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进赝品伤元气深度套牢伤锐气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古玩市场日趋红火、热闹非凡,无论是著名的北京潘家园还是上海的云洲商厦集市,每到周六、周日,这里是人山人海,拥挤不堪,许多人怀着淘宝捡漏或是拾遗补缺的心理来到古玩市场,期盼自己有所收获。可是纵观中外艺术品市场,我们不难发现,艺术市场往往不随人意,它充满着各种陷阱。根据笔者的观察,有两种陷阱市场上最常见:
  一是来之于购买赝品。无论是拍卖场还是收藏品交易市场,赝品的陷阱比比皆是。以收藏品交易市场为例,在古玩市场上摊贩常常把假的东西当真的卖,把破东西当国宝卖,把新东西当古玩卖,以此来坑害买家。常常可以发现摊贩为了推销自己的东西,会编织一个美丽的传说、动人的故事、曲折的经历,以此让买家上当受骗。有专家认为,目前古玩市场上流通的各类藏品绝大多数是赝品,真古玩不多。即便这样仍使众多收藏者纷至沓来。现在各大收藏品交易市场里险象环生、危机四伏、处处有陷阱,当你踏入市场后,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跌入陷阱、难以自拔。当然,到这来交学费的自然少不了,这里的商贩以赝充真、以劣充优的事屡见不鲜。
  笔者一位好友去为一企业老板鉴定,这位老板共花了700多万元购买了五六十件现当代名家字画,结果鉴定下来只有3件字画是真的,其他都是假。这位藏家为眼力不济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尽管他这些字画几乎都是从拍卖场上买来的,但是我国《拍卖法》中有规定“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也就是说,艺术品拍卖可以不对推出的拍品作真赝担保,其艺术的买卖风险无疑就转嫁到买家手里。这一点,恐怕有的买家并不得知。也正是由于藏市赝品太多,许多人对此望而却步,即使商场成功人士也不敢涉足这一市场。
  二是来之于购买高价。过去国际上许多著名的事例已经给了我们前车之鉴。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泡沫魔术般不断膨胀时,日本企业不惜巨资在国际上大肆收购世界名画。记得有一名叫斋藤了英的大昭和造纸公司董事长,1990年5月在纽约拍卖会上出尽风头,分别以8250万美元和7810万美元的驚人价格买下了荷兰画家凡·高的《加歇医生的画像》及法国画家雷诺阿的《红磨坊街的舞会》这两幅不朽名作。这样的报价连当时遐迩闻名的希腊船王对此都退避三舍,无意争锋。一幅尺方之作竟然不亚于一幢豪华酒店,如此令人咋舌的天价,斋藤居然还连叫便宜。
  没过几年,斋藤因过度投资使公司出现了严重亏损。由于画抵押给银行,银行有意考虑出手,结果一名美国娱乐开发商对《红磨坊街的舞会》开价3000万美元,日方没有接受。后来,一收藏家又加了500万美元,据说已成交,尽管这个价格只有当时的三分之一,但大家都认为这是合适的价位。对《加歇医生的画像》,一位美国收藏家只开出7000万美元。最让人看不懂的是毕加索的《波埃莱特的婚礼》油画,当时被一家日本旅游开发企业以75亿日元买进,后来该企业破产,此画所有权转给负责旅游点工程建设的企业,岂料后者很快又陷入困境,于是再抵押给银行,但据美术商估计,那幅画现在最多值20亿日元而已。
  同样,国内市场也有类似情况,如2014年保利上拍的齐白石1947年作花鸟四屏(图1)成交价为5577.5万元,此作曾在2010年嘉德拍卖时,以高达9200万元成交,短短4年缩水近4000万元,缩水金额之大,着实让人惊叹。而清代金廷标《听泉图》立轴(图2)也是如此,此作2010年嘉德拍卖时以4513.6万元成交,5年后也就是2015年嘉德再次推出,成交价仅为3680万元,5年亏损近千万元。
  从上可以看出:艺术市场是一个非常残酷的投资市场,其风险决不在金融期货之下,投资不当轻者损失惨重,重者血本无归。当然,投资得当艺术市场的赢利也是相当可观的,像香港收藏家张宗宪1994年在朵云轩以31.9万元的高价吃进了齐白石的一幅《篆书》中堂作品(图3)。当时,这一价格已是天价,可是到2006年,香港苏富比推出此件作品,成交价高达224.8万港元,12年的时间有6倍的赢利。所以,收藏者和投资者要想参与,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努力提高自身的眼力,同时要注意投资艺术品一定要用闲钱。即使上当吃进赝品,那就当付学费了。要知道,一个成功的收藏者都会交成长的学费,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如果今后你会成为一个行家,那你会享受无穷的艺术市场乐趣。
其他文献
叶德辉(1864—1927),字奂彬(又作焕彬),号直山,一号郋园,湖南长沙人,祖籍苏州。1885年举人,曾授吏部主事。藏书颇丰,且精于版本目录学,编纂《观古堂书目》《书林清话》《郋园读书志》等,曾被章太炎誉为“读书种子”。  1916年春,叶德辉返归祖籍苏州扫墓,在此居留达五年之久。这是继辛亥革命之际避难衡山之后,再一次避难流寓。因其曾组织筹安会湖南分会,支持袁世凯称帝,而在袁氏败亡之后备受非议
期刊
素有“无声的诗,立体的画”美誉的盆景,是可供观赏且蕴涵了浓厚文化寓意的自然景致之缩影。早在晋代,即有史书记载诗人陶渊明曾盆栽花卉。唐代章怀太子墓的墓道壁画中,可见绘有侍女捧着一盆结缀果实的小树,证明当时已有盆景出现。宋元时期,盆景被称为有小景致之意的“些子景”。至明代,盆景这一名称才真正开始使用。而清初起,栽植盆景就风靡一时,当时不仅有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苏灵的《盆玩偶录》等述及盆景艺术的著作,
期刊
“素三彩”一词最早出现在清末寂园叟《陶雅》中:“西人以康熙黄、茄、绿三色之瓷品为素三彩”,其中的“三”代表多数,无特定含义。  在1989年版的《辞海》中“素三彩”的定义是“瓷器釉彩名。在未上釉的素胎上,施以绿、黄、茄紫三色而烧成。始于明正德年间,清康熙时继续烧制。”  除此之外,陶瓷界还有另外一种“素三彩瓷”的定义,即“素三彩瓷是瓷器釉上彩品种之一,是以黄、绿、紫三色为主的瓷器,其实并不限于此三
期刊
王铎,字觉斯,号十樵、嵩樵、痴庵、痴仙道人等,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卒于清顺治九年(1652)。王铎14岁开始读书,16岁入庠,30岁中举,明天启二年(1622)31岁时中进士。处在改朝换代明末乱世的王铎仕途坎坷,颠沛流离,明朝灭亡后进入清廷,官至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  王铎工诗文,博学好古,绘画以山水及梅兰竹石见长,丘壑峻伟,意趣丰蕴,写实生动。
期刊
安庆,别称“宜城”,相传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风水学家郭璞来到此地,站在盛唐山上,鸟瞰这里地势险要,宜于筑城战守,便说:“此地宜城!”因位于长江之濒,后来又称“宜城渡”。直到南宋景定元年(1260),为加强沿江防线,抵御元军,沿江置制使马光祖在此筑城,并成为安庆府的府治。而在此后的七百多年时间里,这座别名“宜城”的安庆城经历了多次战守,出现过多位著名的守城将帅,本文就来介绍明末史可法与“宜城天堑”
期刊
明清两代的篆刻艺术史,名家辈出,流派纷呈,方寸印石上的才情与风雅,几乎全由江南的才俊们所演绎。钩沉索隐,东北籍印人稀如凤毛麟角,难得一见。降至民国印坛,终于出现两位东北籍印人的身影:一位是辽宁籍的王光烈,另一位则是吉林籍的徐人月(图1)。徐人月的篆刻事迹长期被印坛所忽略,业界对其极为陌生,直至上世纪90年代,印史学者孙洵编撰《民国篆刻艺术》一书,广泛搜集印人材料,始为徐人月立传,人们才有些许的了解
期刊
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壶通常是指由盖、流(俗称壶嘴)、柄(又称执)或提梁组成的用来盛放液体的容器。古陶瓷壶是中国古陶瓷器皿中工艺最为复杂、形制最为优美、文化内涵最为丰富、艺术价值最高的器物之一。历代瓷壶的形制、用途、釉色及装饰是伴随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文化、审美情趣的变化而演绎发展的。   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名称、器型和功能等多方面的演变。中国人使用陶壺的历史可上溯到8000
期刊
隋炀帝即位,诏令完成中国水运水利史上最伟大的河渠工程,后世称之为“隋唐大运河”。史载:大业元年(605)三月辛亥,“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穀、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四年春正月乙巳,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实际形成了以东京洛阳为中心,西向可经洛水、黄河至立国之都大兴(长安)以及关中地区,东北向可经黄河、永济渠抵今北京以及关外地区,东
期刊
本文主要介绍帽筒的起源及纹饰,沁阳博物馆藏清同治款粉彩人物帽筒的形制样式,精绘画面、摹本来源及意义。帽筒上表现的人物形象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心理的反映,亦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照。  有专家通过调查地方民风民俗,结合史料,认为帽筒起源于清康、雍、乾时期的山东省,当地老百姓在嫁女儿时,希望新人成双成对一心一意,白头偕老,使用一种比笔筒粗大而高的瓷器作为陪嫁物,民间俗称嫁妆瓶。嫁妆瓶是如何演变成帽筒的
期刊
壶,在《说文解字》中释义为:“昆吾圜器也。象形。”是一种罐状盛器,常用来盛茶、酒等液体。  壶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造型和功能。陶制的壶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大量出现了,通常的造型为小口直颈,球形或扁圆腹,平底假圈足,造型较为多样。东汉以降,瓷器发展成熟,至三国两晋南北朝出现了青瓷的制瓷高峰之后,壶的造型也更加统一了,较为流行的是盘口壶和在其基础上形成的鸡首壶,西晋鸡首壶的鸡首虽多数不贯通,但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