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还是致死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Kin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国作家歌德的作品《浮士德》中描述的诸多场景都在深层次揭示出人类狂欢文化的含义,作为一种民族特有的文化形式,狂欢在西方蕴含的内容很丰富,也为文学家创作带来了源源不竭的灵感与素材。
  关键词:《浮士德》 欧洲文化 狂欢文化
  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悲剧作品《浮士德》被世人称为“绝对的哲学悲剧”。在这部作品中,生与死、美与丑、善与恶、希望与失望、严肃与荒诞、热情与孤冷……种种看似对立实则更具哲辩意义的内容交织在一起,升华了文学的意义。作为一部创作周期超过六十周年的诗剧,不注重解读视角的选择是很难完全理解的。结合《浮士德》的内容,笔者以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为依据,对其中蕴含的欧洲文化进行深刻的解读。
  一、狂欢文化的理论基础
  巴赫金最早提出了狂欢化理论。他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兴起与盛行的民间狂欢节日、仪式庆典、游艺游行等都称为狂欢化的表现形式。而狂欢化是在这些表现形式之上进行的文学体裁的创作。简而言之,从狂欢内容向文学语言的演进,成就了狂欢文化。巴赫金认为狂欢化所体现的精神可以追溯到上古社会。在人们经历了原始社会的演进后,阶级分化让社会各个层级的人保持了旺盛的“斗志”,这种斗志衍生出旺盛的、无坚不摧的生命力,深刻地影响着文学创作的体裁与内容。简而言之,西方尤其是欧洲的文学就是从肥沃的狂欢文化中成长和培育起来的。它们世代相传、生生不息,无论是何种流派都在为它的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从古希腊罗马时期起源,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高潮之后,狂欢文化在文学上呈现出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时代特征鲜明;二是创作形式自由;三是叙事、文体、风格和语言的交融性。狂欢文学让人类的文学走向了开放和包容的境地,各个因素不再故步自封,文学中的“美”散发出来,成就了许多人类的文学经典。其中《浮士德》就是这样的一部复调史诗。
  二、《浮士德》中的狂欢文化
  (一)结构与场面中的狂欢化
  《浮士德》中描写狂欢的情景与内容比比皆是。第一部第二场《城门前》中的复活节民间游春狂欢,第五场《莱比锡城的奥尔巴赫地下酒店》中,大学生在纵情饮乐;第二十一场《瓦卜吉司之夜》中的群魔乱舞、假面舞会、庆典狂欢等都包含着濃郁的狂欢文化。即使到了结尾时,众天使拯救浮士德之后,也是用狂欢进行的总结。这种无处不在的狂欢让作品充满了欧洲味道,也让这出悲剧在狂欢的映衬下展现出了更为深长的审美意味。
  浮士德身处的黑夜,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黑夜,也是生命状态中的黑夜。他渴盼着死神的降临,但是复活节的钟声却把他从死神的手里拉了回来。这种事与愿违的状态在西方的狂欢文化中被稀释。城门前的狂欢和浮士德曾经生活的黑暗场景有着极为强烈的反差,生活在阳光下的百姓们是那样健康与生机勃勃。当没能走向死亡的浮士德走出黑暗看到民众们春游的图景,听到民众们快乐的笑声时,万物复苏的气息也感染了他。他被动地摆脱了精神上的危机,被动地获得了生命与希望的光芒之后,反而获得了愉悦的精神体验。
  所以他情不自禁地唱出:“这是人民的真正世界,男女老幼都高呼称快;这儿我是人,我可以做一个人。”能够把浮士德从强烈的死亡意愿中拖拽出来,可想而知这样的狂欢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它不同于第一场起到铺垫意义的《夜》中的狂欢,也不同于《瓦卜吉司之夜》中群魔乱舞的狂欢,这是一场真实而喜悦的狂欢,帮助文本的过渡和转折起到了平衡的作用,预示着浮士德以及他所体现出的精神带有极为强烈的人民性根源。然后他来到了现实世界中的第一站—— 一个小酒馆。这里有一大群大学生在狂欢,浮士德和他们在一起再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酒色表现得十分冷漠。在这里浮士德开始了个人精神上的追求。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遭遇之后,浮士德的爱情悲剧最终还是爆发了,他杀死了玛甘蕾的哥哥,和魔鬼墨菲斯特去参加了4月30日的瓦卜吉司之夜,这是一个属于魔鬼的节日,喧嚣狂热与淫秽情欲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另一面,那些魔鬼就是人性中邪狞的象征。这些是浮士德既想追求纯洁的爱情,又想放纵肉体的欲望的写照。各式各样的魔鬼在他的身边扰攘,他终于没有再受影响,而走向了更加高级的精神之路,使得作者的主题思想再次被印证与升华,从而加强了文本结构的连贯性和统一性。
  在诗剧的第二部分,浮士德被魔鬼墨菲斯特引领到了更大的世界中,这里正在为了斋戒节进行假面舞会的庆祝。这个来自于民间的节日充满了狂欢的色彩,象征着现实社会中已经没落的贵族,在不肯承认现实的情况下,仍然过着看似穷奢极欲的生活。在这样的狂欢中,无论是国王还是臣民都可以借着假面的保护为所欲为、言所欲言,浮士德看到了更多的社会丑陋却真实的一面。所以在丑陋的同时,我们可能看到的却是最真实的。最后的大火毁灭了一切,表明了腐朽终将走向灭亡,也和玛甘蕾的死亡形成了一致的悲剧调性。总体来说,整部作品的结构是狂欢——悲剧——狂欢——悲剧的循环,在这场循环中,有着对现实腐朽落寞的批判和嘲笑,也寄托着作者对未来新生的希望。批判与象征的结合代表着不确定性就像迷雾一样,层层叠叠,人们进入之后,不知里面是新生还是死亡。
  (二)人物设置中的狂欢化
  和传统的悲剧题材不同,《浮士德》将两种不同属性的群体安排在了一起,他们就是魔鬼与人类。在属性上的对立性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和谐相处。而在这里还有一个隐性的对立群体,那就是上帝和魔鬼。他们私下签订了不为浮士德所知的协议,使浮士德成为上帝和魔鬼的“玩具”。也就是说,实际上存在了三种群体与各种对立,相生相克,相伴相随,这些人物在进入现实社会后变得界限模糊,看似无所不能的魔鬼需要接受浮士德的“摆布”:“如果我今夜不能搂抱她,我们在午夜就分道扬镳。”墨菲斯特虽然嘴上说着浮士德是一个登徒浪子,可也不能不从。怪诞成就怪诞,狂欢成就无畏。另外,皇帝、大臣、市民、精灵,每一个出现的个体都是和上帝、魔鬼的对立。把浮士德拖入深渊的魔鬼也恰恰是浮士德本我。在吸纳了文艺复习、古典文学的营养后,歌德对于欧洲狂欢文化的人神魔三层理解,刷新了欧洲的悲剧文学风格,是一种文学价值的复兴。
  (三)风格与体裁中的狂欢化
  狂欢化的文学内容最大的特点是把所有能够描述的元素合而为一,用表面的凌乱掩盖本质,让人们进行探索。这种类似“伯牙遇子期”的写作风格提倡的是旗鼓相当的人们之间的相互欣赏,批判传统文学艺术创作形式中固化的权威性,加大了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开放性。歌德对浮士德的塑造用了六十四年,所以后人常说这是歌德的自传。但是在自传的形式上,他创造了押韵体、自由体、颂诗体等各种自由的形式,又为文艺复兴增加了新的生机。这种形式上的长短不一,是作者狂热的创作热情决定的,是浮士德,抑或作者本人情感和思维的重重激荡的外在表现。
  三、结语
  《浮士德》是一部用诗体写就的悲剧,其中有着象征时代但是超越时代的意义,有着歌德大胆的创新和西方文化内核的精神核心,他突破了古典悲剧的限制创造的史诗,使狂欢文化从亚文化变为主审美,让文本在情节场景的描写、人物形象的塑造、风格体裁的杂糅和语言技巧的运用等方面都具有强烈的狂欢化色彩, 从而与文本的悲剧性情节场景和悲剧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产生了一种艺术张力,最终历久弥坚,名垂史册。
  参考文献:
  [1] 王慧华.解读歌德《浮士德》人物形象的善与恶[J].大众文艺,2008(12).
  [2] 万曦.超越与新生——浅读《浮士德》文本中的狂欢文化[J].巢湖学院学报,2008(2).
  [3] 陆双祖.论《浮士德》文本的狂欢化特色及其文学意蕴[J]. 青海师专学报,2006(2).
其他文献
摘 要:李进祥是一位具有独特创作经验的回族作家,他的作品多涉及挣扎于城市、乡村之间进城务工人员和单纯、善良、坚毅的女性,他也曾在采访中表述了要“疼爱作品中的每个人”的创作理念。本文基于北方民族大学文艺学学科对他的采访,拟从《三个女人》来探析其无动机中蕴真情、悲悯中含叹息、朴实中有归属的创作风格。  关键词:《三个女人》 李进祥 女人的困境  对李进祥及其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作和具体作品的解读上。
摘 要:揭露官场腐败现象的小说层出不穷。罕见的是女作家余艳以官场背后的“后院夫人”这个鲜有作家去涉猎的特殊群体的视角,透视官场生活的冰山一角。本文通过把后院推到贪腐前沿的视角切换、让女性变为官场名角的人物设计、将叙述导向网状形态的结构交织等手法,从创新的视点探讨《后院夫人》三部曲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当代官场小说 《后院夫人》三部曲 艺术创新 审美探讨  20世纪90年代的反腐题材小说或官场小说
摘要:《红楼梦》是一部蕴含深厚并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小说,是我国古典主义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塑造了几百个形形色色的人物,本文试图以三撅微、以少揽多,解读《红楼梦》之“最钟情”“最漂亮”“最冤屈”之人物,展现人情、人性的千姿百态。  关键词:《红楼梦》 人性 人情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也是一部具有丰厚的审美意蕴和巨大可阐释空间的、能带给人常读常新的艺术享受和审美体验的叙事文本。从
摘 要:在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里,毗湿摩是一个悲剧人物。他人生中的誓言,个个响彻天宇、振聋发聩,令人神共敬,但他依然难逃悲剧命运。正因为如此,他的悲情人生才更具有典型性。探索毗湿摩的人生历程和性格特点,对了解古印度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正法思想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印度史诗 《摩诃婆罗多》 人物形象  在印度文学史上,《摩诃婆罗多》就像一颗明珠,熠熠生辉、璀璨夺目。该史诗结构宏大
摘 要:白薇的长篇小说《炸弹与征鸟》以第一次国内革命为背景,叙述了两姐妹余玥和余彬出走家庭奔向革命的历程。作为白薇早期的代表作品,这部小说通过对女性、爱情以及革命之间问题的思考表达出了作家独立且独特的女性意识。而小说对“性别表演”下女性生存状态的体察以及其在语言结构中所体现出来的“女性写作”的痕迹也是作家鲜明女性意识的体现。  关键词:白薇 女性意识 性别表演 女性写作  白薇原名黄彰,是中国现当
摘 要:顾炎武是一位著名诗人,他的大量诗作有思想,有灵魂,处处闪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其现存四百多首诗歌均为明亡之后的作品,诗歌创作的现实性和政治性十分强烈,形成了沉郁苍凉、刚健古朴的艺术风格和史诗特色;精神骨力,接近杜甫,成就很高。其诗歌主要是描写抗清斗争,抒发爱国情怀;眷怀明朝故国,立志恢复大业;寄情山川风物,抒写亲情友情。  关键词:古诗赏析 顾炎武诗 爱国情怀 探析  顾炎
摘要:“甘肃诗歌八骏”评选是近年来出现的文学现象。“诗歌八骏”集体呈现西部画卷的同时,将各自所属的诗群文化标识和创作特色注入其中。以娜夜为代表的“兰州诗群”,侧重表现西部的人在都市中的情感体验;以高凯为代表的“陇东诗群”,以离离为代表的“陇中诗群”和以李继宗为代表的“陇右”诗群,着眼于乡土文化的诗性展现;以扎西才让为代表的“甘南诗群”,将乡土大地与民族、宗教视阈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古马为代表的“河西
摘 要:屈原以其文学盛名和高洁之行,一直为研究者所重。他伟大的爱国者形象已深入人心,但屈原在后世典籍、文学创作、民间传说、民俗活动中还有一个身为水神的形象。本文认为屈原文学创作中对仙人仙境描绘的游仙内容在后世人们对屈原形象的想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屈原身化成仙有了被世人接受的心理基础。而屈原身处水神信仰盛行的楚地,熟悉楚地水神的祭祷和相关传说,并在创作中对水神高度关注,这成为他身后成为地域性水
摘 要:“才子佳人”的结合模式历来受到文人的青睐,在“才子”“佳人”的特定身份下产生了诸多不同结合形式、不同结局走向的文学作品。以《西厢记》中的“崔张”、《牡丹亭》中的“杜柳”和《红楼梦》中的“宝黛”为例,作者的爱情观对情节构造的影响举足轻重,从“才子佳人”的不同结合模式入手,既能分析作者爱情观之进退,又能窥其所处时代的婚恋观缩影,探索此三者中“才子佳人”结合模式的侧重与偏离、坚守与异化,以此来剖
摘要:魏连殳是一位孤独者,同时也是一位现代先觉者和思想启蒙者,他在荒诞的世界中完成了对个体生命的沉思:在“家庭一亲情”叙事中,他反对专制的家庭制度,而亲近纯朴的伦理亲情;在“人性一现实”叙事中,他呈现个体生命的挣扎和人性的异化,并发出了“要不要活下去”和“如何活下去”的深沉追问,作为对个体存在哲学的具体回答。  关键词:孤独 先觉 伦理 异化 存在哲学 荒诞  鲁迅小说中最具自传色彩的是《孤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