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堂到人间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woicq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屠宰场的圣约翰娜》是布莱希特以戏剧作品的形式阐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的尝试,他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规律形象地搬上舞台,以女主人公约翰娜卷入一场肉制产品的商业运作陷阱来展开其人生命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外在环境对于人们心灵的巨大戕害。
  关键词:布莱希特 圣约翰娜 经济周期 阶级斗争
  一些朋友在谈到布莱希特时会说,和戏剧家在一起时是如此紧张而富有启示,脑子必须不停转动以免错过精彩部分。布莱希特喜欢高谈阔论和听别人高谈阔论,他的戏剧创作通常是从与他人展开热烈或冷峻的讨论开始并成型的,《屠宰场的圣约翰娜》(以下简称《屠》)便是其中之一,参与该剧讨论的还包括汉斯·赫尔曼·布夏特、艾弥尔·布里和伊丽莎白·霍普特曼。
  1929年10月纽约交易所的倒闭引发的波及世界的经济危机是布莱希特与朋友们创作该剧的直接起因,然而直到1931年秋天《屠》剧才最终完成。这一时期德国国内政治形势错综复杂,在魏玛共和国政府中占多数议席的社会民主党的地位岌岌可危,纳粹党已开始向最高权力伸出魔爪,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也蓬勃展开,各种社会力量在松散的民主政府框架内互相搏斗、联合。社会民主党拒绝与工人阶级结成统一战线,并与共产党势同水火,使得纳粹吸收了小资产阶级和部分无产阶级的力量。布莱希特极为失望,将社会民主党视作纳粹的帮凶,其年轻时无政府主义的激进观点开始被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所取代,他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没有比此刻更加明确了。20世纪20年代末,布莱希特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中,他将《三毛钱歌剧》上演所获得的经济收益用于购买大量的马克思主义书籍和刊物,并参加马克思主义学习班。与此同时,在戏剧实践中,布莱希特提出了“教育剧”的口号,创作了一批短小却颇受欢迎的教育剧,如《说是的人》《说不的人》《措施》等,以配合社会政治运动,他改编的高尔基同名小说《母亲》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作品多为马克思主义工人运动和阶级斗争教条的形象图解,虽然形式新颖动人,也能引起观众思索,却缺乏丰富的艺术和思想内涵。此外,布莱希特在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世界的理论阐释后,依照学说展开戏剧创作,其中包括《马哈哥尼城的兴衰》和《屠宰场的圣约翰娜》等,前者是一部由科特·魏尔作曲至今仍不断上演的经典歌剧,后者则是一部短长格诗剧。
  可以说,《屠宰场的圣约翰娜》是布莱希特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经济理论)学习的一部分,共同创作者汉斯·赫尔曼·布夏特还是一名学习班的教员。用舞台演出形式来反映现代社会丰富复杂的活动并教育观众,这是布莱希特对于戏剧所怀抱的理想,他的很多努力便立足于此。“教育剧”内含于“史诗戏剧”的意义中,是这一阶段戏剧家的思想和社会主张在艺术创造上的反映,或者说,是艺术创造在为他的思想和主张服务。布莱希特阐述道:“舞台开始起着教育作用。石油、通货膨胀、战争,社会斗争、家庭、宗教、小麦、屠宰牲畜的贸易等等,都变成了戏剧的表现对象。”{1}可惜的是,不久后希特勒的上台中断了戏剧家的艺术探索,布莱希特不得不流亡国外,他失去了剧场、舞台等供他实验的条件,只能转向剧本创作和理论阐述,在此过程中,他逐渐放弃了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回归到从未放弃的“娱乐”,即艺术本身,因此很难说他究竟是失还是得。
  《屠》剧的主人公约翰娜是救世军“黑草帽军”的一名少尉,在她和同伴给聚集于芝加哥一家肉厂门口的穷困工人布施热粥时,被他们困苦的生活所震撼,她要弄个明白,究竟这些人为何无视上帝的福音,毫无羞耻地堕落?于是,她不自觉地卷进了肉厂主们与工人们之间的斗争,从天国的幸福空气里降落到纷争的泥泞尘世中。该剧的情节分三条线索展开:(一)肉厂主之间的经济肉搏战;(二)底层工人的游行暴动;(三)约翰娜置身于阶级冲突后,基督信仰逐渐破灭。贯穿全剧的则是约翰娜内心世界的倾覆过程。
  一、争斗的资本主义人间
  肉厂主之间的斗争线索形象展现了马克思所描述的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循环周期理论。在肉业生产的一片繁荣中,人们对于食用肉罐头已经到了恶心的程度,生产严重过剩。肉厂主毛勒接到华尔街经济顾问的信函,要他停止肉类加工,于是他顺水推舟地将肉厂转卖给合伙人,他答复合伙人的理由是:一头待屠宰的牛的眼神让他感到良心不安,他不能再忍受这种残酷和血腥。披着种种道德良知的外衣,毛勒尔展开了一系列经济行动,他以压低价格的手段摧垮另一家肉厂,引发市场恐慌,肉罐头大降价,肉厂主们的产品滞销,经济危机爆发。毛勒则在经济顾问的提醒下,垄断了行业货源和产品,肉厂主、肉贩子和养殖户都通通被他捏在手心,到最后,他铸造了一个行业托拉斯,将各家肉厂组建成集团,彻底垄断肉类行业。针对产品价格过低的危机,他带领肉厂主们采取的措施是销毁部分产品,使价格恢复平衡。从繁荣到生产过剩到危机爆发再到萧条,布莱希特描画了一个完整的经济活动周期。
  剧中人物毛勒是马克思笔下典型的资本家,在这个周期活动中,他与政府工作人员勾结,向议员行贿改变立法,套取经济情报,将整个行业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其余企业主全都成了他案头待宰的牛犊。然而,约翰娜的出现使他感到来自另一世界的气息。尽管毛勒的内心丝毫没有受到约翰娜感化,他追逐资本和利益最大化的信仰毫不动摇,但是从一个侧面我们可以看到,在他们从资本世界中实现自己价值的同时,天性中的良知使他发现金钱世界之外的另一个世界。虽然毛勒心里从不在乎道德和高尚,他拿手的恰是利用这些外衣来伪饰自己的残酷手段,但他还是不可遏止地愿意去亲近这些他生命里不存在的东西,愿意去亲近纯真的约翰娜这一位来自对立世界的使者。毛勒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还是有种“良心发现”,虽然这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他的行事准则,但他的内心似乎也不是一点冲突也不存在。他不在乎自己的手段将给肉厂主们和成千上万的工人带来何种灾难,但是他关心约翰娜,她是他的恻隐之心的表征,从约翰娜的身上,毛勒审视着自己。这是布莱希特笔下的资本家。
  虽然肉厂主们在资本世界里进行了一番你死我活的恶斗,但最终还是达成和解;他们无法和解的对象是无产阶级。肉厂工人被严酷剥削和压榨,由于资本家的无序竞争而失业,在充满风雪的芝加哥,他们饥寒交迫,勉强度日。危机爆发后,失业工人越来越多,缺吃少穿,但是生产工具却被紧锁于围墙内,生产力被阉割。工会组织工人起来行动,用暴动来改变生产制度,可惜约翰娜在最关键的时刻没有将信送达,致使行动失败。世界恢复到原来的秩序中,三分之一产品遭销毁,三分之一职位遭裁员,资本家减轻经济压力渡过危机,工人阶级成为最终受害者。   经济矛盾引发的社会矛盾搅动了整个社会,资本家之间的相互倾轧显然是丑陋的,但他们对于无产阶级的压榨则更残酷。在约翰娜的天国中,世上的人们原本应是兄弟,但是她发现自己尊奉的一切既不能慰藉人们的心灵,也不能平息两个阶层之间的冲突。天国的消息在面包的争夺战中显得苍白无力。
  二、圣女贞德
  约翰娜卷进了冲突。毛勒看着她纯真的眼睛,不敢相信眼前这个生存了二十多年的人对现实居然没有一点知识。浸润在上帝福音和天国梦幻中的约翰娜抱着人心向善、人人平等的信念,但是当她看到在生活中挣扎的毫无道德感和尊严感的下层群众后,使她产生深深的困惑,她一开始天真地认为原因在于上层资本家没有给予下层的同胞弟兄足够的关爱。为了弄清世界堕落的根源,她决意深入上层和下层两个社会调查原因。
  毛勒的表演蒙蔽了她,约翰娜以为这是一个被上帝真正感化的人,他不同于那些为了一点面包屑而自甘堕落的下层民众。出于一种隐秘的心思,为赢得约翰娜的信任,毛勒叫人带她去看清下层人恶劣的品性和败坏到不堪境地的道德。约翰娜的确看到了令她厌恶至极的景象:一个女人的丈夫坠落搅拌机死亡,她却为了二十顿免费午餐放弃了追究责任;目睹这一事故的身体羸弱的年轻人却穿着死者的上衣坐到餐桌旁告知女人衣服的来历;因操作机器失误而失去一条胳膊的愤怒工人因被许诺一旦找到这份危险工作的替代者,他就可提升为工头,于是他去欺骗假冒寻找工作的约翰娜。这些人不顾廉耻、良心、自尊,像蝼蚁一般苟活。但是约翰娜不知从哪里来的智慧,找到了造成此种末世景象背后的原因。参观结束后,她直面斥责毛勒的经纪人:
  约翰娜 但你在利用他们!利用他们的劣性!你难道不清楚是什么在让他们的劣性变本加厉?她原本当然想和别的女人一样,对丈夫忠贞不变,打探他的消息,而他的那份工钱理应还能够供养她一时。可二十顿饭,这价钱出得实在是高啊。还有那个请每个混蛋都放心的年轻人,按照他本人的意愿,他会让死者遗孀见到那件上衣吗?但他觉得人家真是出了大价钱哇。还有那个独臂人,他为什么不警告我那工作危险,却把自己的愤怒卖了个好价钱?还不是因为你们恣意出价,让他觉得这笔报酬实在太丰厚!你如果说他们的劣性没有边际,那么我说,他们的贫困同样没有边际。你让我看到的并非是穷人的恶劣,而是穷人的贫困。你们想让我看看穷人的恶劣,那我就要你们看看这些坏穷人的不幸。说他们堕落,这是荒谬的谎言!他们愁苦的脸就能驳斥这一切!{2}
  这几乎是对台下观众的一场宣讲。造成下层民众堕落的原因不在于他们自身,而是源自上层社会的严酷盘剥,从而导致极端的贫困,是贫困使人们堕落。而上层的人们却得意扬扬优越感十足地讥嘲这些不幸者,不仅如此,他们还用卑劣手段引诱不幸者继续堕落。约翰娜对此怒不可遏。但是,约翰娜在这个场面中仅仅把矛头对准了毛勒的经纪人而不是资本家阶层,将这种卑劣行径归结为个人品行而不是阶级对阶级的剥削手段。于是,她仍旧抱着幻想,带领穷人们去交易所寻求毛勒和上层社会的帮助,期望他们良心发现,善待穷人。
  约翰娜的请求果然受到毛勒应允,因为这恰恰与经济顾问给他的消息相契合。毛勒显得深受感动,似乎是出于自己不可违拗的同情心才答应了约翰娜,他欺骗了她,却反而赢得了她的信任,重要的是,约翰娜掩护了自己经济阴谋的实施。毛勒买下了所有肉罐头,并与各肉厂签订合同,预购了两个月的产量,解了整个产业链的燃眉之急。眼见约翰娜在毛勒面前深受信用,各养殖户也央求她向肉业大王求情,买下他们的牲畜。约翰娜的请求再次被接受,毛勒收购了全州的牲畜。于是,肉厂主的货源全部掌握到他手里,他可以恣意抬高价格,将整个行业操纵于一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约翰娜被毛勒彻底感化,开始对其深信不疑。同时,她也以为通过自己的努力,毛勒的帮助,化解了社会矛盾,生产将恢复,工人们又可以回工厂做工。但实际情形却是,各个肉厂都纷纷面临倒闭,工人非但不能开工,更多的人还遭到解雇,这让约翰娜始料不及。
  在向肉厂主们呼吁未果之后,她再次去向万能的毛勒寻求帮助,希望他帮助工厂尽快开工。但是,毛勒这次并没有轻易答应她。在她狼吞虎咽地吃着毛勒端来的食物时,她听到了一个冷酷的声音:
  毛勒 ……那些人在屠宰场等着干活,却没有活给他们干,对此我也很遗憾。五万人站在屠宰场门口等,天黑了也不走开!(约停止了吃饭)但这是一桩交易:不是生,就是死。要么做我这个阶层最好的人,要么就让自己走上绝路。那些乌合之众又挤满了院子,他们又在制造事端。我现在老实告诉你,我很想听到你说:我所做的一切,包括我做的买卖都是正当的。请你为我作证,我是在你的建议下收购了肉业的罐头,也是照你的建议做了桩好事,收购了养殖户的牲口……
  约翰娜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不敢相信自己如此仰仗的毛勒先生居然会对工人们袖手旁观,他只沉浸在像战争一般你死我活的商业竞争中,置工人的生死于不顾。紧接着,毛勒发表了一通关于资本主义和宗教的必要性的演说,指出,为了缔造一个金钱帝国,商业活动中的牺牲是必然的,其中当然包括底层工人的牺牲;而宗教的存在则是必要的,即使人们已经不再相信上帝,可仍然需要宗教麻醉民众,诱使他们安于现状,从别的出路寻求解脱。约翰娜听后极度疑惑,她一下认清了毛勒的真实面目,拒绝了他赠给救世军的房租,决心不再向任何人求助,和工人们一起抗争。
  从对救世军所描绘的美好天国的失望,再到对毛勒的失望,约翰娜的宗教意识逐渐淡薄,社会意识逐渐加强,她深入调查下层人民的结果,是使自己同情于他们,甘愿为他们去奋斗。正如奥尔良的圣女贞德,原本是为人民身处战争的水深火热而向法国国王祈求帮助,结果没有解民众于倒悬,反而帮助国王巩固了统治。约翰娜向毛勒的祈求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她现在看清了自己的处境,决意参与工人运动,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放自己。但是约翰娜始终反对使用暴力,这是她宗教和道德信念中尚未根除的最后一条底线。她参与了运动,工会领袖派她去送信,她徘徊在信念之间,没有将信及时送到,导致了整个运动遭到镇压而彻底失败。面对工人的失败,冻饿交加、奄奄一息的约翰娜悔恨不已,她被抬回救世军营地,向众人发出临终的总结与忠告:   约翰娜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即将奔赴黄泉,我把
  它讲给你们听,它们是你们体内的一种东西,并没有外在的表现。你们心中有数,你们是否又明白它为何毫无结果?比如我,一事无成。因为,除了善,一切均不值一提。向来只有真正帮助了别人才算得是善举,只有彻底改变了世界才算得比旁人更具正义。世界需要这种改变。对于被压迫的大众,我就如同及时雨!噢,可是好心毫无成就!好意没人体会!我什么也没能改变。即将一事无成地离开这个世界,我要告诉你们:你们要有所用心,不仅自己要品行端正,更要在身后留下个美好的世界!
  ……
  约翰娜 上层与下层之间的鸿沟比喜马拉雅山的海拔还要宽,下层人不了解上面发生的事,反之亦然。上下两层各有自己的语言,各有衡量标准,上层人与下层人形同陌路。
  ……
  约翰娜 但上层人为了保住自身,把下层人压在底下。上层人无比卑劣,即使有心从善也枉然。因为他们建立了少有的制度:它是野兽般的剥削与压榨,令人万万不能接受。
  ……
  约翰娜 因此,有人告诉下层人上帝是看不见的,虽然看不见,上帝却会帮助他们。谁这样说就该把谁揍倒在地,一直揍到他咽气。
  ……
  约翰娜 还有人告诉下层人,他们本可上升到精神世界,实际却待在了烂泥堆里。这些人也该揍。暴力当道的地方只有以暴抗暴,帮助人类的只能是人类自己。
  约翰娜对自己一生的信念进行了总结,一步步的失败让她逐渐看清了世界的本质,希望自己最后的悲鸣能够给人启示。剥削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它造成了两个阶级之间的鸿沟,底层民众要脱离压榨,获得解放,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天国非但没有帮助减缓心灵的苦痛,反倒成为压迫阶级的帮凶。肉厂主、肉贩子和救世军拼命发出响声来掩盖约翰娜微弱而强劲的呼吁,在她身后留下了嘈杂和喧嚣。毛勒们尊奉她为屠宰场的圣约翰娜,观众则在这个过程中看清了周围现实。
  这是一部宣传倾向明显的作品,在左翼思潮的指导下,布莱希特将口号和理论转化成戏剧形式展现在舞台上,不仅揭露了剥削阶层带来的社会苦难,还鼓舞了被压迫阶层反抗的意志。即便作为一部宣传鼓动剧,戏剧家还是运用艺术手段赋予其高超的艺术魅力。
  ① [德]布莱希特:《娱乐戏剧还是教育戏剧》,选自《布莱希特论戏剧》,丁扬忠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70-71页。
  ② [德]布莱希特:《屠宰场的圣约翰娜》,选自张黎编:《布莱希特戏剧集》,史行果译,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21页。(文中有关该作引文皆出自此版本,故不再另注)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的长篇亲情散文写作不乏规律与共性可循:一是这类散文多涉及特定的年代背景(1966-1976),通过写“革命—理想”“革命—土地”的关系言说历史“大同”;另一方面,这些散文又以“消解崇高的倾向”“对日常细节的关注”“执着的个体时间意识”言说“大同”背景下的“小异”,用后者完成对前者的反拨和超越;此外,从写作策略上看,这些作品对当下的散文创作也不无借鉴启发意义。  关键词:亲情散文 历史
期刊
摘 要:《热爱生命》讲述了一个饥寒交迫、身体极度虚弱的淘金者被同伴抛弃后,面临着极其恶劣的地理环境、气候,在广袤的荒原上与病狼遭遇,两个生灵所展开的殊死搏斗,淘金者一面同自然抗争,一面靠着自己强大的求生意识赢得了生命延续的故事,充分展示了人在绝境中所爆发的生命本真的能量,表达了人类对生命无限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奏响了一曲顽强的生命赞歌。  关键词:杰克·伦敦 《热爱生命》 生命赞歌  杰克·伦敦是美
期刊
摘 要:大卫·阿尔蒙德是当今世界儿童文学领域的重量级作家,国内对他的研究介绍一直寥寥无几。本文对作家进行较为全面介绍的同时,尝试从作家生平背景、作品中共性内容、文本背后标志性观点主张三个方面寻找作家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大卫·阿尔蒙德 幻想 黑暗  一、关于作家的身世·废弃矿井  在当今世界儿童文学领域,大卫·阿尔蒙德无疑是一位“当红”作家,从1998年开始创作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Skellig至
期刊
摘 要:国内关于毛姆的研究颇少,其中涉及其同性倾向的更是寥寥无几,但毛姆在作品中总隐秘地流露同性意识。《刀锋》中作者通过将男性身体作为欲望的客体、隐藏莱雷的住所、厌女情结和无爱的结合等方式,暗示同性倾向,为小说真正的创作意图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结合毛姆的个人经历和历史语境,本文分析小说中未曾言明的同性意识,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作者独特的审美方式。  关键词:毛姆 《刀锋》 同性倾向 欲望的客体 男性
期刊
摘 要:废名是一个极具创作个性的诗人。从把握世界的方式上看,他是一个典型的用心灵统摄万物以求智性的诗人,其诗歌多思辨和玄想色彩。在这一点上,他与同处于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派营垒里的诗人卞之琳可谓同气相求。如果说卞之琳往往通过理性的驱遣和“非个人化”的无我达到与宇宙本体的融合,废名则认为个性与普遍性只有在物我猝然相遇的“个人化”体验中才能得到完美的传达。  关键词:废名 诗歌 个人化 卞之琳 非个
期刊
摘 要: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白俄罗斯女作家、记者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Svetlana Aleksijevitj),因为“她的复调作品是对我们时代的磨难与勇气的纪念”。阿列克谢耶维奇让小人物——女性、儿童、普通大众面对读者讲述卫国战争、阿富汗战争、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等人类历史上的大事件,她残酷地把这些讲述直陈出来,批评了苏联的诸多政策,批判了人性的恶,也给人类以痛切的反思。  关键词:诺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张爱玲笔下的异族“他者”形象出发,通过分析中国人与异族之间的相互对视和观察,相互映衬和比照,试图阐明作家笔下异族形象的深层内涵,即创作者在审视和想象“他者”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自我的审视与反思。  关键词:张爱玲 异族 “他者” 自我  在20世纪早期的文学作品中,异族人的形象并不多见,即使作品中偶有出现,也往往没有鲜明的特征。真正把异族形象纳入中国文学视野的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特别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华裔作家伍绮诗小说《无声告白》中三个主要人物的行为和心理,认为书中悲剧的发生是由剧中人物的交流方式造成的:母亲没有向自己告白,做真实的自己;父亲没有向他人告白,获得理解与认同;孩子没有勇敢地向父母告白,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关键词:伍绮诗 无声告白  华裔作家伍绮诗的长篇处女作《无声告白》2014年荣获亚马逊美国网站年度最佳图书。书中探索了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性别、家庭
期刊
摘 要:波西米亚精神内涵异常丰富,涵盖着流浪、神秘、创新、反叛、颓废、性爱以及空前的自由化、浪漫化和民族化等等。莫言的《丰乳肥臀》和《红高粱家族》两部小说在内容与创作上体现了波西米亚精神,内容上表现为对充满野性和欲望的原始生命力的高扬、创作上表现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背离。  关键词:莫言 波西米亚精神 原始生命力 反传统  什么是波西米亚?是吉普赛人的聚集地?是法国巴黎拉丁区的文人?是美国格林尼治村
期刊
摘 要:旅美作家聂华苓的长篇小说《千山外,水长流》体现了多重文化意蕴。历来评论者多以寻根与回归为主题,进而生发到探究海外华人的身份认同问题。本文拟从文本中体现出来的“寻父”与隐藏的“寻母”主题的变换,试图论证在女性成长小说的外衣下,显现出来的文本罅隙和作者对政权、国家关系的深切思考。  关键词:寻父 寻母 追寻 成长  旅美作家聂华苓的出生与成长时值中国的战乱年代,注定了她一生要经受流浪与漂泊。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