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不同阶段新建园园本教研的策略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7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新建幼儿园数量的增多及大批民转公幼儿园的出现,学前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的双重挑战。目前,我国幼儿园出现了“数量发展重于质量提升、规模扩大硬于体制机制改革、园所建设实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现象。
  梅贻琦校长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幼儿园质量和教师的能力水平具有直接的关系,而园本教研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受到了整个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由于新建园所和刚刚民转公幼儿园(以下统称为“新建园”),或是刚刚新建的团队,或是原来对园本教研不够重视等其他原因,导致现阶段新建园园本教研出现了诸多问题。

缺乏制度保障,纸上谈兵


  制度对一所幼儿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新建园也根据相关规定制订了各种制度,但很多时候并没有严格按照制度执行,特别是教研工作,常常会出现不按规定开展、随意解决管理问题等情况。有的幼儿园前期没有教研计划,有的计划多是照搬或效仿其他园所,还有的不是结合教师需求,而是教研管理人员按照自己的理解所制定的,这导致了制度形同虚设,既不能为幼儿园教科研工作服务,也不能为教师专业的提升提供保障。

功利色彩浓厚,急于求成


  现阶段很多新建园出于希望得到主管单位认可、丰富个人资历、提升幼儿园知名度等方面的考虑,将园所是否有课题作为幼儿园教研水平的重要指标,热衷于高级别的重大课题申报立项,这导致新建园既脱离了实际需求,又分散了教研人员的教研力量。同时还忽略了教师的真正需求,无法做到真正的教研,严重背离了园本教研的真正初衷,难以促进教师专业的提升。

忽略主体重要,喧宾夺主


  虽然现阶段幼儿园园本教研得到了重视,但大多数幼儿园依然遵循着自上而下的教研模式,从计划到选题再到组织实施,甚至整个教研过程中教师都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多以倾听和记录为主,其主体性得不到体现,这导致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越来越低,长此以往教师的教研从不能参与变成了不愿参与、不敢参与。
  目前幼儿园园本教研培训存在着诸多问题,很多管理者依旧沿用传统的教研形式,重复着教研问题,对于新建园所的园本教研既不能解决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又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将园本教研真正立足于本园,研究实际的问题,才是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根本。对于新建园所来说,有效适宜的阶段性推进,更有利于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依据时间段可以将其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明确方向,合理规划(第一学期)


  这是新建园所至关重要的第一步,管理团队首先应该统一思想,明确团队的理念和方向,只有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才能具体落实下一步的工作。
  (一)制定合理教研规划
  园本教研关系到教师、幼儿及幼儿园的长远发展,所以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新建园所必须依据本园具体情况,落实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长期规划可以与幼儿园课程方向密切关联,保证教研的系统深入,这也是现阶段常被幼儿园园本教研所忽视的部分。而短期计划则要具体分析幼儿园的现状,解决当下最急于解决的问题,是长期计划的细化落实和补充。
  每一次的园本教研活动,都要引起教研人员和组织者的足够重视。前期教师应先对开展的活动有所了解,确定教研前是否有需要准备和了解的内容;组织者要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和活动步骤,力求教研工作更具计划性和有效性;主讲者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包括课件、教师相关经验、收集相关信息、预设活动中教师的反应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等,为教研活动能够顺利高效地完成做好前期准备。
  (二)建立园本教研常规制度
  园本教研制度是幼儿园教研工作的保障,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指向性。
  因此幼儿园在建立常规制度的过程中,要结合教师的意见并立足本园实际,制订出合理、利于幼儿园园本教研工作的规章制度,促使教研制度能有效指导教科研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并执行到位。
  制订园本制度并不是教研的终极目标,而是要通过制度的建设,逐步形成本园的教研文化。教研文化的形成有利于教师形成学习内驱力、提升执行力,营造相互学习、一起研讨的教研氛围,让教师们喜欢教研、乐于教研、善于教研,从而提升整个园所教师教科研氛围。
  (三)保持教研问题上下通畅
  园本教研的本质应该是“真教研”,研究的一定要是“真问题”,以具体实践为落脚点,灵活性、参与性、针对性和时效性都极强。因此教研工作需要凸显教师参与者、互动者和分享者的角色,凸显教研管理人员、设计者、组织者、教师专业发展支持者的定位,帮助教师将理念直接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新建园的教研管理者应深入了解教师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经验,真正在教研中解决实际问题,营造上下通畅的教研氛围。新建园可以通过年级组有针对性的激烈研讨、教学管理人员跟岗和座谈、分发调查问卷等形式,让管理者了解教师的“真需要”,帮助管理者发现教师的“真问题”。

第二阶段:聚焦核心,潜心修炼(两至三年内)


  新建园经历了最基础部分的“明确方向、合理规划”,为了向更加专业成熟的优质园所迈进,就要进入真正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阶段了。而这个阶段一般在建园第二年到第三年时间段,因为园所已经基本成熟稳定,教研文化已经形成,教师们的经验也更加丰富,愿意將重心放在专业提升的领域中。
  (一)树立教师教育观和儿童观
  作为幼儿园一线教师应足够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阶段性,让幼儿有机会按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索、感知、想象和成长。教师还应按照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去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发挥幼儿独特的学习优势,保护幼儿的求知欲和主动性,因此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尤为重要。
  (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组织能力   当教师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提升教学行为和组织能力就变得更加容易。幼儿园应结合幼儿园课程需要和教学重点,组织开展主题、学科、区域、一日生活等相关研讨培训,还可以通过培训、讲座、阅读分享、现场观摩、模仿参与等多种形式开展教研活动,让教师通过语言表达、思想碰撞、经验总结、现场展示分享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组织能力和教学水平。
  (三)锤炼团队,让教师成为教研主角(教研分享、体验式)
  幼儿园可以采取常规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将教师们根据年级组、骨干教师、不同学科组等方式进行分组,让不同组的教师负责园本教研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分工合作,让教师真正参与园本教研,成为教研的主角。幼儿园还需要为教师们搭建展示、交流、学习的机会,让教师们参与策划教研活动,促使教学活动更符合教师的兴趣和需要。

第三阶段:挖掘潜力,提升内涵(两至三年后)


  通过前期的园本教研、潜心修炼,教师的经验能力已经有所提高,并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差别。
  (一)以科研促教育,从微课题开始
  好的课题产生于管理或教学实践。经过了前期的经验积累,此时需要通过课题研究解决无法轻易解决的问题,通过课题研究理顺管理者与教师的思路,用课题研究推动园本教研进一步更深入地开展。课题不需要过大,微课题足以,而课题的研究人员不应只是管理者,更多应该是和课题相关的教师,让教师真正参与课题的思考和研究,能有效提升教师课题研究的能力水平,推动教师专业水平的长远发展。
  (二)教师参与教研计划实施
  从第二阶段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到教师参与教研计划的制定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如果说之前教师是教研活动的手和脚,现在就要让教师成为教研的大脑,教研活动可以以年级组为单位,制订具体切实可行的园本教研计划,而各年级组在制订教研计划后,还需要针对其他年级组的计划进行研讨整合,了解其他年级组对园本教研的思考和需要,从而建立全园园本教研计划及年级组教研计划。
  (三)搭建教師梯队,针对不同人群选择内容
  幼儿园还需要针对不同年龄、学历、专业、经验能力等,组成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教师梯队,针对不同梯队教师的需要选择适宜且具有针对性的教研内容,促使各学科、专业的教师队伍正常持续发展,让专业、学科、教学和科学研究处于不断更新、交替、发展的平衡之中。幼儿园还要对教师进行层级划分,为不同层次的教师制订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和路径,并结合教师自身发展需求,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师培训。
  同时幼儿园还要为不同梯队的教师营造不同的学习环境,选择适宜的教研内容。例如年轻教师的学习氛围可以轻松自在,培训教师可以是园内一线有经验的骨干教师,内容可以是符合年轻教师最为焦虑的问题;而专业型教师可以由专职培训者进行培训,尽量以座谈形式,让所有教师都有参与发表意见的机会,内容可以跳脱专业领域,选择专题策划、教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四)搭建成长平台,激活教师内动力
  教育的价值在于帮助幼儿发展的同时提升自己,幼儿、教师和园所是不可分割的成长共同体,只有三者协同发展才能共同发展和成长。教师队伍的有序、快速成长除了层次性,还应打造不同层次教师团队的示范引领者。让每个教师都敢讲、会讲、有机会讲、有欲望讲是教研活动的目标之一,因此年轻教师在年级组、园内应是主要发言人,成熟教师在对外活动中成为主要发言人,专业教师组织专题讲座,成为对外培训师。让教师真正从职业中找到成就感,让幼儿教师成为不可替代的专业型人才。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华区第五幼儿园)
其他文献
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片与影音视频将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现在幼儿眼前,激发了幼儿探索世界奥妙的兴趣和提笔创作的欲望,有助于实现幼儿园美术教师的教学目标。  幼儿对声音和图像的敏感程度较高,容易被新鲜有趣、鲜艳明亮的事物吸引。当幼儿园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应用多媒体为幼儿展示生动活泼的动画、色彩丰富的图片和有趣独特的声音时,会让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至教师讲授的内容上,帮助幼儿提升获取知识和攻克难题的能力。教师使用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培养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美好情感,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我们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生态教育环境,让他们从小开始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提高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我们还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丰富的自然和社会资源,让它们成为实现高质量幼儿教育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人力条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自在”“烂泥扶不上墙”等耳熟能详的话语正是我国传统家庭对儿童教育的真实写照。传统教育认为只要儿童能乖乖听大人的话,根据大人所说的去做,就是好孩子;违背大人意愿,调皮捣蛋的都是坏孩子。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一、相信孩子  案例:我真的够不着  妈妈(吩咐正在全神贯注看动画片的儿子):“去把客厅的灯打开。”(儿子没行动,妈妈重复了一遍,儿子看了一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兴趣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内部动力。笔者以大班建造“爱心试衣间”的活动为例,总结在教学实践中捕捉幼儿兴趣的方法。一、发现幼儿兴趣,寻找生成活动的来源  幼儿的兴趣是教师设计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在进入《小小建筑师》主题前,我班跟随年级组的脚步,充分利用了幼儿园目前正在基建的
医生,我的宝宝听力筛查怎么会没通过呢?当我们弄出声音来吸引他的注意力时,他是有反应的呀,你们弄错了吧?可以重新测试一下吗?听力筛查没通过,我的宝宝会耳聋吗?面对爸爸妈妈的一连串疑问,本文就来谈一谈新生儿听力筛查那些事。什么是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出生后需接受听力筛查,为医生判断其听力情况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新生儿听力筛查具体指通过耳声发射(OAE)、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ABR)、声阻抗等电生
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成为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教师的语言水平与幼儿的身心发展存在较大关联,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较深的影响。此外,教学效果的优劣也与教师的语言有著较大的关系。因此,幼儿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加强自身的语言艺术修养。本文主要谈谈幼儿教师语言艺术的标准以及提高幼儿教师语言艺术修养的途径,以期对幼儿教师提高自身语言艺术修养有所裨益。教师语言艺术的要求  幼儿的
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间游戏作为一种传统的民族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生活经验与劳动智慧的沉淀,底蕴深厚,且操作方便。民间游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结合地域特点和园区特色,将民间游戏应用到幼儿园健康活动中,可以极大地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提高幼儿的情感认知能力,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感受本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幼儿社会认知水平的发展,从而更
近年来,胆结石的发病率逐渐上升。那么胆结石到底是怎样形成的,胆结石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护理胆结石患者呢?胆结石的形成  胆结石是一种结石症,其主要发生在人体的胆囊和胆管内,分为原发性结石和继发性结石。其中继发性胆结石多是胆色素结石和胆固醇结石,少数为胆管结石。造成胆结石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健康的生活和飲食方式,同时遗传因素以及周围环境因素都可能会造成胆汁的分泌紊乱,致
幼儿时期习得良好品质会让人终身受益,这是孩子规则意识的萌芽期与良好品质培养的关键期。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区域游戏作为幼儿活动的主要形式,它不但能促进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而且能为孩子良好品质的培养提供了适当的途径。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在自主探索的同时感知相应的规则与品德,比如尊重、真诚、谦让、友善等。这些品行体现在游戏当中,使游戏更具有人文关怀。一、区域游戏中
脊柱疾病是一种由脊柱的骨质、椎间盘、韧带、肌肉发生病变,压迫、牵引刺激脊髓、脊神经、血管、自主神经而引发的复杂性疾病。脊柱疾病中常见的病种是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我们在明晰什么样的脊柱疾病患者适合脊柱微创手术前,需要先了解脊柱疾病和脊柱微创手术的特点。脊柱疾病的特点  (一)脊柱疾病的病因  脊柱疾病有着一系列复杂多样的症状,也有着不同的病因。  1.长期保持不正确的姿势。当人们长时间保持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