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已实施八个年头了,其间不乏成功的实验和有价值的成果,但从大面积教学的实际情况看,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大。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习作,至小学毕业,约占用280多个课时,习作也近百篇,加上日记等,训练不能说少,但相当数量的学生却每每惧怕作文,习作甚感吃力,作文水平难以达到课标的要求。费时、费力颇多,而收效甚微。
有人说“注意小学作文的简单化、文学化倾向”。从现象上看,这两种倾向不但确实存在,而且相当严重,影响着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需要“注意”,且应着力克服。
我认为,形成小学作文教学简单化、文学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目中无人”,即忽视学生在习作活动中的主体性,没有把学生视为有手脚、有眼睛、有头脑、有情感、有愿望的活生生的人,没有或极少想到,孩子自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幼小的却是极旺盛的生命就和周围的一切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他们一切都是在“学”,但作为一个生命,面对自然与社会这个庞杂的客体,就已经具备了主体的地位。他们作为人类的延续的一代,天然具有发展自己的能动性,他们带着惊奇而欣喜的目光,看待周围的一切,接触、观察、探究,于是就想、就说、就问、就哭、就笑,就有愉悦,就在苦恼、就有幻想、就有憧憬…“所在这一切,都是一种主体性的显现。待到他们要写作文了,也无非是把上述种种,用学会的文字表达出来,也依然是一种主体性的显现。作文,应该是学生的一种需要;作文,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情。
但是,偏偏有成年人要教他们写作文了。就忘了这么一回事,于是就出现了简单化、文学化的做法,直弄得孩子们觉得写作文这件事与他们简直无关了,所以也就不那么感兴趣,倒情愿去看动画片、口袋书、打游戏,因为那才是他们自己的事。
那么,所谓简单化、文学化究竟是怎样的呢?这须得到课堂上、到孩子们中间去调查研究才说得准。
何谓“简单化”?究其实质,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一种复杂的学习活动。其复杂性恰好表现在“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体现。”“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过程”。正因为作文教学要把训练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认识上,才真正地避免了“简单化”。
作文教学中的“简单化”倾向实为哪些表现?简言之有二:一是主张作文教学应“把力气用在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上”,认为只要在书面语言的训练上下功夫,就能写好作文。二是主张习作必须模仿,认为只要模仿得好,就能写好作文。这种主张企图告诉人们“认识”是简单的,习作能力的提高在于模仿与表达的练习,这是自欺与欺人。习作能力的高低,首先取决于人对客观事物认识能力的高低。鲁迅先生是尽人皆知的文豪,在语言表达上的功力上,某些御用文人未必就差多少,然而鲁迅的文章好就好在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洞察力和思想的革命性上,文笔的犀利取决于认识的深刻,文章千古不灭,在于思想认识永存。再者,语言的训练,文字的锤炼,实质是思维的训练,思想的锤炼。修改文章实际上是修改认识。譬如一位小学生写了这样的话:“小河里长了冰。”若是做语言的修改,就要谈动宾搭配不当之类,然而如何搭配才得当,恐怕还是要让学生真正地认识河水结冰这个事物方行。所以,不在提高认识和“有所感”上下功夫,只强调语言训练,怕是要做拉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求的蠢事了。
至于模仿,是不宜简单化地提倡的。真正有效的只有借鉴。包含着阅读后的理解;理解后在生活中的体验;体验后的感受,感受之后才能悟出作者之所以那样写的妙处。这是一个阅读、生活、习作有机联系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在主体活动中作者的认识、情感和语言向学生方面转化的过程,是真正的消化和吸收,它是学生的一个自我运动过程。这个过程的实质,如是模仿,就会被简单化,变成了比着葫芦画瓢,变成了生搬硬套。是一种懒汉和蠢人的哲学,是最没有出息的。试问,如果结构、句式、写法可以模仿,那么,内容、思想、认识、感情能够模仿吗?如果认为这也可以模仿的话,那么,作文倒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事情了。
何谓“文学化”?如果究其实质,学生的作文,也应算得上文学。孩子看到一只小鸟在叫,难过地说:“它找不着妈妈了!”就其文学性来说,那情感,那语气,那无师自通的拟人手法,那脱口而出的流畅,与杜甫笔下的“恨别鸟惊心”又有什么质的不同呢?如有人能教孩子这样写作文,当算得上高手。所以,把握住文学性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规律、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去体味,自然不能指斥为“文学化”。而真正的“文学化”倾向,却恰恰“化”掉了学生习作与作家创作所具有的共同点,即认识与反映客观事物的主体性;恰恰化掉了学生的作文与作家的作品所具有的共同点。即: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为情造文,有感而作,仅仅保留了文学的皮毛与躯壳,仅仅保留了文学的框架与形式,让学生去模仿、去套写,为文造情。“文学化”的倾向就是形式化的倾向。诸如怎样审题、点题、扣题,怎样抓六要素,怎样开头、结尾,怎样分段、过渡,怎样点明中心等等,统统律以格式、拘于框架、纳入套路。学生每遇作文,多的是条条框框,少得是真情实感,纵然将这些背得精熟,仍有无米可炊之苦,是写不出好作文,也无法提高写作能力的。上述种种,才是真正的“文学化”倾向,它的要害就在于“见文不见人”,为文而文,没有将作文看成是一种学生的需要,一种像吃饭、喝水、睡觉一样每日不可缺的需要,没有把作文看成是一种发展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因此,“目中无人”,是形成“文学化”倾向的根本原因。
正是针对“文学化”、形式化的错误倾向,新课标才提出了“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要求。从这一原则出发,广大教师在实践中悟出了只有“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才能使学生有感而发,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使文章“有动人之处”。“有动人之处”是针对学生的作文虽然文从字顺,但无真情实感;虽然有头有尾,但为文千篇一律,甚至一篇作文,取“点题、扣题”之巧,改头换尾、套人框架能应十题、百题之需的毛病而提出来的。这样的作文,之所以没有动人之处,恰在于太能够“想人所已想。感人所已感、写人所已写”,恰在于鹦鹉学舌。这样作文,不但学生索然无味,不得已而为之。而且教师读来,虽不能打低分。但看过三、五篇之后,也就打不起精神,一扫而过,一批了事,总不过是“结构完整、中心突出、语句通顺”罢了。要求学生的作文有“动人之处”,就是文学化的倾向吗?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能把孩子当作作家来看待,把孩子们的作文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的,所谓“动人之处”,只不过是希望能从作文中看到孩子们一颗活鲜鲜跳动的心。能从中看到孩子们心底的那一点真的感受、真的愿望、真的情意,尽管这些都是孩童的稚语,有时难免可笑,甚至是错的,但因其是孩子们的天性的流露、真实的表述,唯其这一点难能可贵的“真”,才觉得动人!难道当我们从作文中看不到这些,而看到的却是文从字顺的虚话、套话、假话,看到的是一颗颗被压抑的童心一副副被扭曲的面容,才觉得舒服不成?那恐怕就不是没有“动人之处”的感觉,而是一种误人终生的悲哀了。
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反对简单化,就必须坚持“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反对文学化,就必须坚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两个“反对”,一言以蔽之,就是反对“目中无人”,两个“坚持”,就是坚持“目中有人”。
有人说“注意小学作文的简单化、文学化倾向”。从现象上看,这两种倾向不但确实存在,而且相当严重,影响着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需要“注意”,且应着力克服。
我认为,形成小学作文教学简单化、文学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目中无人”,即忽视学生在习作活动中的主体性,没有把学生视为有手脚、有眼睛、有头脑、有情感、有愿望的活生生的人,没有或极少想到,孩子自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幼小的却是极旺盛的生命就和周围的一切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他们一切都是在“学”,但作为一个生命,面对自然与社会这个庞杂的客体,就已经具备了主体的地位。他们作为人类的延续的一代,天然具有发展自己的能动性,他们带着惊奇而欣喜的目光,看待周围的一切,接触、观察、探究,于是就想、就说、就问、就哭、就笑,就有愉悦,就在苦恼、就有幻想、就有憧憬…“所在这一切,都是一种主体性的显现。待到他们要写作文了,也无非是把上述种种,用学会的文字表达出来,也依然是一种主体性的显现。作文,应该是学生的一种需要;作文,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情。
但是,偏偏有成年人要教他们写作文了。就忘了这么一回事,于是就出现了简单化、文学化的做法,直弄得孩子们觉得写作文这件事与他们简直无关了,所以也就不那么感兴趣,倒情愿去看动画片、口袋书、打游戏,因为那才是他们自己的事。
那么,所谓简单化、文学化究竟是怎样的呢?这须得到课堂上、到孩子们中间去调查研究才说得准。
何谓“简单化”?究其实质,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一种复杂的学习活动。其复杂性恰好表现在“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体现。”“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过程”。正因为作文教学要把训练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认识上,才真正地避免了“简单化”。
作文教学中的“简单化”倾向实为哪些表现?简言之有二:一是主张作文教学应“把力气用在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上”,认为只要在书面语言的训练上下功夫,就能写好作文。二是主张习作必须模仿,认为只要模仿得好,就能写好作文。这种主张企图告诉人们“认识”是简单的,习作能力的提高在于模仿与表达的练习,这是自欺与欺人。习作能力的高低,首先取决于人对客观事物认识能力的高低。鲁迅先生是尽人皆知的文豪,在语言表达上的功力上,某些御用文人未必就差多少,然而鲁迅的文章好就好在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洞察力和思想的革命性上,文笔的犀利取决于认识的深刻,文章千古不灭,在于思想认识永存。再者,语言的训练,文字的锤炼,实质是思维的训练,思想的锤炼。修改文章实际上是修改认识。譬如一位小学生写了这样的话:“小河里长了冰。”若是做语言的修改,就要谈动宾搭配不当之类,然而如何搭配才得当,恐怕还是要让学生真正地认识河水结冰这个事物方行。所以,不在提高认识和“有所感”上下功夫,只强调语言训练,怕是要做拉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求的蠢事了。
至于模仿,是不宜简单化地提倡的。真正有效的只有借鉴。包含着阅读后的理解;理解后在生活中的体验;体验后的感受,感受之后才能悟出作者之所以那样写的妙处。这是一个阅读、生活、习作有机联系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在主体活动中作者的认识、情感和语言向学生方面转化的过程,是真正的消化和吸收,它是学生的一个自我运动过程。这个过程的实质,如是模仿,就会被简单化,变成了比着葫芦画瓢,变成了生搬硬套。是一种懒汉和蠢人的哲学,是最没有出息的。试问,如果结构、句式、写法可以模仿,那么,内容、思想、认识、感情能够模仿吗?如果认为这也可以模仿的话,那么,作文倒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事情了。
何谓“文学化”?如果究其实质,学生的作文,也应算得上文学。孩子看到一只小鸟在叫,难过地说:“它找不着妈妈了!”就其文学性来说,那情感,那语气,那无师自通的拟人手法,那脱口而出的流畅,与杜甫笔下的“恨别鸟惊心”又有什么质的不同呢?如有人能教孩子这样写作文,当算得上高手。所以,把握住文学性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规律、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去体味,自然不能指斥为“文学化”。而真正的“文学化”倾向,却恰恰“化”掉了学生习作与作家创作所具有的共同点,即认识与反映客观事物的主体性;恰恰化掉了学生的作文与作家的作品所具有的共同点。即: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为情造文,有感而作,仅仅保留了文学的皮毛与躯壳,仅仅保留了文学的框架与形式,让学生去模仿、去套写,为文造情。“文学化”的倾向就是形式化的倾向。诸如怎样审题、点题、扣题,怎样抓六要素,怎样开头、结尾,怎样分段、过渡,怎样点明中心等等,统统律以格式、拘于框架、纳入套路。学生每遇作文,多的是条条框框,少得是真情实感,纵然将这些背得精熟,仍有无米可炊之苦,是写不出好作文,也无法提高写作能力的。上述种种,才是真正的“文学化”倾向,它的要害就在于“见文不见人”,为文而文,没有将作文看成是一种学生的需要,一种像吃饭、喝水、睡觉一样每日不可缺的需要,没有把作文看成是一种发展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因此,“目中无人”,是形成“文学化”倾向的根本原因。
正是针对“文学化”、形式化的错误倾向,新课标才提出了“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要求。从这一原则出发,广大教师在实践中悟出了只有“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才能使学生有感而发,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使文章“有动人之处”。“有动人之处”是针对学生的作文虽然文从字顺,但无真情实感;虽然有头有尾,但为文千篇一律,甚至一篇作文,取“点题、扣题”之巧,改头换尾、套人框架能应十题、百题之需的毛病而提出来的。这样的作文,之所以没有动人之处,恰在于太能够“想人所已想。感人所已感、写人所已写”,恰在于鹦鹉学舌。这样作文,不但学生索然无味,不得已而为之。而且教师读来,虽不能打低分。但看过三、五篇之后,也就打不起精神,一扫而过,一批了事,总不过是“结构完整、中心突出、语句通顺”罢了。要求学生的作文有“动人之处”,就是文学化的倾向吗?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能把孩子当作作家来看待,把孩子们的作文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的,所谓“动人之处”,只不过是希望能从作文中看到孩子们一颗活鲜鲜跳动的心。能从中看到孩子们心底的那一点真的感受、真的愿望、真的情意,尽管这些都是孩童的稚语,有时难免可笑,甚至是错的,但因其是孩子们的天性的流露、真实的表述,唯其这一点难能可贵的“真”,才觉得动人!难道当我们从作文中看不到这些,而看到的却是文从字顺的虚话、套话、假话,看到的是一颗颗被压抑的童心一副副被扭曲的面容,才觉得舒服不成?那恐怕就不是没有“动人之处”的感觉,而是一种误人终生的悲哀了。
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反对简单化,就必须坚持“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反对文学化,就必须坚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两个“反对”,一言以蔽之,就是反对“目中无人”,两个“坚持”,就是坚持“目中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