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忆与文体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bin_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的长篇亲情散文写作不乏规律与共性可循:一是这类散文多涉及特定的年代背景(1966-1976),通过写“革命—理想”“革命—土地”的关系言说历史“大同”;另一方面,这些散文又以“消解崇高的倾向”“对日常细节的关注”“执着的个体时间意识”言说“大同”背景下的“小异”,用后者完成对前者的反拨和超越;此外,从写作策略上看,这些作品对当下的散文创作也不无借鉴启发意义。
  关键词:亲情散文 历史 私人记忆 南帆 阎连科 范培松 止庵
  近年来,长篇散文创作呈现繁荣之势,陆续有南帆的《关于我父母的一切》、阎连科的《我与父辈》、范培松的《南溪水》、止庵的《惜别》等作品面世。这些散文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关涉历史,有着特定的年代背景;却又无一例外地对个体性、日常性、私人性投以了较多关注;此外,这些作品中所呈现出的文体意识的自觉也是值得注意的。
  一、“大同小异”的历史景深
  止庵在新书《惜别》中强调,她母亲在“文革”中的那段历史是“大同小异”的,“要在‘大同’中分辨出‘小异’,每个人的经历才有价值,才有意义;然而离开‘大同’来谈‘小异’,‘小异’也就没有价值,没有意义”。{1}正如“大同小异”这个偏义复词所昭示的,“大同”是首要的方面。这些作品经常涉及的一个主题是青春、理想与革命的关系。南帆在《关于我父母的一切》中写到“读书与革命”的关系,提及“父亲”原可继承家族产业成为一个衣食无忧的生意人,但他读了一些书,“把自己抛出安乐窝,自愿地认同底层的劳苦大众。”对此,南帆解释:“革命表明了另一种全新的生活。一个人企图冲出陈旧的生活牢笼,革命就是不可避免的选择……只有革命才能提供自由呼吸的空间。他们不是追求几亩地,几文小钱,或者一个报酬相当的职位。他们渴望的是一种纯洁的、理想的生活……”{2}在“父亲”几段恋爱史里,也时时可见“革命”对个人日常生活的影响。“父亲”先是对女孩S产生情愫,S却因某种政治压力终而失信于父亲;继而,“父亲”与女孩J之间也有一段无疾而终的交往。J似乎很中意“父亲”,而这回,父亲却由于对J家庭背景(J是大家闺秀)的顾虑,主动放弃了这段感情。从南帆父亲的这两段感情中,“革命”作为一个巨大的布景是无从忽略的。
  止庵在《惜别》中也写到了革命与理想的关系。《惜别》一书中,“惜”一方面是生者痛惜逝者的离去;另一方面实则是对生者一生遭遇的“惋惜”。止庵通过母亲的日记呈现她早年的生活:少年时游历过的国家、家里的厨子与裁缝、看过的电影与影星,以及母亲保持一生的爱好:搜集小物、阅读、电影、美食、观看芭蕾舞……然而,特殊年代里,母亲每日清晨在街上扫街、雨天家中漏雨、得了重病却无法就医……恰如止庵概括的:“母亲有过她的‘传奇’。她一生至少三分之一——而且是中间三分之一——几乎都是痛苦和屈辱的经历。这段‘传奇’正是中国那个时代最常见的症候:始于‘抛弃家庭,投身革命’,归为‘平反昭雪,落实政策’。”{3}《惜别》中所写的“母亲”形象深入人心,“我”对母亲的爱与惜也感人至深,而如果除去那样一个“惋惜”的背景,“痛惜”的感染力或许就来得没有那么深刻感人。止庵后来在文章《我们的上一代人》中提及福楼拜笔下的“包法利夫人”,在他看来,类似悲剧的原因都无非是“长期处在平静的环境之中,反而滋长了一种对不平静的事物的向往。她爱海洋,只因那里有风暴;她爱绿苗,也只因它长在断壁颓垣之间”{4}。一语道破特殊年代革命与理想之间的微妙关系。
  常见的还有“革命—土地”的关系。如阎连科的《我与父辈》讲述自己父辈的生命轨迹,由于个人成长背景的缘故,在写到“革命”时,视角明显与南帆、止庵这些作者不同。比如书里有“枪毙”一节,写农民强奸女知青被枪毙,男知青强奸了农村姑娘却毫发无损,笔触间对于以“知青”为言说主体的历史叙事不啻一种反拨和抗议。但在写到“土地的身影”一节时,提及1966年,“父亲”爱如生命的土地被收归公有,父亲“脸色灰白阴沉,无言无语,惆怅茫然地望着天空”,叙事内容则又归入“大同”。
  同样写“革命—土地”之关系,范培松在《南溪水》里的用笔,显得更加意味深长。《南溪水》是一部以亲情为线索、以时代内容为背景的寻根之作。书里有一节写“父亲”的命运随着土地的命运波澜跌宕:1949之后,“父亲”有地了,作为农民的“父亲”因获得土地而流泪了;然后是1953年左右的“统购统销”,给予农民的土地,被变相剥夺;1957年,“父亲”拒入“高级社”,死扛不住,还是入了。作者写道,“偌大的世界,有谁能来听听这失地农民的哀哀哭泣声”,沉痛之外,无疑有着较为自觉的历史反思。
  无论写“理想—革命”的关系,抑或写“土地—革命”的关系,作家都以理解与悲悯触摸私人记忆。对于止庵的母亲、南帆的父母,自愿参加革命,并未能改换他们的“出身”,相反,浪漫的革命想象沉寂之后,是个体被卷入“革命”洪流的恐慌、绝望与无助。如止庵书中所写“二哥”的失踪;“我”与“母亲”看龙须沟时的哭泣……这里面的无助感仿佛是个人的,但又是具有普遍性的。南帆在提到“父亲”的爱情时也不禁唏嘘:“个人的爱情无力与历史的车轮抗衡”。“父亲和母亲肯定是属于默默地生、默默地死的那一批草民。尽管如此,我还是在他们身上发现了‘时代’这个大词。”{5}范培松的《南溪水》中也提到:“我仰天长叹,我没有仇恨,我不知道我的敌人是谁,我应该向谁去算账。”{6}这些类似的表述,表达的都是一种普遍的、带有历史意识的悲剧性感受。
  二、私人记忆/时间:一种反向的超越
  也许写作动机不尽相同,但作家对个体(自己以及长辈的)生命史的梳理,似乎都暗含了这样的“野心”:历史中的个体迅即湮没,写作是抵达永恒的一种方式,通过唤醒私人记忆,也能够顺便言说历史——正统历史叙事向来剥离了个体记忆,然而历史不正是存身于一个个曾经鲜活的个体身上?因此,对私人记忆的梳理和细描,某种程度上是对正统历史的一种补充或消解。补充其空白与疏漏,超越其“大同”的铁板一块、冷漠无情。   在这些描写中,具有一致性的是那种消解崇高、回避崇高的倾向。阎连科的《我与父辈》里写的是父亲、大伯、四叔这些普通农民。散文里反复写到父亲、大伯他们为了盖房子给后代成家立业,在寒冷的冬天赤脚搬运巨石过河,读来着实使人震撼,是一幕幕壮阔的平民史诗画卷;范培松的《南溪水》里,作者一开篇即发问:“太平天国杀人,历史书上,太平天国杀人是英雄……我翻了历史书,对于他们屠杀我村的史实,没有一个字的记录!史书里没有曾经。……曾经在哪里?”{7}这段话提纲挈领,《南溪水》所写也是故土的亲人、熟人:爸爸妈妈、童养媳秀珍、姐姐范顺华、九哥……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乡野人物,然而谁又能说这些人物身上没有凝结着历史?南帆在书里写:“若干年后,母亲的历史可能了无痕迹——甚至连一小撮骨灰都找不到。的确,我说的是‘母亲的历史’……我不喜欢许多历史著作的原因是,历史仿佛都被伟人霸占了。……历史如同排球一样在伟人的手里面传来传去,他们身后成千上万的普通人默不作声地消失了——这些普通人好像从未踏上历史的舞台。”{8}要为自己父母这样的“普通”人写历史,正是南帆写作该书的主要动机。止庵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母亲是个普通的人。不像有的人生前有所建树,或有所创作……母亲去世了,什么都没有了。我所感到痛惜者正在于此:一个普通人的死,真的就是结束。”{9}对日常细节的关注在这些作品中也较为突出。历史是由无数鲜活细节构成的,复活细节,才是从真正意义上回到民族/个体历史的真实。如范培松写自己被无辜关进斗室,看见一只蚊子:“……我热呆了,痴痴地望着天花板,突然发现了一只蚊子,啊,我顿时亢奋起来,亲爱的蚊子,谁叫你来的,快陪我,说说话。蚊子围着我嗡嗡地叫着,似乎要和我对话。我兴奋地看着它,今天简直是我的节日,终于看到一个生命了。它转了几圈,栖息在我的手臂上,我努力使自己不动,珍惜这亲密的接触……”{10}是一种极为真实的心理再现;《惜别》的写法是比较独特的,一方面用引文说话,一方面是自己的叙述,另外还夹杂着相当多的“母亲”的日记、信件和“我”的日记。对日常细节的重视尤为体现在“母亲”的日记和“我”的日记中。“母亲”用日记记下了她吃过的美食,购买过的小物、看过的书……《惜别》里的细节的展现不乏节制,但依然一寸寸复活了母亲生前的生动。
  长篇亲情散文的作者对回忆都有某种执着。这种有意识的“向后看”,似乎更加贴近文学的本质。“向后看”的方式,一是通过追忆逝者的生平细节,另外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方式:相片。作品里的相片,有时候是一种图书营销策略,有时候却可以当成文字去看待——张爱玲的《对照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南帆对相片的理解与感受都堪称独特。他写有一回父母因为害怕相片惹祸,忍痛烧掉好几箱,“火焰贪婪地燎过相片的边缘,迅速地吞没了相片上的人物、脸部、山峦、街景;片刻之后,所有的形象都化为灰烬。我隐隐地觉得,这种毁灭似乎隐藏了某种隐秘的快感”。他写“父亲恐惧相片犹如父亲恐惧文字”,微妙地道出了相片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历史记载:“罗兰·巴特说,用相片证明历史;父亲的历史恰恰是——没有相片”{11}。止庵在《惜别》里用了六页谈论“母亲”的相片:每一张相片,都记录了彼时生活的真实痕迹:病中的憔悴、中年的优雅、青春的风华……在书的第六部分“留影”里,止庵将“母亲”的相片依照逆时序排列,最后一页定格在“母亲”年轻美丽的面孔上,暗示出生命的“向死而生”。
  这些散文执着地言说“大同”之中的“小异”,沉浸在昔日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记忆与时间中,究竟意义何在?法国小说家莫迪亚诺说:“我感觉在今天,记忆远不如它自身那么确定,要不停地抵抗失忆和忘却。因为透过这层覆盖一切的遗忘,我们只能捕捉到一些过去的碎片、断裂的痕迹,飞逝的、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12}然而,莫迪亚诺不也用小说不断证明了:个体的价值与尊严,都体现在这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抵抗”和“寻找”之中。
  三、写作策略:“阳光照耀幽暗的一角”
  曾有论者将长篇散文兴起的原因归为“文学语境的适度宽松、文体潜力的充分释放、创作主体的表达策略、散文理论的推波助澜”{13},是较为中肯的意见。而无疑,有了“创作主体的表达策略”,才有“文体潜力的充分释放”。如本文述及的这几部,从亲情角度入手的,无疑避不开“自我”,但这类散文“自我表达的策略”又各有不同。
  所谓“自我表达的策略”是指:亲情散文多带有程度不同的传记色彩,语涉个人的私生活,作家常常下笔郑重、有所剪裁。对于“私”的含蓄隐约,似乎有悖于散文写作通常要求的无所顾忌、任意而谈,但矛盾之处,因处理方式的不同,散文表达的不同可能也就被打开了。
  有的是直接裁剪有用的部分、对某些细节隐而不述。但有时作家为了写作效果采取了一定的写作策略。如南帆写“那个时代的爱情宣言”“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用笔就多隐晦而含蓄。止庵写母亲的早年生活、后来在“文革”中所受的磨难,也显得十分节制,书中引用母亲的书信、日记,人物的遭际、经历,都是一带而过,只露出一点端倪。用止庵自己的话说,他的确并没有打算写一部传记——尽管这本书几乎囊括了他母亲的一生。
  有的在手法上采取了一种朦胧化和虚化的处理。范培松的《南溪水》固然是长篇散文,但很多地方也使用了小说手法。比如,这本书很明显地由两个有所关联的部分构成。前一部分记乡村岁月,后一部分记大学生活。乡土叙事的部分,尽管所写是真人真事,但语言很有表现力,抒情、诗意、不乏戏剧性的语言,营造出了一幅幅流动的乡土画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从贾平凹的《商州三录》那样的作品中找到一些艺术手法上的相似之处。如写我和“秀珍”两小无猜的感情,村上痞子对“我俩”的捉弄,笔法上就是小说的。又如写“九哥”与地主婆的故事,十分精彩有戏,充满了戏剧性。写到“文革”自己无辜被囚禁,上文提及的写囚室蚊子的那一段,情节上不乏现代派小说的荒诞感。从情感表达上看,这样的“虚化”处理无疑起到了一种间离的效果。事实上,散文中使用小说手法并不鲜见,比如杨绛的《我们仨》里就有类似手法,通过一系列象征、暗示表达主观感受,反而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内地20世纪90年代曾出现“新散文”思潮,台湾散文理论研究界也一直主张“散文越位”,如何“越位”而不失“本位”,《南溪水》对此无疑也是有所尝试。   有的采用大段引文,避免自我抒情的泛滥。止庵的《惜别》一书,除了亲情的深厚感人之外,写法上也很有特点。止庵深得周作人散文写作的精髓,擅用“引文”,而所引材料的别择、排列,都经过了精心慎重的考虑。《惜别》中大段使用了引文:庄子、孔子、周作人、亨里克·显克维奇、王尔德、罗兰·巴特、张岱……列出来会是一个相当可观的名单。关于引用,或“抄书”,止庵自己也有过议论,大意是一方面“抄书”并非易事,另一方面,“抄书”是一种含蓄地表达自己意见的方式,也可“抄”别人的话,克制语调,调控语言节奏。{14}因此,《惜别》中的“抄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一种策略,这种策略减弱了语言表面上的情感色彩。在写“母亲”的经历与日常生活时,他选择让“母亲”自己说话,引用了若干母亲生前的书信、日记,用她本人的日记所带来的鲜活感告诉读者,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何所爱何所惧。而止庵的评论,则是有意味的注释,凸显了这些日记与信件的价值。全书还有一个部分是“附 记梦”,这一部分则是止庵自己的日记,也是全书在情感上的一个高潮。但作者在表现这个情感高潮时,也仍然用了克制的手法。日记虽为作者本人所写,但由于是引用的形式,令人感觉作者是在以理性之“我”观照感性之“我”,中间有一个冷静的间隔。这种“抒情的阻遏”{15},所起到的效果远甚于直接的抒情。
  这些散文中也偶有涉及自我内心隐秘的部分,阎连科写自己对父亲的愧疚(自己逃离土地、逃避责任、吝啬小气等)、范培松写自己“文革”中的“造反”(“巨浪冲击下,我的灵魂深处的魔鬼冲出来了!”)、止庵《惜别》中那一层对母亲命运的惋惜、唏嘘,多点到即止,并未做充分的情感上的铺陈、渲染。
  止庵在一次访谈中谈到井上靖类似于私密日记的作品《我的母亲手记》一书时说:“为什么日本人能这么写?因为日本人有私小说的传统,私小说就是关于‘我’的小说。就是我写我自己真实的事,我就是书里的人物或者是主人公。”{16}“私小说”不以暴露隐私为目的,但却是“自我暴露的仪式”{17}。而这恰恰是中国作家所缺乏的。日本“私小说”鼻祖田山花袋的小说《棉被》中,“棉被”是作家自我隐私与欲望的一种象征,如果说,在“私小说”里,作家将隐私这床“棉被”整个暴露到阳光下面,本文所论述的这类长篇亲情散文,则像阳光只照耀到了“棉被”某个角落。当散文的真实、自我这些问题已不成问题之后,在叙事抒情中如何有技巧、有策略地表现自我,蕴含着散文这一文类的写作走向开阔与丰富的更多可能。
  {1}{3}{9} 止庵:《惜别》,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版,第207页,第205页,第47页。
  {2}{5}{8}{11} 南帆:《关于我父母的一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44页,第92页,第15-16页,第139-141页。
  {4}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188.
  {6}{7}{10} 范培松:《范培松文集·第八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109页,第7页,第104页。
  {12} 黄荭译:《莫迪亚诺获奖演说》,《世界文学》2015年第2期,第67页。
  {13} 李文甫:《散文为什么越写越长——对新时期以来长篇散文发展的探析》,《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年第9期。
  {14} 止庵:《谈抄书》,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60页。
  {15} 止庵:《如面谈》,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64-265页。
  {16} http://book.sohu.com/20140917/n404403546_2.shtml.
  {17} 魏大海:《私小说——20世纪日本文学的一个“神话”》,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项目序号:PPZY2015C249
  作 者:张 颖,文学博士,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讲师。
  编 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
其他文献
摘 要:《尘埃落定》里有一个人物“傻子”和两个意象“罂粟”与“梅毒”担任了故事线索和叙事功能。本文通过细读小说中反复出现的“罂粟”和“梅毒”意象,挖掘这两个意象在小说中所蕴含的警世寓意和人文启迪,探析叙事意象在历史小说作品中特殊的诗化记忆、故事载体和艺术审美的功能。  关键词:罂粟 梅毒 叙事意象  《尘埃落定》{1}是藏族作家阿来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小说借一个末代土司之子“傻瓜”的独
期刊
摘 要:铎木,当今活跃在诗坛的湖南诗人。他的诗以诡谲、奇特、繁复的意象和深刻的哲学思考表达自己对宇宙本体世界和个体精神世界的追寻。现实与理想的撕扯,欲望与灵魂的辩证,世俗与脱俗的鞭打,彰显出“铎木式”的生命体验。诗风细腻飘逸,情怀与思辨相互倚重,手法多变,题材丰富,情感收放自如,气韵豁达从容。对现实的沉思,对存在的挖掘,对时空的架构,呈现出一种精神回溯的气象。  关键词:铎木 诗集 《流言集·谎言
期刊
摘 要:在菲利普·罗斯的小说《凡人》中,无名主人公通过各种尝试与被疾病和死亡缠绕的命运抗争。主人公对待宗教的态度是解读该小说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表面上,主人公在十三岁时“就不把犹太教当回事儿了”,这仅仅表明他很早就拒斥“体制化宗教”,即传统宗教中远离生命的僵死说教;实际上,他一生都在以虔诚的态度尝试生命的各种可能性,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生命宗教”理念。本文分析主人公的生命虔诚,即他用各种方式来尝试延长
期刊
摘 要:《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所著的一部短篇小说。本文以《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的两译本对比评析为切入点,具体探讨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及作用。  关键词:《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 译本对比 译者主体性  一、前言  《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是马克·吐温所著的一部极具温情的短篇小说,描写了一位淘金人十九年前突丧爱妻后,每年的忌日前三天就开始精神失常,三两好友跋涉而来,最终用酒精和迷药安
期刊
摘 要:本文从诺奖对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颁奖词“她的复调式书写,是对我们时代苦难和勇气的纪念”入手,分致命的真实、复调的书写、残酷的记录这三个方面来概括与分析阿氏的创作特征,并联系俄语文学的传统与俄罗斯文化背景,挖掘出形成这种特征的原因与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并指出阿氏创作对纪实文学、战争文学、世界文学写作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阿列克谢耶维奇 真实 复调 苦难 勇气  阿列克谢耶维奇,女,1948年生
期刊
摘 要:以商州、清风街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乡土社会在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大受裨益,却也饱受冲击。农村与农民在改革中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改革前景看似光明却有万般阻力,道路也不甚明晰,但传统生存秩序已千疮百孔,也没有了走回头路的可能,他们进退维谷。关于中国农村的改革前景,与《浮躁》所流露出的乐观精神不同,在《秦腔》中,贾平凹则表达了更多的未知与疑问。  关键词:贾平凹小说 《浮躁》 《秦腔》 乡土社会 社
期刊
摘 要:葛浩文的《檀香刑》的英译本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出版的第二个英译本。笔者对照原文,对译本中的比喻,尤其是包括歇后语、成语、含“动物”比喻等在内的几处特殊的比喻进行了梳理,发现在翻译这些特殊的比喻句时,葛浩文采取的翻译策略并不是单一的。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体现了葛浩文在翻译《檀香刑》时充分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檀香刑 特殊比喻句 翻译策略  一、译者主体性的内涵  译
期刊
摘 要:何大草长篇小说《我的左脸》以冷峻的笔触叙述了一段青春期内的个人记忆,将“争斗”与“情欲”交织进一位少年刻骨铭心的成长往事,在极端化语境下促成了对人性与命运幽微处的探询。作为一部带有鲜明文体特征的“私密叙事”,其对“青春”与“成长”主题的深度追问使它在当代青春题材小说中显示出卓越的思想洞察力。  关键词:何大草 《我的左脸》 “私密叙事”洪子诚在《当代文学史》中具有代表性地指出:20世纪90
期刊
摘 要:在米歇尔·图尼埃的短篇小说《阿芒迪娜或两个花园》中,“阿芒迪娜”和“两个花园”都是具有哲理寓意的,这两个形象都体现出“卢梭主义”中“自然与文明的冲突”以及“返回自然”的倾向。阿芒迪娜主动在一堵墙后发现了另外一个世界或另外一种生活,这一行为其实就是自然诱导下的一次成长历险。  关键词:《阿芒迪娜或两个花园》 自然 成长历险 “卢梭主义”  20世纪法国当代文坛大师米歇尔·图尼埃(Michel
期刊
摘 要:《阿拉丁》《贾方复仇记》与《阿拉丁和大盗之王》合称“阿拉丁三部曲”,是迪士尼公司动画片的大制作大手笔,是在传统题材上的再创作,是艺术与高科技的完美融合,是故事性与可视性俱佳的杰作。  关键词:跨艺术 《阿拉丁》 艺术改编  一、为什么总是《阿拉丁》 西方的各种《一千零一夜》影视艺术改编,仅以改编的名称而言,大部分都叫《一千零一夜》或者《阿拉伯之夜》,也有相当数量的命名为《阿拉丁》、《阿里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