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素质浅析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su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素质至关重要。如果教师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并充分发挥其作用,那么师生的教学双向活动将是愉快的、积极的,学生获取知识的时间段也是最佳的。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素质;学生能力
  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素质。信息技术教师是教师中的IT人才,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不仅决定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更决定着中学教育信息化进程。信息技术教师是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支点,并在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中扮演不同角色,既要与各学科教师合作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还要培养学生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获取、处理和创新的学习能力。如何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与信息技术教师有直接密切的关系。
  一、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是前提
  教学活动实际上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情绪,是组织好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扎实,准确解答学生所提的各种问题,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较好地进入最佳思维状态。
  二、教育理论的学习
  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决定其教学行为的关键,而教学理念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形成和发展的,因此不同教育理论影响下的教师往往会有不同的教学行为。显然,掌握并明确各种教育理论的特点,扬长避短、灵活运用,乃是提高教学绩效之根本。
  1.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着重说明学习是怎样产生的;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有哪些规律;学习结果使学习者发生怎样的变化,是外部的行为操作还是内部的心理结构;如何才能有效学习等问题。描述如何学习的理论流派很多,一般概括为四大流派:即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各种学习理论各有千秋,只有认真学习并深刻领悟各自不同内涵后,才能根据不同的教学条件(包括硬件、软件、学生和教师等)、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等,合理选择和综合运用。
  2.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来自教学实践,是人们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理性思考的产物。关注如何改进和指导教学实践。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或观念体系,它以各种教学观念、主张和见解形式出现,因而具有层次性和复杂性。
  3.教学设计理论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的“预案”。其撰写流程可归结为以下几个环节:①学习课程标准,领悟其针对该部分内容的具体要求;②分析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③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④谋划教学策略;⑤选择教学方法和媒体;⑥预设教学过程(可采用流程图、多项细目表或过程描述等形式);⑦设计教学评价方案。
  三、专业能力的提升
  “所谓知信息技术,就是要读懂信息技术,就是要把握其基本要义,唯有此你才有可能登堂入室,加入信息技术教师行列,你才可能有资格或有可能谈论专业发展的问题。”作为一名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知信息技术”尤显得迫切,因为农村学生接触的东西没有城里学生多,许多信息技术方面的只是需由教师引导,“知信息技术”是对一个信息技术教师素质的前提要求,不知信息技术,无从谈信息技术教育,因为可能会将教信息技术的目标带了偏离教信息技术的航线,正如一个非舵手掌舵一样,多半的舵会将船开离航道,因为他不知道这个船行驶的目标是什么。
  所谓专业能力指信息技术教师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科能力。具体说就是信息技术教育职业能力,包括文本解读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课内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评价能力、课外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等。信息技术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果没有专业能力作支撑,就无法将专业知识更好地融入信息技术教学中,笔者所在学校有几位信息技术教师是非专业出身,没有经过系统化的专业能力训练,所以,在个人专业能力方面往往落后于经过系统化学习的信息技术教师。因此,这些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使之有一个质的提升,当然,专业出身的信息技术教师应该重视这一点,因为,时代在发展,不同时代对相同文本的解读不一样,对相同文本的教学设计不一样,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设计也不一样。
  四、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指人们通过实践获得的掌握和运用科学的能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将不断融合,近年来的课题研究中,有关“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的研究主题频频出现,这必将很大程度地反映在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
  五、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教研能力
  教师应具有一定的教研能力。“教而不研则空”,“教研”除了指教学和科学研究外,更强调教学和教学研究,只有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教学研究,才能逐步提高教师教学素质和全社会教育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优秀的教师应研究自己的教学,懂得请他人观察和点评课堂教学对提高教学水平的意义,虚心听取学生、家长、同事和领导的意见,提高其教学水平。同时,紧跟科研步伐,汲取改善教学的最新科研成果。这样,教师通过自身满怀激情的不断进取,影响和培养学生追求同样的科学精神,从而造就具备同样良好素质的年轻一代。
  六、信息技术教师应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以学生的“学”为中心,鼓励学生开展研究、协作、自主性学习,倡导“学中用、用中学”,实现信息技术知识的“个性内化”与“文化升华”。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条件是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离不开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灵活的因材施教的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机械地、一成不变地执行教学目标,而应根据即时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学生实际等调整教学目标,发挥教学机智,捕捉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生成新的教学目标,使预设的目标和生成的目标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兴趣。如讲授“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关键词提炼时,可以与学生语文课上正在学习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相结合,让学生提炼关键词,并下载flash观看。这样既能让学生收获信息技术知识,又能和其他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学起来非常感兴趣,效果非常好。另外,近几年兴起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已经改革了信息技术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以学生学习合作者的身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营造活跃、积极的课堂氛围,追求学习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改以来对于生物学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注重对于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的培养,因此具体到学校生物教学层面就是对实验教学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实际体验更加重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的生物实验教学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实验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和教师对于实验教学的认识都存在较大的问题。本文立足于促进学校的生物实验教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
摘 要:“异地高考”的兴起引起大众对教育公平的热议,现象存在本身实在说明教育不公平的存在。人力资源、财政资源的分配是不公平的其中原因,此文主要从规范设定高等院校招生分数线与标准划分高等院校等级的角度提出建议促进高等教育公平。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公平;高等院校  “异地高考”的热议掀起了人们对高等教育公平的讨论热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相关专家学者贡献颇大,但仔细归纳发现主要集中于建议政府提供政
摘 要:现在的课堂教学应该是高效的课堂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高效快速的完成教学任务,高质量的达到教学的目标。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创造民主的和谐的宽松的学习氛围,自己主动的去学习,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自主学习;课堂气氛;教学策略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摘 要:学生的思想政治是教学的基础,在学校教育中主要采取政治课程的方式。高中政治对学生的生活、学习起着重要作用,作为高中政治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政治课,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标。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方法;新课改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备环节,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保证学生思想端正,帮助学生更好的投
摘 要:在职业高中物理教学中,如果我们能真正做到使学生打好基础,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学会知识能力的迁移,就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不仅将知识学牢学活,而且能将其转化为自身能力,并能多方面培养学生自身实际能力,真正做到在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关键词:职业高中;物理教学;思维;方法;培养  职业高中职业高中物理学不仅本身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其他学科
摘 要:体育课是初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人都觉得体育课更能释放孩子爱玩的天性,可以在户外呼吸新鲜的空气,增强体魄,愉悦身心,通过体育锻炼,能让学生有一个强壮的体质与健康的体魄。初中体育课主要由课内的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组成,教学的任务和目标是通过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让学生科学地运动成长,再通过锻炼,巩固课堂教学内容。体育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除了能让学生掌握基
摘 要:学生全面发展是我们教育的目的,而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历史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承受能力教育,是一个科学的教育手段。通过历史课堂心理承受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是历史教育的重大任务。  关键词:历史教学;心理承受能力;品德教育  培养“韧”性精神,其实就是培养学生面对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由于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一些老式教育中不曾出现的新情况不断地开始
摘 要:新课改以来对于语文教学的教学理念开始发生较大的转变,从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来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这种学科特性让语文教育具有更多的德育色彩,在语文教育中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育中对于情感教育的渗透的相关研究也就相应的增加了,本文立足于促进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讨论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希望能够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摘 要:阅读能力是人一生的重要能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不仅关系着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而且影响到整个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将来的继续学习。因此,在历来的语文教育与改革实践中,阅读教学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目标往往很难达成,阅读能力和技巧的培养经常不能落实,学生一学期学习十几节课文,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学习上百篇课文,还是不一定能有效的独立阅读。而且,好多学生随着
摘 要: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必修科目,对学生有着深远影响。语文中包括了语言、文章、文化、人文等多方面知识,语文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传承中国文化,还能够教会学生识字、认字、写字,是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如不打好语文基础,其他科目学习更会十分吃力。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但当前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现状并不理想,教学有效性较差,教师在课堂中并不重视写字教学,缺少正确引导,忽视学生写字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