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科学规律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mei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并发展成为个体需要的自动化的学习行为方式。好的习惯应该是从小逐步训练养成的。 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 可塑性很强, 因此这一阶段也成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然而,习惯的培养是个艰巨而繁琐的过程。小学生年龄小,要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尤其需要注意尊重科学规律。
  一、学习习惯的构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与小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相适应的最佳行为模式,能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而不良的习惯则相反,往往导致事倍功半。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大致包含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学习活动的一般性习惯;二是具体的学习习惯。
  (一)一般性学习习惯
  一般性学习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的计划性习惯。小学生由幼儿园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后,以前零散、自由、放任的活动被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所取代,学习活动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时间的有限性之间形成了巨大的矛盾。如何通过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统筹兼顾学习、娱乐,高效地进行时间管理,制定详细的可操作的计划,并形成习惯,这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督促和指导。
  2.学习的坚持性习惯。指的是能按照制定的计划长期坚持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由于教育的教化特性,小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通常超出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成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学生因此会碰到大量的学习问题,只有具备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困难的斗志与意识、负责任的态度,才能够取得学习的成功。这些品质对人的成长同样重要。
  3.学习的独立性习惯。小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杜绝抄袭别人答案的习惯对于培养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适应性至关重要。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通常与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新性思维联系在一起。独立思考包括遇到事情总喜欢问个为什么,运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和认识世界。
  (二)具体的学习习惯
  具体的学习习惯主要是针对具体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而言的,包括向教师和他人学习的习惯,向书本学习的习惯,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的学习习惯,认真学习的习惯等等。
  二、学习习惯的形成阶段
  根据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过程,可以将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自觉行为阶段,是在教师和家长的要求下完成的,主要是在小学低年级进行这个阶段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小学生由于年幼无知,缺乏自制力,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不稳定的,需要外力的强制作用。比如,低年级小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问题和按时完成作业等良好习惯的形成主要是靠外力的作用,很少出于自觉的行动;第二阶段是较自觉的行为阶段,它不需要过多的外部监督,但还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这是在小学低年级形成的比较简单的学习习惯;第三阶段是自觉行为阶段,它不需要外部的监督,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而是一种定型的动作习惯。在这个阶段,习惯已成自然。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一般都需经过这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小学生尤其是新入学的学生需要较强的外部监督,这种监督主要来自家长和教师。通过教师之间的配合、家长和教师的配合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等各方面力量的配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养成认真预习、上课专心听讲、遇事积极思考、按时完成作业和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万事开头难,一旦度过了第一阶段,在家长和教师的关心和帮助下,就会很轻松地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再经过持之以恒地强化训练,第三阶段的自觉行为就会水到渠成。
  三、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式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和教师应在掌握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与心理规律的基础上,做耐心细致的工作,需要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外部监督到自我控制和从不稳定行为到自发行为模式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把握的方式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阅历少,对未知的世界有着很强的兴趣。教师通过讲授先贤、名家大师的学习态度和成功故事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使学生感到榜样的无穷力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的指导和家长的教育相辅相成。小学生的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往往和学习习惯互相关联。比如,做事拖拉,日常生活中粗心大意等。因此,学校和家庭教育协同,有助于小学生克服行为中的困难,加快和巩固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3.学习习惯的形成是渐进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措施,有计划地慢慢进行,这需要教师具有极大的耐心和恒心。经过若干时间的训练,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逐渐形成,再经过家长在课外的进一步督促,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巩固下来。教师的表扬和批评,奖励和处罚都是外部强制的压力。只有学生能够自我反省、自我控制之后,才算真正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欠缺,因此此时教师、家长的指导和督促显得格外重要。
  (责编黄桂坚)
其他文献
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笔者受广东省教育厅委派,赴香港担任小学语文教学顾问。在港期间,除了指导教师的语文教学外,也要上一些示范课。笔者谈谈自己在示范课中是如何实施语文读写结合。    一、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    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这话道破了语文教学的读与写的紧密联系。笔者在香港支教时,特别强调语文教学的读写结合,认为这既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然而数学又是抽象的,对于刚接触学习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十分困难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  实践在教学中的巨大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第一,实践操作是学生智力活动的源泉。实践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能力很强,善于抽象思维,但容易出现漏题、抄错题等现象,导致无法正确把握和处理数与符号的信息,大多数人把这样的错误归咎为“粗心”。  真的是学生太“粗心”了吗?在粗心现象的背后,难道就没有其他更本质的原因吗?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的观察与思考,我初步探明了学生“粗心”的根源。    根源之一:知识掌握不熟练——欲速不达    一年级上册数学的
阳光,寓意温暖、生长、闪光、照亮、透明、成熟……所谓阳光评价,就是要赋予语文课堂这些新的内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内在潜力,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催化剂,让课堂进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赏识与鼓励:让评价焕发魅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因此。教师与其花费很多时间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思去发掘学生的优点。
在忙碌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中的第一课时时常被人们忽略。不管是观摩课、竞赛课还是评优课,很少有人执教第一课时。教学研究人员、专家或学者也很少针对第一课时进行分析研究,很少对我们第一线的老师作具体的点评。而我们一线的老师,拿到一篇课文后,也只是钻研如何把握教材,如何设计精彩的环节,如何突破教学中的难点,至于教学第一课时,我们总是用一成不变的模式。很少花心思去想。  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
科学探究是新一轮科学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与生活打好基础。”  科学探究活动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重点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领悟科学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以及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活动是科学探究、情感
美国心理学家吉诺特曾说过: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  我感叹于吉诺特先生对教师角色的理解,更觉得这也是对班主任的箴言。因班主任岗位工作的特殊性,吉诺特所说的决定性因素的
我有幸执教了一节科学研讨课,在磨课的过程中收获很大,感受最强烈的是科学课的严谨性,即处理好了细节,不仅能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气味不等于味道——问题出在概念混淆上  生1:牛奶的气味有点甜。(甜是味道)  师(提示):气味是靠身体的哪个器官感知的?  生1:鼻子。  师:那牛奶的气味有点甜,这句话合适吗?(学生还是一脸茫然)  师(追问):你是怎样观察的?(由于三
《春笋》是由周威作词、刘敦南作曲的一首两声部合唱曲,在欣赏这首合唱时,笔者对教学提问特意地做了一番推敲,力求问得精辟、示现内涵,并收到异乎寻常的教学效果。现将《春笋》欣赏教学提问设计与反思撷取如下,与大家同赏。  案例:  师:竹子小的时候叫什么啊?  生:春笋。  师:让我们走进小春笋的世界。(播放音乐)  师:同学们,听完这首合唱曲,你们最想说些什么?  生1:这首歌曲的旋律很优美。  生2:
何为一堂理想的阅读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随着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地带挺进,丰富的个性化教学理念给阅读教学带来了一片生机,但也使我们一线的教师陷入左右为难的窘境。在这语文教改的转折点上,我们的阅读教学该走向哪里呢?带着窘境和疑虑,我们一行六人到省城参加了“三晋之秋”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真正领略到了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返璞归真。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学生为本,生活为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