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a1803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班主任是学校班级工作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孩子们之间是有差异的,遗传因素、成长的环境、家庭的教育造成了这种差异的存在。合格的班主任应该用光照亮教室的每个角落,用热温暖每一颗幼小的心灵,用情点燃每个学生心中理想的火焰。
  关键词: 爱 特殊学生 特殊教育
  
  《博爱》杂志曾刊发一则发人深省的故事:2007年4月,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恶性校园枪击案,32名无辜者惨遭杀害。当警察蜂拥而至时,韩裔枪手赵承熙朝着自己的面部扣动了扳机。
  枪击案震惊了世界,人们对凶手的暴行表达了极大愤慨。后来,人们知道,23岁的凶手赵承熙是一个有着严重心理疾病的大学生。但是,在最后的死难者葬礼上,人们发现,明明是32人遇害,却有33座墓碑。原来多出来的一座墓碑,是凶手赵承熙的。
  很多人无法理解,一个穷凶极恶的凶犯,凭什么要受到别人的哀悼?葬礼委员会解释:因为缺乏爱,一个曾经能够完全读懂圣经的聪明孩子变成了凶手,这个孩子同样是一个受害者。
  原来,这第33座墓碑,表达的不是对恶行的容忍,而是对爱的呼唤。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
  一、调皮学生,我用耐心改变你
  班主任工作是朝阳工作,是创造灵魂的工作,也是一项很辛苦的、烦琐的工作。每当回忆起这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常常感慨万千。为师之初,面对调皮学生不断地犯错,我经常手足无措。有时为了不影响其他学生,我常常是简单粗暴地训斥几句,以为就能改变他们,后来发现效果微乎其微。是就此作罢,听之任之?还是换个管用的方式来教育他们?就在我不知所措时,学校号召我们读教育名著。于是,我潜心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著的《给教师的建议》,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陶行知的《陶行知教育文集》,这些书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三位教育大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令我感动。深刻反思后,我明白了,调皮学生,更需要关爱和重视。班主任应该用特别的爱来浇灌他们,用真诚去拥抱他们。
  小鹏是我们班的一名学生,刚接这个班时,就有好几位教过他的老师对我表示“同情”,从他们的口中,我得知,原来这个孩子有多动症。
  接触的第一天,我就真实地领教了他的不同寻常:课堂上随意插话;作业本上的字龙飞凤舞;课后专门跟同学搞恶作剧……多次说服教育无果后,我决定另辟蹊径,从表扬入手。因为,通过观察,我发现,每当我表扬其他同学时,小鹏都会以一副“有什么了不起”的神态来保护自己的自尊,其实这就是典型的“酸葡萄”心理。试想,这样的学生曾经获得表扬的几率有多高呢?如果偶尔对他进行一次表扬,让他尝到“葡萄”的甜头,是否会改变他呢?有了这样的想法后,我对他的观察更细致了,可是令人沮丧的是,连续几天,在他身上确实找不到值得表扬的地方。直到有一天,课后,小鹏安静地坐在座位上休息,没有找其他同学的麻烦。我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对他大大表扬了一番。尽管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他夜里睡觉着凉了,身体不太舒服,没有力气离开座位,但是这次表扬以后,他捣乱的次数明显减少了。看到小鹏的改变,我的表扬计划更加坚定了,于是,我挖空心思地寻找他值得表扬的地方,经过一段时间的表扬教育,小鹏的行为稍稍有了转变。正当我暗自高兴时,他又故伎重演了,可能是被表扬多了,也会腻烦。看来,适当的批评还是有必要的,怎么批评?一定要掌握好“火候”,语气重了,前功尽弃;语气轻了,达不到效果。从《批评的艺术》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如何使一个人愉快地接受批评,即批评他一个缺点的时候不妨先表扬他的几个优点。这样,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一学期下来,小鹏的进步有目共睹:上课听讲专心多了,课后作业的完成认真多了,跟同学的关系也搞好了。小鹏妈妈常跟其他人说:“我们家小鹏幸亏遇到了张老师!”
  “爱只能用爱来引导,耐心必须用耐心来培养”。这句话时常在我耳畔回响,当我对孩子失去耐心时,我都用它来提醒自己。当被日复一日的烦琐工作消磨得意志消沉时,我用它来激励自己。爱与耐心,是生活的阳光,是心灵的营养,是教育的希望。
  二、自卑学生,我用赏识鼓励你
  先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踏进教室,面对着一张张自我感觉良好,充满个性的笑颜,老师应对的是一张神情高度严肃、脸色绝对难看的尊师之颜,给那些自命不凡的孩子来了个“下马威”,好让他们收敛锐气,藏起傲气,不再狂妄自大。尤其是那个姓李的同学,自我感觉好极了。当老师高声表扬某同学朗读不错时,他则不屑一顾地嚷道:“为什么不表扬我,我比他读得更好?”听,多自负呀。心头盛怒的老师哪里容得下他如此自傲,不免劈头盖脸一顿教育,意欲浇灭那闪闪跳动的自信火花,还孩子一个“自知之明”。
  案例(二):音乐老师和班上的学生交流,问谁精通乐器。一个小男孩告诉老师他会拉小提琴。老师让他拉个曲子听听,那孩子一本正经地说:“尽管你没付钱,但我还是决定为你拉一首。”像模像样地拉了几下琴弦后,说:“对不起,昨天我的音乐老师迟到了,所以我没能学好。”然后把琴夹在腋下,鞠躬作谢幕状。老师风趣地说:“谢谢你!”那孩子马上接着答:“You are welcome.”直译成中文:“你是受欢迎的”。意译为“您是值得我为您拉琴的”。
  这两个案例中的老师分别是中国老师和美国老师。与亚洲一些国家的孩子相比,美国孩子往往更开朗,更敢作敢为,而且更富于表现欲,造成这样的结果,显然与老师的教育方式是分不开的。
  不可否认的是,在家长与教师群中,大部分的师长寄于孩子很高的期望。一旦孩子未能如愿,便不停地责骂与埋怨,讽刺挖苦,甚至惩罚与变相体罚,所谓是让孩子“吃一堑长一智”,痛定思痛,牢记教训。在如此“高压教育”下成长的孩子,自然少了一份锐气,那份美好的自我感觉已在大人的讽刺与漫骂声中支离破碎,当然更谈不上对自己有信心了。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赏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朋友之间,同事之间,都渴望得到对方的赏识。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肯定的话语,一次成功的鼓励,都会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学生的进步、成长需要的不也是这种动力吗?
  我曾教过一个男生,因为从外地转来,基础较差,成天沉默寡言,课后,我发现他在抄袭别人的作业。放学后,我让他和我一道走,我们一边走一边闲聊。在适当的时机,我说:“看你在球场上打球,身手敏捷,说明你脑子聪明、灵活。可就是你有一个毛病我觉得很遗憾,你知道吗?”他说:“我成绩不好。”我又说:“不是!是你不够自信,凭你的能力,你是完全可以把成绩赶上去,独立完成作业的,你说是吗?”他说:“老师,我再也不会抄作业了!”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抄过作业,而是遇到难题,及时向老师、同学请教,成绩明显地上升,后来考上了泰州重点中学。他在一个教师节寄给我的贺卡上写道:张老师,您那次对我的谆谆教导,使我自信、自强,我将来也要当老师,也要像您一样用自己的全身心去唤起我的学生的自信与自强。
  三、留守学生,我用柔情温暖你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经商、务工,把他们留在原住地交给其祖辈或其他亲戚照料。这部分儿童由于长期亲子分离,得不到父母面对面的教育和关爱,存在严重的亲子教育缺失,往往会引发安全问题、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留守孩子”现象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已成为教师义不容辞的一项重要工作。
  托尔斯泰说过,如果教师既爱他的事业,又爱他的学生,那么他就是一个十分好的老师了。作为教师,我把这些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呵护。教师对“留守孩子”的教育要多一点关爱,多一点柔情,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同学的爱。
  每年,我班都会有几个留守儿童,我经常与他们交流,随时掌握他们的情况并定期走访,及时与其监护人交流并反馈孩子的具体情况,帮助监护人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2009年我教过一个男生,他的父母离婚,妈妈回了湖南老家,父亲索性外出打工了,孩子交给奶奶看管,奶奶七十多岁,孩子要钱,奶奶若是不给,他就破口大骂。奶奶怕丢人,没办法,只好给他。有了钱,他就去上网、玩游戏等。在家骗奶奶,在校骗老师,经常请病假或事假。老师批评教育都无济于事,他还理直气壮地说:“父母都不管我,你管得着吗?”后来我接手这个班,开始一周他的表现还不是很差,我总是特别关心他,爱护他,认真地检查辅导他的作业,关心他的生活和身体。有一次他生病了,我马上送他到医院开药、打针,回家后叮嘱并帮他倒水吃药。即使是这样,他的老毛病也还是没改,后来还是隔三差五地请假,我马上到他家去了解情况,耐心地与他促膝谈心,从生活上有意识地走近他。从那以后,这个学生上网、请假的现象都没有了,并且学习态度也大大改变了,学习成绩更是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脸上也出现了本该属于他的灿烂笑容。
  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向蓓莉博士认为,一个合格的教师,目光中应该充满阳光,这充满爱的阳光应该撒向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到,那么,祖国的“花朵”会更鲜艳。
其他文献
摘 要: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两大哲学史上两大哲学家,他们的哲学思想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他们对于美学的看法,尤其是美学中关于文学艺术的看法。本文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哲学观入手,分析由此所引发的两者对美学中“文学艺术与客观现实的关系”看法的差异。  关键词: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观 文学艺术观    1.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生活背景  在柏拉图时代,雅典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新兴
一、教育目标的基本维度与核心  教育,顾名思义,既教又育,教育结合。教育在其手段、目标和宗旨上都应是一致的。所谓教,侧重于传授、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主要指科学文化知识。它指向的是学生在其人生发展上的谋生发展的手段、技能和素质,“智”育占了较大的部分。所谓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人格和德行,主要指道德文化修养和道德人格的形成。它指向的是学生在其人生发展过程中立志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进行
高考《哲学常识》的主观题得分普遍低,考生在心理上存在畏惧感。自2008年至2010年,在甘肃省采用的全国统考卷中,《哲学常识》主观题始终保持20分的分值,且都以分析题和说明题的题型出现。我就《哲学常识》部分分析、说明题的答题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哲学常识》部分分析、说明题的构成  在高考“文综”试卷中,分析、说明题由情境材料和设制的问题的两部分构成。情境材料涉及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
摘 要: 《归园田居》(一)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整个诗歌意境恬静优美,表现了农村生活的美好,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由衷的热爱和赞美;语言质朴、自然、平淡,却平字见奇,淡中有味;整首诗句式整齐,音韵和谐,首尾呼应,形式上具有音乐之美和结构之美。此外,诗歌还体现了作者率真自然、鄙视权贵、厌恶官场、傲岸不屈、洁身自好的性格特点,具有一种令人敬仰的高尚人格。全诗不仅给人以文学艺术的熏染,而且给人以精神
摘 要: 当前,高校新闻网作为高校信息发布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已经成为学校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和文化宣传战线,也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本文分析了高校新闻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功能,以常熟理工学院五月阳光新闻网为例,针对当前高校新闻网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途径,希望有助于高校新闻网更好地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 高校新闻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解决策略    一、高校新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那么,从哪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呢?调查中发现:目前,学生的学习有活动,但无激情;有思维,但无智慧;有回答,但无质疑。这些现象在平时教学中屡见不鲜,甚至在公开教学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使学生的主体
最近,酷爱读书的我欣然读阅了多本关于教育教学工作方法的书籍。其中《名师最有效的激励智慧》一书中大量正面的事例说明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结合当前所在的技工学校教育,我受益匪浅。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古代塞浦路斯有一位叫做皮格马利翁(Pygmalion)的国王。他非常善于雕刻。有一次他雕刻了一具美丽少女的塑像,并且对这具塑像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和期望,精雕细琢,每天以深情的
摘 要: 高职院校要利用自身特色,搭建由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四方资源整合的平台,完善高职院校社团活动的模式,使社团活动成为高职教育第一课堂的有力补充,培养学生的团队凝聚力、持续学习力、知识创新力、实践创业力等,以此更有效地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主题词: 高职院校 社团活动 综合职业能力    1.引言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确定高职教育要肩
姜夔(1152—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姜夔一生浪迹江湖,不曾入仕,布衣终身。他工诗词,善书法,精音律,常自谱曲而不用现成曲调。《扬州慢》一词即是他自度曲所填之词。词牌词题统一,因写扬州战后之景,又是慢词,故称“扬州慢”。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其时姜夔25岁。词人路过扬州稍作停留。扬州自隋唐即是著名繁华之地,从李白送别孟浩然的著名诗句“烟花三月下扬
摘 要: 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歌词大意,进而朗读歌词,体验它的形式美和音乐美,再通过对歌词的想象及联想,帮助解决歌曲演唱的难点等方法手段,提高歌唱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音乐 歌唱教学 歌词 有效性    歌词是歌曲的本意所在,它往往阐述了一首歌曲表达的感情和主旨,能更好地表达歌曲的宗旨和灵魂,歌词的好坏在很大程度决定了一首歌的好坏。一首好的音乐作品,应该是歌词与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