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第一人”加加林飞天轶事

来源 :讲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shouzho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2年4月12日,年轻的苏联空军上尉尤里·加加林乘坐苏联第一代航天飞船“东方”号冲出大气层进入太空,成为人类“航天第一人”。五十多年过去了,关于“东方”飞船、关于那次飞天壮举、关于加加林,或许还有一些大家未必知道的轶事。
  总设计师科罗廖夫不放心把“东方”飞船完全交给加加林自己控制
  苏联载人航天计划的总设计师科罗廖夫不希望宇航员来操作“东方”飞船。他的小心谨慎是有充分根据的,那时没人知道在失重状态下人会出现怎样的反应。曾有人担心从超重(发射过程中)到失重的切换带来的感觉上的急剧变化可能导致宇航员发疯。也许正因为此,苏联飞船设计师倾向于让飞船在自动驾驶仪的控制下飞行。
  不过“东方”飞船的控制台上还是安设了手动控制装置和一个自动/手动切换开关,以便在需要紧急情况时,加加林能够马上接管飞船的控制权。这个手动控制功能被预先锁死了,加加林只有打开一个密封的信封,找出并输入密码,才能控制飞船。
  竞争对手美国人则充分信任并发挥宇航员的能动性,他们的“水星”飞船从第一次进行载人发射起就是由宇航员人工控制。
  赫鲁晓夫几乎是喊着问科罗廖夫:“先告诉我,他是否活着?”
  美国在民用航天项目上一贯高调,他们在把第一个美国人送上太空之前公开宣布发射时间定在1961年5月上句。
  从苏共中央总书记到总设计师都希望“东方”能在这之前发射。科罗廖夫进一步提出要在“五一”之前发射并返回——这样宇航员就能出现在节日庆典上。但发生在半年前(1960年10月24日)的P-16导弹爆炸事故的阴影在赫鲁晓夫心头挥之不去。那次事故导致包括战略火箭军司令涅杰林元帅在内的上百人丧生。
  而且,就在1961年3月23日(距加加林飞天仅三周),苏联宇航员梯队中最年轻的一位——25岁的邦达连科在压力隔离舱内进行试验时,因突发的火灾受烧伤而死。这是第一位在训练中牺牲的宇航员,当时陪同他赶往医院的人中就有加加林。此时的苏联航天己不能再次承受死亡之重。
  赫鲁晓夫建议把发射时间从四月底推迟。科罗廖夫不打算推迟,那样很可能因为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导致落后于美国。他权衡了几个日夜,最后给赫鲁晓夫打电话,明确说他们准备在4月12日发射。
  4月12日,那天赫鲁晓夫焦虑不安地在电话旁守候了一个半小时,铃声一响,他抓起电话,一听是科罗廖夫的声音,赫鲁晓夫几乎是喊着问:“先告诉我,他是否活着?”当时塔斯社准备了三份新闻稿,一份是加加林成功返回,另两份分别是飞船未进入轨道以及飞船失事、宇航员罹难。赫鲁晓夫其实已经做好准备面对可能出现的任何事故,他在回忆录中这样记述:“科学是通过牺牲来开辟道路的,没有办法,牺牲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因为牺牲就止步不前,就会对征服太空起阻碍作用。人类为进步付出代价,甚至是付出像人的生命这样昂贵的代价。”
  “是的,我来自太空。”
  加加林108分钟的太空之旅可说是险象环生:飞船气密传感器发生故障(为此,发射前的数分钟内不得不先松开然后重新拧紧舱盖上的32个螺栓)、通信线路一度中断(本来应显示吉利的信号“5”,结果跳出个表示飞船失事的数字“3”)、第三级火箭脱离后飞船开始急剧旋转、返回时还惊现飞船胡乱翻滚的一幕。
  飞船预定的降落位置应为莫斯科以南400千米,但实际降落地点为莫斯科以南800千米的一片耕地中。落地后加加林还不敢相信自己已经安然返回地球:“地犁得很松,很柔软,甚至还未干。我甚至未感觉到着地。我简直不相信我已经站立着。”加加林穿着橙色飞行服向一名妇女和一个牵着一头牛犊的小女孩走去。当他被问道是否来自太空时,加加林微笑着说:“是的,我来自太空。”他发现周围没有人接应他,于是用通讯设备与指挥控制中心联系,报告自己的位置。一小时后搜救人员发现了加加林。
  为了确保这次太空飞行能够申请世界纪录,苏联当局隐瞒了加加林的降落方式,声称加加林乘坐密封舱着陆,而事实是加加林是在飞船降落到一定高度时被弹射出舱,使用降落伞单人降落。为嘉奖他,国防部长马利洛夫斯基建议提前授予加加林上尉以大尉军衔和“苏联英雄”称号。赫鲁晓夫则出于对这位小伙子的欣赏与厚爱,说“让他高兴高兴吧”,于是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通知加加林,他已经是“苏联英雄”,军衔则是连升两级的少校。
  在“联盟”飞船及“和平号”空间站乃至国际空间站上,总有某个角落挂着加加林的肖像
  加加林在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中迅速成为国际名人和人类英雄,他的健康和安全对于国家来说十分重要。他不再有机会重返太空。
  但是在1967年4月24日,宇航员科马洛夫殒命蓝天之后,为提振人们对于苏联航天的信心,加加林重披战袍,被选为下次太空飞行的宇航员。已经有5个多月没有驾驶过喷气式飞机的他开始恢复飞行训练。1968年3月27日,加加林和飞行教练员谢廖金在一次例行训练飞行中,不幸坠机罹难。
  对于苏联/俄罗斯航天人来说,加加林从此成为航天事业的殉道者和圣徒。他在“星城”(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的别称——编者注)的办公室永远保持着他刚刚离开时的样子。时钟的指针指向飞机坠毁的10点31分。新晋宇航员在出征之前总要到这个办公室拜谒,并在返回地球后到他的塑像前献花,就像信徒“还愿”一般。
  在“联盟”飞船及“和平号”空间站乃至国际空间站上,总有某个角落挂着加加林的肖像。
其他文献
传统的系统思维与整体观念,有肋于中国理解,融入和推进第三次工业革命  历史上数次重大的经济革命,都是在新信息通讯系统和新能源使用系统结合之际发生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也是一样,其核心在于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结合并构建一种系统性、开放式、网络化的强大基础设施。  在这个过程中,具有系统思维和整体观念最为重要,如奥巴马也希望发展绿色能源和环保能源,他在方向选择上是正确的,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很有失误,他以数
期刊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这句话经过一系列演变之后,成为向我抛过来的另外一句话,同时也是向我提出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说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  你需要有这么—个契机,向世人宣布,你是有力量的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这句话,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你”,一个是“中国”。我们肯定都爱我们的中国,这是毫无疑问的。
期刊
我在一个老年刊物帮助工作。在这个刊物上,开展了一次“要听话”的讨论。我的观点很明确,不要把孩子变成“听话机器”。反对的意见接踵而来。理由是,我们不对孩子说“要听话”,还能说什么!更有义愤填膺的指责,你们这些“文化人”又想搞什么名堂!  这一点儿也不奇怪。这是具有标本意义的文化现象。文化的巨大力量就在于把一切正确的、不正确的观念和行为变成习惯,变成无须解释、理所当然的评价标准。你不如此,就是大逆不道
期刊
在今天一般人眼中,“教育”只被理解成一个字:只有“教”,没有“育”  教育是什么?在今天一般人眼中,“教育”只被理解成一个字:只有“教”,没有“育”。“育”是什么?我们可以联想到孕育、哺育、养育……都跟生命有关。如果我们把这个“育”当成“教育”的重心,就可以想到“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个结果,“教育”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它永远面朝未来,不会结束。  一个国家的教育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个
期刊
要从运动的角度看事物,所以人类居安就应该思危:反过来说,绝处也可以逢生  阴阳五行、天人统一、中和中庸、修身克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四个重要思想。  “阴阳五行”是两个思想,在战国时期合为一个哲学体系。阴阳,就是说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的统一,对立双方可向对方转化,这也就是朴素的辩证法。阴阳思想有个模式就是太极图,它是哲学模式的一个形象表现。  我对太极图模式的解释是这样的:首先,任何事物的内部都
期刊
我同毕达哥拉斯一起认为,地球是个天体,它好像月亮,好像其他行星,好像其他恒星  在此我庄严宣布我的观点:存在着由无限威力创造的无限宇宙。存在着跟这个地球世界相似的无数个单独世界。  我同毕达哥拉斯一起认为,地球是个天体,它好像月亮,好像其他行星,好像其他恒星,它们的数目是无限的。所有这些天体构成无数的世界。它们形成无限空间中的无限宇宙,无数世界都处于它之中。由此可见,有两种无限——宇宙的无限大和世
期刊
历史上,运河的主要功能是漕运,大运河的命运也始终与漕运联系在一起。  漕运制度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漕运是利用水道调运粮食的一种专业运输,方式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运送的粮食主要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狭义的漕运仅指通过运河转运漕粮的河运而言。唐宋以来,随着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漕运愈发显得重要,明清时期漕运更是成为封建王朝重要的生命线。  隋代初成 唐朝现盛世  
期刊
中小学生有他们“成长的权利”——这是为我们成年人、甚至中小学教育者所严重忽略的。在我看来,至少有三大权利被忽略、甚至是被剥夺了。  这些从睁开眼起就要忙着背书,做习题的孩子,已经没有时间欣赏自然的“黎明”之美,又从何去体验精神上的“黎明感觉”!  被忽略、被剥夺的,首先是“好奇、探索、发现的权利”。中小学生面对的永远是一个神秘的世界,他有一种好奇心,要去探索和发现他所不知道的世界。  我在回顾自己
期刊
渴望伙伴的童年  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时期。作为“80后”的年轻人,我觉得我们这代人童年的幸福是:我们是独生子女。但话说回来,我们同时又会有一种很强烈的孤独感。因为这种孤独,所以我们更渴望伙伴。跟周围的孩子一起玩的时候,觉得特别珍贵。那些时光会让我们记很久,比如捉迷藏、扔沙包那些游戏。  我是在山东大学家属院里长大的。在我记忆里,家属院就像一个小世界,在那里有很多很多的孩子。因为父母下班都
期刊
现在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我想从“人品教育”、“心情教育”和“鼓励教育”三个方面来谈些体会。  我你给孩子什么东西,孩子未来就是什么样的人。是否把孩子的人品和道德教育好,是孩子一辈子成功与否的关键  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作用很大。孩子长大后出问题,一定有父母种下的根源。  我的父母不识字,但他们身上的优点我耳濡目染,成为我做人的准则。我父亲是个木工,是我们那方圆十五里的专家。我父亲是个一高兴就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