是他们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与同龄学生相比,中职学生有共性也有特性。一是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中职学生一般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一部分学生和家长考虑年龄较小,仅仅将读中职作为进入社会前的过渡阶段,学习信
社会价值观,既是指个人或群体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趋势的认识,也包括个人或群体在社会结构和发展中寻求自身价值实现的期盼。对于高职教育而言,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容易引发学生对功利性社会价值观的认可,在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中,女生群体比男生群体表现得更为明显。这其中既有社会价值观认识方面的偏差,也有价值观教育薄弱的原因。充分认识到价值观教育对高职女生成长的影响,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性别差异的教育方法和途径,
新加坡今年将推出首个商业数据广播服务,成为亚洲第一个进行数据广播的国家。数据广播有三大优势:声音清晰,有相当于CD的音质;有显示服务,能够提供有关节目的内容和资料;可
为把握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状况、探讨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校园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自2011年1月起,我们以学生寒暑假生源地实践调研的时机,通过历时两年的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按随机原则抽取了全国12所不同层次、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的高校学生进行调查,实际发放问卷14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65份,有效回收率为97.5%。  一基本状况  1马克思主义
期刊
水产养殖生态学是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专业核心课程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专业培养中不可或缺。2012年,青岛农业大学把水产养殖学专业确定为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要顺应特色名校建设,水产养殖生态学精品课程建设势在必行。本文将从课程建设理念、课程内容的模块设计、教学方法的革新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推动水产养殖生态学精品课程建设。  一课程建设理念——
明知所写的新闻“肢体”残缺,“器官”不全,仍要为了“赶时效”而写、而发,此类稿件不是假冒新闻就是“掺水新闻”。采访时,既无事前先拟就的采访提纲,亦无事后的查漏补缺,
如何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目前教材建设要思考的问题。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规格,对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而作为教育活动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教材应当对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索质的提高起到推动的作用。  一创新教育与教材建设  创新是国家强盛和民族兴旺的源泉,创新教育成为当今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高校作为国家开展科学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