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克己不是自我束缚

来源 :讲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fr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从运动的角度看事物,所以人类居安就应该思危:反过来说,绝处也可以逢生
  阴阳五行、天人统一、中和中庸、修身克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四个重要思想。
  “阴阳五行”是两个思想,在战国时期合为一个哲学体系。阴阳,就是说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的统一,对立双方可向对方转化,这也就是朴素的辩证法。阴阳思想有个模式就是太极图,它是哲学模式的一个形象表现。
  我对太极图模式的解释是这样的:首先,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两种对立的统一。一个社会有贫和富的对立统一、城和乡的对立统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统一、男和女的对立统一;一个企业有管理层和一般员工的对立统一;一个医院有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对立统一等等。一半黑一半白的太极图则表明了万物的这种对立统一。
  其次,在对立统一当中,两种对立因素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太极图中间有一条s型的曲线,它把图分成两个鱼形,非常生动地表现了黑与白的运动变化。再次,太极图表明了阴阳对立双方始终处于你消我长、交替不停的运动当中。比如说自然现象,太阳从东方升起,升到正中就要往西,由侧面升到正面,又由正面变成侧面,始终都在运动。最后,太极图有两个鱼眼,白的里面有黑眼,黑的里面有白眼。这就表示了阴中含阳,阳中含阴,而这正是阴阳各向对方转化的内在依据。以太极图为标志的阴阳思想告诉人们一种非常现实的启示,强弱胜衰都是会发生变化的。要从运动的角度看事物,不能一味地把事物看死了。所以人类居安就应该思危;反过来说,绝处也可以逢生。根据这个道理,强者要谦虚谨慎、韬光养晦,弱者要奋发进取、自强不息,这才是合乎天道,合乎阴阳转化的道理。
  “五行思想”是宇宙统一与以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它们之间联系的方式有两种,生或者克。生就是生成、促进、助长;克就是克制、约束、消灭。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也构成了深刻的模式: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这是生的过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是克的过程。
  “五行思想”不仅指明了宇宙统一于以金木水火土为代表的物质运动,而且通过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说明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被其他事物所生,也被其他事物所克,同时任何事物本身也生着或克着另外一种事物。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或力量能够凌驾于一切事物和力量之上而独霸天下。中国人很聪明,以和为贵,绝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这绝对是高深智慧的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里从来不讲征服自然,相反的。我们非常重视顺应天时
  “天人统一”的思想有多种叫法:天人和谐,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等等,是讲人类在大自然里面生存发展,人类社会和大自然是个统一体,彼此之间不是隔绝的,而是相通相依、息息相关的。这个思想在传统文化里面派生了许多的理念和行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顺应天时。中国传统文化里从来不讲征服自然,相反的,我们非常重视顺应天时。顺应天时的思想在诸多方面都对行为有主导作用。周代官僚机构是按照天时来设置的,官僚设置六官,即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周代的六官,一直延伸到清代就是六部,相对的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除了官僚机构的设置以外,还有行政措施。比如说赏罚,赏必须春夏,罚必须秋冬。过去人判了死刑,除了斩立决,其他都是关到监牢里秋后问斩。绞刑或者斩刑秋天执行;春天大家要全面抓农事,要种地,秋日点兵,直到如今还有这个影子。
  经济更是如此。封建社会的经济主要是农业。农业必须靠天吃饭,事事处处要讲天时。孟子就说过一段话,“不违农时”——不要违背农时,该种就种,该收就收,这样就“谷不可胜食也”,谷子吃都吃不完。“数罟不入污池”,不要到池子里连续捕捞,鱼和甲鱼吃都吃不完。“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一定的时间到山林里去采伐,该封山育林就封山育林,则“材木不可胜用也”。现在,这段话在全世界非常走红,因为涉及正确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问题。
  现代人在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冲突时,一定要有“度”的意识,要把握分寸
  第三个重要思想,“中和中庸”。“中和”是中华传统文化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尽管社会或者自然界的事物千差万别,矛盾交织,却能够表现为多样的统一,复杂的平衡。
  “和文化”的确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它要求不同事物聚在一起,能够协调并存、互相促进。游子(即子游,孔子的徒弟)曰:“礼之用和为贵”,社会秩序的作用贵在使社会和谐。比如交通规则就是社会秩序,为了保证社会和谐,交通规则必须严格执行。孟子讲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最重要,一个家庭,家和万事兴;做生意讲和气生财;搞政治要求政通人和;做事业要求和衷共济。总而言之方方面面都是和谐最好。怎样才能达到和谐呢?那就是以中庸为首达到中和的目的。所谓“中庸”,就是要求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恰如其分。子贡问孔子:“颛孙氏和子夏这两个人哪个更好?”孔子说:“颛孙氏干事情总是过头,可子夏干事情总是不到位。”子贡就说:“照你这么说,那个颛孙氏做事虽然过一点,比不到位总要好一点。”孔子说:“不,过犹不及,过了头等于不到位。”所以要处理矛盾交错、情况复杂的社会问题,要有如此准确的把握度,显然极其困难。
  作为一个现代人,在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冲突时,一定要有“度”的意识,要把握分寸。假如时时处处都是趋于极端,态度绝对化、做事没商量,那弄得不好就会导致同归于尽、鱼死网破。要把握这个度不大容易,有三个思想前提:
  第一,要真心承认事物是和而不同、各有特色的,也都有生存、发展的权利。不能要求人人和自己一样。
  第二,要有修养和品德。孔子说得好,“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什么叫“同而不和”?就是结党营私,不是跟所有的人都友好相处,而是拉一批人去斗另一批人。要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个人品德和修养的提高,和谐社会只能建立在国民素质很高的基础之上。第三,东方文化在强调适度的同时还强调忍让。大家都知道,处理问题最好双赢,双赢必要互让。有句话说,“吃亏就是占便宜”就是这个理儿。
  修身克己绝不是自我束缚,不是个性的压制,而是自我的解放
  第四个重要思想就是修身克己。一个人如果不能修身,那一定齐不了家,一个家庭都治不好怎么治国?国治不好当然不能在世界和平中发挥作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可以作为修身样板的人与事,还有许多有关修身的警句格言,包含着丰富的思维经验。直到解放以前,学校里还有修身课。
  人的自身价值从社会性来看,不取决于从社会上取得了多少,而取决于对社会奉献了多少。孔子要求杀身成仁,孟子要求舍身取义。文天祥就是这样的人,还有史可法、林则徐。衡量自身价值和实现承诺不是靠自我感觉,要靠社会评定。自身价值如何才能提高?两个字——修身。这能使得我们超越原生状态,进入自觉追求的崇高境界。怎么修法呢?克己。如果要完成一切进步的、于己有利的行为,都要通过克己。所以,不断战胜、超越自己的人,才是强者。修身克己绝不是自我束缚,不是个性的压制,而是自我的解放。最后需要特别讲一点,我们的修身克己必须包含意商和情商的锻炼。据研究,非智力因素对成功起决定性作用,所以讲“三商并举”:意商、情商、智商。中华传统文化里,修身是包括养气修性,养的是气,修的是性,也就是要有涵养。
  克服极端利己和极端任性是当前德育的主要任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德育的底线。底线不高,应该都能做得到。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人心中的欲望程度正在不断地攀升,中华传统文化里面修身克己的思想,正是克制欲望泛滥的对症良药,我们在这方面的独创性思维经验,应该在全世界传播和弘扬,使它在精神领域当中起到济世救人的作用。
其他文献
范美忠事件/与郭松民上电视辩论背景    2008年5月12日举世闻名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爆发。几天后,地震受灾区都江堰光亚学校语文教师范美忠(北大历史系毕业)在天涯网站发表了一篇题为《那一刻地动山摇——汶川地震亲历记》的帖子。他记录了自己在地震当时以及震后的经历。地震发生当时,范美忠在上课,他高喊“地震了”然后冲出教室,跑下楼梯,跑到操场上。到操场以后,他发现没有一个学生在身旁。幸而,那些学生过了一
期刊
交际指南针  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面面观    ●真诚地欣赏和赞美别人  人性中最为深切的禀性就是希望被欣赏和赞美,不要批评、指责和抱怨别人,给予对方真诚的欣赏和赞美,这是赢得友谊的便捷途径。    ●学会“宽以待人”  能体谅别人、理解别人、不苟求人才能受到大家的欢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也是为人处事的一条金科玉律,它能让你远离“是非”的烦扰。    ●请求帮助,万事求人  建立自己的社会
期刊
2008欧洲足球锦标赛6月份激战正酣,曾因在06世界杯足球赛八分之一决赛意大利对澳大利亚一役中的激情意大利之吼导致“解说门”事件而离开央视的黄健翔,本届欧锦赛应CSPN体育联播平台之邀再度出山,这让无数球迷又有幸听到了那久违的“黄氏解说”。黄健翔的解说一向得到众多球迷的认可,既专业到位,信息量大,又风趣幽默,极具亲和力与个性色彩。今年欧洲杯开始后,他与搭档李承鹏的配合更是默契十足,很多经典的“脱口
期刊
古希腊有个国王,武断而好辩。一天,国王心血来潮,命令大臣那斯列津造一个宫廷中全部傻瓜的名册。显然,这是十分荒唐的事。那斯列津想阻止国王这样做,可是,如果直接劝说,国王不会听。那斯列津眼珠一转,心里有了主意。  那斯列津提起羽毛笔,在傻瓜名册上写了国王的大名,恭敬地呈给国王。  国王一看,不解地问:“这是什么?”  那斯列津答道:“傻瓜名册,我的陛下。”  第一回合:那斯列津深知国王是个处事冲动而固
期刊
2010年3月27日澳门科技大学举行十周年庆典,并授予袁隆平、钟南山、余秋雨等科学文化名流荣誉博士学位。本文为作者获该校荣誉博士称号后,以《文化到底是什么?》为题发表的专题演讲。  感谢澳科大(澳门科技大学)授予我荣誉博士称号。这份荣誉,不仅仅来自称号本身,更来自于一起获得这个称号的其他名字。  这中间,有名震国际的水稻专家袁隆平先生,有指导全国抗击了SARS灾难的医学专家钟南山先生,有领导绕月飞
期刊
怎样做父母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1919年鲁迅曾在《今天我们如何做父亲》一文中呼吁要“救救孩子”,当时的背景是新文化启蒙,要以割除陈旧传统的方式来为孩子成长开辟一条新路。  斗转星移,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来讨论这个话题,又会产生丰富的联想。  今天许多号称爱孩子的家长之所为,非常典型地违反了基本的教育准则。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非常多的家训、家教经验,但今天许多号称爱孩子的家长之所为,非常典型地违反
期刊
传统的系统思维与整体观念,有肋于中国理解,融入和推进第三次工业革命  历史上数次重大的经济革命,都是在新信息通讯系统和新能源使用系统结合之际发生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也是一样,其核心在于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结合并构建一种系统性、开放式、网络化的强大基础设施。  在这个过程中,具有系统思维和整体观念最为重要,如奥巴马也希望发展绿色能源和环保能源,他在方向选择上是正确的,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很有失误,他以数
期刊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这句话经过一系列演变之后,成为向我抛过来的另外一句话,同时也是向我提出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说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  你需要有这么—个契机,向世人宣布,你是有力量的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这句话,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你”,一个是“中国”。我们肯定都爱我们的中国,这是毫无疑问的。
期刊
我在一个老年刊物帮助工作。在这个刊物上,开展了一次“要听话”的讨论。我的观点很明确,不要把孩子变成“听话机器”。反对的意见接踵而来。理由是,我们不对孩子说“要听话”,还能说什么!更有义愤填膺的指责,你们这些“文化人”又想搞什么名堂!  这一点儿也不奇怪。这是具有标本意义的文化现象。文化的巨大力量就在于把一切正确的、不正确的观念和行为变成习惯,变成无须解释、理所当然的评价标准。你不如此,就是大逆不道
期刊
在今天一般人眼中,“教育”只被理解成一个字:只有“教”,没有“育”  教育是什么?在今天一般人眼中,“教育”只被理解成一个字:只有“教”,没有“育”。“育”是什么?我们可以联想到孕育、哺育、养育……都跟生命有关。如果我们把这个“育”当成“教育”的重心,就可以想到“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个结果,“教育”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它永远面朝未来,不会结束。  一个国家的教育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