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教好初中地理,地理教师必须掌握和充分理解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并将理念的要求渗透、融入到地理教学中去。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地理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我们需要哪些条件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这些问题是我们初中地理教师教好地理的首要问题。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一、让学生学习对生活和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是地理教学的目的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这就是地理教学的根本目的。
从新课程中我们得知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有以下两个概念:(1)在学生生活中所需的以及对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正确认识及相关的科学史的知识;(2)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并能增强学生自我生存能力的知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有效地学习,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正确认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环境、国家环境和国际环境的责任感。
“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有利于学生在应对未来挑战中把握更多的主动权,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知识文化和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初中地理教师要认真探讨“如何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来学习终生有用的地理”这个问题。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达到地理教学目的的基本教学策略
地理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由此说明:要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探究新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从而达到地理教学的目的。
三、构建新型的课程是达到地理教学目的的重要保障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就必须有一个保障机制,这个机制就是努力构建一个开放式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1.如何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这样的理念,要求教师不要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书本知识,要开发利用众多的学习资源,扩大学生接受地理教育的空间。
2.如何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在地理学科纲领性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尽可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构建信息化的地理课程呢?
(1)教材多媒体化: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
(2)资源全球化:利用因特网,可以使世界地理资源形成无界的信息海洋。
(3)情境虚拟化:利用电脑的技术处理,对一些地理现象进行虚拟,可以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4)教学个性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要进行教学。
(5)学习自主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日益得到认同,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习成为必然发展趋势。
(6)活动合作化:信息技术在支持合作学习方面可以起重要作用,如网上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人机互动学习等。
四、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是实现地理教学目的的关键
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 “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对于学生优化学习过程、形成严谨的学风和科学的态度具有积极的导向意义。因此教师“既要关注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由上可知,要达到地理教学的目的所需要的条件是“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这些是我们新课程初中地理教学要着力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和今后改革的方向。
(作者单位:江西省安福县竹江初中)
一、让学生学习对生活和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是地理教学的目的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这就是地理教学的根本目的。
从新课程中我们得知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有以下两个概念:(1)在学生生活中所需的以及对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正确认识及相关的科学史的知识;(2)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并能增强学生自我生存能力的知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有效地学习,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正确认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环境、国家环境和国际环境的责任感。
“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有利于学生在应对未来挑战中把握更多的主动权,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知识文化和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初中地理教师要认真探讨“如何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来学习终生有用的地理”这个问题。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达到地理教学目的的基本教学策略
地理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由此说明:要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探究新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从而达到地理教学的目的。
三、构建新型的课程是达到地理教学目的的重要保障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就必须有一个保障机制,这个机制就是努力构建一个开放式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1.如何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这样的理念,要求教师不要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书本知识,要开发利用众多的学习资源,扩大学生接受地理教育的空间。
2.如何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在地理学科纲领性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尽可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构建信息化的地理课程呢?
(1)教材多媒体化: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
(2)资源全球化:利用因特网,可以使世界地理资源形成无界的信息海洋。
(3)情境虚拟化:利用电脑的技术处理,对一些地理现象进行虚拟,可以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4)教学个性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要进行教学。
(5)学习自主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日益得到认同,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习成为必然发展趋势。
(6)活动合作化:信息技术在支持合作学习方面可以起重要作用,如网上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人机互动学习等。
四、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是实现地理教学目的的关键
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 “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对于学生优化学习过程、形成严谨的学风和科学的态度具有积极的导向意义。因此教师“既要关注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由上可知,要达到地理教学的目的所需要的条件是“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这些是我们新课程初中地理教学要着力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和今后改革的方向。
(作者单位:江西省安福县竹江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