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Ⅲ卷试题的三大特点

来源 :读写月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b35606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全国Ⅲ卷语文命题与全国Ⅰ卷、Ⅱ卷一样,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中国精神,引导当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奋斗精神、增长知识见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悉心研析,其中有三大特点尤其值得高三诸君关注:
  一、“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坚持立德树人命题导向
  古人云“文以载道”,今人曰“立德树人”,都是着眼于培根、筑基、铸魂。纵观2020年高考全国Ⅲ卷语文试题,处处体现了这一命题导向。论述类阅读的材料《谈谈<古文观止>》与语言文字运用中的“中华文化”,从不同角度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实用类阅读的对谈材料《对话〈钟南山:苍生在上〉作者》,钟南山院士和作家熊育群先生身上都体现出可贵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文学类阅读的文本《记忆里的光》探讨了普通劳动者对理想信仰的执着追求;文言文阅读材料《王彪之传》的传主王彪之体现了心系社稷、恪尽职守的家国情怀;古代诗歌阅读的材料《苦笋》赞颂了耿介品格、正直气节;名篇名句默写题中的《观刈麦》蕴含着中华民族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优秀传统。尤其值得一说的是作文命题,要求考生给高一新生写一封关于“如何为自己画好像”的书信,这需要应试者站在时代的高度,观照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思考人生的责任与担当,确立奋斗的目标与方向,画好光辉的青年形象,抒写绚丽的青春华章,为我们伟大的时代贡献自己的知识与智慧、才能与力量。
  再回顾一下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的语文试题,又何尝不是从材料选择、题目设置等方面充分挖掘优秀品德文化内涵,切实发挥优秀文化的浸润功能、榜样人物的示范功能,利用传统的优秀品格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请看,文言文阅读的材料选用的是吴起这位古代改革家的英雄事迹,其锐意进取、敢于改革的开拓精神,既对中国古代特定历史时期产生过较大影响,又给当今时代带来诸多有益启示、树立榜样标杆。再看古代诗歌鉴赏,节选了唐代诗人刘禹锡一首具有民歌风味的《插田歌》,描述农人田间劳作的美景,尤其是“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这几句,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插田画面,表达农民劳动的欢悦,思考劳动的意义,展现劳动之美。名篇名句默写题,要求默写《论语·子罕》中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喻示的是青少年要有坚定的理想,要有百折不回的意志。凡此种种,无不凸显“为国选材”的命题意图,引导考生传承中华文化,弘扬爱国精神,接续时代奋斗,谱写奋进之歌。
  二、“决胜文场战已酣,行应辟命复才堪”——落实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科学考查语文学科关键能力,是高考语文命题的一贯追求。2020年全国Ⅲ卷语文试题以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等六项关键能力为突破点,探索学科能力考查的科学途径,具有鲜明的风向标意义。
  在考查阅读理解、信息整理能力方面,试题重视对“读什么、如何读”的引导,提升思维能力和审美水平。比如,文学类文本阅读《记忆里的光》设计了两道思考题,一是具体分析作者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层次,二是赏析题目“记忆里的光”统摄全文的谋篇布局特色。很明显,这是“回归教材、回归语文能力本位、导向读书、丰富人文积淀”的重要举措,引导考生深入文本真阅读、梳理文脉理层次、把握结构明谋篇,落实“读什么、如何读”这些基本的阅读任务。又比如,古代诗歌阅读题“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引导考生温故知新,运用联想、类比等思维能力,理解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人才培养观,从而提高古诗审美鉴赏能力。


  此外,试题巧设情境,聚焦语言表达和应用写作能力。语言文字运用题,依旧沿用“随境设题”的命题方式,落实词语运用、语病识别与修改、语言逻辑连贯以及新闻语段压缩等能力点。而作文试题,沿用了全国卷常见的应用写作文体——书信体,引导考生寻找各种“镜子”,精心绘制“自画像”,审视自我,思考人生,感悟时代使命,明确青年担当。
  试题还加强了对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比如“如何为自己画好像”这道作文题,通过设置充分的思辨空间,由浅入深地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首先,学生需要对试题材料进行细读辨析,挖掘其内含的逻辑关系——认识自我的困难,如何克服这一困难,以及认识自我的意义,这三个环节构成辩证统一的整体。其次,学生必须运用辩证思维,从中提炼出三对重要的辩证关系:认识的主体与客体、镜子与自画像、个体与社会。最后,规定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回归生活现实,一方面促使学生进行批判性探究,思考“画好像”中的“好”的标准何在、具体内涵是什么;另一方面启发学生认识到,“画好”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上述三对辩证关系。整个作文题的材料、情境和任务设置,就在对“如何”“画好”的思考求索中,让学生体味如何达成理论思辨与现实实践的辩证统一。
  三、“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彰显情感熏陶人文关怀
  人们一般认同,语文有两大根本属性,一曰工具性,二曰人文性。2020年高考全国Ⅲ卷的语文试题同样具有这两大特性。除了上面谈到的语文学科关键能力之外,这里还要提一提这份试题所彰显的人文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命题人对考生的友好关爱、情绪抚慰。这份试卷坚持情理之中、意料之“内”的原则,便于稳定考生心情,使其以平静而积极的心态阅读和答题。不仅试卷结构与往年一致,分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与写作这八个模块,符合考生对试题的认知和预测;而且精选背景为考生所熟悉的命题材料,考查内容与教学内容巧妙对接、有机融合,比如论述类材料选用分析《古文观止》选本特点的文章,《古文观止》为广大考生所熟悉,其中有多篇选文为初、高中教材的必修篇目,考生对此感到亲切,不至于因为陌生而恐慌。还有好几道试题的选材贴近现实生活,不回避热点话题,比如文言文阅读和实用类阅读中的疫情防控、语用题中的食物热效应和湖北疫后重振发展等等,也都符合考生对时事的关切与预期。虽然实用类文本阅读没有像全国Ⅰ、Ⅱ卷一样沿用非连续性新闻阅读命题形式,而是“出其不意”地考查新闻访谈(对谈)这种“全新”的新闻文体,但考点的要求没有变,依然是“注意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此外,试题平易朴实、立意明显、指向清晰、难度稳定,也有利于考生正常发挥。
  二是题目本身显现的思想导向、情感熏陶和人格养成因素。比如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文本《记忆里的光》,文中通过作者少年、青年、中年各个人生阶段往事的回忆,反复陈述作者对镰刀锤头的特殊感情,并通过贾队长对用红线绣了镰刀锤头图案的挎包的珍视,关联起他人生中难以忘怀的一段经历,体现了文中人物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这些生动的故事、形象的描述,能实现对考生的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促進考生形成健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又如名篇名句默写题第(1)小题考查《论语·述而》中的名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也同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人民日报》曾发表评论说,“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校园”。其实,这份高考语文试题就很好地达成了这一目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通过研读全国Ⅰ、Ⅱ、Ⅲ卷3套语文试题及其他各省市语文高考试题,可以做到“知己知彼”,有利于新的一年组织迎考复习,有利于日常教学“提升站位”“找准靶位”“明确方位”“做法前卫”,为打赢来年的高考战役而做好准备、搭建框架、夯实基础、历练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印象中,故园下过一场大雪,下得到处银白。腊梅园里只听得见雪落的声音,我踮起脚够到盖满雪的腊梅枝,“叭拉”一下把雪含在嘴里,然后揪下几枝腊梅带回家去。  雪化的时候,我去往另一座不怎么下雪的城市上学。这里的春天就像樱花的花期那么短,于是冗长的夏天接踵而至。地理老师在气候分布图上圈圈点点,圈出长江中下游的一小块儿,说:“我们就在这儿,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上……”  “0摄氏度以上怎
期刊
埃隆·马斯克最著名的身份是特斯拉的老板,最被影迷认可的身份是现实版钢铁侠。他虽然不是钢铁侠的原型,但是影片导演和角色扮演者小罗伯特·唐尼都说,创作灵感大量来自于埃隆·马斯克。最近,他被广为人知的是拥有一家发射火箭的公司。其实,他还有做太阳能的公司,做地下轨道交通的公司,等等。那么,他搞这么多看上去业务关联性不大的公司是要做什么呢?  在2016年的一次演讲里,他说出了自己的终极目标,演讲的题目是:
期刊
小说文本的“叙述时间”主要由“时序、时距、频率”等内容构成,其中,叙述“频率”在作品中,可以分为单一叙述和重复叙述。亨利希·米勒在《小说与重复》中说:“一部小说的阐释,在一定程度上要通过注意诸如此类重复出现的现象来完成。……可以肯定地说,重复表层的形式主要对文学与历史、政治和伦理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意义。”由是观之,文本中的“重复”并非“闲笔”,它蕴含着作者的匠心与经营。现阶段的一些学术论文,已经关注
期刊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散文中流传最广的名篇,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堪称抒写祖孙深情、母子亲情、夫妻柔情的典范之作。作者聚万般情感于小小的项脊轩,其中有少年對美丽人生的渴望与憧憬,也有祖母、母亲及妻子温暖的问候与深切的期盼,更有弥漫在字里行间的无尽的悲情,饱含科举制度下读书人承受的苦难与哀愁。  项脊轩里蕴藏着整个“春天”  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书斋既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空间,也是一个自由阅读与思考
期刊
三种单纯而强烈的感情支配了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些感情如阵阵飓风,吹拂我动荡不定的生涯,吹过那深沉痛苦的海洋,直抵绝望的边缘。  我寻求爱情,是因为它带来狂喜。它是如此令人心醉神迷,我常常会为了这种短暂的欢乐而牺牲余生。我寻求爱情,是因为它能摆脱孤寂。身临这种难耐的孤寂,一个人战栗的目光会瞥过尘世的边缘,直透那冰冷而不可测的无生命的深渊。我寻求爱情,还因
期刊
您问我,您这些诗写得好不好。您问我,从前您也问过别人。您把它们寄给杂志社。您把它们同别人的诗进行比较。若是有那么一些编辑部拒绝发表您的尝试之作,您会心犹未甘。因为您让我给您出主意,那么,我现在就请求您放弃这一切。尤其是在目前,您绝对不该求助于别人,没有人能给您出主意,没有人能帮助您,没有人。只有一个办法——您要反省。  研究一下促使您写作的原因;检查一下这原因是否扎根于您心灵的最深处;坦率地承认,
期刊
明朝的末代皇帝——以其年号而被称为崇祯帝的明思宗朱由检,在我国历史上的历代亡国之君中,是最受后世舆论同情乃至赞扬的一个人。清代纂修的《明史》称颂他“承神(宗)、熹(宗)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勤惕励,殚心治理”“盛德度越千古,蒙难而不辱其身,为亡国之义烈矣!”这样的评价,简直可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媲美,较之周赧、汉献之流,真有天壤之别
期刊
杜甫的诗歌意境宏阔,极富盛唐气象。究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杜甫有心系天下、担荷人类苦难的博大胸襟;二是其诗歌的造语布象有一种自觉的宇宙意识,喜用阔大的空间词汇和久远的时间词汇入诗,时空交感,自成境界。杜甫对时空似乎非常敏感,常常在诗歌联语即构成一个押韵单元的两句诗中,出现时间与空间的意象对举。杜诗研究专家韩成武教授称之为“时空并驭”。(《杜诗艺谭》,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版)这种表现手法,
期刊
【原文】  大师(节选)  双雪涛  母亲还在的时候,我就跟着父亲出去下棋,父亲走在前面,我在后面给背着板凳。母亲常说:儿子,你也不学好,让你妈还活不活?我说:妈,作业也写完了,去看大人玩,算个什么事儿啊。你好好活着。就背上板凳跟着父亲走。父亲从不邀我,也不撵我,愿意跟着走就走,不跟着也不等,自己拿起板凳放在自行车后座,骑上车走。只是看了两年,父亲的棋路还没看懂,大树下,修车摊,西瓜摊,公园里,看
期刊
【原文】  我包罗万象(节选)  埃德·扬郑李/译  巴巴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害怕。它不怕把它团团围住的兴奋的小孩,而是十分镇定地接受着加州夏日烈阳的炙烤。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是能说得通的,因为它生活在既安全又轻松的环境中。巴巴是一只肚皮雪白的穿山甲,这种惹人喜爱的动物约莫一只小猫那么大。它脸颊边缘的一圈毛好似山羊胡,粉色的脸颊下方是一截尖尖的、没有牙齿的口鼻——十分适合吸食蚂蚁和白蚁。它最具特色的是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