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yezhi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英语课程改革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在小学英语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及交流能力。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和操作存在偏差,“只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普遍存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索提高小学英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策略,以促进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小组合作学习由20 世纪70 年代美国教育家David Koonts 首先提出,它以小组合作性活动为主体,系统利用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来促进学习,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英语语言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也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另外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互帮互助,团结合作能力得以提升。
  二、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小学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但不难发现,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一些问题。
  1.过于注重合作学习这一形式,普遍存在“为合作而合作”的现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游离于教学目标,缺乏相应情境,活动反馈不足,其有效性大打折扣。
  2.合作学习小组按照按前后或相邻座位编排,未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合作学习小组结构不合理,不利于不同特质、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合作学习小组在教师统一“安排”下进行,学生的合作缺乏自主性,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
  3.合作学习活动的评价不科学,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过于注重小组整体成绩,而忽视个体评价,评价语言单调,缺乏感情色彩,且评价的频率把握不当。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策略
  1.科学分组,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环境。结构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实施的基础。教师在编排小组时,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既注重组内成员间的互补,又保证各小组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实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常用的分组形式主要有:
  (1)自然座位式。同桌两人小组的合作学习小组适用于记忆巩固单词、两人对话的操练。前后四人的小组可用于多人对话的操练、任务型活动等。
  (2)差异组合式,即合理搭配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
  (3)自由搭配式。由学生自由选择合作的对象,适用于进行综合型的对话练习时。如在学习:father、mother、sister、brother 等词时就可应用这种分组方式。
  (4)大组合作式。一般以纵向的一排为一组,可用于分组竞赛和游戏比拼,如开展小火车式的问答和单词拼读接龙等。
  2.多种形式扩充小组合作学习范围。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拓展合作内容:
  (1)Free talk(自由交谈)。在热身环节、复习旧知识环节或练习句子句型时,可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对话。
  (2)Play games(做游戏)。做游戏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较为普遍。如学习身体部位后,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单词,安排“我说你做”的游戏,分小组进行,学生在开展游戏的同时加深了对单词的掌握和理解。
  (3)Role play(角色表演)。教材中故事部分,为学生提供了使用英语的语境,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指导小组成员加强句型的训练,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4)Make a survey(调查活动)。小学英语教材中安排了许多调查活动,如在五下英语Unit 3 My Birthday Part B let’s talk 中的“Group Work”,让组内的学生当小记者,互相采访组内成员,并做好记录,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熟练掌握了重点句型。
  3.巧妙指点,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组织过程中,教师应制定有效的合作学习规则,并以教学目的为指导、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设计科学的合作学习任务,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难易适中。在分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好调控者、促进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在各小组间巡回指导,及时给予点拨、鼓励和帮助,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如学生在情景对话、角色表演的过程中出现语言表述错误时,教师要指出并更正,又如及时制止语言霸权主义,使组员都有均等的表达机会。
  4.建立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恰当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有必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注重评价形式和评价指标的多样化,即学生自评、组员互评、教师评分等有机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合作意识、合作表现、目标达成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注意评价语言丰富化,书面评价和口头评价相结合,并适度调整评价频率,将评价的重心落在激励小组集体合作达标上,同时不忘对学生个体的评价。
其他文献
数学史是研究教学科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它追溯了数学内容、思想和方法的演变、发展过程,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国的学生评价取向从知识、能力本位的社会取向到“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学生本位取向的变化反映了在学生评价取向上从只追求教育的外在工具价值到关注教育的内在价值,从
新课改为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们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者,也就是俗话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鱼”。学生只有会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加入到读网大军.本文针对网络阅读的特点及中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阐释了通过网络阅读的引导,培养中学生利用网络去检索、获取、评估、组
高一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新学段,无论是在学习对象、教学要求、还是在教材等诸多方面都与初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二者之间所形成的跨度势必导致学生心理体验、心理倾向的极大不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体现在办学理念,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价值体系和育人取向之中;借助精神文化的理论成就,利用教育教学的特殊时空、方式和途径,取得丰富多
中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教师和教育目的导向的价值观,这三种价值观相互区别且彼此联系,教师要合理处理三种价值关系,在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指导下,提高教师的素质
如何面对丰富的教学资源如网络,各种教辅资料等提供的浩如烟海的各种习题,如何选择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应紧跟教材新教材中配套练习题的类型较丰富:填空,英文释义,
【摘要】我们发现,现在有不少教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给自己的课堂教学设置过多的教学目标、安排过多的教学内容、设计过多的教学环节,这种教学的最终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不仅低效、无效,还会给师生带来过重的负担。因此,有人积极倡导实施简约化教学。我觉得这是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价值理念。我们知道,课堂45分钟是十分宝贵和应该珍惜的,为了充分发挥有限的时间,就要求教师采用着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就是从教学语言要简练
本文以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论述了课堂教学生态和谐的迫切性;从课堂教学主体闻的生态和谐和课堂教学主体与课堂教学客体间的生态和谐两个方面构建了课堂教学的生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