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ght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最重要地一环是改进课堂教学。但改进课堂教学的关键又与能否吃透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教师对教材的系统性掌握得好,又善于体会理解编者的意图,再有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提高 苏教版小学数学 教学效果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礎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那么,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通俗的讲,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应该合理得安排一节课的信息量。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要进行区分,由于不同级的思维发展水平不一样,因此相应的教学进度也要区别对待。
  其次,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要有所区分,这样能够避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基本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从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二、改进教法、注重生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摸准教材的重点、难点后,还要进一步考虑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乐学、好学。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接受能力有限,生活经验不足,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落脚点难以找到,这样更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讲究教法、研究学法。教学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年级学生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要从各校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要强求一律,不要照搬他人的经验及做法,但也有几条大家可以共同遵循的规律,以下几条仅供借鉴: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新知识
  数学是一门严谨而系统性强的学科,各部分知识联系密切,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深化和发展;数学又来源于生活,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要抓住新旧知识的交接点,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落脚点,通过课前的搜集、整理,课上提问、发现,把难点化成几个小问题,顺利过度到新知。如:在教学《认识百分数》一节时,课前可让学生搜集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子,在具体的实例中,找出百分数的话题,教学时,可让学生先汇报提出有关百分数内容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出问题,巧设悬念,探究新知,学生感到新知不新,理解到位,突破了教学难点。
  2、运用直观操作,分散教学难点
  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教学中,注意从实际出发,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和学具,使学生认识建立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获得较牢固的理解了的知识,并逐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节时,教师充分创造时间、空间,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践,探索圆周长和直径之间比值的规律,展示小组合作成果,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的直观操作、研究交流,揭示圆周率的意义,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3、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
  教学实践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需要教,学生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将来离开学校在实践中能够自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打开思路,想问题,自觉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节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发现的基础上,重点与学生探究、验证,首先引导学生做实验前的准备,教师介绍实验材料并说明实验要求,小组商量活动方案,小组汇报活动方案,然后合作实验初步推测,学生在小组实验交流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将各组的意见展示出来,最后师生共同推理、验证、归纳:打开盒子,看到盒子里的球,联系刚才的实验结果,你明白了什么?可能性的大小到底和什么有关?如果给你一枚一元钱的硬币,将它掷出,结果会怎样……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主动参与的氛围,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4、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动手实践
  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在此,我们特别强调会做,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在教学而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这一单元的镜面对称的特点是,可以让学生自带一面小镜子。首先让学生照一照身边的物体、数字、人在镜子里的成像,这时会有学生发现,“镜子里的数字倒了。”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疑问继续追问:“怎么样倒了?是上下倒了还是左右倒了?”这样一步一步的引导就可以让学生很容易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其次,让学生在课后看镜子里的数字或时间,运用两次镜子的成像将原像还原。这样的动手实践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新知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超越教材、培养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措施
  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师生共同努力解决了学生学懂的问题,刚刚完成教学任务的三分之一。因为“懂”,只是学生把教材的新知识弄明白了,这并不等于学生真正掌握了新知识,他们往往离运用新知识去解决问题还有一段距离,还没有形成技能技巧。因此,立足教材、超越教材的当堂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训练的效果,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明确训练的目的性
  训练时要防止盲目地多练,否则多而杂,抓不住关键,结果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效果并不好,训练的内容防止脱离实际,追求偏、难、怪的现象,从每节课来看,应该紧紧围绕本节的教学目标进行训练,反对那种脱离教学内容,急于追求拔高的训练,教师只有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现状和教材的重点、难点有机地整合,做到心中有数,适当地调整教学预案,训练的针对性才强。
  2、训练要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一般来说,一节新课,课堂最好有十至十五分钟的训练,特别要注意训练题的数目不要过大,应用题的语言叙述和题目结构要清楚简单,不要在数字语言上干扰学生对本节课主要知识的理解,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口述或口算一些问题,以检查学生理解的情况,但要注意训练题的形式,避免学生死套书上的语言来回答问题,教师要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点,自编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生活阅历的习题,以便能看出学生对知识是否理解了,真正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从而也培养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掌握得非常顺利,耐用效果非常良好,这时,教师可立足教材,超越教材,引出运用本节课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例子,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点,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或问题,大家合作交流解决,真正使本节课内容升华。
  3、不同水平的学生训练时应有不同的要求
  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自觉性和学习的效率是不相同的。考虑到这个实际,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因材施教,在训练中也应经常安排两套作业,这样做,教师花费的时间和气力都比较大,但是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调动了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效果上来看,还是比较好的。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技能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除了要搞好每节的基本训练外,还要注意上好复习课。
  复习课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更不是让学生单纯地做题就能奏效,在复习课中,除了要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弥补知识缺陷的工作以外,师生应当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对所学知识做一番总结归纳整理的工作上,使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这样做,可以将知识化繁为简,不仅使学生记忆掌握,而且对旧知识进行了一次深化,这对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起到了极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教学和研训的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最重要地一环是改进课堂教学。但改进课堂教学的关键又与能否吃透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教师对教材的系统性掌握得好,又善于体会理解编者的意图,再有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那课堂教学一定会生动活泼。我相信,只有我们教师肯于动脑,能花力气,不断学习,勇于实践,一定会掌握课堂教学规律和教学艺术。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不断地创设有创意的、新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数学的魅力,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景、实物、实事入手,创设生动、有趣、新颖别致的情境,才能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的欲望,乐于发现问题,乐于创新学习。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需要遵循什么原则?  [关键词]数学教学 问题情境 趣味
[关键词]遵循学科特点 激求知欲 转变学习方式 开发潜能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能力 凭借学法减轻学习负担  统观现代教育教学论,其主要思想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而教给学生一定的语文自学方面的方法,更是当前小学语文学科的攻坚战,也是新课改核心——学习方式转变的具体体现。  通过两年多的语文学科学法指导实验、探索。笔者深感,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学科学法指导,要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遵
[摘要]告别语文课堂“闷课”,已经成为了新课改语文课堂教学广大师生的共同呼声。本文就新课改语文课堂“闷课”这一现象问题,从什么是语文课堂“闷课”、语文课堂“闷课”的表现、原因、怎样告别语文课堂“闷课”四个方面作简单阐述,探讨如何使语文课堂“闷课”成为“活课”。  [关键词]语文课堂 闷课 表现 原因 出路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语文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新的语文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
摘要:素质教育对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拟从历史教学语言的思想教育性、科学性、简明性、启发性和感染性等五个方面来阐述历史教师应具备的语言素养,以便于与各位同仁共同商讨。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信息的载体,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教师完成历史使命,履行神圣职责的重要条件和基本手段。因此,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成败。当前,在大力提倡素质教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正逐步走入课堂。现代多媒体技术介入课堂,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创设、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一种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使语文教学达到一种新的境界。教育心理学表明:人获取的信息,80%以上来自视觉,10%以上来自听觉,这充分表明在教学中增加视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院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文章对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且提出了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与教学创新思路的几点看法,提出了一些比较合理可行的课程改革方案及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 中职 教学方法 改革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中职生的需求标准也相应的产生了很多变化。所以广大中职院校对中职生的培养
摘要:教学中,老师往往竭尽全力面面俱到,使自己教学的内容显得非常饱满,但对学生而言,这也许就是一种痛苦,因为一节课学生要学的东西、要掌握的东西太多,那不就是一种痛苦吗?在清苦的教学岁月中,作为一名教师,都渴望能找到一种既轻松又有效的教与学的模式。本人已有二十二年教龄,上小学高年级数学多年,下面就“圆的认识”这个古老的话题,我将从一个新的角度与大家一起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圆 教学反
一、《方言与中国》文化读后感  《方言与中国文化》主要讲述的是我国目前对方言的研究情况、方言的大致分类、影响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包括方言与移民史、方言与地方文化、方言地理与人文地理等,内容丰富,结论准确。如在文中方言与移民史部分提到的杂居式移民和掺杂型方言中,作者认为移民到新地后与土著杂居,方言中往往会掺杂的土著语言的成分,掺杂程度不等,最常见的是吸收一些词汇。[1]笔者对此深有感触,比如在笔者
[摘要]“爱学生”既是教师的“本性”,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更是那些屡招麻烦的“破坏型”学生和那些默默无闻被人冷落遗弃的“特殊学生”的雨露。  [关键词]亲情缺失 爱 精神雨露  师爱是第一位的。没有师爱的教育是空洞的,注定要失败的,甚至是误人子弟。对于学生而言,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因为师爱可以使人精神愉快,给人以温暖和动力,特别是来自己家庭亲情缺失的学生尤甚。如果教师用这种殷殷的师生爱建立起
著名教育专家申继亮说:“教师的职业知识、职业动力和教育观念,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研究有效激发了教师的自主研究热情,促进了教师教育理念及行为的转变,有效提升了教师的学术素养、专业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本人通过2年的课题研究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感受:  一、改变教师的职业动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关于教师的职业动力,申继亮认为爱心、责任心和进取心构成了教师职业动力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