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神秘生灵的守护者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3670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卫·阿尔蒙德是当今世界儿童文学领域的重量级作家,国内对他的研究介绍一直寥寥无几。本文对作家进行较为全面介绍的同时,尝试从作家生平背景、作品中共性内容、文本背后标志性观点主张三个方面寻找作家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大卫·阿尔蒙德 幻想 黑暗
  一、关于作家的身世·废弃矿井
  在当今世界儿童文学领域,大卫·阿尔蒙德无疑是一位“当红”作家,从1998年开始创作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Skellig至今,十余年间,其作品在全球已经被超过二十种语言翻译出版,并先后获得:英国儿童文学领域最高荣誉“卡内基儿童文学奖”(1998)、英国惠特布雷儿童文学奖(1998)、美国图书馆协会“普利策”文学金牌奖(2001)等诸多荣誉。尤其是在2010年3月,大卫·阿尔蒙德荣获儿童文学领域最高荣誉“国际安徒生奖”作家奖。大卫·阿尔蒙德不但坚持创作,十多年来新作不断,拥有大量读者,同时他还热衷于教学实践,多次在各地各类学校举行讲座、进行演讲。
  关于大卫·阿尔蒙德的作品,我国最早的译介出版社是作家出版社。从2002年10月开始,作家出版社先后翻译出版了作家当年相对最有名的三部作品:《当天使坠落人间》(Skellig)、《旷野迷踪》(Kit’s Wilderness)和《天眼》(Heaven Eyes),同时三本书被冠名为“天眼”少年魔幻三部曲。2011年7月,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梅子涵教授主编的“金麦田少儿国际获奖丛书”(第一辑),其中收录了作家出版社的上述版本,只是题目和个别语句稍有修改,如《怪天使斯凯力》(Skellig)、《银孩儿》(Kit’s Wilderness)、《黑泥潭奇遇记》(Heaven Eyes)。2013年5月,南海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阿尔蒙德的《会飞的爸爸》(My Dad’s A Birdman)。
  大卫·阿尔蒙德1951年出生于英格兰东北部泰恩河畔的纽卡斯尔市,从小在城市旁边的费灵镇长大。六岁时,他刚刚出生不久的妹妹芭芭拉意外夭折;十五岁时,他的父亲患癌症去世。这些失去亲人的经历的影响,在阿尔蒙德的作品中频繁显现,如Skellig一书中刚出生就病危的小妹妹,如很多作品中都有单亲家庭的故事背景。
  根据现有作品的情节来看,大卫·阿尔蒙德的童年生活十分丰富,对动物尤其鸟类充满了兴趣,对猫头鹰更有丰富的、近距离接触的经验,猫头鹰如何哺育雏鸟、如何从猫头鹰的粪便辨别它的“食谱”,这类信息作家随时可以以儿童视角轻松地娓娓道来;用黏土捏各种动物的模型、威廉·布莱克的儿童诗等这些充满童趣的活动或事物也都是作家非常熟悉甚至擅长的。
  青年时代的阿尔蒙德曾就读于东安格利亚大学和纽卡斯尔艺术学校,大学毕业后用作家自己的话:“当过邮差,卖过毛刷,也做过编辑和老师”{1},其中有一段时间,阿尔蒙德的身份是兼职特殊教育老师。“他是一位经验丰富而且富有创意的写作老师”{2},作家早年曾创作过一些成人文学领域的作品,如1985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无眠之夜》(Sleepless Nights)。但从1998年起,阿尔蒙德开始专注于儿童文学领域的创作,先后出版了Skellig(1998)、Kit’s Wilderness(1999)、Heaven Eyes(2000)、Where You Wings Were(2002)、The Fire-Eaters(2003)、Clay(2005)、Jackdaw Summer(2008)、My Name is Mina(2010)、The True Tale of the Monster Billy Dean(2011)等大批小说及若干小说改编版儿童戏剧,如Skellig: A Play(2002)等。
  阿尔蒙德是一个比较“恋旧”的作家,自己故乡的街景,大量自己的童年经历常常会出现在作品中,尤其是“废弃矿井”几乎成为其标志性景物。阿尔蒙德从出生就和矿井结下不解之缘,那个承载了他整个童年的费灵镇,在历史上是英国重要的煤矿小镇,不但在20世纪中后期,如今在当地仍有不少废弃矿井,其中一部分经过整修成了当地颇有特色的旅游观光景点,而当年大量没有经过整修的废弃矿井几乎就是童年时代阿尔蒙德最心仪的探险乐园,充满未知、刺激与惊喜的“绝妙”乐园。矿井里的无尽黑暗与恐惧,关于矿井深处“银孩儿”的传说,俄耳甫斯的妻子欧律狄克是否就被关在矿井深处……所有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热衷于想象、思考的阿尔蒙德(无论童年时的阿尔蒙德,还是成年后的阿尔蒙德)。某种意义上,废弃矿井对于阿尔蒙德不但意味着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想象,以及现实生命中光明身后的黑暗、危险、恐惧、孤独和悲伤,更意味着一个全“新”的世界。阿尔蒙德是一个“耽于”对未知世界想象的作家,成名后的阿尔蒙德不但曾在学校里做过专门讨论如何激发想象力的演讲,他在My Name is Mina一书中甚至专门提供了很多激发、释放想象力的“非常活动”练习题,而在阿尔蒙德的所有作品中,和想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常常正是废弃矿井。
  二、关于作家的“故事”:身边黑暗·非凡生灵
  对一个正在创作中的作家进行概况,很可能是一件颇为愚蠢的事情,因为未来每一秒都可能出现“意外”,但我们始终相信,大部分作家终是有着自己“钟爱”的情节或形象,而这些情节或人物形象不但是作家标志性的特征,也正是我们深入认识作家、作品的绝佳途径。
  对于大卫·阿尔蒙德,我们认为,无论从读者反馈,还是官方授奖情况来看,他最成功的作品都应该是Skellig,而无论在这部作品还是在其他作品中,我们发现基本可以称为“标志性的故事情节”:主人公对“身边黑暗”的关注与探索,未知世界中“非凡生灵”的“真实”存在与活动。客观地说,这些特征基本就是人们童年时代常常拥有的童心童趣:对身边未知、黑暗、危险地带的好奇与怎么也遏制不住的窥探,以及对那片领域(或世界)的五花八门的离奇幻想。在大卫·阿尔蒙德笔下,这些“身边黑暗”包括:漆黑阴暗的废弃车库(Skellig)、黑暗无光的黑泥潭(Hea ven Eyes)、伸手不见五指的废弃矿井通道(Kit’s Wilderness)与黑夜漆黑一片的窗外(My Name is Mina)等等。   大卫·阿尔蒙德的作品虽然大都具有超现实或魔幻因素,但其作品并不是彻头彻尾的幻想或魔幻作品,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黑暗领域”都是真实的生活场景,都是作家童年亲身经历体验过的地理场景:自家院里的废弃车库、闹市河渠对岸荒废肮脏的泥潭、小镇郊外废弃的矿井。但和一般作家不一样的是,这些“地域”在作家所有的作品中并非普通随意、可有可无的地理场景,而是作品最核心情节发生和开展的场所,在My Name is Mina一书,“树顶之上”“窗外的黑暗”甚至几乎可以作为主人公Mina的代名词。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黑暗”在阿尔蒙德笔下,又并非意味着悲观、绝望,它们甚至不是彻头彻尾的恐惧,虽然它们确实和伤感(如Kit’s Wilderness中夜间荒野、黑暗矿道中的艾斯库)、孤独(如My Name is Mina中的Mina,和Heaven Eyes中的天眼与老人,The Fire-eaters里的McNulty)、紧张(如Skellig中的麦克)、危险(如Kit’s Wilderness中孩子们玩的死亡游戏)联系紧密,但故事的结尾基本都是一个“完满”的结局:小妹妹病愈回家(Skellig)、“问题学生”艾斯库重返学校(Kit’s Wilderness)、孤儿“天眼”住进了孤儿院(Heaven Eyes),众多危机全都不复存在(The Fire-eaters)。西方评论家曾把这种黑暗和阿尔蒙德童年遭遇亲人离去的不幸经历以及威廉·布莱克哲学思辨思想对其的影响联系起来{3},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死亡”与“抗争”确实是作家极为敏感而且颇为执着的两个元素或话题。
  至于阿尔蒙德笔下的“非凡生灵”,无论是那个长着翅膀非人非兽非天使,或者也可以说,是人是兽又是天使的Skellig{4},还是矿道内永远不老、身体遇到光也会闪起银光的“银孩儿”,还是从泥沼中挖出的埋葬多年没有腐烂、没有心跳、没有呼吸,但领着“爷爷”的灵魂走进河里的“圣徒”……这些形象多少都有点西方宗教文化的味道和痕迹,但这些形象除了符合儿童童年幻想的一些共性特征(如对飞翔的渴望、死人僵尸的好奇等)之外,还有着阿尔蒙德自身的特征,而且这些未知生灵大都是友善的、不加害于人的,比如Skellig:
  第一次出场时,他“……伸长腿坐着,头贴在身后那堵墙,朝天半仰着……浑身布满了灰尘和蜘蛛网,一张脸则是瘦削而苍白的。他的头发和肩膀上黑压压一片散着大头苍蝇……身上穿的黑色西装”{5};
  Skellig不但吃苍蝇、死老鼠,而且尤其爱吃中国小餐馆外卖的炸春卷和豆芽叉烧肉;
  他有严重的关节炎,全身关节钙化而且发肿,知道吃阿司匹林,而且他身后有一对翅膀,他可以拉着“我们”一起跳舞,一起“飞翔”在空中。
  结尾时,Skellig在“我”妈妈的“梦中”当着妈妈的面,带着“我”病危的小妹妹一起“飞翔”,给予她力量,帮她战胜病魔……
  统观大卫·阿尔蒙德的作品,这些未知生灵的存在或出现没有使主人公的负面状态加深或者更加“不合群”,而是最终使主人公由负面状态走向正面状态,由“不合群”到合群,至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友谊,如Skellig同“我”和Mina的友谊,如拥有矿井经历之后,艾斯库和“我”的相互信任;如黑泥潭“圣徒”带走爷爷灵魂后,“我们”和小女孩天眼之间的共同生活……
  当然,读过阿尔蒙德作品的读者可能还会补充:作家笔下很多故事还有另外一个颇让人喜欢的共性特征,那就是里面经常会有一个精力充沛、无拘无束、叛逆但又善良的疯疯癫癫的小女孩,如大名鼎鼎,不但在Skellig中出现,作者后来专门又为其写了一本书的Mina,如Heaven Eyes里的小女孩“我”、Kit’s Wilderness里的艾莉、The Fire-eaters里的Ailsa Spink……这些人物每一个都非常“独特”,充满活力,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与其说这些人物是作家笔下故事的标志性特征,我们更认为这些人物不但其地位逊色于那些“斯凯力”“银孩儿”们,而且比他们更值得称为标志性特征的恐怕在于所有这些形象都反映出的明确态度:对“斯凯力”们的守护与捍卫。
  三、关于作家的“使命”:守护幻想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使命,尤其是非功利目的背景下创作的作家,使命痕迹更明显。虽然“使命”这个词很多时候仿佛可以替换成“创作动机”等词汇,但后者终是不如前者更能够体现作家本人及其众多作品背后的那种始终如一的“战斗”感,以及至死也未必能完成的宿命感、悲怆感。电影导演王家卫曾这样说过,所有的导演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问题”,自己一直执着去解决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始终没解决,所以他才创作出一部部外表不一样,但实质一样的作品。这段话很深刻,也很有见地,文学家何尝不是如此,当年文学批评中的“症候批评”其根基大概也是建立在类似的认识基础之上。艺术家对解决自己“问题”的执着,正是我们此处所说的“使命”。
  阿尔蒙德的使命就是:守卫“幻想”、捍卫“幻想”,不但护卫幻想本身的可贵,更护卫所有儿童拥有幻想的权利。这一点,首先在其作品中的“Mina”们身上表现得最明显:这些人物直接不上学,在家接受自由开放的家长教育;或者上学,但在校园里个性张扬反叛,频繁挑战规矩。而作为对立一方,身为“反面”角色的学校或“坏”老师,我们如果较真他们到底有什么问题,问题则几乎都涉及或直指对于儿童自由幻想的粗暴干涉与苛刻压制,比如:语文老师课堂上死板苛求写作文前必须先完成提纲,正文必须严格符合提纲,在五年级的“期末考试”,Mina自创了一种语言文字并用该“语言”写了一篇短文,语文老师不但对极富创意的原创作品全然武断否定,而且恼羞成怒地直接告校长叫来Mina家长……
  他们(米娜和她的家人)认为学校会限制学习发展……而且学校教育就是想把每个人都训练得像从一个模子里出来似的。{6}(《当天使坠落人间》)
  地理老师杜布斯课堂上当着众多学生面对“爱做白日梦”的艾莉怒吼与挖苦{7}……(《旷野迷踪》)   《天眼》中,“我”是一个个性强,喜欢幻想、探险的女孩埃琳——强烈反感并反抗孤儿院院长莫利斯强迫孩子们想象来孤儿院前的经历……
  “We feel that schools are cages……We feel that schools inhibit the natural intelligence, curiosity and creativity of children.”{8}(My Name Is Mina)
  其次,作为阿尔蒙德笔下文字最引人入胜之处:车库中的斯凯力、矿道中的银孩儿、黑泥潭长着带蹼脚趾手指的天眼,以及污泥里死而复生的“圣徒”——所有这些幻想人物的不断诞生与出版,大概正是作者履行“使命”最直接有力的证明。在《当天使坠落人间》一书中,当得知小麦克对废弃车库很感兴趣后,负责拆建车库的贝利先生指着自己两个长大的儿子对小麦克父亲说:“跟这两兄弟小时候一个样,越是黑暗危险的地方,他们就越是靠近。”{9}
  言下之意,两兄弟长大后已经不再有这种好奇与兴趣。事实确实如此,因为我们所受的教育,因为成人世界的规则,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生活中太多太多的成人都不再拥有那份“童年”的好奇与幻想,而阿尔蒙德的“执着”恰恰就在于:珍视并分享自己始终不曾遗失的童年幻想,同时批评学校、成人规则对于这种幻想本能的压制和伤害。
  不但在作品中,在现实生活中,从公开演讲的主题以及长期从事特殊学校教育工作的经历来看,阿尔蒙德一样坚守这份执着。据资料显示,阿尔蒙德在英国曾专门做过“如何激发想象力”的演讲,在其作品中,这种童年式或童年风格的幻想、想象的地位远远高过其作品曾涉及过的“爱”与“死亡”主题。
  现实中的大卫·阿尔蒙德是一位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学校、特殊学校、作文辅导一直是他生命中除写作之外最主要的工作),至少是教育工作者。而连接两者,或者说,使作家在这两个身份之下独特于他人的根本特征,正是这份执着于黑暗之处的无尽幻想。
  {1}{6}{9} 大卫·阿尔蒙德:《当天使坠落人间》,蔡宜容译,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卷首“作者的话”,第173页,第278页。
  {2} 参见英国文化协会官方网站:http://literature.britishcoun-
  cil.org/david-almond。
  {3} Elizabeth O'Reilly写的短评,参见英国文化协会官方网站:http://literature.britishcouncil.org/david-almond。
  {4} 此处翻译依据David Almond著:Skellig,Delacorte Press1999年版,第167页。
  {5} 大卫·阿尔蒙德著:《怪天使斯凯力》,蔡宜容译,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年版,第8页。
  {7} 大卫·阿尔蒙德著:《旷野迷踪》,林静华译,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第103页。
  {8} David Almond著:My Name Is Mina,Random House Children,s Books 2012年版,第208页。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菲利普·罗斯的小说《凡人》中,无名主人公通过各种尝试与被疾病和死亡缠绕的命运抗争。主人公对待宗教的态度是解读该小说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表面上,主人公在十三岁时“就不把犹太教当回事儿了”,这仅仅表明他很早就拒斥“体制化宗教”,即传统宗教中远离生命的僵死说教;实际上,他一生都在以虔诚的态度尝试生命的各种可能性,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生命宗教”理念。本文分析主人公的生命虔诚,即他用各种方式来尝试延长
期刊
摘 要:《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所著的一部短篇小说。本文以《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的两译本对比评析为切入点,具体探讨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及作用。  关键词:《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 译本对比 译者主体性  一、前言  《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是马克·吐温所著的一部极具温情的短篇小说,描写了一位淘金人十九年前突丧爱妻后,每年的忌日前三天就开始精神失常,三两好友跋涉而来,最终用酒精和迷药安
期刊
摘 要:本文从诺奖对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颁奖词“她的复调式书写,是对我们时代苦难和勇气的纪念”入手,分致命的真实、复调的书写、残酷的记录这三个方面来概括与分析阿氏的创作特征,并联系俄语文学的传统与俄罗斯文化背景,挖掘出形成这种特征的原因与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并指出阿氏创作对纪实文学、战争文学、世界文学写作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阿列克谢耶维奇 真实 复调 苦难 勇气  阿列克谢耶维奇,女,1948年生
期刊
摘 要:以商州、清风街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乡土社会在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大受裨益,却也饱受冲击。农村与农民在改革中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改革前景看似光明却有万般阻力,道路也不甚明晰,但传统生存秩序已千疮百孔,也没有了走回头路的可能,他们进退维谷。关于中国农村的改革前景,与《浮躁》所流露出的乐观精神不同,在《秦腔》中,贾平凹则表达了更多的未知与疑问。  关键词:贾平凹小说 《浮躁》 《秦腔》 乡土社会 社
期刊
摘 要:葛浩文的《檀香刑》的英译本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出版的第二个英译本。笔者对照原文,对译本中的比喻,尤其是包括歇后语、成语、含“动物”比喻等在内的几处特殊的比喻进行了梳理,发现在翻译这些特殊的比喻句时,葛浩文采取的翻译策略并不是单一的。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体现了葛浩文在翻译《檀香刑》时充分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檀香刑 特殊比喻句 翻译策略  一、译者主体性的内涵  译
期刊
摘 要:何大草长篇小说《我的左脸》以冷峻的笔触叙述了一段青春期内的个人记忆,将“争斗”与“情欲”交织进一位少年刻骨铭心的成长往事,在极端化语境下促成了对人性与命运幽微处的探询。作为一部带有鲜明文体特征的“私密叙事”,其对“青春”与“成长”主题的深度追问使它在当代青春题材小说中显示出卓越的思想洞察力。  关键词:何大草 《我的左脸》 “私密叙事”洪子诚在《当代文学史》中具有代表性地指出:20世纪90
期刊
摘 要:在米歇尔·图尼埃的短篇小说《阿芒迪娜或两个花园》中,“阿芒迪娜”和“两个花园”都是具有哲理寓意的,这两个形象都体现出“卢梭主义”中“自然与文明的冲突”以及“返回自然”的倾向。阿芒迪娜主动在一堵墙后发现了另外一个世界或另外一种生活,这一行为其实就是自然诱导下的一次成长历险。  关键词:《阿芒迪娜或两个花园》 自然 成长历险 “卢梭主义”  20世纪法国当代文坛大师米歇尔·图尼埃(Michel
期刊
摘 要:《阿拉丁》《贾方复仇记》与《阿拉丁和大盗之王》合称“阿拉丁三部曲”,是迪士尼公司动画片的大制作大手笔,是在传统题材上的再创作,是艺术与高科技的完美融合,是故事性与可视性俱佳的杰作。  关键词:跨艺术 《阿拉丁》 艺术改编  一、为什么总是《阿拉丁》 西方的各种《一千零一夜》影视艺术改编,仅以改编的名称而言,大部分都叫《一千零一夜》或者《阿拉伯之夜》,也有相当数量的命名为《阿拉丁》、《阿里巴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的长篇亲情散文写作不乏规律与共性可循:一是这类散文多涉及特定的年代背景(1966-1976),通过写“革命—理想”“革命—土地”的关系言说历史“大同”;另一方面,这些散文又以“消解崇高的倾向”“对日常细节的关注”“执着的个体时间意识”言说“大同”背景下的“小异”,用后者完成对前者的反拨和超越;此外,从写作策略上看,这些作品对当下的散文创作也不无借鉴启发意义。  关键词:亲情散文 历史
期刊
摘 要:《热爱生命》讲述了一个饥寒交迫、身体极度虚弱的淘金者被同伴抛弃后,面临着极其恶劣的地理环境、气候,在广袤的荒原上与病狼遭遇,两个生灵所展开的殊死搏斗,淘金者一面同自然抗争,一面靠着自己强大的求生意识赢得了生命延续的故事,充分展示了人在绝境中所爆发的生命本真的能量,表达了人类对生命无限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奏响了一曲顽强的生命赞歌。  关键词:杰克·伦敦 《热爱生命》 生命赞歌  杰克·伦敦是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