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研究性学习在音乐教学中的实施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amin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以受关注的音乐或生活热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过去的教学里,教师不管学生是否对学习内容感兴趣,一厢情愿地照本宣科,最后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形成了学生喜爱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局面。新课标中说道“普通高中音乐课的教学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在音乐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就要从学生关注的音乐或生活热点切入,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激发学生进行自主研究的兴趣。如:在上《走进音乐剧》这个单元时,很多学生不了解音乐剧,我抓住报纸、网络都争相报道《雪狼湖》的这个热点,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谈论《雪狼湖》这部音乐剧,对作品和演员进行各方面的评价,使学生明白了“什么是音乐剧”后,再播放音乐剧《猫》,一时间,音乐剧成了学生课间议论的话题,也激起了他们对音乐剧的学习兴趣。
  2.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过去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器”,更多的是单纯的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可以说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在音乐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学生在收集资料、处理信息、排练作品等活动中形成了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使学生学会从感兴趣的音乐入手,去认识了解音乐知识,在实践中形成技能技巧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学生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现成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由此,学生学习的方式获得了改变,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同学们从中感悟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探究学习的益处,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如在学习《大众音乐》的单元里,学生们把寻找到有关通俗音乐的各种体裁和形式的资料交上来时,大家发现通俗音乐包括了多种的体裁形式,大家喜爱的体裁又不尽相同,面对着大量的风格各异的通俗音乐,我们要进行整理归纳,进一步探究它们的风格特点,为了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完成对通俗音乐学习的探究任务,我采用了省音乐教研员伍老师提出的“任务分解驱动式”的方法,也就是把“通俗音乐”分解为“什么是通俗音乐?”、“通俗音乐有什么特点?”、“通俗音乐是怎样产生的?”、“通俗音乐是如何发展的?”、“通俗音乐包括了哪些体裁形式?”、“各种体裁分别有什么样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等诸问题,让学生分组带着这些问题回去利用报刊、书籍、网络、媒体等途径寻找答案。同学们寻找到各式各样的音乐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讨论。在讨论中大家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他们难以分辨“新时代音乐”和“电子音乐”。为了分清“新时代音乐”和“电子音乐”,我指导同学们首先查找它们的相关资料,找出它们的定义,从定义上去把握两者的特点,抓住“新时代音乐”在运用上高科技的基础上具有即兴表演的特点,“电子音乐”是在实验室里制作出来的,运用了计算机、电子合成器的技术。通过努力,学生们不仅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更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了如何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其探究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问题”是最好的老师,在研究性学习中以“问题”统领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围绕“问题”提供相关信息,学生围绕“问题”收集资料,展开研究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如学生自己创作音乐剧,同学们分工合作,自己组织安排导演、演员、舞台监督、服装道具、舞台布景、舞台音响等人员配备以及工作任务,为表现好剧中人物的情感,对歌曲的速度、力度、音色都有正确的把握,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探讨,“这样唱很好,轻轻的演唱更能表现彤彤的自言自语,你记住啊,以后就这样唱。” “我觉得这里加一段街舞更能加强舞台效果,吸引观众,大家认为呢?”“这里唱错了,有附点的,你们没有唱出来。”“你这个音没有唱准。”……大家在创作中获得了经验,排练中音乐技能得到了训练,同时也获得了情感体验,更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最终促进学生的能力形成。学生创作的音乐剧《紫贝壳》在学校艺术节文艺汇演的表演获得全校师生的热烈掌声。学习方式的改变,不仅改变了学生对音乐课的态度,过去可有可无的音乐课,如今已成为学生音乐生活的一部分,深受学生的欢迎;而且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3.教学模式的改变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学生学习行为方式的改变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的改变,而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改变关键在于教学结构和模式的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更多将学生看作知识的“接受器”,过多的重视音乐知识的传播和音乐技能的训练。教师的讲授多于学生的练习,且练习往往是“依葫芦画瓢”,多是模仿的、机械的、单项的,缺乏创造的、自主的、综合的练习。而在音乐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正好补其不足,课堂教学不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为学生搭建各种平台,让学生走上讲台,主讲探究的成果,使学生感受探究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如:《大众音乐》这个单元就是由学生介绍通俗音乐及其体裁形式,各个体裁的音乐风格和特点。这种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分享的方式,打破了“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种多样。除此之外,还可采用课堂讨论、课外探究汇报、分组学习、班级音乐会等形式。由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运用,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结构,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交流互动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的活动都统一在共同体验探索音乐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科学知识的唯一的传授者,学生也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多种学习方法,学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为关键,以开发挖掘学生发展的核心潜能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形成审美能力为目标,正确地、恰如其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尽力创造条件使学生这个主体的认识能力、智力潜能、个性特点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音乐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角色既是“导演、主持人、参与者”,又是“研究者、求知者”。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到各种信息和资料,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流,相互间扩大了视野,提高了与人交往的能力。教师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增大了信息量,从学生的身上学到了不为熟悉的知识,教学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研究性学习改变了过去老师高高在上的师生关系,建立起平等、民主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平等、民主的教学中,音乐课堂上真正的洋溢着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教学氛围。
  总之,研究性学习在音乐教学中的实施,转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由一种处于被动接受的灌输式学习,转变为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同时也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学生学习的教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注重向学生提供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最终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也得到提高。实现了上海叶澜教授提出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的教育理念。
  
  收稿日期:2011-08-11
  
其他文献
现代教育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学习过程”,都是着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把掌握知识、技能作为中介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数学知识可能在将来会遗忘,但思维品质的培养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可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教学所在。    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关系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是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整个知识系统的结构
期刊
【摘要】高中政治在不少高中生眼里就是枯燥的代名词,学生厌学,老师也难教。本文作者在经历了几年的政治教学后,根据平时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加上通过调查研究得来的第一手资料,试图从构建几个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片段入手,从而为广大政治教师的精彩教学作一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兴趣;课堂;学生;成功   传统教学模式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新课改后,教育的功能不再是局限于传承文化,还应该包
期刊
学校管理工作中,人们越来越强调从经验型管理走向科学化管理,这是现代学校管理改革的必然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学校管理的核心集中在校长的管理理念和行为上,新课程标准在学校中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校长实施怎样的管理方略。  1.以人为本 社会发展需要“以人为本”。学校管理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对人的管理,管理过程就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组织与管理过程,本质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学校的发展需要“以师为本”,树立
期刊
1.初中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中学生英语写作难在哪里?对于初中生而言,中文写作还不熟练,正确的写作方法还在培养过程中,对英语写作。  1.1学生要面对写作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想学好一种语言,就必须同时学习这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了解本民族文化与非本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别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由于我们学生所处的中国文化背景,所受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汉语写作中经常应用“主题(topic)+述题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的很多东西都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以读为本,以读促悟,正是化说为读,尊重学生自己在阅读中的体验、感受与理解,从而培养良好的语感。作为语文教师,应发挥朗读的优势,大胆地带着学生读书
期刊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而阅读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我们读的文章够多了,我们的眼界才够开阔,答起题来才能得心应手。  1. 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   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下的感性之美,语文课应当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嚼出那微妙的滋味。语文教学应该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在读中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我们现在很多老师对学生的读书时间很是吝啬,总是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
期刊
1.教学课题 《立体画—纸制浮雕》  2.教学时间 1课时  3.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在小学阶段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对形的认识,他们对手工制作有浓厚的兴趣。立体画--纸制浮雕就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因此我把纸制浮雕作为校本教学题材。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学生带着好奇心来学习、体会、制作,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不仅感受纸制浮雕的艺术美感和获取成功的愉悦,还能热心关注生活中有趣的形象和事物,感受到生活与艺术
期刊
我校以《课程改革发展纲要》为根本,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在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基础上研究和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经过全校教师在学习理论、积累经验、反思过程、研究教材、关注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形成了引导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模式——“六步互动教学模式”。  我校为了将课改工作落到实处,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在全校教师共同探究下,形成了我校特色的课
期刊
1.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学生身心发展的整体加速提供保障 “凡是属于智力以外的因素,我们统称为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理想、信念、兴趣、需要、荣誉感、求知欲等,如果一个中学生没有理想,缺乏强烈的动机,对事物没有兴趣,即使他的智力再好,任何成功也将和他无缘。所以在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等智力因素发展的初中阶段,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学生身心发展的整体加速提供保障,是我们音
期刊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工具性和人文化的高度统一,它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思、多读、多写,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那么在日常的教学中怎样才能使两者和谐统一呢?现行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都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那么我们的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听、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