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工作学习的方式。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和个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互联网的深刻影响。现阶段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兴起,对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实验实践教学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本文就现阶段互联网+对高职计算机专业带来的影响入手,分析互联网+视角下高职学生实验实践教学现状,探讨高职学生实验实践教学设计与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学生;实践教学
1 互联网+对高职计算机教育带来的影响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由于互联网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智能终端越来越普及,网络速度越来越快,所以访问互联网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获取知识的手段与方式,打破了实践与空间的限制,现阶段不少学者提倡将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与计算机专业相融合,高职计算机专业迎来了发展的新阶段。
1.1 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室是计算机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室与所分配的教师是固定的,课程时间也是固定的,每个班级的出勤人数也是固定的,这种教学模式一旦确定后续很难调整,但是在互联网+的环境下,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可以在新型的教育模式下,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只要人们处于联网状态,人们就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
1.2 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不同时代的学生有不同时代的需求,对于80年代的学生来说,由于求学环境艰苦,所以学生抓住各种各样的时间刻苦学习。对于90后来说,个性成为了90后的标签,追求个性成为了学生的需求。而00后,拥有最好的教学环境,拥有最好的互联网技术,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中,计算机教学需要全面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通过对学生数据信息的采集和抓取,教师能够分析出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以及每一个学生的需求,以及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从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资源成为现在与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1.3 教学模式多元化
在过去高职计算机教学主要是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在互联网+的视角下,多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兴起。微课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等,这些新型的教学模式既能够让高中计算机专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又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现阶段,不少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还在不断地建设网站,通过对互联网的研究,发展出一批依靠现代信息技术运作的虚拟教室,这个虚拟教室既不用任何的教学硬件,也不需要具体的教室和场所,整个教学过程全部在网络上进行。真正地做到了计算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现状
尽管信息技术发展为高职计算机专业带来了很多可喜的变化,但是这种可喜的变化是有一定的区域限制的,现阶段只有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才能够拥有这样的教学水平。而那些不发达或者是欠发达的大多数地方,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2.1 教学方式传统
尽管教育信息化改革不断深入,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不断扩散。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得到了企业与教育部门的支持更新了信息技术设备。越来越多的教师将课程内容与信息设备融合在一起。但是现阶段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还是以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讲的方式为主。在高职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占据了大部分的课时,实践操作环节薄弱。由于教师将大量的时间用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实践操作环节,所以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有很多同学跟不上教师的节奏,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严重脱节。
此外,尽管现在大数据技术已经很好的与高职教育相融合。但不少高职计算机教师没有利用大数据的意识,既没有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追踪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没有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教学质量进行实时监控。所以在互联网+的视角下,不少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方式依旧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2.2 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
高职院校与中职院校在生源上有着本质区别,中职院校的生源基本上都是中学文化基础薄弱的学生。而高职院校的生源多样,既有普通的高中学生,又有职业高中生等多种生源。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差异大,信息化素质参差不齐,学习方法也各式各样,对计算机新知识的接受程度也完全不一致。所以高职院校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上,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不同基础的学生制定统一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其实是非常不科学的。往往会导致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基础好,对计算机兴趣大的同学对计算机課程内容会越来越感兴趣,而那些基础薄弱,对计算机不感兴趣的学生往往会因为上课不太听得懂从而对计算机教学产生厌倦和反感的情绪。
2.3 教材严重滞后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是以培养上岗人才为主的,但是就现阶段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来看,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教材严重滞后。对于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而实际上计算机发展速度非常快,新技术的更新迭代也非常快,而教材的编写已经严重地滞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材内容更新速递慢,知识点滞后,而学生需要在高职院校学习3年的实践,在这三年的时间中,计算机新技术可能早就更新迭代多次,这样一来,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等到就业的时候就已经完全用不上了。
由于企业单位的实际用人需要与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技术之间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导致很多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就业之后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就算是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可能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学习新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原本都是应该在学校完成的。
2.4 网络教学只是传统教学的一种辅助
网络教学,线上教学近来年已经成为了高频词汇,不少高职院校都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搭建起了属于学校的线上教学平台,但是这种线上的教学平台只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没有完全发挥出网络教学的积极性与优越性。 不少高职计算机教师只是照搬照抄地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搬运到网络教学平台上,或者是给学生提供一些教学视频以供学生复习,实际上并没有对教学产生多大的而影响。
3 基于互联网+视角下的高职学生实验实践教学设计与研究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比起知识型人才更加需要的是能力型人才,也就是说比起传统的高学历来说,企业更注重学生是否具备胜任这份工作的能力。所以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应该要积极考虑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培养更多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对于计算机专业实验实践类课程,互联网+教学可以结合线上线下两种模式,并且依据学生的职业需求,学生的特点,课程的特点,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并将其分为五个阶段。
3.1 计算机实验实践教学准备阶段
高职计算机教师要有意识地去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在实验实践教学的准备阶段,高职计算机老师需要根据现阶段的市场需求为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设计以及课程资源的建设,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满足学生对于教学的需求,也能够实时掌握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另一方面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设计与课程资源建设,必须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掌握计算机专业最为前沿的知识,以及最有潜力的知识。
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还是课程资源的建设都包括了线上线下两类,教师必须要明确网络教学并不是对线下教学的复制粘贴,而是各有轻重。线下资源主要是保证计算机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而线上的内容主要是对课程进行碎片化处理,形成彼此独立的学习单元。学生在线上学习的时候,可以根据标题学习精准对应的知识点,可以反复学习,一直到学生完全掌握知识点为止。比如慕课,微课都是现阶段新型的教学载体,都将教学内容进行碎片化处理,通过加入实际的场景,以及讲解将短视频制作成教学视频,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
在实验实践类课程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是教师要为教学内容构建教学场景,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在一起,能够极大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别,学生进行差异化的设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差异化的教学资源,这样才能够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在原有的计算机基础上通过学习,取得
进步。
3.2 课前学生的预习阶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才是学习主体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也不例外,学生才是计算机实验实践学习的主体,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将内容整合好之后,以微课或者是慕课的形式上传到线上学习平台上,让学生结合教学视频,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
当学生在预习中遇到了不会的问题,可以利用师生群,在群众交流互动,并且集中探讨如何解决问题,在这个自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自己或者是师生的力量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线上学习的实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较好的把握。
3.3 课堂教学阶段
由于课前学生已经利用线上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自习,所以计算机实验实践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不用再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知识讲解,而是集中地对学生课前不懂的内容进行针对性地讲解,系统地带领学生将教学内容学习一遍。然后将实验实践的教学重点换成具体任务实验实践的讲解。
首先教师应该要在课前为学生准备实验实践课程的学习任务以及需要学生探索的主题,以此为基础为学生搭建创设一个学习的场景。然后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增加模拟仿真,在线问答,作品展示等授课形式,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操作,并且完成教师设置的实践练习作业。
3.4 课后提升
对于计算机实验实践操作的学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知识的接受,另一部分知识的内化。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和课堂教学阶段,主要是完成知识的接受阶段,而在课堂教学和提升阶段主要做的事情是内化知识点。首先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对知识内容进行相关的复习。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了操作的任务,教师集中检查学生的操作作业,从中找出学生的不足之处,然后针对性地给学生提出操作建议,然后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在线上完成。这样一来,教师既可以通过线上学习的时间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又可以方便对学生的监督和针对性地答疑解惑。
3.5 计算的课程考核阶段
在传统的教学中,高职计算机的考核主要是以卷面考试+计算机操作为主,而在互联网+的视角下,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应该反映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因此比起传统的注重考试结果,高职计算机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且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新技术的发展为评价方式提供了新的手段。比如运用大数据技术,教师可以实时追踪学生的智能收集,查看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考核的方式与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相结合,往往能够让考核的结果更加全面,真实可靠。
4 总结
在互联网+的视角下,高职计算机教师应该积极利用互联网和新兴的计算机技术,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为企业培养更多能力型计算机人才。
项目:广东省高职教育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課题项目(XXJZW2018037)。
参考文献:
[1] 李宁.基于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77.
[2] 汪琴.基于创新创业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3):27-29.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学生;实践教学
1 互联网+对高职计算机教育带来的影响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由于互联网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智能终端越来越普及,网络速度越来越快,所以访问互联网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获取知识的手段与方式,打破了实践与空间的限制,现阶段不少学者提倡将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与计算机专业相融合,高职计算机专业迎来了发展的新阶段。
1.1 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室是计算机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室与所分配的教师是固定的,课程时间也是固定的,每个班级的出勤人数也是固定的,这种教学模式一旦确定后续很难调整,但是在互联网+的环境下,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可以在新型的教育模式下,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只要人们处于联网状态,人们就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
1.2 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不同时代的学生有不同时代的需求,对于80年代的学生来说,由于求学环境艰苦,所以学生抓住各种各样的时间刻苦学习。对于90后来说,个性成为了90后的标签,追求个性成为了学生的需求。而00后,拥有最好的教学环境,拥有最好的互联网技术,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中,计算机教学需要全面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通过对学生数据信息的采集和抓取,教师能够分析出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以及每一个学生的需求,以及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从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资源成为现在与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1.3 教学模式多元化
在过去高职计算机教学主要是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在互联网+的视角下,多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兴起。微课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等,这些新型的教学模式既能够让高中计算机专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又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现阶段,不少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还在不断地建设网站,通过对互联网的研究,发展出一批依靠现代信息技术运作的虚拟教室,这个虚拟教室既不用任何的教学硬件,也不需要具体的教室和场所,整个教学过程全部在网络上进行。真正地做到了计算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现状
尽管信息技术发展为高职计算机专业带来了很多可喜的变化,但是这种可喜的变化是有一定的区域限制的,现阶段只有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才能够拥有这样的教学水平。而那些不发达或者是欠发达的大多数地方,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2.1 教学方式传统
尽管教育信息化改革不断深入,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不断扩散。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得到了企业与教育部门的支持更新了信息技术设备。越来越多的教师将课程内容与信息设备融合在一起。但是现阶段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还是以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讲的方式为主。在高职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占据了大部分的课时,实践操作环节薄弱。由于教师将大量的时间用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实践操作环节,所以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有很多同学跟不上教师的节奏,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严重脱节。
此外,尽管现在大数据技术已经很好的与高职教育相融合。但不少高职计算机教师没有利用大数据的意识,既没有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追踪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没有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教学质量进行实时监控。所以在互联网+的视角下,不少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方式依旧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2.2 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
高职院校与中职院校在生源上有着本质区别,中职院校的生源基本上都是中学文化基础薄弱的学生。而高职院校的生源多样,既有普通的高中学生,又有职业高中生等多种生源。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差异大,信息化素质参差不齐,学习方法也各式各样,对计算机新知识的接受程度也完全不一致。所以高职院校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上,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不同基础的学生制定统一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其实是非常不科学的。往往会导致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基础好,对计算机兴趣大的同学对计算机課程内容会越来越感兴趣,而那些基础薄弱,对计算机不感兴趣的学生往往会因为上课不太听得懂从而对计算机教学产生厌倦和反感的情绪。
2.3 教材严重滞后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是以培养上岗人才为主的,但是就现阶段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来看,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教材严重滞后。对于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而实际上计算机发展速度非常快,新技术的更新迭代也非常快,而教材的编写已经严重地滞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材内容更新速递慢,知识点滞后,而学生需要在高职院校学习3年的实践,在这三年的时间中,计算机新技术可能早就更新迭代多次,这样一来,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等到就业的时候就已经完全用不上了。
由于企业单位的实际用人需要与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技术之间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导致很多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就业之后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就算是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可能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学习新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原本都是应该在学校完成的。
2.4 网络教学只是传统教学的一种辅助
网络教学,线上教学近来年已经成为了高频词汇,不少高职院校都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搭建起了属于学校的线上教学平台,但是这种线上的教学平台只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没有完全发挥出网络教学的积极性与优越性。 不少高职计算机教师只是照搬照抄地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搬运到网络教学平台上,或者是给学生提供一些教学视频以供学生复习,实际上并没有对教学产生多大的而影响。
3 基于互联网+视角下的高职学生实验实践教学设计与研究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比起知识型人才更加需要的是能力型人才,也就是说比起传统的高学历来说,企业更注重学生是否具备胜任这份工作的能力。所以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应该要积极考虑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培养更多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对于计算机专业实验实践类课程,互联网+教学可以结合线上线下两种模式,并且依据学生的职业需求,学生的特点,课程的特点,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并将其分为五个阶段。
3.1 计算机实验实践教学准备阶段
高职计算机教师要有意识地去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在实验实践教学的准备阶段,高职计算机老师需要根据现阶段的市场需求为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设计以及课程资源的建设,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满足学生对于教学的需求,也能够实时掌握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另一方面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设计与课程资源建设,必须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掌握计算机专业最为前沿的知识,以及最有潜力的知识。
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还是课程资源的建设都包括了线上线下两类,教师必须要明确网络教学并不是对线下教学的复制粘贴,而是各有轻重。线下资源主要是保证计算机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而线上的内容主要是对课程进行碎片化处理,形成彼此独立的学习单元。学生在线上学习的时候,可以根据标题学习精准对应的知识点,可以反复学习,一直到学生完全掌握知识点为止。比如慕课,微课都是现阶段新型的教学载体,都将教学内容进行碎片化处理,通过加入实际的场景,以及讲解将短视频制作成教学视频,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
在实验实践类课程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是教师要为教学内容构建教学场景,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在一起,能够极大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别,学生进行差异化的设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差异化的教学资源,这样才能够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在原有的计算机基础上通过学习,取得
进步。
3.2 课前学生的预习阶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才是学习主体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也不例外,学生才是计算机实验实践学习的主体,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将内容整合好之后,以微课或者是慕课的形式上传到线上学习平台上,让学生结合教学视频,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
当学生在预习中遇到了不会的问题,可以利用师生群,在群众交流互动,并且集中探讨如何解决问题,在这个自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自己或者是师生的力量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线上学习的实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较好的把握。
3.3 课堂教学阶段
由于课前学生已经利用线上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自习,所以计算机实验实践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不用再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知识讲解,而是集中地对学生课前不懂的内容进行针对性地讲解,系统地带领学生将教学内容学习一遍。然后将实验实践的教学重点换成具体任务实验实践的讲解。
首先教师应该要在课前为学生准备实验实践课程的学习任务以及需要学生探索的主题,以此为基础为学生搭建创设一个学习的场景。然后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增加模拟仿真,在线问答,作品展示等授课形式,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操作,并且完成教师设置的实践练习作业。
3.4 课后提升
对于计算机实验实践操作的学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知识的接受,另一部分知识的内化。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和课堂教学阶段,主要是完成知识的接受阶段,而在课堂教学和提升阶段主要做的事情是内化知识点。首先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对知识内容进行相关的复习。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了操作的任务,教师集中检查学生的操作作业,从中找出学生的不足之处,然后针对性地给学生提出操作建议,然后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在线上完成。这样一来,教师既可以通过线上学习的时间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又可以方便对学生的监督和针对性地答疑解惑。
3.5 计算的课程考核阶段
在传统的教学中,高职计算机的考核主要是以卷面考试+计算机操作为主,而在互联网+的视角下,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应该反映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因此比起传统的注重考试结果,高职计算机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且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新技术的发展为评价方式提供了新的手段。比如运用大数据技术,教师可以实时追踪学生的智能收集,查看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考核的方式与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相结合,往往能够让考核的结果更加全面,真实可靠。
4 总结
在互联网+的视角下,高职计算机教师应该积极利用互联网和新兴的计算机技术,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为企业培养更多能力型计算机人才。
项目:广东省高职教育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課题项目(XXJZW2018037)。
参考文献:
[1] 李宁.基于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77.
[2] 汪琴.基于创新创业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