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探究

来源 :新作文·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f8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指导学生写好每一篇文章,能培养小学生表达语言文字的知识技能,能熏陶其思想情操。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使学生想写、乐写、会写,是许多语文教师长期探讨的一个课题。文章探究了小学作文教学的四个方面的策略,即多观察,积累生活素材;多读,积累写作素材;多写,熟能生巧;多改,积累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素材积累;教学策略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怕改作文,这些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生活体验,缺少写作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如果整天读课本,写完课内作业写家庭作业,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像井底之蛙,没有生活体验,作文能写什么?其次,教师的指导空泛、不得法。有些教师没有提前布置学生准备习作素材,课堂指导习作只让学生读读单元训练要求,自己讲解几分钟就让学生写,学生怎么能写出好习作?课堂习作40分钟,其实是对平时生活积累的反映,和作家写作同样道理,厚积才能薄发,作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新課标也强调了语文教学就是要“回归生活”“要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习语文”,这为教师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指明了方向。小学生习作是生活的需要,生活是习作的源泉,离开生活谈习作将成无本之木。基于以上理解,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笔者尝试着让习作教学生活化,以生活为本源、基点,让习作成为学生与生活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而写出具有个性的习作。
  叶圣陶先生在教育学生写作的时候,从来都没有具体的指导,从来不规定学生写什么作文,不写什么作文,就只是让学生做两件事:第一件,他书柜里的书要学生一本一本地读;第二件,每天写一点。写好以后,叶先生也不批改,就是吃饭乘凉时让学生把自己写的文章读给他听,他也不说写得好不好,只是说懂与不懂,不懂就让学生去改,改好以后再读给他听,直到他懂了。其实叶先生这种教育方法给教师的启示就是多观察、多读、多写、多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开展。
  一、多观察,积累生活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体验生活。一些学生害怕写作文,原因之一是一些传统的命题作文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无从下笔,久而久之,害怕、讨厌作文。平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用心体会,及时记录,为习作积累生活素材。如周末布置学生学当家、做家务、招待客人;布置学生了解、收集传统节日的来历、风俗习惯;元宵节、冬至布置学生搓汤圆、煮汤圆吃,端午节包粽子等。学生在体验生活中手、脑、眼、口并用收集材料,获取知识,积累生活素材,并通过循环日记的形式记录经历、见闻和感受,每周交流一次,实现材料共享。
  二、多读,积累写作素材
  课外阅读是学生了解知识,认识世界,理解文章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表达方法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应重视指导课外阅读,让学生从中汲取精华,丰富语言积累,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读好课内文章固然重要,但每学期课内二、三十篇课文,即使读得滚瓜烂熟,所得也非常有限,所以应培养学生养成课外自觉读书、看报的习惯。
  在教作文时,一篇作文往往要求学生在八十分钟内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两节课内完成拟稿、修改、誊写,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很大,这要求学生把所需的信息贮存于大脑之中,习作时提取加工便可,这就需要学生有大量的信息储备。
  许多文字上有造诣的作家、学者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总少不了一点,那就是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班级中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常常阅读课外书刊。许多学生在写作时总会“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让学生多读课外书,多积累,日久天长,写作时就会呼之即出、信手拈来。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多读书,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常常采取以下的几种方法:
  首先,每周设定一节课外阅读课。在课上向学生推荐好书,指导学生阅读,并让学生把看到的好书排练成课本剧在班上表演。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的阅读兴趣浓厚。其次,多给学生阅读的时间。恒常地开展每天早午读书活动,让学生静静地读,这样就算平时不爱看书的学生,在环境熏陶影响下,会慢慢爱上阅读并能保证一定的阅读量。
  在保证学生一定阅读量的同时,教师也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活化生活积累,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多年来教师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脱节,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不能有机联系在一起。阅读不能有效指导写作,使得学生常常分开阅读和写作,所以,要重视阅读教学中的写作指导。阅读和写作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教师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写作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阅读教学起到指导写作的作用。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会不自觉地把作者的写作方法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方法不待教而会,不待学而能。这时,阅读教学的作用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三、多写,熟能生巧
  习作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写作时明确“我为什么要写”“我写给谁看”“我以何种方式达成写作意图”,这是写作的三要素。“练笔”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多读、多写、多练是已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多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起到一定作用。要学生写好小作文,首先要让学生对写作文的好处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强调“熟能生巧”的道理,明白多写、多读、多练就可逐步掌握写作的规律。笔者认为,写话不可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应该从简单到复杂。
  第一,抄写。可以让学生抄写好句,或者一段话,或者一篇文章,要抄得工整,让学生在抄的过程中学习写作。第二,仿写。可以仿写一个句子,一段话。让学生仿写,学生很快就能举一反三,造出更多的好句。第三,扩写。给学生几个词,让学生扩写成一个故事或一段话。第四,自由写。引导学生懂得文章的题材源于生活,只要仔细地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可写的内容很多。   四、多改,积累方法
  记得一位作家曾经说过,不朽的巨著都是修改而来的,从贾岛的“僧敲月下门”到袁枚的“一诗千改万心安”无不说明修改的重要性。由于教师的工作量大,许多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常常只写一个“阅”字,再加上一句简单的评语就完事了。当学生拿到作文后,不知道自己写得好或不好的地方在哪儿,没有教师的修改与指导,这样的作文很难有进步的空间。所以,教师必须要批改作文,而批改分为批和改,批改有几种方式。字、詞、标点用眉批,眉批又称旁批。教师将批语写在作文上方空白处,相当于面部眉毛的位置,故称眉批。眉批的优点在于批语位置与学生作文语句对应,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学习与修改;段批,写在段与段之间的批语,段批的优点在于注重了文章结构,看起来既有整体感,又十分的清楚;尾批称总批或总评,它是写在学生习作后面的一段评语,是对作文进行总的评价。其实总评本身就是一篇赏析文章,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启发和鼓励作用。
  而改则要帮助学生删除多余的,补充缺少的,纠正错乱的。在批改学生作文时,笔者总是很细心地给学生改作文,所以,每次学生拿到批改完的作文后总是细细地阅读。如批改学生的习作:“阴雨天气真不好,我不喜欢,满天乌云压得我呼吸不了了,我从窗口看,哇,雨真大啊!”这个句子表达了小作者对阴天的感受。但是从标点上来说,在“我不喜欢”后面应该是句号而不是逗号。“满天乌云压得我呼吸不了了”一句不够合理,应该改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天气真闷,我感到快喘不过气了”。“我从窗口看,哇,雨真大啊!”这句也要增加内容,改成“一会儿下起雨,我从窗口往外看,哇,雨真大,像一颗颗黄豆从天上打下来”。这样的修改,学生才能从中收获良多。
  张万化教师曾说:“儿童写作不光是语言学习的需要,还是为了健康、自然地宣泄感情,和别人沟通。学生的作文必须有更多的倾听者、欣赏者,让学生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因此,作文讲评课上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评议,把写得好的习作放在班级宣传栏展示,让学生学习别人的优点,自行修改作文。评价时注意采取各种形式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作文的乐趣。
  作文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综合知识的检验,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考验。只要学生在平时能够多观察生活、多读、多写、多改,其写作必定能取得很大的进步。
其他文献
摘 要:许多文章在组织文字时有线索或有文眼。运用线索或文眼分析法,可以准确把握文章脉络,正确理解文章内容。文章通过启发学生发现文章的文眼“异”,以其为线,采用大提纲式的问题总起文章分析,引导学生从源外“美”、入源“奇”、源内“雅、和”及复寻“幻”等四个方面来分析《桃花源记》全文所表现出来的“异”,从而理解文章主题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桃花源记;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桃花源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
期刊
摘 要:拼音教学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好拼音是学生学好语文以及其他科目的重要前提。为此,教师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教学环境,以便学生牢固掌握拼音知识。文章主要介绍了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些有效的拼音教学策略,希望能为教师进行拼音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拼音教学;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对普及识字以及初等教育起了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一直是语文教师探究的重点。文章以《我喜欢的动物》教学为例,分析了小学起步作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策略,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累素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指导写作技巧;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指导观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性评改作文。  关
期刊
摘 要:经典诵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传播文化的方式,可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经典诵读对学生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通过活动带动学生与经典文化对话,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文章从“布置课室以营造氛围,激发诵读兴趣”“适当安排时间,开展诵读活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效提高学生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是体现新时代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对课文阅读的兴趣,如巧用图片再现情境,巧用影像展现情境,善用表演体会情境,妙用音乐渲染情境,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阅读兴趣  所谓情境教学,简单来说就是将语言文字和课文内容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境”是指在教学的内容中创设出具体
期刊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部分,好的阅读基础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其他学科知识,提高学生对其他知识的理解能力。语文教师应当重视语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兴趣为引领,让学生自主去阅读,不断扩大阅读量,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的积累,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义务教育
期刊
摘 要:写作水平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小学低年级的写作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呵护写作热情,挖掘例子,注重写作方法,重视有序表达和写作思维,注重有效评价,开拓上升空间,走进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乐写,会写,能写好。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写作训练;激发兴趣;教学策略  写作水平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写作的起步
期刊
摘 要:审美性阅读,首先,对于阅读感悟,一方面是学生与文本灵魂的对接,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感受到文本的生命灵性。另一方面,文本所传达的真善美,能让学生获得心灵的陶冶,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其次,对于阅读主动性行为,学生不是为解决文后提问而阅读,而是为获得真善美的熏陶而主动阅读。再者,对于学生的影响,知识性和审美性的内容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点化并润泽学生成长。因此,开展审美性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相关工作的逐步开展,学生家长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我国小学教学工作的实际要求。在小学阶段,学生由于自身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对世界的最初认识以及了解都是通过阅读来获取的,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然而,就我国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开展的现状而言,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制约着实际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笔者在文
期刊
摘 要: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阅读的价值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小学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但从教学实际来看,教师对小学生的阅读指导较为缺乏,甚至是空缺的。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质量,笔者提出了保证学生好读书、读好书以及读书好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