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诗人的皇天后土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biao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者陈晋的大作《独领风骚》,用诗一般的语言生动地解析了毛泽东各个历史时期抒写诗词的心路历程,犹如为我苦思冥想的心绪洞开了一扇窗户,令我豁然开朗。于是有了现在这个标题,因为陈先生的思路正契合了我的欲念,撰写一篇纪念长征的文章乃是我久久的一个夙愿。
  陈先生写道:
  长征是什么?
  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
  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尼笔下,长征是“前所未闻的故事”。
  在艾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
  那么,在笔者的构思中,长征是“诗人的皇天后土”。可否也算得上“狗尾续貂”?
  在中外历史上,率领一个政党、一支衣衫褴褛的军队,在数倍于自己之敌的围追堵截中,命系一线地在冰山峻岭中穿行的诗人和战略家,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以来,一路上总是山连着山,岭接着岭,一山更比一山高,一山更比一山险,一山更比一山雄。山,几乎成了红军官兵生活的伴侣,成了红军官兵最密切的朋友与“最可憎的敌人”,也成了中国革命事业绕不开的一部分,成了诗人毛泽东灵感的源泉: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显然,这三首以山为题的《十六字令》,并非具体地写某一座山,这里是一种泛写,抒发的是诗人在长征中对各种各样山的总体感受。诗人感觉到山的高耸,于是,剽悍神速地催马越过之后,回头一看,才发现这座山离天只有那么一点点距离。诗人感觉到山的壮阔,在对山的平视中,山仿佛是连绵起伏的巨浪奔马。这不正是对“苍山如海”的一种形象注释吗?诗人感觉到山的陡峭,陡峭不是一般的高耸,而是险峻,是尖锐,尖锐得像利剑一样可以刺破青天。
  无论是高耸、壮阔还是陡峭,都是诗人在马背上获得的感受。
  诗中通篇未写一个人,却处处皆人。这不正是红军勇往直前的气势,不也是中国革命赖以支撑的擎天柱吗!
  山,在这里成了跳动的火炬,成了离弦的响箭,成了奔涌的狂澜,也成了征服者脚下的里程碑。
  一路上,毛泽东常常是“马上低吟三五句,灯前速记六七行” 。诗人的气质,将军的气派,长征的气概,指挥若定的气度,几乎同时融进了作者对群山的感悟之中 。
  据大致统计,从1934年10月开始长征,毛泽东随红一军团行进,先后共翻越了20多座大山。比较有名的有娄山关、紫金山、夹金山、腊子山、岷山、昆仑山和六盘山。
  穿行在诸多的崇山峻岭之中,绝非是一次次轻松的旅行。在诗人的笔下,那些像战阵,像利剑的山峰,虽然被看得不以为然,可事实上,每一个当事人在这些自然山峦的阻隔面前,决不会有任何亲近可爱之感。
  当红军借助明月或火把,在若明若暗的夜色中跋涉的时候,盘根错节的乱石,或令人心悸的悬崖峭壁,都仿佛张着血盆大口企图寻找机会吞噬这支奇异的队伍,更何况还有那些前堵后追、比陡峰深谷更凶恶的敌兵。
  毛泽东后来在解释《忆秦娥·娄山关》时,曾说过这样几句话:“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以下诸篇,反映了这一心情。” 这里说的“以下诸篇”,就是指《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这几首全部都是写的山。
  在《毛泽东诗词集》收入的67首作品中,以山为题与写到山的诗词就有30多首。他的代表作,大多是以山为题材的。因为他这段时期的诗词作品多半是在马背上“哼”出来的。人们称他是“马背诗人”,不是没有道理的。
  1935年9月上旬,中央红军无法说服坚持南下的张国焘左路军,毛泽东毅然率领中央红军继续北上。9月12日,中央红军在甘肃俄界改编为陕甘支队,随后突破天险腊子口,胜利翻过了岷山。


毛主席诗词《七律·长征》

  中央五位革命老人之一的吴玉章回忆说:过岷山那天,“天气特别晴朗……我们很快登上了岷山的山顶,从山顶远望山下的田野,牛羊成群,农民在田间辛勤劳动,大家很愉快地像潮水般涌下山去,到了大草滩宿营地。在回、汉族人民的热诚欢迎中,我们很快进入了村子。”
  这正是毛泽东后来说的那种“豁然开朗”和“柳暗花明又一村。”
  就在越过岷山的第三天,即1935年9月20日,聂荣臻在哈达铺意外地从包烧饼的《山西日报》上看到一则消息:陕北有一支刘志丹带领的红军队伍,而且开辟了一块不小的革命根据地。他立即命通讯员杨家华把报纸火速送到毛泽东手上。于是,毛泽东当即决定:到陕北去!长征的落脚点就这样确定下来。
  毛泽东当时的警卫员陈昌奉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一天,我们从甘肃环县出发,走了几十里路,刚登上一座光秃秃的小山,便遇到刘志丹同志派来给主席送信的人。主席看过信,站在山顶上,向正在休息的部队大声喊道:‘同志们!我们就要到达陕北苏区了!……’主席的话还没有讲完,山坡上立刻欢腾起来。同志们高兴地笑着、跳着、互相搂抱着、欢呼着,有些同志甚至激动得大哭起来。”
  中央红军的长征结束了,对毛泽东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以诗来记述这一艰难而伟大的行路历程。不用雕琢,不用修饰,只要把红军长途跋涉的脚印,把万水千山连结起来,便组成了一首诗。虽然这首诗仅有56个字,时间跨度也仅仅一年,但其记录的时空内涵则有着世界历史上最为罕见的沉重和幽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七律·长征》,除描写了“山”之外,还写了两条“水”——金沙江与大渡河。长征途中红军共飞渡过近20条江河,谙熟历史的毛泽东选择金沙江与大渡河入诗时,头脑中或许正闪现着两个令人难忘的名字:诸葛亮和石达开。
  毛泽东率红军过金沙江,正好和当年诸葛亮的南征是同一季节,于是便有了“金沙水拍云崖暖” 的感觉。
  说起大渡河,人们自然要想到石达开。就在红军抢占大渡河的70年前,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十几万人马,在这里全军覆灭。因此,蒋介石的飞机向红军撒下了“毛泽东将成为第二个石达开” 的传单。令毛泽东和红军自豪的是,石达开的历史在这里没有重演,却演出了一幕幕悲壮传奇的经典故事。这里用“惊天地,泣鬼神” 的字眼已无法记载这一悲壮的史实,也无法尽数它的残酷与凄惨。因为红军一路上,有爬不完的大山,渡不完的大河,还有似乎永远走不到头的沼泽草地,有永远看不到顶的雪峰。
  毛泽东向世人公开介绍的第一首诗词,就是他的《七律·长征》。可见这首诗在他写的诗词中占有何等分量。让青山作证吧,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是诗人毛泽东最长的一首诗。长征是一曲人类在极限中求生存,在绝境中彰显精、气、神的悲壮的歌!
  如果说《七律·长征》是一部关于长征的史诗,那么,后来写的《念奴娇·昆仑》和《清平乐·六盘山》仿佛就是为这部史诗做出的永恒证言。
  1935年9月,在翻越岷山的时候,毛泽东在山顶极目眺望,首先看到的雪峰是神话传说中的昆仑山脉。
  在当地百姓的传说中,昆仑山不仅是神山,还是唐三藏西天取经遭遇的火焰山,是孙悟空从铁扇公主那里借来了芭蕉扇连扇四十九下,气温才骤然下降,群山峰顶渐渐飞雪,变成一片银白世界。诗人借景生情,诗兴大发,一首气势磅礴的古体词脱口而出: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在毛泽东的笔下,超出人世的蛮荒昆仑,俨然成了看尽人间沧桑的历史老人。事实上,昆仑山本身就是一部凝固的历史。
  粗犷细腻的昆仑山,你造化出冬秋春夏,你飘忽着美妙疑团。你孕育了多少彩色生命,你又荡涤了多少动物生灵!可敬又可恨的昆仑山,你的冰雪是维系中华大地、滋养中华民族的命脉,同时又给人民带来多少灾难祸害。千秋功罪,该如何评说你呢?
  毛泽东在这首词里获得了超出中国革命本身的世界和平的意义,他的诗词创作第一次出现了国际性的内容。也正是从这首词开始,诗人走向纵论世界的诗坛。
  长征,伴随着群山合奏的韵律,继续在连绵起伏地延续着。
  1935年10月7日,毛泽东率陕甘支队跨越甘肃和宁夏交界的六盘山,这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翻过这座山,就可进入长征的终点了。
  可以想象,毛泽东伫立在六盘山山顶的那一刻,有着多么复杂的感受。于是,诗情涌动,酝酿出了一首不朽的诗篇: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在长征即将结束的时候,毛泽东为何要回头去“望断南飞雁”?
  也许,他在怀念那些倒在途中的烈士;也许,他还牵挂着留在苏区的战友;也许,他期待着依然在长征途中奋力前行的另外两支红军主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也许,他在回顾这一年中被征服过的山山水水;也许,他掰着手指数念着行军的里程。
  不管是哪种假设,“望断”二字都渗透着太厚太重的情意。同时,一种胸有成竹的胜利在望的豪情油然而生。仿佛已经有十足擒拿凶恶敌人指日可待的信心了。那么,“苍龙”指的是何人?毛泽东后来专门批注说:“苍龙:蒋介石,不是日本人。因为当前全副精神要对付的是蒋介石,不是日。”
  六盘山的主峰在宁夏固原县,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曾受宁夏有关部门委托,请毛主席亲笔书写这首词,毛主席欣然接受。写完后还在词的末尾特意注明:“1961年9月应宁夏同志嘱书。” 派人把手迹送给董必武时又附信说:“必武同志:遵嘱写六盘山一词,如以为可用,请转付宁夏同志。如不可用,可以再写。” 表明毛泽东对那段难忘岁月的留恋。其实,两万五千里的山山水水,在毛泽东笔下,早已成为诗人自己生命的纪实,成了毛泽东事业的纽带。
  下了六盘山,毛泽东对身边的同志说:“从江西算起,我们已经走过了十个省,下面就要进入第十一个省——陕西省了。那里是我们的根据地,就是我们的家了。”
  到家了,长征结束了。如此惊心动魄的征程,总应该给世人留下点什么吧。
  毛泽东以这样的语气来阐述长征的意义: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这就是长征,红军将士靠着野菜和皮带充饥,沼泽吞没了他们的身躯,风雪把他们凝成了永恒。这就是长征,二万五千里的征程。它需要冲破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需要跨越雪山草地的险阻,经受饥寒伤病的折磨,需要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三军会师的时候,全部红军加起来才剩下不到三万人,还不到红军鼎盛时的十分之一。
  在艰苦的长征路上,毛泽东的创作达到一个高峰。他的诗情宛如潮涌,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底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一气写成七八篇之多。人们称这是“来自长征路上和秦晋高原的绝唱” 。
  而让许多人纳闷的是,从1937年至1947年在延安居住的整整10年相对稳定的时间里,毛泽东留下了几百万字的文稿,却只有一首诗作,还是悼念战死沙场的国民党军队抗日将领戴安澜的五律。这不能不令人感到长征的神奇与不可思议。10年时间里,毛泽东似乎整日面对的是书桌、会议、电信、文件,要不就是讲话和会见各类人士。阳光射进延安的窑洞,不时传来战士的歌声和老乡的欢声笑语。
  不见了险关、急流,不见了马蹄、硝烟、追兵。耳边没有了枪声,身旁没有了鲜血,似乎也缺少了酝酿诗情的原动力和冲破空间的想象。远在莫斯科的两个儿子写信说很想读到爸爸新写的诗。毛泽东回信说:“岸英要我写诗,我一点诗兴也没有,因此写不出来。”
  作为“马背诗人”的岁月似乎已经过去,然而毛泽东怎么会结束他的马背诗情呢?
  事情往往是被环境逼出来的。在长征那样的条件下,艰难困苦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极限和常人的想象。毛泽东和红军将士如果不设法突出重围,不做冒死的一拼,等待他们的必将是灭亡。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唯一可选择的就是活下来!于是便生发出了无限顽强的生存欲望和战胜一切乃至超然物外的生存能力。于是,所有的什么艰难困苦、雪山草地、冰霜雷霆,什么顽固派的围追堵截,一切的一切,在他们面前都变得不在话下。于是乎,红军将士“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 的品格便成了前来围堵他们的那些“豆腐兵”不可逾越的铜墙铁壁。因此,诗人在绝境中迸发出来的创作激情也异乎寻常的特殊与不可思议。那种纵然贫困,也能坚守;纵然严寒,也能抗拒;不媚不俗,不弯不屈,昂首山野,挺身陡崖,一任霜风劲吹,雪雨狂飙,依然坦然从容,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性情在诗人心中陡生。于是,便不可避免地生发出一首首激情四射的诗篇……把自我融注到描写的对象中,将物我在情感的喷发中同化,然后借自然物之口,道出心中的欲望与感怀,这就是诗词成功的诀窍,这就是诗词所具有的历史感。
  其实,进驻延安,只是毛泽东向马背岁月作了暂时的告别,他依然会寄情于拿枪的将军和握笔的作家,期待着文治与武功的辉煌。
  这是多么耐人寻味啊!这或许就是一代天骄的视野、率领千军万马统帅的胸襟!
其他文献
不知不觉又是梨花吐蕊的季节,恰巧我接到一个电话,朋友相约去静升镇苏溪村寻访目录学家耿文光先生的“万卷精华楼”遗址。  苏溪村离县城很近,我们跨过公路,沿着小河旁,一面谈笑一面走。张宝铸先生说:“静升镇能够荣列全国首批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名镇之首,不单是因为有一个被专家学者誉为民间故宫的王家大院,如果没有目录学家耿文光和他的万卷精华楼,恐怕连名次也排不上呢!”  张佰仟老师接着说:“ 清朝末年,耿文光
期刊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别名凤凰城,辽崇熙十七年改名为大同,沿用至今。大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同时还是中国九大古都之一,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性交通枢纽城市、中国雕塑之都、中国十佳运动休闲城市、中国山水美丽城市。大同的名片确实不少,但最能代表体现大同自然地理和人文社會特征的名片名号应该是“五都俱全”的大同,即古都大同、夏都大同、商都大同、文化之都大同、融合之都大同。  
期刊
板峪村隶属于介休市张兰镇,位于张兰镇驻地张兰村东南约11公里的张板公路沿线,南2.5公里出红卫庄村即为沁源县境,东南3.5公里处为平遥下庄、四十亩等村,可谓“声闻三县”的交通要冲。  说到板峪,人们印象最深的是流传至今的两处特色古建筑——噤师庙和三开戏楼,这两座古建筑在全国都属罕见。噤师庙主要是庙名罕见,至今无法确证“噤师”究竟是何方神圣?三开戏楼的独出心裁之处是三面都装有木隔扇,三面开台酬神唱戏
期刊
各路红军长征出发前共有约20万兵力,到达陕北时只剩下五六万人。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所编《红军长征(综述·大事记·表册)》一书提供的名单,长征期间牺牲的红军官兵中,有名有姓的营以上干部约为430人,其中师职干部约有80多人,包括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洪超、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红三军团第六师师长曹德清、红四方面军第十师师长余永寿等;在战斗中牺牲的军职干部有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红
期刊
历史之眼,思想之源。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有曰:“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其大意是说历史对于一个民族国家的兴衰极为重要,如果要瓦解、消灭一国之存在,首先要去除其历史,那么,随之而来的则会导致民族认同、国家观念的消解和散失。由此,我们很容易会想到列宁说过的一句话:“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一旦忘却了历史,就等于背叛自己、背叛国家、背叛民族。所以,铭记历史,于人于己于国,既是一种使
期刊
编者按 长征是一次考验和塑造人类精神和意志的伟大远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如今,红军所经过的许多地方都成为红色旅游圣地,这些过去并不为世人瞩目的地名已经永远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史册。追寻红军长征的足迹,追寻的是足迹,更是一种精神。红军所经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一段不平凡的故事,每一段故事的背后都蕴含着一种不屈的精神。历史虽已远去,但永远值得铭记。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笔者沿着红军足
期刊
定居山西太原的泰国归侨翁一鸣(原名翁兢扬),祖籍广东潮阳(汕头市的一个区)义英乡。这里是岭南著名的侨乡,翁一鸣的祖父翁镜湖就是因家徒四壁难以为计,才加入移民大军到泰国谋生,定居曼谷。他成了翁家的第一代华侨。  到泰国谋生的中国人同当地人民胼手胝足,共同奋斗,生活条件得以改善。翁镜湖靠着刻苦俭朴,不仅在当地站稳了脚跟,还渐渐有了积蓄。他不忘那些依然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乡亲,于是和几位华侨一起发起、创建了
期刊
田浩江  足迹遍布亚欧美三大洲、签约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多年、曝光率最高、拥有粉丝无数的男低音歌唱家田浩江,是近年来在海外崛起的成就卓著的华裔艺术家。  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田浩江已经成功地演出了300多场次歌剧,饰演了20多个角色。一名华裔能做到这一点,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历史上可谓罕见。  在世界各地,田浩江成功地演出了1400多场次歌剧,饰演了50多个歌剧角色,并多次与“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
期刊
积善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西河底镇,何时建村无据可考,但民间广为流传着关于积善村美丽的神话传说。  一日,天上降下三位仙女,姐妹三人进行法力比赛,大姐决定修张仰井,二姐决定修积善塔,三姐修封峰阁。三人约定鸡叫之前修好,没有完工就算输,结果大姐先修好了张仰井,二姐也修好了积善塔,二人合计去封峰阁学鸡叫。于是,二人乘云来到封峰,学了三声鸡叫,全村的鸡都跟着叫起来了,三姐以为自己输了,结果留下屋脊没
期刊
在白色恐怖中秘密入党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先后残杀5000余人。优秀共产党员陈延年、赵世炎、汪寿华等壮烈牺牲。7月15日,汪精卫集团提出“统一本党政策案”,公开背叛孙中山制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纲领,再次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疯狂大屠杀。国共合作破裂,第一次大革命宣告失败。  在白色恐怖笼罩下,革命阵营的人有的落入魔爪英勇就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