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县:推进基础教育十大行动 书写教育奋进之笔

来源 :山西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pal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沁县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全县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全面铺开,落地有声。县教育局出台7个深化改革配套文件,10%教师增量绩效工资到位,县城学校学生全部办理了智能电子学生证,全县中小学班主任费按每月500元标准发放,实现教师免费坐公交、进景点,育才小学课改模式研究荣获山西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020年,全县校长职级制改革启动,首次聘任校(园)长24名,4所千人以上学校思政副校长全部配备,全县中小学中层领导班子成员全部补齐。沁县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教师离岗退养办法、教师增量绩效工资管理办法等相继出台。全县掀起学习贯彻落实教育六个重要文件热潮。
  ……
  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基础教育改革带来的可喜变化;一行行文字的背后,是沁县教育人踏石留印的改革步伐。
  沁縣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经济基础薄弱。沁县之短在于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政府财力有限;沁县之长在于耕读传家、崇尚文化。

一、顶层设计,促进教育改革新发展


  长治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出台以后,沁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书记卢展明和县长张宏伟均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深入贯彻、抓好落实。县政府结合全县教育发展实际,就认真贯彻落实“十大行动”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确定了落实措施。县委办公室和县政府办公室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贯彻长治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的工作措施的通知》,内容在涵盖长治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进行了局部调整,细化明确了28小项具体工作措施和责任单位,对全县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系统设计、全面部署。
  为了进一步做细做实改革工作,县教育局突出重点、瞄准落实、细化工作,出台了《关于大力开展特色学校建设的意见》《关于整治民办学校及培训机构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的意见》等7个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配套文件和实施细则,为全县教育改革顺利稳妥推进提供了遵循和依据。
  沁县县委、县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奋力推进各项改革工作顺利实施,让“十大行动”在沁州大地上落地生根。

二、攻坚克难,教育改革实现新突破


  顶层设计,贵在落实。资金短缺之“痛”,城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择校、择座问题存在,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发展起来后,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凸显。
  沁县教育局凝聚改革共识,突破利益藩篱,用进取诠释初心,以行动担当使命,在改革的道路上攻坚克难,多措并举,寻求突破。
  1.教育管理体制上有了新突破。管理体制不顺一直是沁县教育老大难问题。2020年6月,全县中小学校(园)长职级制改革实施,首次聘任中小学校(园)长24名,破除了校长官本位思想,真正建立起了校长“职级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位置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促进校长由“行政化思维”向“专业化素养”的实质性转变。2020年8月,实施“县管校聘”改革,全县1240名教师重新竞聘上岗,交流教师50名,对部分出工不出力的教师给予了组织调整,离岗退养8名,全县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师无序流动、教师管理难度大的现象得到解决,有效激发了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热情。
  2.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新突破。启动实施了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推行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建立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课堂模式。全县市级课改示范校达到7所,市级课改领航校2所,初步形成了红旗小学“四二六”教学模式及育才小学“一基五重三提升”、实验中学“六环节教学法”等课改模式。育才小学经过不断的摸索、探究,最终形成了符合学校课堂教学实际的课改新模式,该校课改模式研究荣获2019年山西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陕西省大荔县教育局慕名来我县两次考察课改,对我县教改成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为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县将按照区域教研“六大片区”分批推进,争取2021年底各中小学参与率达到100%,并形成一批适合全县教学实际,轻负担、大容量的课改新模式。
  3.办学模式上有了新突破。积极顺应城镇化加快及人口政策变化的新形势,县教育局根据城乡教育实际,大力推行集团化办学模式,大胆尝试“强校+弱校”模式,依托区域内优质资源,对部分薄弱乡镇学校和县直中小学进行优化整合,先后将育才小学与段柳中心校、东风小学与次村中心校、明德小学与南泉中心校组成3个教育集团进行联合办学,实施“一个法人”管理体制,以“一套班子、多个校区、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运行方式,实行文化创建、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教师研训“四同步”。集团化办学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了农村学校师生倒挂的问题,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4.教育信息化建设上有了新突破。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三通两平台”的基础上,我县教育局结合全县实际,在义务教育学校薄弱环节提升项目规划中,把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门列为一项重要的提档升级项目,加大设备购置,建设了多个录播室,建设高标准的校园网络。在乡村小学建设专递课堂、同步课堂,配备远程教学设施设备,共享优质资源,用信息化助推全县教育向现代化迈进。
  5.教育公平上有了新突破。为了破解“择校热”,县教育局在中小学招生中,加大摸底排查,聘请公安、住建、国土、市场等部门联合进行资料审查,有效维护了招生的公平和公正,县城中小学初始年级班额均控制在50人以下,“大班额”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同时在县城学校起始年级多年来一直实施“阳光编班”,彻底解决了学生“择班”问题。近年来,教育局又开展了学校“择座”等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了学校办学行为,基本实现了学生上学“零择校、零择班、零择座、零指定”,真正做到了家长“上学不求人”,每个孩子都能“上好学”,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三、乘势而为,书写教育发展新篇章


  中高考改革事关每个考生和家庭。沁县教育局及早部署,成立了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领导组,制定出台了《沁县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对学生进行公民素养、学习能力、身体素质、艺术素养、创新实践等五个维度的评估考核。实施高考三年振兴计划,力争高考成绩实现较大幅度增长。积极开展高中艺体特色校建设,在沁州中学开展试点。学校聘请专业教师任教,目前开设了美术、器乐、舞蹈、体育等多个小类专业课程,受到了学生喜欢,取得了一定成效。
  1.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全县近年来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余所。在工程建设中,坚持把好规划关、施工关、质量关、资金关、验收关,确保建成一所,使用一所。在县城设立了红康幼儿园分园,“入园难”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住建等部门对应建未建、缓建、建而不交等配套幼儿园工程,加大了整改力度,在整改到位之前,均不办理竣工手续,并将配建幼儿园纳入建设规划。目前,全县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已达到83%以上。
  2.加大教育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1.2亿,建设面积3.3万平方米的铜川九年一贯制学校已经开工建设,建成后可容纳36个班1680名学生,将进一步优化全县学校布局,对缓解县城学校学位不足,解决“择校热”问题起到极大作用。2020年,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建设,争取资金1980万元,对进一步提升全县学校标准化办学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3.完善教師补充机制。2019年,沁县实施了人才引进计划,共引进外地教师14名。2020年,沁县招聘特岗教师90名,这是历年来全县招聘特岗教师最多的一次,极大缓解了全县教师短缺和结构性不合理问题。县编制部门对全县中小学教师编制进行了重新核定,使教师配置更加符合城乡教育发展要求。
  4.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整治。近年来,教育局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多次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一定效果,共取缔违规办学的培训机构20所,并在政府网站等媒体公布了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文化类补习机构不再审批。全县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作业量也大幅减少。教师不再通过手机微信和QQ给学生和家长布置作业,不再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5.分步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在全县中小学广泛开展了“三声四姿”培养和“五会”竞赛活动,让每人掌握一项突出的健身项目,每人都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每人都能识简谱,校内校外都能用普通话交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育局每年都举办中小学生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机器人、演讲等多项比赛活动,举办“六一”素质教育展演活动。机器人、健美操、篮球等项目在省市比赛中多次获奖。红旗小学的第二课堂、育才小学的健美操、东风小学的经典诵读、新店中学的曳步舞、松村小学的社团活动等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活动,给学校带来了勃勃生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好学”,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改革正当时,奋进新时代。
  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省、市教育大会精神,不忘育人初心、牢记树人使命,以真抓实干的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一步一个脚印,把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扎扎实实推进下去,奋力书写沁县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沁县教育局)
其他文献
晋中市榆次区职业技术学校前身为榆次三中,创办于1976年,先后经历了完全中学、单办初中、单办高中、综合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办学历程。2014年,学校顺应榆次区教育总体布局,经晋中市人民政府审批,正式对外加挂榆次区职业技术学校牌子。2018年9月,按照晋中市教育局“普职分离”办学的要求,学校正式停招普高班。自2020年7月起,学校完全转制成为职业高中。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65人,教学班46个,学生19
期刊
劳动教育已明确成为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劳动意识又是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报告》中提及的教育方针都离不开劳动教育。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启蒙阶段,也是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的“拔节孕穗期”,由此可见,在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意义不言而喻、毋庸置疑。  阳城县芹池中心学
期刊
沁县红旗小学始建于1913年,是长治市沁县唯一一所百年公立老校,现有教职工101人、学生1826人。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精神,全面落实《长治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秉持“和谐教育、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用心探索出一条“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训练实、课堂效率高”的课改新路径,构建了“四二六”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
期刊
《走下讲台做教师》是北京十一学校曹书德老师的作品。曹老师在书中用大量真实的事例记述了学校转型后师生的变化,每一篇文字都饱含炽热的教育情怀和睿智的教育思考。他以自己拆掉心中讲台的心路历程为线索,将“走下讲台做教师”的教育宣言演绎得淋漓尽致。特别是书中的《不是自己的学生该管吗》一文,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文章讲述的是曹老师下班前,在博物馆后面的树林里发现了一对争吵的母子。儿子歇斯底里地怒吼,妈妈
期刊
太原:机器人竞赛“点燃”青少年科技梦想  4月10日,由太原市教育局和太原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第二十届太原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暨太原市第六届“创新未来”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在太原市第二十七中学举行。来自全市各中小学的614支队伍共计1400多名队员参赛。  本次竞赛设有机器人综合技能、FLL工程挑战赛、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机器人创意比赛、WER工程创新赛和创客竞赛等比赛项目。据介绍,太原市青少年机
期刊
教育部:高校应配备就业信息员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就业信息员队伍,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信息报送流程,提升就业创业信息报送质量。  《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就业创业信息报送工作,指定1名工作人员作为就业信息员,具体负责本单位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信息的汇集和报送工作。报送就业创业信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各省级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和教育部门
期刊
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自1995年雁北师院毕业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身处教育一线。2009年,我成为怀仁河头联校的校长。虽然当时条件艰苦,但我明白,只有读书才能改变这些孩子的命运。所以我不断学习,勤加思考,结合本地实际狠抓教学,力争能为就职的学校带来新的改变,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尽微薄之力。  2018年4月,我成为怀仁市一所新建小学———怀仁市第二实验小学校的校长。学校位于怀仁市怀贤街南,占地面积
期刊
位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的蒲坂大地,襟山带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景如画的永济三中坐落在永济市城区西南边,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走进永济三中,亭阁依山、池水映月,碧草青青、绿树成林,处处传递着昂扬的勃勃生机。“该校最大的办学特色,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建设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达到其校训的目标,即做最好的自己。”这是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施建雄副院长对永济三中的评价。  永济三中建校于200
期刊
前不久,我参加了由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发展学院承办的校长“国培计划”。培训共分三个阶段:集中研修、网络研修、回访汇报。整个过程既有专家教授讲座,又有影子学校学习;既有理论导师指导,又有个人心得体会交流。这次培训,使我更进一步明晰了办学思想与理念,明白了合格校长应该具备的素养,明确了校长在团队中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影响与引领。为此,我把整个研修过程的体会总结为“学校工作的五个关键”。一、树理念,作规
期刊
2021年3月5日,春寒料峭。忻州师范学院50名大学生,响应山西省委省政府号召,胸怀援疆报国之志,肩负“智力援疆,文化润疆”的神圣使命,踏上了赴新疆阜康市实习支教的征程。这也标志着该学院“万人下乡村,千人出山西,百人走丝路”的实习支教新格局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忻州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乔永生介绍,从1997年开始,忻州师范学院立足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需要,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要求,启动了实习支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