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岁那年,她在一次偶然帮助他人时,感悟到给别人温暖也能让自己收获喜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并用行动赢得了“爱心明星”的赞誉,也因为爱心推动事业成功,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可就在她对爱心事业走火如魔时,忍无可忍的丈夫与她分道扬镳,原本如日中天的事业也深陷困境。为了维持生计,她卖光了所有家当,经历人间悲欢,仍然坚持自己的爱心事业,最后因负债过多,亲朋好友都离她远去……
然而,让人惊喜交集的是,她在长达28年的爱心长征中,人生几经大起大落,如今已是一家宾馆、服装店、理发店的老板!她对自己东山再起总结出了一句话:我始终相信,总有一天我的诚心会感动每一个人!
爱心赢得事业与财富
今年41岁的张秀兰是重庆市酉阳县板溪乡人。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习惯的张秀兰,为人善良诚恳,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由于家里经济条件比邻居要好,又很受父母的疼爱,张秀兰度过了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随着张秀兰渐渐懂事,生活优越的她养成了一个习惯,喜欢帮助生活困难的左邻右舍。
12岁那年,张秀兰60多岁的邻居张正福生病了,由于家庭贫困没钱买药,张秀兰看到老人无奈的忍受着病痛折磨时忍不住泪流满面。她想帮助张正福,可是自己才12岁,根本没有经济来源,又不敢告诉父母。最后,她绞尽脑汁,想到了一个自认为完美的办法。她悄悄从自己家里偷了一袋玉米卖给街上的商贩,将换来的1.2元钱全部用来给张爷爷买了药。
当张秀兰将买来的药递给张爷爷时,张爷爷感动得哭了,一个劲地说感谢。张秀兰看到张爷爷激动的表情,仿若自己就是一个天使,拯救了张爷爷的性命。不谙世事的张秀兰第一次知道,原来帮助别人会让自己如此快乐。也就是这样的感受,让张秀兰后来的人生轨迹注定与众不同……
张秀兰助人为乐的利弊很快就显现出来了。到县里读高中时,经常为了帮助别人,父母给的零花钱很快就捉襟见肘。不仅如此,学习成绩也出现了下滑趋势。高考那年,她因五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
“兰儿,妈妈经常叫你把心思用在学习上,现在好了,上不了大学以后当一辈子的农民,看你还能怎么去帮助别人……”父母语重心长的话张秀兰并非不懂,她知道这次玩过火了,父母对她很失望。几经痛定思痛后,她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外出打工。
就这样,时年19岁的张秀兰带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开往深圳的火车。由于她肯吃苦,很快就在一家服装加工厂找到一份工作。一年后,张秀兰与同事陈良结为夫妻,婚后生育了两个女儿。时至成家立业的好时机,勤勤恳恳的夫妻俩也很快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并计划着大干一番事业。
1994年,张秀兰和陈良回到了酉阳县老家,并在县城开了一家电器门市。也许是张秀兰多年来助人为乐拉拢了人脉,生意很快就走上正轨,日趋红火。几年下来,张秀兰和丈夫的资产就达到百多万元,成了小县城屈指可数的百万富翁。
轻松赚得盆满钵满的张秀兰并没闲着,对帮助他人的欲望更加强烈,不管认识与否,谁需要接济,她都会解囊相助。听说老邻居刘卓清肺气肿无钱医治,忙于做生意的她托朋友开车将其接到酉阳县中医院住院9天,她承担了期间所有费用;镇上一个困难户没有工作,她就安排他到自己店里做杂工;老乡冉启禄家庭贫困,无钱送孩子上学,她就每月定时寄钱给他……
张秀兰的善举换来了大家的尊敬,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被人们赞誉为“爱心明星”。丈夫陈良虽然有时候不能够理解妻子的做法,但看到越来越红火的生意,也便没有过多的反对妻子。
爱心拖垮家庭和事业
一切的不幸,始于2000年。这年春天,张秀兰得知一个男性朋友患了直肠癌没钱做手术后,很是着急,想要帮助他度过难关。可是她经过打听得知,做这个手术的费用并不低,至少需要4万元。恰好这时候电器生意也不如以前好做了,张秀兰平日里的“慷慨”行为已经引起丈夫的不满,自己是该量力而行置朋友生死不顾,还是不顾丈夫抱怨顶风解囊呢?这个棘手的决定困扰了她好几天。
几天后,想到人命关天的张秀兰还是毅然瞒着丈夫帮助了那个朋友。4万元对于这时候的他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当丈夫几经周折发现了端倪后,气得捶胸顿足。
“张秀兰你真是个大善人啊,店里流动资金都紧张了,你还有钱送给一个男人,他究竟是你什么人?”丈夫又气又恼的话深深刺痛了张秀兰的心,不过想到是自己办事不妥,她并没有过多的反驳,以为事情就会这样慢慢的平息了。哪知几天后,丈夫将一离婚协议书摆在了他面前。
“陈良,我哪里对不起你了,为什么突然和我提出离婚?”
“我们的日子没法过下去了,你为了别人连这个家都不顾了,我就成全你们吧!”丈夫的回答让张秀兰悲从中来,泪水一涌而出,可无论她怎样解释,陈良依然无动于衷。就这样,张秀兰一气之下在协议书上签了字,电器门市留给了她,两个女儿也归她独自抚养。
拿到离婚证书那一刻,张秀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虽然心底还隐隐发出一丝痛楚,但想到终于不用再跟丈夫苦口婆心地解释行善的原由时,一种久违的轻松感油然而生。离婚后不久,陈良便离开了酉阳县。
离婚后的张秀兰怕年迈的父母担心,所以并没有把实情告诉自己的父母。她除了对孩子的愧疚,并没有太多的失落和难过,她想既然两人不能够继续走下去,就要坚强的面对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业。
然而祸不单行,打击接踵而至。离婚后不久,张秀兰独自经营电器门市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加上受到经济发展的宏观影响,她的电器门市亏损得越来越严重,半年下来便欠下几万元的债务,一家三口的生活费都没有了着落。
所幸的是,到了2000年底,酉阳县烟草公司一名干部得知这位“爱心明星”的落魄处境后,慷慨的借给她2万元,帮助她从头再来。张秀兰用这笔钱开了一家理发店,起初理发店的收入还可以维系一家三口的生活,可随着周边同行越来越多,加上她也对这行并不太熟悉,所以苦撑了一年后,借来的2万元钱也血本无归了。那段日子张秀兰过得异常艰难,孩子上学需要大笔开销。那时在县城一元钱可以买5斤白菜,她就买5斤白菜一个人吃一周,直到周末女儿回家时才买点猪肉解解馋。
尽管张秀兰自己生活都步履维艰,但每当在媒体上看到一些呼吁帮助的新闻报道时都会倾力相助。一次,当她得知一个贫困家庭的8岁小女孩不幸患肝癌急需救治时,她便将准备给女儿买衣服的钱全部捐助了出去,为此女儿与她赌了好几天气。
女儿的不解和质问并没让张秀兰“收敛”,艰难的生活条件也没有击退她。张秀兰在无意中得知女儿班上有一名叫陈祝的同学,小时候被父母遗弃后被一对贫困的夫妻收养了,可养父多病在身,养母又患有精神疾病,生活异常艰难。张秀兰毫不犹豫地将陈祝接到自己家里,从此承担起她的学费和生活费。为了安抚女儿,她总是对女儿说:“我们家虽然穷,但总比她养父母家强,妈妈做生意认识了一些朋友,先借钱供她上学吧,不然这孩子的未来就毁了。”
2005年,陈祝的养父陈德和临终前死死抓住张秀兰的手,却说不出一句话,张秀兰安慰道:“你放心,就是砸锅卖铁,我也要供陈祝上完大学。”听了这句话,陈德和才安详的闭上了双眼。
张秀兰把陈祝当成自己的孩子,无微不至地关怀、鼓励着。张秀兰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2006年,陈祝考上了青海师范大学。很多人在电话里祝贺陈祝考上大学时,她都会有些哽咽地说:“张妈妈在自己都没饭吃时收留我,我的今天可全是她的功劳啊,这份恩情我会永生铭记……”陈祝的话让张秀兰欣慰地笑了,也更坚定了帮助他人的决心。
一边是事业的不顺,一边还坚持帮助别人,张秀兰的生活越来越糟糕,为了维系一家的生活开支,她想到了变卖家产。很快,张秀兰便将家里的首饰、家具、电器,甚至连床都卖了,只剩下空落落的几间房子。张秀兰是个不服输的女人,尽管也在抱怨为什么生活会如此艰辛,但是在她内心深处,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对的,总有一天好心会得到好报。
爱心轮回东山再起
转眼到了2006年8月底,张秀兰的两个女儿和资助的陈祝即将开学了,面对3个孩子的高昂学费,已欠债5万多元的张秀兰只好到处奔走为孩子们筹学费。可是,以前的很多朋友见她为了帮助别人而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都和她划清了界限,有的甚至一听是她的声音就挂断了电话。
张秀兰无奈中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她曾经的资助对象。1991年,张秀兰在这个人最困难的时候资助了1000元钱,得知对方最近刚卖了烤烟,应该可以借给自己几百元。可让张秀兰没想到的是,对方听明来意后便说自己也没钱,最后丢了50元钱给她。张秀兰鼻子一酸,但她当时实在太需要钱了,只得强装笑颜接下了那50元钱。那一刻,张秀兰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人情薄如纸。
眼看孩子们的学费还远远没有着落,张秀兰只得厚着脸皮向亲戚借,可连亲人也不肯借钱给她,更有甚者还挖苦她说“自讨苦吃,你把陈祝送回她自己家,我就借钱给你。”张秀兰当然不愿意,这样不害了孩子一生吗!在亲友们的数落中,她泪眼婆娑的回到家里痛哭失声。就在张秀兰万念俱灰时,一件事情让她万分感激,也让她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值得的。
原来,在她居住的楼下,一个叫王月仙的杂货铺老板实在看不下去了,决定尽微薄之力帮助张秀兰。王月仙总会对张秀兰说:“孩子,没吃的就来找我!”。就这样,在张秀兰最艰难时,王月仙总是无偿地为她提供各种必需的生活用品。面对朋友的疑问,王月仙总会解释说:“她以前那么有钱,帮助了那么多人,如今她落难了,我不能看着不管啊。”
张秀兰一直坚持自己的爱心事业,她也从中获得了无限的快乐和感动。一次,一位老人走到张秀兰的理发店前行乞,当得知这个老人无亲无靠时,张秀兰对她说:“以后你每个月来我这里拿50元吧。”可老人来过3次后就再没有来了,直到半年后,张秀兰在街上碰到了那位老人。
“阿姨,你还认得我吗?最近怎么没上我那里来呢?”张秀兰迫不及待的问。
“我听别人说你自己都生活困难,我不能再要你的钱啊……”老人自责不已。她的一席话更让张秀兰感到从未有过的暖意。丈夫的离开她时没哭;借不到钱她不哭,但听了这位乞丐老人的话,让她忍不住站在大街上放声痛哭起来。
2006年底,一个好心人得知张秀兰的事后,以自己的房子作抵押,帮她在银行贷款3万元。张秀兰用这笔钱在酉阳县城开了个服装店,从此才渐渐摆脱贫困。由于积累了多年的经营之道,张秀兰的服装店生意日趋红火,经过三年打拼后便有了一笔不菲的积蓄。
2009年初,张秀兰又和朋友合伙在酉阳县开了一家宾馆。生意慢慢走上了正轨,她的日子也慢慢乐观起来。几年落魄生涯中,经历过各种人情冷暖的张秀兰更加坚定了帮助别人的信念。
张秀兰偶然参加了一个爱心QQ群,通过这个群,她看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自己拿不出钱,她就去找相关部门领导支持。
2009年9月的一天晚上,张秀兰在县城某医院门口看到一个拄着双拐的父亲抱着一个脸色惨白的女孩在哭泣,她经过了解得知孩子的母亲多年前离家出走了,父亲吴大勇又身患残疾,女儿吴玲玲患急性阑尾炎,必须马上手术,但因为没钱,医院不肯医治。张秀兰马上找车将孩子送到酉阳县中医院做手术,并四处奔走为她募捐。她还将吴大勇的大女儿接到自己的理发店免费学手艺,为这个苦难之家的未来点燃了希望。
从12岁时第一次帮助别人,张秀兰28年来帮助了数百人,她能记起名字的就有70多人。而在这些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身上,她花费资金近100万元,而对于受助人来说,那份恩情又何止是金钱能够衡量的!
2010年1月初,张秀兰陆续收到各种新年礼物,有腊肉、手机、千纸鹤等。张秀兰明白,这些礼物中,每一件礼物背后都有一段自己参与的故事。她不禁感叹道:“因为爱心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爱心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然而,让人惊喜交集的是,她在长达28年的爱心长征中,人生几经大起大落,如今已是一家宾馆、服装店、理发店的老板!她对自己东山再起总结出了一句话:我始终相信,总有一天我的诚心会感动每一个人!
爱心赢得事业与财富
今年41岁的张秀兰是重庆市酉阳县板溪乡人。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习惯的张秀兰,为人善良诚恳,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由于家里经济条件比邻居要好,又很受父母的疼爱,张秀兰度过了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随着张秀兰渐渐懂事,生活优越的她养成了一个习惯,喜欢帮助生活困难的左邻右舍。
12岁那年,张秀兰60多岁的邻居张正福生病了,由于家庭贫困没钱买药,张秀兰看到老人无奈的忍受着病痛折磨时忍不住泪流满面。她想帮助张正福,可是自己才12岁,根本没有经济来源,又不敢告诉父母。最后,她绞尽脑汁,想到了一个自认为完美的办法。她悄悄从自己家里偷了一袋玉米卖给街上的商贩,将换来的1.2元钱全部用来给张爷爷买了药。
当张秀兰将买来的药递给张爷爷时,张爷爷感动得哭了,一个劲地说感谢。张秀兰看到张爷爷激动的表情,仿若自己就是一个天使,拯救了张爷爷的性命。不谙世事的张秀兰第一次知道,原来帮助别人会让自己如此快乐。也就是这样的感受,让张秀兰后来的人生轨迹注定与众不同……
张秀兰助人为乐的利弊很快就显现出来了。到县里读高中时,经常为了帮助别人,父母给的零花钱很快就捉襟见肘。不仅如此,学习成绩也出现了下滑趋势。高考那年,她因五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
“兰儿,妈妈经常叫你把心思用在学习上,现在好了,上不了大学以后当一辈子的农民,看你还能怎么去帮助别人……”父母语重心长的话张秀兰并非不懂,她知道这次玩过火了,父母对她很失望。几经痛定思痛后,她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外出打工。
就这样,时年19岁的张秀兰带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开往深圳的火车。由于她肯吃苦,很快就在一家服装加工厂找到一份工作。一年后,张秀兰与同事陈良结为夫妻,婚后生育了两个女儿。时至成家立业的好时机,勤勤恳恳的夫妻俩也很快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并计划着大干一番事业。
1994年,张秀兰和陈良回到了酉阳县老家,并在县城开了一家电器门市。也许是张秀兰多年来助人为乐拉拢了人脉,生意很快就走上正轨,日趋红火。几年下来,张秀兰和丈夫的资产就达到百多万元,成了小县城屈指可数的百万富翁。
轻松赚得盆满钵满的张秀兰并没闲着,对帮助他人的欲望更加强烈,不管认识与否,谁需要接济,她都会解囊相助。听说老邻居刘卓清肺气肿无钱医治,忙于做生意的她托朋友开车将其接到酉阳县中医院住院9天,她承担了期间所有费用;镇上一个困难户没有工作,她就安排他到自己店里做杂工;老乡冉启禄家庭贫困,无钱送孩子上学,她就每月定时寄钱给他……
张秀兰的善举换来了大家的尊敬,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被人们赞誉为“爱心明星”。丈夫陈良虽然有时候不能够理解妻子的做法,但看到越来越红火的生意,也便没有过多的反对妻子。
爱心拖垮家庭和事业
一切的不幸,始于2000年。这年春天,张秀兰得知一个男性朋友患了直肠癌没钱做手术后,很是着急,想要帮助他度过难关。可是她经过打听得知,做这个手术的费用并不低,至少需要4万元。恰好这时候电器生意也不如以前好做了,张秀兰平日里的“慷慨”行为已经引起丈夫的不满,自己是该量力而行置朋友生死不顾,还是不顾丈夫抱怨顶风解囊呢?这个棘手的决定困扰了她好几天。
几天后,想到人命关天的张秀兰还是毅然瞒着丈夫帮助了那个朋友。4万元对于这时候的他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当丈夫几经周折发现了端倪后,气得捶胸顿足。
“张秀兰你真是个大善人啊,店里流动资金都紧张了,你还有钱送给一个男人,他究竟是你什么人?”丈夫又气又恼的话深深刺痛了张秀兰的心,不过想到是自己办事不妥,她并没有过多的反驳,以为事情就会这样慢慢的平息了。哪知几天后,丈夫将一离婚协议书摆在了他面前。
“陈良,我哪里对不起你了,为什么突然和我提出离婚?”
“我们的日子没法过下去了,你为了别人连这个家都不顾了,我就成全你们吧!”丈夫的回答让张秀兰悲从中来,泪水一涌而出,可无论她怎样解释,陈良依然无动于衷。就这样,张秀兰一气之下在协议书上签了字,电器门市留给了她,两个女儿也归她独自抚养。
拿到离婚证书那一刻,张秀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虽然心底还隐隐发出一丝痛楚,但想到终于不用再跟丈夫苦口婆心地解释行善的原由时,一种久违的轻松感油然而生。离婚后不久,陈良便离开了酉阳县。
离婚后的张秀兰怕年迈的父母担心,所以并没有把实情告诉自己的父母。她除了对孩子的愧疚,并没有太多的失落和难过,她想既然两人不能够继续走下去,就要坚强的面对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业。
然而祸不单行,打击接踵而至。离婚后不久,张秀兰独自经营电器门市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加上受到经济发展的宏观影响,她的电器门市亏损得越来越严重,半年下来便欠下几万元的债务,一家三口的生活费都没有了着落。
所幸的是,到了2000年底,酉阳县烟草公司一名干部得知这位“爱心明星”的落魄处境后,慷慨的借给她2万元,帮助她从头再来。张秀兰用这笔钱开了一家理发店,起初理发店的收入还可以维系一家三口的生活,可随着周边同行越来越多,加上她也对这行并不太熟悉,所以苦撑了一年后,借来的2万元钱也血本无归了。那段日子张秀兰过得异常艰难,孩子上学需要大笔开销。那时在县城一元钱可以买5斤白菜,她就买5斤白菜一个人吃一周,直到周末女儿回家时才买点猪肉解解馋。
尽管张秀兰自己生活都步履维艰,但每当在媒体上看到一些呼吁帮助的新闻报道时都会倾力相助。一次,当她得知一个贫困家庭的8岁小女孩不幸患肝癌急需救治时,她便将准备给女儿买衣服的钱全部捐助了出去,为此女儿与她赌了好几天气。
女儿的不解和质问并没让张秀兰“收敛”,艰难的生活条件也没有击退她。张秀兰在无意中得知女儿班上有一名叫陈祝的同学,小时候被父母遗弃后被一对贫困的夫妻收养了,可养父多病在身,养母又患有精神疾病,生活异常艰难。张秀兰毫不犹豫地将陈祝接到自己家里,从此承担起她的学费和生活费。为了安抚女儿,她总是对女儿说:“我们家虽然穷,但总比她养父母家强,妈妈做生意认识了一些朋友,先借钱供她上学吧,不然这孩子的未来就毁了。”
2005年,陈祝的养父陈德和临终前死死抓住张秀兰的手,却说不出一句话,张秀兰安慰道:“你放心,就是砸锅卖铁,我也要供陈祝上完大学。”听了这句话,陈德和才安详的闭上了双眼。
张秀兰把陈祝当成自己的孩子,无微不至地关怀、鼓励着。张秀兰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2006年,陈祝考上了青海师范大学。很多人在电话里祝贺陈祝考上大学时,她都会有些哽咽地说:“张妈妈在自己都没饭吃时收留我,我的今天可全是她的功劳啊,这份恩情我会永生铭记……”陈祝的话让张秀兰欣慰地笑了,也更坚定了帮助他人的决心。
一边是事业的不顺,一边还坚持帮助别人,张秀兰的生活越来越糟糕,为了维系一家的生活开支,她想到了变卖家产。很快,张秀兰便将家里的首饰、家具、电器,甚至连床都卖了,只剩下空落落的几间房子。张秀兰是个不服输的女人,尽管也在抱怨为什么生活会如此艰辛,但是在她内心深处,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对的,总有一天好心会得到好报。
爱心轮回东山再起
转眼到了2006年8月底,张秀兰的两个女儿和资助的陈祝即将开学了,面对3个孩子的高昂学费,已欠债5万多元的张秀兰只好到处奔走为孩子们筹学费。可是,以前的很多朋友见她为了帮助别人而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都和她划清了界限,有的甚至一听是她的声音就挂断了电话。
张秀兰无奈中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她曾经的资助对象。1991年,张秀兰在这个人最困难的时候资助了1000元钱,得知对方最近刚卖了烤烟,应该可以借给自己几百元。可让张秀兰没想到的是,对方听明来意后便说自己也没钱,最后丢了50元钱给她。张秀兰鼻子一酸,但她当时实在太需要钱了,只得强装笑颜接下了那50元钱。那一刻,张秀兰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人情薄如纸。
眼看孩子们的学费还远远没有着落,张秀兰只得厚着脸皮向亲戚借,可连亲人也不肯借钱给她,更有甚者还挖苦她说“自讨苦吃,你把陈祝送回她自己家,我就借钱给你。”张秀兰当然不愿意,这样不害了孩子一生吗!在亲友们的数落中,她泪眼婆娑的回到家里痛哭失声。就在张秀兰万念俱灰时,一件事情让她万分感激,也让她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值得的。
原来,在她居住的楼下,一个叫王月仙的杂货铺老板实在看不下去了,决定尽微薄之力帮助张秀兰。王月仙总会对张秀兰说:“孩子,没吃的就来找我!”。就这样,在张秀兰最艰难时,王月仙总是无偿地为她提供各种必需的生活用品。面对朋友的疑问,王月仙总会解释说:“她以前那么有钱,帮助了那么多人,如今她落难了,我不能看着不管啊。”
张秀兰一直坚持自己的爱心事业,她也从中获得了无限的快乐和感动。一次,一位老人走到张秀兰的理发店前行乞,当得知这个老人无亲无靠时,张秀兰对她说:“以后你每个月来我这里拿50元吧。”可老人来过3次后就再没有来了,直到半年后,张秀兰在街上碰到了那位老人。
“阿姨,你还认得我吗?最近怎么没上我那里来呢?”张秀兰迫不及待的问。
“我听别人说你自己都生活困难,我不能再要你的钱啊……”老人自责不已。她的一席话更让张秀兰感到从未有过的暖意。丈夫的离开她时没哭;借不到钱她不哭,但听了这位乞丐老人的话,让她忍不住站在大街上放声痛哭起来。
2006年底,一个好心人得知张秀兰的事后,以自己的房子作抵押,帮她在银行贷款3万元。张秀兰用这笔钱在酉阳县城开了个服装店,从此才渐渐摆脱贫困。由于积累了多年的经营之道,张秀兰的服装店生意日趋红火,经过三年打拼后便有了一笔不菲的积蓄。
2009年初,张秀兰又和朋友合伙在酉阳县开了一家宾馆。生意慢慢走上了正轨,她的日子也慢慢乐观起来。几年落魄生涯中,经历过各种人情冷暖的张秀兰更加坚定了帮助别人的信念。
张秀兰偶然参加了一个爱心QQ群,通过这个群,她看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自己拿不出钱,她就去找相关部门领导支持。
2009年9月的一天晚上,张秀兰在县城某医院门口看到一个拄着双拐的父亲抱着一个脸色惨白的女孩在哭泣,她经过了解得知孩子的母亲多年前离家出走了,父亲吴大勇又身患残疾,女儿吴玲玲患急性阑尾炎,必须马上手术,但因为没钱,医院不肯医治。张秀兰马上找车将孩子送到酉阳县中医院做手术,并四处奔走为她募捐。她还将吴大勇的大女儿接到自己的理发店免费学手艺,为这个苦难之家的未来点燃了希望。
从12岁时第一次帮助别人,张秀兰28年来帮助了数百人,她能记起名字的就有70多人。而在这些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身上,她花费资金近100万元,而对于受助人来说,那份恩情又何止是金钱能够衡量的!
2010年1月初,张秀兰陆续收到各种新年礼物,有腊肉、手机、千纸鹤等。张秀兰明白,这些礼物中,每一件礼物背后都有一段自己参与的故事。她不禁感叹道:“因为爱心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爱心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