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走着一条孤独的路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tp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和西一直在寻找一个安放自我的精神家园,那里妥贴、温暖,散发着令人沉醉的自由气息。凭着一颗执着而沉静的心,他划着他的艺术之桨,穿渡现实,划向理想的彼岸。
  他觉得有些累了。他说:我在走着一条孤独的路,越走越难。
  一定有很多人想为他加油、为他鼓劲。因为在一定意义上,他和他的画,象征着每一个人心底放不下的那些东西。
  他并不孤独。他和梦想、追求、艺术的永恒之美在一起。
  一
  几乎,每一个星期,他都要背起画板,去那些或远或近的小村庄写生。秧田里温润的泥土清香、午后农家院子里打着盹的小狗、池塘边被秋风吹荡的芦苇……,这样的景物与他有着天然的亲切。他喜欢呆在乡村,喜欢满身尘土的味道。这种喜欢透过他的画笔,渗进他的画布。人们说,看他的风景油画,就像回到家,有着彻底的放松与舒展。当城市化的进程轰隆隆地推进,每一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他的画是没有家园的人最好的慰藉。而他的故事,也要从浏阳那个童年的小山村说起。
  我的老家在湖南浏阳县的一个小村庄,在山与山之间的那种小愣子里。说山,并不是什么大山,只是一些小山坡,红色的泥土路蜿蜒在郁郁葱葱的灌木丛中,能让远游他乡的人记住一辈子。村子不大,也就三四十户人家,我的祖辈在这里算是大户人家了。我在老家呆的时间并不长,大约五岁多父亲就将我带到了他工作的株洲“331”厂,偶尔放假时才回乡下。那时,我祖母还在。我常在睡梦中醒来,静静地看老祖母在昏暗的灯光下靠着墙角纺纱,纺车嗡嗡地响着,老祖母的影子在墙上拖得很长。这种祥和、温馨和恬静让我迷恋一辈子,自然也深深地渗进了我的画。
  在工厂,当时我们住的地方,有一个大学生。当时大学生很少,他的举动 、言行,跟我们都不太一样,是我们这些小孩子心中的偶像。他喜欢打篮球,我有事没事就喜欢看他打球,很羡慕,也很崇拜 。我到现在还每天要上场打篮球,可能就是那时候受了他的影响。我也常到他家去玩,感觉到知识分子家庭就是不一样,说话、做事,都有规矩。现在想起来,那就是一种文化的吸引、文明的吸引,有一种潜在的影响人的力量。这对我的影响很大。
  我爱画画,也说不上受什么影响,可能有一点天分。从上小学开始,我的美术课基本上就是满分,自己也蛮喜欢,比较得意。但画画在当时是不受重视的。父亲见我画,总要说:画什么画?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自己也没有特别地下功夫,只是觉得好玩而已,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当宣传委员,出黑板报。后来我到了株洲当工人,在车间里还是出黑板报,用粉笔画雷锋、焦裕禄、铁人王进喜。大家围着看,说:咦,还蛮像。后来就到厂办去画宣传画,那是水粉画,没接触过,就到处找书本,自学。那时候厂里搞了一个美术组,我们美术组几个人,每到周末,大家一起到郊外去写生,一起讨论。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年轻向上,富有朝气的团队,对我的影响也很大。人在年轻的时候,有一群志同道合,有共同理想的朋友,人生的路能走得正,方向对,是很难得的。这点很重要。
  当时我也想过能否到学校里正规地读几年书,对自己也是一个提高。我有一位一直很关心我的姨妈,带了我的画作,给中央美院的一位老教授看。教授说,这个孩子不错,专业达到了美院二年级学生的水平。但是当时大学生都要工厂推荐,我出生不好,根本不可能被推荐。我姨妈回来告诉我,我心里很难受。所以1977年出来消息说要恢复高考,我是很激动的,一心想要考上大学,我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复习,结果一考就考上了广州美术学院。当时大学里的工农兵学员看我们这一批正式考上来的学生,像看外星人一样。很多老师虽然已经解放了,但是大家怕政策又有什么变化,教学上不敢大胆地恢复。学生们呢,也是悄悄地发狠学习。
  二
  变化,再变化。连环画,水粉画,风景油画……数十年来,陈和西埋头走着一条求变创新的艺术之路。他所体会到的焦虑与困难,正是真正的艺术追求者必然经历的自我突破前的阵痛。破茧才能成蝶。蝶变前的历程,的确就是一场自己跟自己的战斗。
  在湖南油画界,陈和西还是老大哥式的灵魂人物。他组织大家搞展览,搞各种活动。他说,他喜欢大家在一起愉快地做事。随着近几年艺术市场的兴盛,陈和西的画作也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追捧,画作的市场价格一路走高。但在他看来,钱只是意外的收获,最重要的,是保留有价值的艺术,保卫那种安然的画画的生活方式。
  毕业后,正是精力最旺盛的时候,我很想画画,做梦都在画画,什么都是新的,什么都想去做。但当时真不知道如何去画?不知道到底画什么?也许是方法太多,倒反不知道使用哪一种了。当时人们觉得画连环画是训练基础的好办法,对构图、造型都有帮助。我就想不如先画连环画。第一套画我记得是画的俄罗斯作家高尔基的《童年》,没想到被当时很有影响的《连环画报》发表了,编辑还来了一封信,鼓励我画下去。这下子来了劲头,一画竟画了十年,在中国连环画界小有名气了,大家都知道,湖南有个画连环画的陈和西。现在我的一些连环画作品,都还是高考学生要临摹的作品。但画连环画很辛苦,眼睛越来越吃力。我决定金盆洗手。 不久后,我到湖南师范大学进修,跟朱辉老师学习。朱老师是搞水彩画的,但水彩笔是软的,我是学油画的,油画笔是硬的。我就跟朱老师说,我画水粉画吧。后来我决定改风景油画,一直画到现在。
  在中国油画界,人们一直在谈论油画的中西结合。中国的传统意象与韵味,如何与油画这种西方的艺术形式相融合?融合到什么样的状态?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与探索的问题。我是个碰到挑战,就想要竭尽全力去做好、做到位的人。风景油画我从1993年画到现在,仍然觉得还有好多问题没有解决。画到一定程度上,较劲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自己跟自己较劲。作品的好与坏,自己心里有一个标准。外在的成功与否,与你心里面这个好与坏没有关系。
  我觉得自己在走一条孤独的路,越走越难。越走觉得问题越多。有些容易一点的,可以少花点时间解决,但解决了这一个,下一个又冒了出来。过去是有时间有精力,但看不到问题,一头雾水。现在的难题则是,我能看到问题、也知道解决的办法,但却没有精力、没有时间去做到。退回去二十年,以那时候的时间精力,这些问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我缺的就是时间、精力。   现在我有点精疲力竭,但又总觉得自己再去做一下,再努力一下就好。这个事情我很焦虑,纠结。这种心态持续了好几年,也在慢慢调整。一个一个问题,一个一个新方法,我都在尽量地去发现,去解决。
  一个人做一件事情,自己要做得好当然很重要,但人有时候还有一种责任感,有些事情,你不动,就没有人去动。有一个团队,大家一起做事情,一块高兴,不论做得成不成,做得好不好,我们去做了,努力了,就是好事情。“大南方画派”是我们想要打造的一个新的概念,想要联合长江以南的几个省份一起来做,包括湖北、广西、福建、江苏、广东等在内。这些地方都有一种婉约、内秀,与西北黄土高坡那样的地理风景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已经做了一些活动,在广东搞展览,去广西写生等。这个也是一件大事情,也要花时间,花精力,我们会慢慢一步一步来做。
  至于艺术市场,作为画家,当然渴望能卖作品,并能卖得出好价钱。这是市场的一种认可。但是一旦真正进入了市场,你又会觉得市场好坏并不重要,钱多钱少并不重要,不必因此就影响自己的心态。好价钱不能代表成功,钱也并不能带来太多快乐。如果作品卖多了,还真的会有一种恐慌感,因为你希望保留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我现在觉得,钱只是我的艺术创作的一个意外收获,最重要的,是我喜欢这种画画的生活方式。
  三
  2012年4月6日深夜,陈和西通过电话接受采访,我几乎不加任何修饰,如实地记录下他说的话。我相信很多年后回过头来看,他在这个春天的夜晚,说过的关于自己的话,依然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因为它们很真,真得有些叫人心痛。
  “心痛”是我在多年前观看陈和西的风景油画时,留下的一个感受,有一篇文章《安静的力量》为证。我很奇怪过了这么多年,对于陈和西,我依然会不自觉地使用“心痛”这个词。岁月流逝,人事恍然,我会因为一个人和他的画而心痛什么?都市红尘的喧嚣里,我们不是越来越麻木,越来越无动于衷了么?我想,陈和西对于我的意义,或许是因为他和他的画作都尤其鲜明地呈现,不管时代怎么变化,总有这样的人,坚持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走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活出了自己的意义。而大多数像我一样的随波逐流者,却离自己曾经的梦想越来越远。
  因此,我很珍惜陈和西式的真诚与朴实、执着与痴迷。这样的品质使他哪怕在声名日盛的时势中,亦有一种安之若素、举重若轻的气势包围着他,保护着他。成功对人也是一种考验,它有时候会变成细小的针尖,扎破那些轻飘飘的浮在空中的气球。但陈和西显然立定了根本,他的气场在渐渐强大,呈现在他的画作里,则是越来越气象万千、内外兼备的锦绣繁茂,有一种仿佛膨胀起来的生机感。数十年来,他孜孜于从大自然中汲取的生机与能量,正慢慢输送到他的画面深处,让笔下的景物连接大地,肌理饱满,有了清晰的可感的生命力。虽然它们在画作上呈现的姿态,也许模糊、也许冲淡、也许不过寥寥几笔。
  “我在走着一条孤独的路,越走越难。”陈和西的夫子自道,是所有真正的艺术追求者的真切生命体验。艺术不是一条简单的路。它直抵人类最深遂的精神之谷,最高妙的意识之巅,任何一个走上此路的创作者,必然经历一层又一层炼狱般的精神磨炼,直到脱胎换骨。艺术家的痛苦,我以为象征人类精神世界体验的最终极。没有人能真正帮助他们,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他们的独自苦斗,他们的深切痛苦,我们都只能默默注视,奉献上我们的敬意。
  很多人半途而废。很多人虽得盛名,但内在已朽。真正的艺术之神非常苛刻,也非常挑剔。留下来前行的人,是人类精神火种的传承者。成功的世俗标准对于他们毫无意义,艺术有一套自已的选择方法。
  现在,陈和西所需要的便是时间。精力,其实也就是时间的另一种姿态。我们就和时间一起来等待,这位执着的跋涉者所能到达的艺术之境。
其他文献
杂技艺术,是以“挑战极限、挑战潜能”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价值。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杂技经过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代代相传,形成了以翻腾、软功、平衡、抛接等几大门类为主体的结构体系。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和文化多元化因素的影响,传统杂技艺术的表现形式、手法已渐渐与时代需要和观众审美要求产生了脱节。杂技艺术呼唤改革创新!  从这次获得“首届湖南文学艺术奖”的
期刊
2012年 11 月 26 日,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文联、湖南省作协在长沙联合召开我省文艺界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座谈会。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文联主席谭仲池,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谭谈,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魏委,湖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江学恭出席会议。大会由江学恭同志主持。湖南省文联领导何满宗、管群华、黎晓阳、夏义生、刘云,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龚爱林,湖南省委宣传部
期刊
说老实话,我做文学少年的1980年代写过诗。后来在大学教书,文学批评成了饭碗,也做过不多几篇应景的诗歌评论,参加过不多几次诗人诗歌的讨论会,也曾被别人拉过去给诗人排过座次,但我自认为我还是不懂诗。不是虚情假意,是真的不懂。在我理解中,诗歌不只是语言简约分行,而且每一个诗人都有自己从内心通向诗歌的独门路径,要找到他们各自的路,就像暗夜里迷路的行人,只能在田野小径庄稼地里瞎走乱撞。虽然有诗无达诂文无定
期刊
以文化人、艺术养心,是文学艺术的独特功能。湖南省的最高文学艺术奖——湖南省“第一届文学艺术奖”的设置与开评是湖南省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更是省委省政府文化自觉的表现。由湖南省祁剧院、衡阳市祁剧团创作演出的祁剧《梦蝶》、长沙市湘剧院创作演出的湘剧《古画雄魂》、湖南省湘剧院创作演出的湘剧《李贞回乡》和娄底市花鼓戏剧团创作演出的花鼓戏《花落花开》四个剧目,作为我省2007年至2011年间最优秀的戏剧作品
期刊
对于林森的出现,不管是文字的肆意挥洒、不随大流,还是他个人言行的放肆和自信,多少有些让一些所谓的“大人物”不适应。如果我们抛开诸种偏狭的心境来正面与林森及他的文字接触,与80后小说家们还在继续创作者校园、青春、情感、职场等流行的题材进行对比,林森的创作很早就跟所谓的“青春文学”脱离,小说集《小镇》及长篇《关关雎鸠》都已主动进入了对社会激变、人心起伏、民俗变异等等方面的思考。他的作品大多描写海南在社
期刊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沈从文算得上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师级人物。在整体沉重严肃的现当代文学气氛里,沈从文凭借他那传奇的笔墨,用婉转悠扬的乡村曲调扛起了独树一帜的文学大旗,这面大旗的旗杆则是他用温和宽容的微笑筑建起来的恢弘的人性大庙。虽然,由于历史和政治等诸种原因,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对于沈从文作品的评价或冷或热,有人推崇,亦有人批驳,然而,无论面对怎样的目光,沈从文的作品如同那置于潮湿街角的盆景,
期刊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农裔城籍作家如何表现城市与乡村是我们民族思想和审美演进的重大事件。鲁迅站在城市现代性的立场审视乡村国民的劣根性,他的姿态是勇敢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时代的局限,使得他无论对于乡村还是对于城市都多少有些隔膜;沈从文的文字是优美的,但他的过于强烈的“乡下人”意识其实内在着一种强烈的脱乡入城的执着与自卑,由此让我们不能不生出一种“矫情”之叹;赵树理、周立波的城乡意识被更为强烈的
期刊
洪烛的诗  雄黄酒  再怎么提防那潜伏的敌意  还是防不胜防。它时刻准备把我打倒  再踩上一脚。然而闻起来那么香  拥抱又是那么绵软。我只恨自己  不是铁石心肠  每一次相见,都像是低斟浅唱  真让人不好拒绝。拒绝了  还真有点想。我只怪自己  耐不住寂寞,受不了孤单  杯中物,杯中的尤物,我低估了它的能量  终于栽在这上面  醉,如同西湖的春风拂面  我忘了抵挡。谁能想到  春风也会杀人啊  它
期刊
一定意义上说,电影是一门缺憾的艺术,而由一部经典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其缺憾往往更是如此。对于一部原长5个小时再到210分钟“初剪版”直至156分钟的最终“公映版”影片而言,电影《白鹿原》在还未公映前就已是个“残本”。 也许就是这个删减本,就决定了影片“已经”失败,虽然责任不全在导演王全安。对于这样一部“畸形儿”,谁都可以说三道四,甚至是骂娘。这也许就是《白鹿原》——从小说到电影——的宿命。在这些
期刊
绘画与诗配画:“跟大师开个玩笑。”  谢宗玉:彭老师,我们太熟悉了,套客的话就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首先,我想从我最感兴趣的话题说起。其实相对你的文章来说,我更喜欢你的钢笔绘画,那真是一绝呀。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非常优秀的。你简直就是一个天才画家,线条在你笔下,特别富有灵性,看似随意的线条,根根都精美绝伦。而且你的创造力非常强,怎么画就怎么有。从意象、构图、主旨和审美上看,都是一流的。远远强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