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劳动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xgod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幼儿的智力发展应当同时体现在手指的操作、语言的表达和用脑的思考上,动手、动口与动脑三者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从小给孩子一双灵巧的小手,是促进孩子思维发展、丰富其语汇、增强其自信心的基础和前提。每当新学期开始,总能听到这样的话:“我的孩子不会穿衣服”、“我们家宝宝不会上厕所”、“我的……”这难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吗?我们的未来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劳动教育更是我们所有老师和家长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今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是长辈的掌上明珠,家里的一切事情都被家长包办了,“幸福”地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但家长们殊不知这样做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孩子们将会失去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会变得懒惰、自立能力差,以至于以后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本着“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会的事学着做”的原则,只要没有危险都应让幼儿去大胆尝试。
  一、创设良好的劳动环境——让幼儿“想做”
  为幼儿创设一个和谐、愉快、美丽、富有儿童情趣的劳动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物质环境,提供做的材料
  充分发挥班级走廊的作用,在走廊上开辟了 “编织区”、“刺绣区”“自然角”等。在教室的墙面上布置丰富多彩的地方工厂照片。有鞋厂阿姨制作鞋的流程照片,有玩具厂阿姨制作玩具的流程照片,有刺绣阿姨的作品等等,吸引幼儿边看边模仿。在自然角里放上劳动工具、材料……利用周围环境激发幼儿劳动意识。在种植园地里开展种菜、浇水、除草等实践活动,幼儿兴趣盎然。利用多种废旧材料开展制作活动,并把幼儿的作品陈列在活动室。幼儿尝到了劳动成功的喜悦,更增强了劳动兴趣。
  (二)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劳动的欲望
  良好的心理环境能使幼儿感到愉快、轻松,从而产生劳动的欲望。在日常生活中,对坚持完成劳动任务的幼儿给予积极的鼓励,如:“你真棒”“你的手真巧”等。在轻松的氛围里,孩子受到了鼓励,不仅劳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而且独立做事的兴趣和自信心也越来越强。另外我们还将认识一些平凡劳动者的活动渗透到日常的各个环节中,避免呆板的言语说教,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认识了解司机、营业员、服务员的工作;语言活动中讲述这些普通劳动者为建设祖国作贡献的动人事迹;音乐活动时,以唱歌、戏剧表演等形式赞颂劳动;开展“医院”、“熊猫商店”、“盖楼房”等角色游戏。每个幼儿承担不同的角色,体验各行各业的劳动,激发幼儿对普通劳动者的热爱,对劳动的热情。
  二、循序渐进——让幼儿“会做”
  幼儿对一般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学习是感兴趣的,易于接受的。但要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就需要老师和家长耐心细致地进行指导,更要不怕麻烦,长期坚持。
  (一)示范练习,模仿劳动
  在学做玩具前,我们首先将幼儿带进我园的教育科研基地——公道玩具厂,让玩具厂的阿姨一对一地示范讲解制作玩具的要领,直观地教给幼儿正确的制作方法,让幼儿模仿他们的劳动。在区域编织活动中,我们请了两位幼儿的奶奶来教幼儿正确的织网方法,幼儿兴趣出奇的高,很快掌握了织网的技能。又如秋种时我们带领幼儿参观农民伯伯种小麦,回园后让幼儿自己准备种小麦的材料,学着农民伯伯的样子种小麦,先是培土,其次选种、再播种,最后盖土浇水。在孩子们的精心照顾下小麦在第四天发芽了,孩子们欣喜若狂,跳呀唱呀……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二)丰富材料,积累技能
  我们根据幼儿的劳动技能掌握情况,陆续在活动中投放材料。如在幼儿会模仿制作成品后,我们又投放一些彩线、彩布、绸带、各种装饰小饰品等让幼儿接着进行装饰。在编织区投放不同色彩的毛线、布条、呢绒线以增加幼儿编织的兴趣。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有丰富的材料可用,劳动技能充分得到了复习和巩固,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创造能力。
  三、搭建平台——让幼儿“多做”
  (一)在园的教育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度非常注重培养幼儿爱劳动,主动参与劳动的习惯。早晨来园我们会带领幼儿一起搞卫生;吃点心前让幼儿分发碗筷;午睡后让大班幼儿给中小班幼儿穿衣叠被;放学前让幼儿和老师一起整理活动室,另外每天都安排班级“值日生”做值日生工作。
  (二)在家的教育
  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否则幼儿园与家庭要求不一致,家长仍然事事处处包办代替,幼儿劳动习惯和劳动情感的培养难以见成效。为此,我们充分利用了家长园地,家长调查问卷、家访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方法,要求家长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提供一定的劳动条件,鼓励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要因孩子不会做或做不好而加以制止、训斥、替代,使幼儿失去练习的机会。同时我们把劳动教育内容定期向家长公布,取得配合,家园一致共同教育。
  幼儿良好劳动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从多方面入手,全方位地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才能逐渐养成。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冀教一年级语文教材阅读识字量很大,第一册要求会认的汉字就有356个,搞好识字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营造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成为摆在低年级语文教师面前的新的课题。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几点体会。  1.趣化形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识字教学中,教师一定不能忽视激发学
【摘 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高质量的物质生活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精神世界的享受在日常生活中绽放锋芒。合唱在人类音乐发展史上一直被人们所喜爱,它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成为参与面最广、普及性最强的高雅艺术品种之一,是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在合唱中结合情感的强大力量,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因此,如何在合唱教学中进行情感培养,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曾说过:“什么是写作?写作就是把心中的一切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绝对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贯注在里面。”也就是写作是写自己想说的话。十几年的经验告诉我:只有打破“命题、选材、立意、构思、语言、情感”这一框架,解脱各种高标准式的限制,才能避免出现言不由衷的大话、套话、假话,张扬个性,放飞想象。  一、激发表达欲望,提倡真实写作  让学生“如实地”和“自然地”
心理学表明,一年级的儿童仍处在爱玩游戏、好动的阶段。他们习惯于形象直观、活动性强的课堂教学。那么怎样才能使“识字”变得形象直观,使学生乐于“识字”呢?  从一年级新教材来看,每课以随文学字为主,每课生字约为十三四个,这些字分两类,一是要求会认的字,二是要求会写的字。要是单一地一成不变地采用说教模式,学生很快会失去学习兴趣,注意力分散,更何谈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两课时内熟练
初中生在实验中还存在种种问题,如:尽管大多数的初中生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也乐于动手实践,在实验中表现得积极主动,但总体上来说,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再加上初中学生实验能力较低,因此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往往并不理想。这也是很多教师不愿做实验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实验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推进器呢?   一、做导游,引导明确目的,弄清原理和方法   导游的任
学习《跳水》一课,有的学生提出:“如果孩子不跳水,父亲会不会开枪”;读了《穷人》,有的学生问:“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她和她的丈夫能养活他们吗?她的好心能办成好事吗”;学了《小猴子下山》,学生争论:“小猴子选择大的好的东西,到底对不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种种质疑和争论,可谓色彩斑斓。马克思说:“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 “争论”的基础是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它必然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演化学生对教材
学生在课堂上主要通过有意义学习接受新知识,教师通过练习等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使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并指导学生巩固、复习、运
对幼儿来说,音乐活动首先是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他们都是利用音乐活动这种途径来表现自己对音乐的不同理解和感悟。  音乐活动不拘形式,幼儿在其过程中能自主地去认知、感知,从而得到亲自体验的快乐。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越来越得到认同。作为幼儿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内化教育行为,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指导应恰到好处,让幼儿在自发的探究学习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积累
互动教学将课堂作为一个由教学环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组成的教学生态系统,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努力,教者有学,学者也教,相互对话,交流信息,互动互补,相生相长。因此,语文教学应牢固树立生命意识,注意开启学生的内心世界,提倡自主、自悟、自得,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善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努力让“文本”拓展开来,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学习场”,最大限度地彰显生命活力。根据新课标的基本教学理念,语文教学应在
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比斯特指出:“处于伟大上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创造力……”在步入世界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国家人民的创新竞争意识显得尤其重要。怎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检验我们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培养学生创造力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精心选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要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