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的焦点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1681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当代(以下简称“艺”):据悉,此次巡回展览是你2015年恢复创作状态后的一次重新出发。请问这种“减速”和“恢复”的缘起是什么?
  朱伟(以下简称“朱”):其实在这之前的过程有点像驴拉磨,只是在原地不停地转圈,所以我得停下来想想这是为什么,究竟值不值我这样做。为此我写了大量的专栏和随笔,想要从文字上解释我缺乏灵感创作的东西或者说通过绘画无法表达的东西。后来我发现,在我们的文学上也同样存在着绘画上的问题,问题就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无法“当代”,例如我们自己所特有的章回体小说在当代往往没有外来的先锋文学流行。在我看来,本土文化落寞的根本原因是我们一直找不到我们自己的当代价值观,而如果用西方的价值观描写中国的农村,这些故事也不为广大读者所买账。


  你刚才说“恢复”这个词儿用得很好。其实就是在我转了一圈之后,最后我还是捡起原来的创作路子,因为我发现它是对的,只是它没沉住气,所以以前被当代艺术的这股气势给吓着了,接下来该做的事儿就是继续这创作路子。
  艺:你从80年代开始用传统名义表现“北京故事”,再到后来的“水墨研究课徒系列”,这一系列带有强烈符号特征的作品与传统都有着直接的对话关系,那你认为传统在当代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随着外来文化的涌入,艺术创作避免不了山寨与模仿,你如何看待这类现象?
  朱:当代艺术是从传统艺术过来的,而如果要判定当代是否胜过传统,这还值得商榷。所以所谓当代艺术,因为它是进行状态,试验阶段,同时它的探索性强,未知数很高,所以引起人们的好奇、关注和期待,这同样也是科学和艺术受人尊重的原因之一,即永远不满足当下;永远探索未知,不为眼前利益所动。当代和传统是观点的转换、价值观的更替;是关注点变化所引起的审美上的差异。
  我是传统绘画体系的捍卫者、继承者和探索者。在我看来,时至今日,中国没有自己的当代艺术形式,除水墨画以外所有的绘画样式皆是外来的形式,包括农民画在内。外来的东西我们要多一份敬畏与尊重,在争得同意之后才可以拿来借鉴、使用与传播。还要注意在最后注明出处、鞠躬感谢,以免有剽窃之嫌。这是一个文化人必须坚守的原则,而不是“毫不留情”的拿来主义抑或是山寨模仿乃至忽略其原创性。
  为什么我总是强调要尊重原创,因为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的当代水墨画也要“走出去”,成为世界当代艺术的组成部分,到那个时候我们未必有西方人这么大气,恐怕第一件事儿会是像祥林嫂一样逢人便说:水墨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有几千年的历史,宣纸发明时间也不短了,你们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明是中国人的,哪怕说一声也行。这种报应哪来的呢?就是现在我们不择手段、饿狗扑食似的对西方当代艺术粗暴疯狂的山寨和模仿。
  艺:你是如何选择绘画对象的?对于你来说,表现对象最能打动你的是什么?
  政治波普的绘画往往被认为长于观念性,而在技法上比较简单,你如何看待作品中的绘画性?
  政治波普的流行图像作为一种时代典型,这种观念的构成方式在今天的中国有存在的价值吗?
  朱:在前段时间,有这么一种说法:去政治符号、去中国元素,我们才能和世界当代艺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个观点,我不太同意。与西方当代艺术相比我们有什么?其实我们有的东西西方都已经存在,而且早已存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生存经验,包括人类历史上少有的“文化大革命”,是西方艺术家所没有经历过的。这些经历,我们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可以说是文明的大踏步甚至倒退所换来的。在我看来,这是一部残酷的血泪史。而这些经验的转化便是对当代艺术的补充和完善,既然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与作用,那就要求要有自己的特点,不然这样的经验以及转化是毫无意义的。
  西方的波普艺术是我觉得最该率先引進的。波普艺术在西方针对的是商业流行,是对物质文明的反思。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请不要用我们中国人的“不是好,那就是坏”的惯性思维去评判。反思不是否定,也不是批判,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反思很可能是歌颂。20世纪末,波普艺术传到了苏联和东欧,苏联、东欧、波兰的艺术家马上用批判的方式,结合那些在大人小孩中最流行且都认识的政治符号,将之转化成政治波普,比如我们熟悉的科索拉波夫的《列宁与可口可乐》等作品,这因此在当时还形成了一流派叫莫斯科观念主义。在此之后波普进入中国,出现了更加粗犷的大批判形式。这种形式符合了中国社会的政治气氛,可以出现得恰到好处,其落地生根并未过时。
  当代艺术的所有形式不是都应该立刻被拿到中国来使用。举个简单的例子,西方的很多装置作品是针对后工业社会和城市化对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他们的作品针对性极强,有的就特指一件事情。可我们目前正在进行工业化的改造,我们是世界工厂,是制造大国,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如果直接拿西方的装置作品来用,不仅艺术家自己感觉莫名其妙,观众可能也会不知所“云”。还有一些其他的绘画作品,号称要和西方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先不谈其价值观、观念和纯粹哲学上的思考,我们身上有西方艺术家七百多年传下来融化在血液里的油画基因吗?
  所谓扬长避短,如果一位西方的歌剧演员非要和中国的马连良、谭鑫培站在一条起跑线上,比试谁的京腔京韵足,我们会鼓励他吗?具体的不细说了,我相信大家都是聪明人,一点就透。
  艺:目前,你的绘画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或者说最希望尝试的是什么?
  朱:我一直都最想解决的是水墨画的当代问题,可以说是磕上了,有点像碰瓷似的。
  大家都知道我画的是水墨画,水墨画是一个古老的手工行业,这个行业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发展史,其话语权在我们手上。如果说当代艺术,我们就吃了这个亏,因为我们没有话语权,不了解西方当代艺术的过去,所以无法预知未来,而对和错的评判体系也不在我们手中。我们陪哭、陪笑、陪劳动,但就是不知道明天该干什么。
  水墨则不然,它完全是我们自己的原创。李小山提出的“中国画穷途末路说”,西方艺术家、批评家、历史学者没有一个站出来质疑的,这就证明了水墨画的话语权在我们手里,评判体系也在我们手中,只有我们可以解释以及预测它的未来。
  当然水墨画承载着几千年奴隶和封建社会的价值观以及社会发展的痕迹,其作品更多的是描写与记录,展示艺术家手上的技法和功力。最多只是抱怨,但几乎没有反思的意思,这就定位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水墨画的深度、广度乃至最高水平,它和当代艺术的价值观有着天壤之别,而这个差别,需要我们去弥补,需要一个过程,同时也需要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提升。当代的水墨画家首要的任务不是解决情趣和技法问题,在我看来,这些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已经完全够用,甚至是我们都无法超越的,目前我们要去做的是如何培养当代价值观和当代意识。当代水墨不是当下活着的人画的水墨,而是具有当代意识的水墨画家通过自己的思考创作出的水墨作品。在过去三十年,我一直在想要如何培养和丰富当代意识,并且要把它合理地转化成当代图像。这过程中,举步维艰,点点积累,它虽是我的过去,但它更是我的未来。
其他文献
2016年3月28日,约翰·莫尔绘画奖在上海民生美术馆揭晓,同时举行的还有入围艺术家的作品展。这是这个创立于1957年的英国知名绘画艺术奖项引入中国的第六个年头。本届赛事(中国部分)共征集包括港澳台在内34个省市与地区的2850位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北上广的投稿作品数量分列前三,共计占作品总数的43%。同往年一样,本届大赛的评委会由三位英方评委与两位中方评委组成,今年大赛的五个评委分别是杰拉德·海姆
期刊
巫鸿(以下简称“巫”):你刚才在车上说到水,你说水是“零媒介”,我觉得这很有意思。  张羽(以下简称“张”):我和水墨打了近四十年的交道,从“走出水墨”的立场看水墨时,我却发现水墨媒介的核心关系应该是水。  然而多少年来,我们讨论水墨时,几乎所有的研究者习惯地认为,水墨作为媒介其所指的是笔、墨、纸。水墨画就是水墨,水墨画就是笔墨,笔墨似乎是第一位的。20世纪go年代,批评家郎绍君曾强调“笔墨中心论
期刊
编者按:在2017年一浪高过一浪的艺术热潮中,11月,我们迎来了沪上目前体量最大之一的民营美术馆:上海宝龙美术馆。上海宝龙美术馆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拥有500至1100平方米的大小展厅共十个。它位于闵行区七宝商务生态区内的核心位置,占据了上海虹桥国际枢纽艺术新高地这一坐标,也是闵行文化公园内首个开业的文化艺術场馆。作为上海西部最亮眼的艺术明珠,在林立的美术馆群中,作为后起之秀的上海宝龙美术
期刊
2017年9月20日,“复调四——中国艺术生态调查之云贵川站”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参展艺术家有:余果、李子然、刘斯博、张钊瀛、罗振鸿、唐明伟、顾桃、张晋和沈阳超、冯立、孙珂、李勇政、张晓、夏炎、李剑锋、王荣植、常雄、李瑞、陶发、程新皓、Paper 小组、罗菲、张华、颜俊杰、何利平。  区别于前三期,“复调”艺术项目第四期对云贵川地区的艺术生态调查,第一次选择了北京、上海、广州之外的地方。如果
期刊
“标点——第二回”是艺术家申凡继2015年的同名展览第一回之后,在同一主题下的再次出发。此次展览延续了申凡关于文字的概念,展出艺术家最新“标点”系列作品。  “标点”系列是申凡的抽象艺术在新的主题中的延续与发展。申凡是国内第一批开始抽象艺术探索的艺术家。他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对具象绘画的空间和形态进行分解,并开始从事抽象绘画制作。80年代末,他开始用拓印法进行纸本油画创作,经反复拓印
期刊
Superflex将美术馆变身游乐场  2017年10月3日至2018年4月2日,由丹麦艺术小组Superflex创作的大型装置《123 ,蕩秋千!》在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展出。Superflex由拉斯姆斯·尼尔森、雅各布·芬格和伯琼斯杰尼·克里斯蒂安森三人于1993年创立,旨在以全新的艺术态度探讨当代社会的权力制度与群众力量。他们此次展出的大型装置《123 ,荡秋千!》由数组秋千组成,将泰特现
期刊
藝术当代(以下简称“艺”):从你早期的用纸板、水泥、木料搭建的装置创作及墙上现场绘画,到后来参加青和当代美术馆展的布面油画等,你一直强调“悖论盒子”,其中那些作品充满荒诞离奇、黑色幽默,而后你有过一段时间的单色绘画,直到今天的“皮肤、手势、身体”,你的创作似乎经历了从概念向绘画本体回归的一个过程,你现在回过头来怎么看待这些创作阶段?在不同的实践阶段,你又有哪些收获?  张云垚(以下简称“张”):我
期刊
对风景的摹写始于肖江几年前在家乡井冈山和浙江一带徒步远足时的留影,在对山峦物影的复写之中,艺术家逐渐展开了关于绘画的深入探寻。起先,肖江的绘画主体还局限于日常或电影中的场景碎片,逼仄的走廊、昏暗的角落、背向的人和戏剧化的人造光源,这时候的肖江还在运用大面积的色块、阴影和物的大关系来铺陈画面,在这中间,我们往往能感到较强烈的主观性,叙事的场域中也夹杂了由绘画手感生发出来的图像实验。  如果说肖江早期
期刊
吴蔚(以下简称“吴”):你的新个展取名为“规则之下”,为什么作品高度被限制在1. 36 米以下?  施勇(以下简称“施”):就是一个规则,不能超过1.36米,超过的部分全部都被切掉了。这个高度其实也没有特别的含义,只是有一件东西折起来正好是 1. 36米。当然这个高度是比较尴尬的,它不是一个成人正常的高度,也不是成人的正常视觉高度。它就是一个语法规则。  吴:你在2015年没顶画廊的个展“让所有的
期刊
在新兴的艺术时尚圈以及名人肖像领域,美国摄影艺术家大卫·拉切贝尔(David LaChapelle)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以美国洛杉矶为主要工作地点,他在时尚圈闻名遐迩,不过他始终以艺术家的身份自居。拉切贝尔最早与安迪·沃霍尔合作,担任《INTERVIEW》杂志的纽约驻点摄影师。这段个人经历对他在艺术实践领域的影响不仅局限于美学、概念和观念的演变,更是展现出他如何引用和穿插大量艺术史、日常图像和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