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要心中有纲目中有人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sj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已实施八个年头了,其间不乏成功的实验和有价值的成果,但从大面积教学的实际情况看,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大。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习作,至小学毕业,约占用280多个课时,习作也近百篇,加上日记等,训练不能说少,但相当数量的学生却每每惧怕作文,习作甚感吃力,作文水平难以达到课标的要求。费时、费力颇多,而收效甚微。
  有人说“注意小学作文的简单化、文学化倾向”。从现象上看,这两种倾向不但确实存在,而且相当严重,影响着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需要“注意”,且应着力克服。
  我认为,形成小学作文教学简单化、文学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目中无人”,即忽视学生在习作活动中的主体性,没有把学生视为有手脚、有眼睛、有头脑、有情感、有愿望的活生生的人,没有或极少想到,孩子自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幼小的却是极旺盛的生命就和周围的一切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他们一切都是在“学”,但作为一个生命,面对自然与社会这个庞杂的客体,就已经具备了主体的地位。他们作为人类的延续的一代,天然具有发展自己的能动性,他们带着惊奇而欣喜的目光,看待周围的一切,接触、观察、探究,于是就想、就说、就问、就哭、就笑,就有愉悦,就在苦恼、就有幻想、就有憧憬…“所在这一切,都是一种主体性的显现。待到他们要写作文了,也无非是把上述种种,用学会的文字表达出来,也依然是一种主体性的显现。作文,应该是学生的一种需要;作文,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情。
  但是,偏偏有成年人要教他们写作文了。就忘了这么一回事,于是就出现了简单化、文学化的做法,直弄得孩子们觉得写作文这件事与他们简直无关了,所以也就不那么感兴趣,倒情愿去看动画片、口袋书、打游戏,因为那才是他们自己的事。
  那么,所谓简单化、文学化究竟是怎样的呢?这须得到课堂上、到孩子们中间去调查研究才说得准。
  何谓“简单化”?究其实质,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一种复杂的学习活动。其复杂性恰好表现在“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体现。”“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过程”。正因为作文教学要把训练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认识上,才真正地避免了“简单化”。
  作文教学中的“简单化”倾向实为哪些表现?简言之有二:一是主张作文教学应“把力气用在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上”,认为只要在书面语言的训练上下功夫,就能写好作文。二是主张习作必须模仿,认为只要模仿得好,就能写好作文。这种主张企图告诉人们“认识”是简单的,习作能力的提高在于模仿与表达的练习,这是自欺与欺人。习作能力的高低,首先取决于人对客观事物认识能力的高低。鲁迅先生是尽人皆知的文豪,在语言表达上的功力上,某些御用文人未必就差多少,然而鲁迅的文章好就好在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洞察力和思想的革命性上,文笔的犀利取决于认识的深刻,文章千古不灭,在于思想认识永存。再者,语言的训练,文字的锤炼,实质是思维的训练,思想的锤炼。修改文章实际上是修改认识。譬如一位小学生写了这样的话:“小河里长了冰。”若是做语言的修改,就要谈动宾搭配不当之类,然而如何搭配才得当,恐怕还是要让学生真正地认识河水结冰这个事物方行。所以,不在提高认识和“有所感”上下功夫,只强调语言训练,怕是要做拉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求的蠢事了。
  至于模仿,是不宜简单化地提倡的。真正有效的只有借鉴。包含着阅读后的理解;理解后在生活中的体验;体验后的感受,感受之后才能悟出作者之所以那样写的妙处。这是一个阅读、生活、习作有机联系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在主体活动中作者的认识、情感和语言向学生方面转化的过程,是真正的消化和吸收,它是学生的一个自我运动过程。这个过程的实质,如是模仿,就会被简单化,变成了比着葫芦画瓢,变成了生搬硬套。是一种懒汉和蠢人的哲学,是最没有出息的。试问,如果结构、句式、写法可以模仿,那么,内容、思想、认识、感情能够模仿吗?如果认为这也可以模仿的话,那么,作文倒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事情了。
  何谓“文学化”?如果究其实质,学生的作文,也应算得上文学。孩子看到一只小鸟在叫,难过地说:“它找不着妈妈了!”就其文学性来说,那情感,那语气,那无师自通的拟人手法,那脱口而出的流畅,与杜甫笔下的“恨别鸟惊心”又有什么质的不同呢?如有人能教孩子这样写作文,当算得上高手。所以,把握住文学性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规律、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去体味,自然不能指斥为“文学化”。而真正的“文学化”倾向,却恰恰“化”掉了学生习作与作家创作所具有的共同点,即认识与反映客观事物的主体性;恰恰化掉了学生的作文与作家的作品所具有的共同点。即: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为情造文,有感而作,仅仅保留了文学的皮毛与躯壳,仅仅保留了文学的框架与形式,让学生去模仿、去套写,为文造情。“文学化”的倾向就是形式化的倾向。诸如怎样审题、点题、扣题,怎样抓六要素,怎样开头、结尾,怎样分段、过渡,怎样点明中心等等,统统律以格式、拘于框架、纳入套路。学生每遇作文,多的是条条框框,少得是真情实感,纵然将这些背得精熟,仍有无米可炊之苦,是写不出好作文,也无法提高写作能力的。上述种种,才是真正的“文学化”倾向,它的要害就在于“见文不见人”,为文而文,没有将作文看成是一种学生的需要,一种像吃饭、喝水、睡觉一样每日不可缺的需要,没有把作文看成是一种发展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因此,“目中无人”,是形成“文学化”倾向的根本原因。
  正是针对“文学化”、形式化的错误倾向,新课标才提出了“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要求。从这一原则出发,广大教师在实践中悟出了只有“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才能使学生有感而发,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使文章“有动人之处”。“有动人之处”是针对学生的作文虽然文从字顺,但无真情实感;虽然有头有尾,但为文千篇一律,甚至一篇作文,取“点题、扣题”之巧,改头换尾、套人框架能应十题、百题之需的毛病而提出来的。这样的作文,之所以没有动人之处,恰在于太能够“想人所已想。感人所已感、写人所已写”,恰在于鹦鹉学舌。这样作文,不但学生索然无味,不得已而为之。而且教师读来,虽不能打低分。但看过三、五篇之后,也就打不起精神,一扫而过,一批了事,总不过是“结构完整、中心突出、语句通顺”罢了。要求学生的作文有“动人之处”,就是文学化的倾向吗?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能把孩子当作作家来看待,把孩子们的作文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的,所谓“动人之处”,只不过是希望能从作文中看到孩子们一颗活鲜鲜跳动的心。能从中看到孩子们心底的那一点真的感受、真的愿望、真的情意,尽管这些都是孩童的稚语,有时难免可笑,甚至是错的,但因其是孩子们的天性的流露、真实的表述,唯其这一点难能可贵的“真”,才觉得动人!难道当我们从作文中看不到这些,而看到的却是文从字顺的虚话、套话、假话,看到的是一颗颗被压抑的童心一副副被扭曲的面容,才觉得舒服不成?那恐怕就不是没有“动人之处”的感觉,而是一种误人终生的悲哀了。
  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反对简单化,就必须坚持“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反对文学化,就必须坚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两个“反对”,一言以蔽之,就是反对“目中无人”,两个“坚持”,就是坚持“目中有人”。
其他文献
2018年8月27日21时30分许,刘海龙驾驶宝马轿车在昆山市震川路西行至顺帆路路口,与同向骑自行车的于海明发生争执。刘海龙从车中取出一把砍刀连续击打于海明,后被于海明反抢砍刀并捅刺、砍击数刀,刘海龙身受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在于海明致刘海龙死亡案中,于海明的行为是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
【摘要】  学科美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授课时展示物理美、试验中发掘物理美、知识延伸体味物理美等方面发掘物理学中的美,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物理美的魅力,受到物理美的熏陶,提高鉴赏物理美的能力,促进身心发展,激发学习热情。  【关键词】美;物理;发掘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的物理学习应当是一个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的过程,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掘物理美的过程,本身就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特别重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的“一言堂”,同时也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发展了学生的特长,在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一、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独立思考的需要,合作学习才能有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合作学习才会富有成效。否则,在学生对
【摘要】本文通过简笔画在“作图学文”教学中的作用、成效及注意事项的论述,还列举了教学实践中的实例,以飨读者。  【关键字】简笔画;作图学文    形象直观教学便于理解课文内容,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作图学文就是其中的一种,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简笔画在“作图学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简笔画在“作图学文”教学中的应用    简笔画的教学应用就是在语文课堂教时结合教材内容所运
【摘要】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改革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需求,本文阐述了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容以及对院校产生的变革影响。通过对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从而建立起崭新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教师 角色转变    近年来,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到教育部推出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到各地蓬勃发展、如火如荼的教育信息化热潮,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今
【摘要】本文从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出发,以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为主导思想,结合成人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提出了符合个性化教育服务要求的成人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的原则,初步探索了个性化成人教育课程建设方法。  【关键词】成人教育;个性化;网络课程    1 前言    网络课程是传统课程在现代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重建,是教师、学习者、媒体教材和网络学习环境四方持续地相互作用的过程与内容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
[摘要]教师必须适时地给予指导,教给学生必备的文本细读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即:文学理论先导、阅读鉴赏方法随行,辅之以教师指导。  [关键词]文本细读 细读理论 细读方法    文本细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学会通过字、词、句的字面义读出蕴涵在其中的情境义,深层义和象征义,进而读出“语文味”。文本细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凭其阅历和文化积淀,走进文本所营构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去体味、感悟作品,产生对
【设计意图】这是四年级下册的第四组作文练习,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要考虑中年级的特点,又要兼顾向高年级过渡的需要。此次看图作文,教学重在指导学生看图叙事,并通过前思后想,编写一个完整的故事。但与以前的要求不同,除了在观察中要有序、细致之外,还要将自己的感受融进叙述中──边叙边议,在教师层层深入的指导下,学生对这种写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高年级夹叙夹议作文训练做好准备。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
鼓励创新是我国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之一。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儿童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营造民主氛围,培养学生自信    自信是一种自我激励的精神力量,能够激发潜意识,释放出无穷的热情、精力和智慧。
高一年级是初,高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阶段,若衔接不好,会使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处于困难的学习当中,所以高一新生的衔接教学很重要。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进行数学学习,首先,教师要分析课改后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情况,查漏补缺,有的放失的进行教学。其次,教师要注意课改后初,高中教学方式的衔接。再者,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同时,教师及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让高一的学生能较好,平稳的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一、课改后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