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hant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改革带来了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转变与调整,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除了当今社会对创新人才的巨大需求外,人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为初中一门重要的实验探索性学科,科学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方面,教师应结合初中科学的相关知识,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制定有效合理的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关键词:初中科学 课堂教学 创新思维 培养方法
  与传统的应试教育不同,只注重学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成绩和相关的科学概念,素质教育更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初中科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实际案例来讲解生活中的简单科学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实践,发挥学生的作用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正确发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目标。
  一、利用多媒体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科学作为初中学科的重要组成,本身包含了大量的概念理论知识和各种实验,个别理论和实验不能在课堂上验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科学探究教学视频刺激学生的兴趣,同时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例如,在“状态变化”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看到水蒸发的情况,蒸发是在一定温度下水出现的变化,而水蒸气液化同样存在,教师可以给学生看两者之间相关的视频,生动表现各种形式的水的转换关系,诸如液化,汽化和蒸发的概念。此外,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高温融化和凝固点的相关知识,通过展现各种金属的相关变化,让学生在视频教学中,感受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相关事物的具体变化体验,不断强化科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加强科学教学的生活化,以促进学生理解和运用科学理论知识
  生活科学是实践总结生活中各种活动的客观规律,对生活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鉴于教师可以??将科学教学融入日常生活,将生活中的案例和科学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方便学生对科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掌握。在“滑轮”学习中,学生可以对定、动滑轮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滑轮组的构建,使用弹簧力测量装置,对于不同的滚轮给予相同的重量,证明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耗费同样的工,动滑轮可以省工,但不能改变方向,只能通过滑轮组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并且可以省工。所以,教师可以积极开展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实验是展示科学理论的主要途径,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开展科学实验不仅可以提供论证理论,还可以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和积极发展的兴趣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证明存在大气压力的教学过程中,杯子中装满水,然后用纸覆盖杯子,然后翻转杯子。松开手后,厚纸不会脱落。学生们对这种现象感兴趣,然后想知道:为什么纸张没有掉下来?这是一个向上的力量吗?现在,谁强制这个力量?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做马德堡半球实验,将空心半球靠近在一起,把气抽出来,让两边的学生狠狠地拉扯,结果学生太累了满头大汗,半球没有打开。这激发了学生对探索和寻求知识的更大兴趣。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经过积极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学生们终于认识到气压的存在,而且非常大。然而后,教师对学生的探索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认识到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了他们的潜在愿望,思考活跃。老师抓住时机,要求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压力。积极思考的学生,惊奇地发现,平时这些并不少见的应该包含精彩科學,这种探索不仅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为今后进一步的创新思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开展团体咨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科学是一门实验性的探索性学科而不是理论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索能力,通过实验教学的多样化来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学习的兴趣。
  教学案例是,在电流和电路的教学过程中,我积极进行串并联电路实验,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电路图和电源,开关,导线等材料进行串并联电路实验。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科学实验,在教师指导学生实验环节和细节,避免各种错误,克服障碍,完成实验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过程中,增加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通过实验来强化学生的探索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初中是学生创新思维的黄金时代。作为一门探索性很强的学科,科学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作为初中科学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借助多媒体营造良好的科学实验氛围,结合生活实例与科学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共同探究发展,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和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毛亚杰.初中科学教学中问题化教学的有效运用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6(03):18-20.
  [2]蒋有领.如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学习(中),2015(03):51-52.
其他文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改革阶段,而教育的改革更加影响深远。 “素质教育”、 “小班化”等名词经常出现在各种报刊杂志,但都忽略了现实问题:我国人口众多,且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化的发展,使城市集中了更多的经济活动,吸引了众多年轻人来寻找梦想,也让更多的人实现了梦想。大量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汇集在同一个班内,学生的学业水平参差不齐,纪律观念也不同,一系列问题使 “素质教育”、“
期刊
摘要:高中地理是学生重要课程之一,所以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一直是高中地理老师们思考的问题。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课程和教学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培养自我学习、自我思考、自我探究的学习习惯,增加学习的逻辑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笔者在本文中将会介绍几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
期刊
后进生,他们是老师眼中的潜力生,是同学口里的后进生,是父母心头的一块病。然而,他们原是花苞等待怒放,他们亦是幼苗渴望参天,他们也是雄鹰期盼翱翔。相处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所谓的差生,在品性方面,实在可担“优秀”。他们有如寒梅,任凭严寒冰雪,哪管孤独寂寞,我自幽香浮动,不改初心。  小成上二年级了。课堂上随心所欲发出各种惊叹,一写作业就发愣神游,问他需要完成什么任务必定云里雾里,考试分数总换得一声叹息
期刊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思考学生的兴趣点所在  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公”,学生是‘配角’。不利于学生长久全面发展。创建一种合理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于初中物理这门神秘且充满趣味性的学科的思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思考學生的兴趣点所在是关键。初中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可以将一个物理知识点与现实相结合,采用有效的提问方式,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去思考物理问题。比如在对“光的折
期刊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成为我国现行的重要教学模式与方法。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提高当代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明确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只有将素质教育的众多教学观点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成长为一个具有多方面能力的高端人才。将初中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进行有机结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说明了教师在个人魅力方面对学生带来的影响。首先,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阐述了师生关系的现状,从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师德素养三方面阐述了教师个人魅力的来源。  关键词:师生关系 教师魅力 学生 教育教学  一、师生关系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事业变得越来越重要,国家为了给中小学生培养优秀的老师,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与财力。在大量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师生关系并不像人们理
期刊
摘要: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积累了不少识字方法,高年级的识字教学可以采用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拥有主动权,转变学习方式,提高识字的效率,为阅读、写作教学扫清文字障碍,为升入新学段打好基础。  关键词:高年级 识字 教学 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然而现
期刊
校园是对学生有吸引力的地方,而音乐对学生更烘托出了一片浓浓的校园文化氛围。随着音乐教育地位的不断提高,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音乐在校园中大量的合理的运用会给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带来有益的帮助。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达到乐以辅德、乐以益智、乐以促体、乐以怡情的功效,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校音乐教育 校园文化 作用  一、好的音乐可以净化育人环境,使学生对
期刊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音乐以其特有的方式在社会发展、个体发展以及教育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融进一个个音符之中, 记载和传承人类的灿烂文明。音乐之所以能打动人心, 完全在于对生命的那种真诚和执著。音乐就是这样与人和人生紧密联系着,以人的生存意识为中心,反映人的本质,展示人的心态,塑造人的品格。  一、培养生态化的审美存在意识  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身与自然中的协调的追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极大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变教与学的效果,使得教学内容更精确,重点更突出,教学难点更容易突破,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