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岸之花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57014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高年级的文本与低年级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题材丰富——有写人叙事的,有描景状物的,有阐明哲理的;体裁多样——有记叙文、说明文、古典诗歌、小说、说理性文章等。教学方法也不再拘泥于教师篇篇精讲,不再局限于文本的内容阅读,而是对语文素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应该有更大地体现。本文就苏教版第12册语文教材结合白己的实践谈谈浅见。
  一、教中善“比”
  所谓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在内容或形式上有相同或相似之处的作品编为一组,相互对照,辨析异同。对一篇文章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如果孤立地阅读,有时候不一定能更准确地把握,但如果把它和同类的文本进行比较,可使学生从复杂的现象中迅速抓住实质。
  苏教版12册“壮美的山川”主题单元教学中,我们推荐了泛读课文《三峡之秋》(北师大版)、《三亚落日》《记金华的双龙洞》三篇写景的文章,三篇文章都有写景的三要素(写景要有顺序,写景要有特点,写景要有情致),鉴于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在第一课时,在学生阅读了三篇文本的基础上向他们抛出了三大问题:1.这三篇文章按什么顺序来写?分别抓住了所写景物的哪些特点?(能力训练理解、概括)2.三篇文章的语句是如何表现这些特点的?选择典型语句赏析。(能力训练:分析)3.本单元三篇写景的泛读文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各是什么?试着从内涵、写作特色等方面进行比较,小组合作完成研究报告。(能力训练:拓展、综合)
  在比较阅读教学中,选准比较点是关键,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教者“善比”尤为重要。因此教者在备课中要高屋建瓴,从文章的内容上去选取比较点,从语言的运用上去选择比较点,从语言的表达方式上去选取比较点,从写作的技法上去选择比较点,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当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来选取比较点,使学生体会不同词语的表达所传达出来的不同的效果,从而不断感悟、积累语言。
  二、“比”而乐学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比较法教学,对学生来讲,其实就是一个寻找异同、寻求认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思维相互碰撞处于兴奋状态,运用得当,比较异同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第2课时,学生六人小组合作学习,将文本进行分工阅读,用“找中心句法”“重点段落归纳法”“找关键句、关键词法”,在文中圈画出来,大家讨论概括后由记录员填写在研究报告上。小组成员商讨决定赏析的文本,然后分工合作,两人从内涵、两人从写作特色、两人从妙词佳句分别赏析,最后六人碰头探讨,形成小组个性化解读,共同完成研究报告。
  在第3课时,小组代表依据本小组的研究报告发言,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在有疑问的地方做标识,为下个环节做准备。报告内容清晰、表达完整的学习组,可以自己在研究报告上面上一颗星。其他小组依次对有疑问的地方提出问题,报告组成员解疑,如未能回答,其他小组可帮忙补充,也可以对报告小组遗漏的内容直接补充,最后将现场生成的内容补充到研究报告上,若补充内容含金量较高,可以为其加上一颗星。
  这节课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情绪轻松,思维开放,时时涌现出精彩的言论和闪光的思想。可见,对同一题材不同文本的异同方面找准角度进行比较,变传统的单一阅读为比较阅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想,学生不仅仅阅读了几篇写景的文章,更多的是学会了如何解读写景的文本,有了自己学习思考问题的方向。在接下来的几个主题单元学习中,学生乐于用比较阅读法去学习泛读课文。如在“英雄儿女”主题单元中写人叙事题材的文本有关描写方法的比较阅读时,他们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侧面描写说得头头是道。每当他们发表白己研究后的观点时,小脸上总是放着光,我能感受到他们正体验着学习的快乐。
  三、由“比”及彼
  我们在主题单元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入片段作文的训练,将学生比较出来的好的片段拿来作为范例,帮助学生分析,指导学生仿写,从而由阅读指向写作,再由写作技巧的掌握,将同一类文本的深入理解反作用于阅读教学。如在“壮美的山川”主题单元中我们挖掘了《烟台的海》和《三峡之秋》中的片段,指导学生写作。
  1.写作技巧:生动细致的描写
  范例: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写作提示:在描写某一处美景的时候,尽可能纳入你最多的感官细节,在只有视觉和听觉的描述中加入嗅觉,考虑在适当的地方加入味觉或触觉的描写。通过细节来表现这里的美,而不是直接告诉别人这里有多美。
  2.写作技巧:景物描写的整体感
  范例: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写作提示:在描述时,尽可能纳入你更多的感官细节,景物间彼此照应,写作时彼此渗透,遥相呼应。通过整体的画面来表现这里的美丽,描绘一幅完整、和谐的画面,而不是对几处景物的一一罗列。
  比较阅读法并非现代人发明的一种方法,而是古代一向就有的传统的读书方法。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一部文学理论名著,作者正是从许多作家作品的比较中,总结出一系列创作理论的。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理解,才能形成知识结构,才会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近期,观摩学习了中小学、幼儿园许多优秀青年教师的语文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论是阅读课、读书指导课还是作文课,都有一条路径抵达有效教学。  一、简约——通往有效教学最智慧的路径  中小学的课堂基本以40分钟为准,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怎样让学生学有所得,甚至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呢?精简教材是关键。  翻开戴安娜、卡伦合著的《优秀教师的课堂艺术》,快乐教育的新方法令我们目不暇接;阅读雷夫的《第五十六号教
期刊
教师应该从学习主体——学生人手,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教授学习方法,创设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想学,爱学,乐学。  一、转变学习观念,变被动为主动  第斯多惠曾指出:“一个人要不主动学会些什么,他就一无所获,不堪造就……人们可以提供一个物体或其他什么东西,但是人却不能提供智力。人必须主动掌握、占有和加工智力。”  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应是自己的事,但在小学生的眼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认为这是家长、老师的事
期刊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写景诗(抒情诗)、纪事诗(咏怀诗)、咏史诗(怀古诗)、咏物诗(言志诗)、边塞诗(征讨诗)等。这些诗作具有音乐美、意境美、形式美、语言美的特点。教学时要多元解读古诗作品,深度建构古诗的理想教学境界,使师生在诗情画意中朗读触景,驻足悟情,欣赏习语,流连鉴美,从而引导小学生吸收我国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一、多元解读,读出古
期刊
《蚁国英雄》是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7课《生命的壮歌》中的第一个故事。课文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教学中,我从语言形式人手,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把文章读成几个词,再通过理解和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并习得文本所体现的写作方法。整堂课的教学,我以奠基固本,突出主干,凸显主体,理清主线为宗旨,重点立足文中出现的实词、虚词两组关键词,引导学生关注写作方法,最终将教学目标有效落实。下面,就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期刊
写话,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怎样才能让低年级学生迈好写话的每一步,打下坚实牢固的“桩”呢?不妨以课堂为基点,利用教材资源进行说话、写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一、巧设语境——映日荷花别样红  写话离不开语言,而语言的表达则需要环境。低年级教材中配置了大量的插图,色彩鲜艳,图像逼真,便于儿童借助生动形象的画面去认识事物,学习相关事物的字、词、句等语言知识。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
期刊
“用故事写人”的训练,我除了让学生写白己的同桌、家人、崇拜的名人外,还把更多的训练时间放在对社会“小人物”的训练上,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芸芸众生,因为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  一、用心观察,善于捕捉  我给了学生半个月的时间去寻找要描写的“小人物”,并把观察到的点滴随即记录在“人物素描本”上,如果只是一面之缘,那就只能记录一次,但要具体,如擦肩而过的路人、看
期刊
小学语文教师应多创设教学情境,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因材施教,在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让语文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激情朗读,感受文中情感  小学语文教学要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思想教育,必须加强朗读,因为好的朗读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有强烈的感染作用。指导学生朗读时,宜以声人情,声情并茂,使情感涌向高潮,使学生与作者间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如《孔繁森》一文教学中
期刊
2016年的春天,林州市“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研究在林州市教体局、教研室的指导下,再度掀起课改实验的热潮。小学语文教研员张贵栓老师在课改路上殚精竭虑,深入课堂实践,总结出了“四型三读”单元整体备课结构模式。北京新学校研究院蒋钢主任看了林州的课后讲道:“林州的‘四型三读’做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值得借鉴和推广。”这几年,“语文主题学习”倡导的课内大量阅读改变了林州教育,改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就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我就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泉城》的教学设计谈谈自己对于培养孩子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一些看法。  一、要注重学习语言表达  1.教师少讲解,少提问,让孩子多读书,多思考  语言的学习,重要的就是学语言的表达。在《泉城》的教学中,我先将文中描写泉声和形状的词语“白浪翻滚、银花盛开、
期刊
我在教学中尝试着利用各种识字方法的优势,进行优化组合,对识字教学的有效性作了不倦的探索。  一、小扣柴扉轻轻开——借助形象思维,在尝试中自主识字  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的最佳时期,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在识字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根据每个汉字的特点,运用编谜语、编口诀等方式识记生字。如学习“鸡”字,小朋友说:“像鸟不是鸟,又想变成鸟。”学习“朋”字,小朋友说:“两个月亮手拉手。”学生发挥了他们无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