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居广州

来源 :广州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Z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5年我在广州出生,之后便居住广州,至今六十多年,一天也没有迁出过,我以为也算得上老广州了。
  前两年偶与一位老先生同席,老先生见我自称广州人,便改用广州话亲切问我,自小是在哪一片长大的。我回答道,我出生时家在同乐路,后来搬到中山六路,后来是东皋大道,后来是区庄。答案越长我越觉得心虚。老先生神色似有狐疑,想必他已经明白我这个广州人的成色,我在广州是没有祖屋的,和他不一样,并非世居广州。
  大约由于没有祖屋,也就少了故园的情结。居所都是临时性的,一再的搬迁成了生活的基本形式,犹如一株栽在盆里的植物,从一個盆移到另一个盆,提起根已经难堪,更不能提土地。所谓本土,没有寸土的我可是从何说起。世居的老广州则不然,譬如老友杨君。
  称杨君为老友是因为青年时代就认识,到了中年又成为同事,有些年头住在单位宿舍,再成为邻居。那时我们住的是文德路,一座临建的房子,一层的食堂上面加建了两层,后来在顶上又加了第四层,我住二楼,杨君住四楼。我喜欢这个房子,因为我有了落脚的地方,孩子有了上学的地方,广州几家主要的书店都在附近,逛起来也很方便。对杨君来说事情可就不那么简单,他是属于这块地的,简直要说水之于鱼,简直要说自古以来。我是经由他的讲解,才知道文德路一带古时候是一个半岛,名为番山,位于古广州的中轴线上,是正宗的广州城区中心,建城悠悠两千年未变,而这样中心不移的城市,满世界只有三座:罗马、亚历山大、广州。他笔下有源源不绝的广州故事,这是他的故园和归宿。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单位要在天河建新房子,我和同事跑了很长很曲折的路去看天河。我们看到的是大片西洋菜田,赤足插入水中弓腰劳作的农人。在茫茫水田上想象我们将来的居所有些难度,田间错落着一些装置,几根木柱支一块石棉瓦,勉强像小屋顶。多见者说,那该是听闻风声的农人的急就之作,或许征地时可做地面建筑计算,这是土地最后一季可能期待的收获。房子建成已经是世纪末了,同事见面总会谈论分房子,热闹之中难掩喜色。唯独一人在热闹之外,便是杨君。一问起来他满面愁苦,原来他万分畏惧迁往天河,他正为如何能留在文德路的旧房子里费尽心思。难道他不知这是最后一次福利房,以后再不会有了吗。他说知道,但他不能离开广州,而天河已经不是广州了。这样的认知我以为匪夷所思,真正的老广州果然是不同的。
  细想起来,人的恐惧或许总有些因由,杨君的故事我约莫知道一点。
  杨君是世居的广州人,曾有一个聚族而居的大家庭,自然也是有祖屋的。他家几代经营药材行,其父便是家族药材行里的职员。车在山路上颠簸两天,将杨家人带到距离广州480公里的蕉岭。蕉岭是广东省内最穷困的山区,全劳力一天十个工分,约等于二至三毛钱。杨君腿脚有疾,只能得五六个工分。为了养活自己,出工以外,他养鸡养鸭养兔,每天忙着烧火煮饭,割草喂兔子,拿一个布网找遍大小粪坑捞粪蛆喂鸭子。逢到圩日,杨君便携上自己的一点成果去换几个钱。县城巴掌大小,只一条街,有一间茶室,名“工农兵茶室”,杨君必定踅往,希望遇见同期被疏散到此地的广州人,交换一点广州的消息,猜测一下政策的风向,这是他与广州仅有的维系。
  后来我们知道仗是没有开打,城里大大小小的防空洞也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多年以后,人们想方设法处理这些闲置物,如今老城区的某些地铁口,进入以后有些不明所以的弯道,延伸出不少让我迷路的地下商街,便是物尽其用的例子。
  1974年有了一些松动,允许杨母带杨君及小妹妹回广州,但杨父不允许。杨君回到朝思暮想的广州,重走在了广州的街上。其时杨家祖屋或许已经被消化完毕,迁不回去了,经过一段在亲戚朋友处轮流寄居的生活,他随母亲住进禺山路的一座宿舍楼里,成了失去祖屋的广州人。到了1978年,杨父终于允许迁回广州。听闻消息他激动不已,连夜给广州的妻子写信。他写着信,太兴奋了,不知是心脏不能承受,还是大脑的某根血管不能承受,他倒在地上。天亮后有人通过窗子看见他,他已经僵硬了。杨母收到电报赶往蕉岭,打开他们一家曾居住的屋子,才看到桌上那纸没写完的信。杨父这位世居的广州人,化为骨灰也终于在除夕的爆竹声中回到了广州。
  杨君万翔是作家,大半辈子写广州的故事,著有长篇小说《镇海楼》,文化随笔集《羊城旧事》《广州轶闻》。还有一部长篇小说,是写广州历史上的庚寅之劫。明末的广州不肯归顺满清,对清军殊死抵抗,致使清军围城达十月之久,城破之后,清军屠城十日,屠戮无分男女老幼,死难达70万之众。这段痛史,今天广州大约没有几个人知晓了。杨君的小说叙述其时广州人浴血奋战的悲壮故事,书名可能叫《危城六十日》,已经写了不少篇幅,可惜未能完成。更可惜的是,他自身有太多的故事,却没有写自己的故事。
  新世纪来了。我如愿搬进天河的新房子,杨君如愿得到文德路的旧房子。新世纪的广州有很多雄心,其中之一便是划出了城市新的中轴,新中轴颇有新世纪的傲慢,满不在乎就把古老的旧城撇在一边。广州不再是建城以后中心从未移动的城市了,它离开了杨君的考证。我的窗外所见是楼宇的密林,西洋菜田无影无踪,走在那些名字时新的路上,没有人会相信这曾经是水田的田埂,逛书店虽然不如从前方便,稍有不适之后,我已改去网上书店。文德路的老榕荫一如从前的浓密,杨君安居于广州的历史深处,依然潜心写他的广州故事,端午的龙舟水每年依然越过珠江堤岸,让沿江一带记起海,波抵文德路南端。他送给我的《羊城旧事》扉页上题有两个句子:“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与他的心境恰好。我不在乎它们的出处。
  责任编辑:刘妍
  作者简介:
  筱敏,作家,1955年生于广州,祖籍广东东莞,现居广州。主要作品有诗集《米色花》《瓶中船》,长篇小说《幸存者手记》,散文集《喑哑群山》《理想的荒凉》《风中行走》《女神之名》《阳光碎片》《成年礼》《捕蝶者》《涉过忘川》等。
其他文献
将对先锋文学历史遗产与债务的思考放在整个当代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浮沉的脉络中来考察,进而勾连起“纯文学”与文学自主性的经验与教训的历史议题,是在文学现实感骤然匮乏的今天亟须面对的问题。作为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反叛者,“异质性”的“先锋文学”无疑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但其“纯文学”的审美诉求客观上造成的“去政治化”的文学方式,又须对文学与现实脱节的现状负责。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反思“纯文学”弊端的同时,
期刊
尴尬的房子  当年,从广州市区到番禺县(1992年5月20日撤县设市,2000年5月21日撤市设区)万顷沙镇,要先从火车站坐公交车经人民桥到洪德路的番禺汽车站,再坐公汽经洛溪河船渡到大石镇,再坐面包车经沙湾河、横沥河船渡,一路颠簸走来,早上8点出发,到万顷沙已是下午4点了。  1988年3月,我开始在广东省国营珠江华侨农场(1989年6月改为广州市珠江华侨农场,1992年1月改为广州市珠江管理区,
期刊
1  米兰达是我的大学同学,法语专业的班花。  法语专业只有一个班。班上有二十三个学生,二十三个学生里有二十个女生,三个男生。这是2002年我们毕业前的状况,或者说是我以为的状况。等到2017年,二十三个同学里面,有十八个女生、两个男生,还有一个想要变成男生的女生,一个已经变成女生的曾经的男生,和一个性别模糊的人。不管男生女生怎么分配,米兰达都是曾经的班花。不过,再过几年大概就要让位给一个现在在法
期刊
它像一枚遗落在荒野上的绿松石。曾经有许多年,我一直这么认为。春天逼近,风没完没了地刮,呼啸,嚎叫。风吹过,草叶树木倾斜,以优雅的弧线弯着腰。即便是碧空朗灿,那气流也凶猛地劲吹,通透中有一堵无形的墙阻挡着你的步伐。但小草依旧茁壮又灵秀地生长。狂风袭来,黄沙弥漫,尘土飞扬,枯枝与草叶就不再矜持,打着旋儿在空中翻舞,连骆驼刺、沙棘、麻黄也被掀上天空,像一只只失控的斑鸠,挣扎着,随风远逝,屈辱中显现出奇崛
期刊
沙中之石  当我们可以永恒地成为一滴沙  细小、平静,像是它们的凝结  它是意外的,这沙漠  如果它看见我们的面庞:  沙,和水一样流动  时间的符号,多么有趣的暗喻  在两个极端中,指向同一个事物  比我们都古老。当肉体  衰颓,肉体吹动的风  几乎是挽留:我看到那些优美的夕阳  在每一个可以忘记的黄昏  那么固执而单调的记忆里,它  雕琢了这些脚步,这些  观光客,他们来自于遥远的城市  有着
期刊
一  我和房小燕离婚二十三年后,我们的媒人孙丽英找到了我。孙大姐也老了,她在屋里遛了一圈,叹口气说,看来小丁你还是一个人过呀。我说,一个人多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孙大姐说,可人老了还是需要有个伴。孙大姐瞅着我堆在墙角的自行车配件,突然间鼻子一抽,捂上了嘴。我慌忙问,孙大姐你怎么了?孙大姐说,你姐夫一年前骑自行车去郊外踏青,半路上让大卡车撞死了,到现在凶手都没有抓到。我吃了一惊,反应过来“你姐夫”
期刊
大雨下了三天,神仙趁涨水逃走了,泥地里留着细碎的足迹,延伸到屋后的厕所里。厕所依坡而建,半壁悬空,下面是二尺深的溪水,可想而知,神仙在逃跑的路上是如何忍辱负重的。缸里的浮萍七零八落,小鱼被神仙吃掉了一大半,剩下的几尾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杜遇握着半截火腿肠,本想让神仙尝尝鲜,最后还是喂进了自己的肚子。房东的孩子闹夜哭,让他一个字也没写成。他说老桑,你家小孙子不欢迎我。老桑给他递来一根烟,说自从你把神
期刊
庚寅岁末,兰姨带着一个大网兜和旧兮兮的挎包跨进我门家。屋外的寒气徘徊不去,北风贴着地跑,像一条疯狗那样忽远忽近。蒙尘的灯泡从天花板上投下一束黄光,把一桌饭菜映照得生色不少。但我们一家人谁也没有动箸,都静静地等待着父亲的归来。兰姨坐在镬灶间的柴仓凳上,面无表情,一声不吭。这让母亲脸上有了几分尴尬之色,她在这间小小的屋子里坐也不是,立也不是,只好把汤罐里的温水舀出来,添些冷水,直到水桶里的温水都快满溢
期刊
一  前些时,乘去闽南采风的机会,探访了位于晋江城外华表山麓的草庵。对于这处近年来名声日隆的宗教胜迹,我虽然早有耳闻,只是一旦身临其地,面对其景,依旧感到一种惊讶乃至震撼,心下禁不住赞叹:草庵!果然是一个独特而神奇的所在。有缘到此,端的不虚此行!  事后细细琢磨,此行之所以“不虚”,无疑关联着草庵非同寻常的宗教内涵。你想,作为华夏大地上的一处香火,草庵自然有佛祖供奉,但是,这佛祖却不是国人所熟知的
期刊
七天以后  起初,我跟妻子都不想要孩子。婚后两年,动静全无。父母见面,免不了要板起面孔数落一顿。父亲说,你们住朝南屋,吃陈年谷,还有什么可担忧的?母亲说,没有孩子会招人家说闲话的,做人嘛,都是眼睫毛遮着看的。她的意思是,没有孩子,就仿佛眼睛上面没有睫毛,怪怪的。即便我们如此违拗,母亲还是从未间断地给我们送来水果和点心。我们在神所造的两个大光——昼与夜之间,饱食终日,也就有了“无所事事”的愧意。因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