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冯骥才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ijiushi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骥才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运用文字炉火纯青的著名作家之一。
  然而,作为画家的冯骥才却鲜为人知,其实他的绘画作品,特立独行、面目清楚,有着极富魅力的绘画语言和个人色彩。他的画与他的小说散文比对起来亦毫不逊色。
  按冯骥才自己的话说:“画在文先。”公平地说确实如此。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陆续发表一系列伤痕文学名扬天下之前,就已经从事绘画生涯,且挥洒丹青十五年之久。他在“绘画自述”中说:“上世纪60年代初,那时以摹制宋代北宗诸大家画作为生,得以钻研古人的画理画技,其中偏爱范宽、郭熙、刘松年、马远、夏圭和张择端。于是侧锋的斧劈皴斫和中锋的长线勾勒深刻地记忆在我的笔管里。同时,注重师法造化,常常肩背画夹,外出写生,近及京西蓟北,远赴岱宗太行,这一阶段绘画追求时代山水与传统审美的融合,可惜画作多毁于‘文革’与地震,残剩寥寥。”由此可见,冯骥才从学画伊始,就对中国画的传统基础进行了严酷的锻造锤炼,并从大量的外地写生中汲取营养,为日后的绘画创作打下了不可或缺的深厚根基。
  天津是一个“盛产”画家之地。仅清末民初到如今,如秦祖永、刘奎龄、陈少梅、刘子久、刘继卣、孙其峰、王颂余、孙克纲、肖朗、秦征以及一大批天津美院日正中天的画家教授们不胜枚举,尤其后者大都是我几十年间相识并过往甚密的师友知己。我不知冯骥才与诸多画家的关系和所受影响,但我看了冯骥才的画,却更加深了对天津画家的认知与了解。
  冯骥才希望他的画单独站在人们面前,希望人们从纯粹的艺术角度来看他的画,于是我静下心翻来覆去把这次展览的作品看了无数遍,全然忘了画家原是一位有着多顶乌纱的官方人物,也忘了他的文学作品是怎样的风靡当代,我是以一个纯专职画家的标准去度量审视他的!也许有人会说冯骥才的画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甚至拿批评吴冠中、黄永玉等人的理论来批评他,我认为那实在是太狭隘浮浅,或者说是太没有读懂冯骥才了。
  冯骥才不同于上述二位人物,更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位画家,冯骥才只是冯骥才,他的绘画只属于他自己!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来自传统、来自生活。他的一枝一叶,一点一画,每一个画面,都准确无误深深地打上了“冯氏印记”!
  绘画技法是美术作品的优劣标准。中国画讲究笔墨,西洋画讲究色彩。冯氏绘画属中国画序列,论其笔墨我们不妨看一幅小品《林涧》,画家用几块浓墨焦墨画近处大树枝干,淡墨烘托后边树荫,焦墨淡墨混用擦出林涧小道,一幅最纯粹的中国水墨画跃然纸上。类似的作品还很多,如《雄风》,画家以重墨勾近景树木,用淡墨晕出天空,云白处盘旋着一只苍鹰,美极了!再如《野桥》,一桥搭两岸,全画唯小桥落焦墨,灌木河岸均以淡墨湿画,如细雨朦胧处,野桥空待人。更为生动者有《大河直下好放舟》,一半水飞流,一半云飞烟。极具表现力的淡墨画云、画水,重墨画船,枯笔擦近水,同样不大的篇幅把大河放舟的奇险景象挥洒得淋漓尽致!然而,画家更多的是中西融汇的神来之笔,最具代表的作品是《期待》,夕阳斜照的农家小院,两扇柴门微微半开,在夕照下柴门影子迎着画面拉出界外很长很长,院内上下树荫婆娑,隐约朦胧,是小院主人的期待,还是画家观者的期待?我甚至企望从光怪陆离的画面中突然出现一个人影,画中的期待之情牵动着每一个看画人的心,堪称经典!一幅在中国画上显示出光影并获得奇效的作品是《照透生命》,画家以浓重黑墨画出树干,中间白色的耀眼阳光刺射出来,将画面照亮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画家题曰“梦中的太阳”,更点出其间的神秘;另一幅《村口》同样是墨色加彩,中西合璧,与《期待》有异曲同工之妙!至于画面简洁者如《深巷》,看似随意的几笔浓淡干湿,把一处小巷勾画得美不胜收。如果有人说像吴冠中,那么我则认为从用笔用墨来看,冯氏比吴氏讲究太多了,冯画更显示了中国绘画线的美妙,用笔的遒劲!还有两幅令人称道的作品,一曰《树后边是太阳》,再一曰《冬日的诗》。前者将纸前三分之二留白,顶端三分之一画着疏疏密密的灌木林,多条树影映照下来,爬满了近处洁净的雪地,绝佳的一幅隆冬景色,可谓洋为中用、美轮美奂的艺术典范。后者标明《冬日的诗》,一派北国风光,一根根挺拔细长的柳条拉入画中,显示了画家坚实的功力,至于一款小溪在水墨中加入蓝色,更显得画面宁静祥和,观众欣赏起来非常舒服,乃上上之品!
  不少作家先以文名,随之挥毫,或书,或画,如李准、梁斌、贾平凹,然大都以票友身份出现,这与我们所看到的冯骥才绘画有着本质的不同。冯骥才的美术作品,绝对的专业水平,加之他俊秀的书法,也极富冯氏格调,与他的画作相为呼应,浑然一体!
  冯骥才曾有一篇著名的演讲,题目叫做《绘画是文学的梦》。它几乎是单刀直入,简洁生动地阐明了文学与绘画在冯骥才心目中的关系与位置,以及诉不完说不尽的种种情怀。
  画家很愿意将自己的作品与诗连在一起,尤其文人画家更甚。冯骥才不仅仅以诗入画,他说:“除去诗词,我更喜欢把散文入绘画,成为一种能叙述的画。”不错,他的很多作品都仿佛在给人讲故事,让人品味,引人遐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画家的意愿和目的是完全达到了!
   (责编:魏佩)
其他文献
顾海林(1845-1894年),江苏省江都人,扬州派画家,最近几年,其纸绢作品屡屡上拍。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此人于光绪早期在江西波阳云林阁创作的一批瓷绘作品受到浅绛彩瓷收藏界一批发烧友的狂热追捧,而对其身份的考证,则牵动了笔者三年的神经。在考证的过程中,有资料贫乏的困惑,也有发现线索的愉悦,更有得到结果的欣喜。其甘、其苦,在短短的几年间使一个浅绛彩瓷爱好者刻骨铭心。  初识顾海林的作品,是在200
期刊
编者按:  近年来全球收藏界受金融危机影响颇显萧条,但华人收藏却欣欣向荣,呈现了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华人收藏家地位也日益提高,自2008年首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创办以来,更是受到了海内外广泛而又强烈的关注。2010年11月5-6日,第二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又如期在上海成功举办,此次参与收藏家身份之重、收藏之丰为前所未有,为此本刊特辑论坛部分专家学者的专题演讲与广大读者分享。(以下文字系作者根据录音
期刊
汉代的五铢钱,吸取了秦半两形制的特点,以量命钱,钱重五铢。五铢钱的正、背面有凸显的外廓,形制上的先进性,成为我国货币史上寿命最长的货币。  东汉以后,苦于长久战乱,经济凋敝,统治阶级实行了一种“放民铸钱”的政策,为其自身的需要,铸币权“时放时收,向无定见”,其结果造成私铸泛滥,“榆荚”猖獗。东汉晚期出现的“剪凿五铢”钱,便疑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所谓“剪凿五铢”,其实就是将一枚完整的五铢钱,凿取钱
期刊
鸳鸯美丽多情,自古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永恒爱情的象征,也是一夫一妻、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表率。传说鸳鸯一旦结为配偶,便相伴终生,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寻觅新的配偶,而是孤独凄凉地度过余生。虽然有人认为这只是人们看见鸳鸯在清波明湖之中的亲昵举动,通过联想产生的美好愿望。其实现实中的鸳鸯并非如此,然而这并不影响人们借着鸳鸯来抒发对忠贞爱情的向往。以鸳鸯为题材的诗歌、绘画,从古至今经久不衰,在
期刊
渐江,安徽歙县人,明末清初时重要画派“黄山派”的著名画家之一,同时又是“新安画派”的先驱,还与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合称“海阳四家”。他善写梅竹,但以工画山水而名重一时。既重视传统,又强调创新,是一位具有创造精神的僧人画家。安徽省博物馆藏有渐江多幅作品,其中《山水梅花图》册,取景摄物,很不一般,构图新奇,技术娴熟,用笔颖脱,着墨精致,以清淡渲染的色调得其高古简洁之气,是一幅幅很有自然界气息和作者独创
期刊
在近代文化艺术发展史中,弘一法师无疑是一个传奇。  启功先生有诗赞曰:“吾敬李息翁,独行行最苦。秃笔作真书,淡静前无古……”  弘一法师(1880-1942年),俗名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字息霜,别号漱筒。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他出身豪门,留学日本,博通古今中外,名冠中西南北,在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美学教育、报刊宣传、社会活动等领域均有建树。“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20岁
期刊
近年来,浅绛彩瓷越来越受到瓷器收藏者的追捧,有关浅绛彩瓷的研究考证文章也日益增多,但究竟是谁引领了浅绛彩瓷的发展振兴,一直是藏界关注的焦点。笔者通过多年的收藏研究,终于发现了光绪初年的督陶官——唐基桐,正是这位书画兼擅的督陶官,身体力行,团结御窑厂的画师们,积极参与浅绛彩瓷的创作实践,促成了浅绛彩瓷在光绪年间逐渐成熟、大放异彩,为中国陶瓷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初识唐基桐    在湖南
期刊
大凡画人,要有“人味”。  看到孟喜元先生画的人物画溥儒,不由得会联想到无伴奏歌唱或独角戏。画面无背景、无衬托、无渲染,隐含着人生的舞台上溥儒先生一人一世界的存在。孟喜元笔下的溥儒,不需陪衬,无需伴奏,仍然表现出多音阶、多重叠、多角度、宽音域,跳跃式大起伏的情绪和情感。尽管微妙,但溥儒先生饱满、浑厚、辽阔的气势凸现眼前。孟喜元的人物画体现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意气风骨,嬉笑怒骂。画面创作以写实为主,
期刊
由雅昌艺术网策划发起并联合新浪微博、《收藏界》杂志社等众媒体机构主办的“第五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2010)”及发布活动于4月28日正式落幕故宫。本次评选活动的主题是“坚定信念,重新出发,艺术让中国飞扬”,吻合故宫的历史文化,呈现艺术中国的学术性和使命感。  本届艺术中国的“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水天中,长期从事近现代中国美术史论研究,对中国画与中国油画的发展史有着丰富的著术,论述精辟,学
期刊
在我的书斋安和堂壁上,悬挂着一幅六尺整张的山水大中堂。这幅原装裱的山水大画为晚清新安画家汪杰的作品(图1、2)。披览此图,画家以墨笔略施浅绛,写秋山行吟之图,画中主峰峭拔嶙峋,后有群峰入云,应是黄山之景。近写霜崖飞瀑,寒树丛林,二高士策杖立于瀑前,遥看山色,怡然自得。足下临寒溪,有水潺潺;高处置山亭,松风簌簌。石径无人,曲折穿连而上,直至远峰,似有高人隐逸其间。整幅画作行笔古劲敦厚,深得宋元人笔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