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围河

来源 :中国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kl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9月,“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被曝光之后,中办、国办联合下发了文件,除了通报事件本身之外,还对全国各级党委政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涉及到环境保护的多方面内容,包括压缩过剩产能,淘汰落后工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坚守生态红线等等,并且要在全国立即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检查,要覆盖所有的排污企业。
  2014年11月,本刊记者对中国北方的数个能源化工产业基地,尤其是生态环境原本脆弱和敏感的地区展开调查和走访。
  走访过程充满着不同的体验,但一种必然性却呈现其中——在水域敏感、自然资源脆弱、环境容量有限的地方,冲击着自然条件底线的产业扩张终究会带来各式各样防不胜防的污染、破坏,甚至生态灾难。
  违抗自然的发展冲动
  在黄河中上游的各能源化工基地,装满污水的大水池基本上是各工业园的标准配备。因为不具备外排条件,有的“零排放”工业园甚至一个接一个地建水库一样大的污水池。并称等污水处理设施建起来之后,这些水都能处理并回用。
  除了这些明面上的污水池,暗地里,湿地、沙漠、草原里的渗坑偷排也屡见不鲜。
  在有的工业区,矿井水和洗煤水顺着地势横流,导致周边居民的饮用水源被污染,被迫异地打井取饮用水。而企业往往不认账。
  与此同时,煤炭等资源的开采、工业园的扩张、招商引资的推进依旧没有任何停顿的意思。为其开路的是“进一步地提升技术”“进一步地提高标准”“进一步地加强监管”……
  在黄河下游的湿地保护区周边,石油化工的污染依然在困扰着这里的人们,河水可能会“突然变黑”,辛苦养殖的水产品顷刻间血本无归;空气可能突然会变臭,间或发生的事故让人们时刻准备着“逃离毒气”。
  自然湿地也在不可逆地逐渐退化,不仅面积在削减,涵养能力、自净能力进一步削减。而工业“圈地”的节奏也丝毫没有放缓。各级政府的规划都不断地在调整、变动,产业的进一步扩张却是永恒的主题。
  在祁连山下的河西走廊,几十年来的石油开采已经让传统的重工业基地濒临资源枯竭的境地,但是留给当地的并不是经济的腾飞和城市的现代化,却是城市的变空和人烟的稀少。干旱地区的内流河原本就没有更多自净能力,也更难以治理。
  就在这样的窘迫之下,地方试图自救的产业转型之路竟然是从石油转向煤,开始重点打造耗水量巨大、全产业链污染压力巨大的煤化工……
  “零排放”与“癌细胞转移”
  中国的重工业沿江、河分散布局的传统由来已久,以黄河流域为例,早在上世纪中后期,黄河沿线就形成了一系列石油化工和钢铁生产基地。因为煤炭等资源的富集,采煤挖矿也在全流域遍地开花,在并不太注重环保的年代,逐年增加的工业废水直排入河流,造成了黄河干支流的严重污染。主要污染因子包括氨氮、COD、氟化物、石油类、TN、Hg等,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特征也开始出现并逐渐明显。
  因为工农业用水量的增加和城市化的扩张,再加上流域的水电开发和气候变化等因素,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黄河干流就出现了频繁断流的情况。生态危机进一步加剧。
  上世纪90年代,黄河流域的截污治污工程取得了一些成效,根据黄河水利委员会的统计,从2001年开始,每年入河的工业污水排放量开始降到了30亿吨以下。当时,光是火电厂直流式冷却水排放量和矿井水直排进入到黄河的量,一年就有2亿吨左右。但是,黄河的水质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尤其是在水量较少的年份,比如2002年,在7497公里长参与评价的河段中,就有4724公里的水质是五类和劣五类,比1998年增加了一倍。
  近年来,黄河流域的降水量比历史年均降水量普遍增加了9%左右,但用水量却直逼瓶颈。因为加大了流域统筹的水量调度和进一步限制排污,黄河干流的水质呈现出逐年好转的趋势,频繁断流的现象也得到了遏制。
  “形势依然不乐观,黄河的压力还是很大。”黄河水利委员会一位工程师告诉南都记者,近年来大举上马的能源化工基地和密布中国北方的工业园建设正如火如荼,黄河的河道不让排污,这些企业乃至工业园区就都打着清洁生产的旗号报“零排放”。这就意味着要增加更多的能耗水耗来处理污染物,也意味着可能出现更多更隐蔽和非常规的污水处理方式——要么是把水里的污染物排到天上,要么就是就地排放,污染当地的湿地、湖泊、土壤、地下水。
  “这就好比是癌细胞转移了。”该工程师说,“但是长远地看,这些都是流域的污染负担。地下水和地表水是连通的,如果地下水被污染,河道的水也会被污染,只是可能呈现出来的周期更长,更不直观。”
  不论是水利部门,还是环保部门,都缺少足够强制力的执法权。在地方经济发展愿景和GDP魔咒的驱动之下,监管的难题依然没有改变。
  “水十条”重点“节水治污”
  一位参与起草“水十条”的专家告诉南都记者,“节水”是“水十条”里面篇幅比例很大的“重头”。因为“节水就是治污”,水环境质量的好坏是由一个分子分母的比例构成的——分子就是污染物,分母就是水量。
  “如果说污染物的排放削减了一半,水量也减少了一半,不等于水质还是没有改善吗?如果说污染物减少了三分之一,水量减少了一半,那水质还是在恶化的。”他解释说,“这跟大气不一样,大气的分母是老天,人控制不了。但水是可以控制的。节水,就是取水少了,分母就大了,分子除以分母的值就改善了。”
  而这个“节水”的要求,并不仅仅指向居民区水龙头上贴的那种“节约用水”的口号,更是指向一种发展思路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比如说,在黄河流域的一些地区,水资源有限,生态脆弱环境敏感。而能源化工产业却迅猛发展,大量占用地表水资源,挤占了农业用水的空间。地上没水了,中央就得去抗旱救灾,大规模的打井抽取地下水就获得了“应急必要”的合理性,因为要保大家的“饭碗”。水一少,就等于环境容量少了,水自然就脏了。排污产业没有了自然的排污条件,又会进一步造成非正常的污染——这就构成水环境的恶性循环。
  “所以你说要不要对这种现象做一些约束性的考核呢?”该官员说。
  再以这个思路延伸开来考虑——如果河北的森林覆盖率能够达到北京的水平,一年大概就能蓄积140亿立方米的水——超过一个南水北调中线的调水量。究竟是用这个钱种树好,还是投入调水工程,以诸多生态环境乃至社会环境的副作用为代价来解决问题更好?
  如果充分做好节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在水资源相对匮乏地区减少高耗水行业的发展冲动,那么是不是还有必要举全国之力,再调长江上游的水去救黄河呢?
  已经被生态危机逼近的各流域,其产业究竟应该如何发展?至此到了必须反思的时刻。
其他文献
两年多前,苏珊·凯因(Susan Cain)的T E D演讲《内向力》(The Power of Introverts),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于内向的负面认识。这种负面认识很普遍,各行各业都有,连隔着屏幕不打照面的远程教育都不能幸免。  远程教育协会(Online Learning Consortium)、质量优先(Quality Matters)等远程教育规范组织,均在其网络课程的评审标准中
期刊
两年前,Kathryn Tyler和Nikki Cochrane在经过大量研究调查后,发现小型企业和组织常常雇佣不起全职的社交媒体经理,而很多全职妈妈们想去工作却很难找到兼职。于是Tyler和Cochrane灵机一动,思考着如何把这两个需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只要把妈妈们都变成社交媒体经理,然后把她们介绍给公司不就可以了吗?  选择融资还要看指导能力  去年Tyler和Cochrane的想法终于变成
期刊
1月16日,基金会培训中心举行年会,公布了2015年的计划,除了“秘书长必修课”外,还将开设技能培训的专项课程。  1月下旬,“公益星火”第三期在深圳开班,将继续致力于培养跨界公益人才。三年来,这个公益人才高级研修班获得了房地产商人李爱君等人的资助,所有学员的学费他们全包了。  同样是在1月里,由民政部指导的中字头培训计划——“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简称“中公计划”)正在紧锣密鼓筹备第三期培
期刊
关于全国人大正在起草的《慈善法》,各家的点评依然不少。《中国财富》1月刊也以《期待“善法”》刊登了多篇文章,包括何道峰老师的《推动成为良法》,以及徐永光老师的《慈善法研究的都是过时的问题》等,都对慈善法有过详细和深入的探讨,殊为值得仔细阅读和思考。  但是,笔者认为,在现阶段,探讨《慈善法》的具体规则尚不足以解决全部问题。我们还应回头看看我们到底需要《慈善法》解决什么问题?这即是说,我们需要认真地
期刊
2014年7月,深圳慈展会举办前两个月,浙江苍南县壹加壹应急救援中心创始人张炳钩接到一通电话,电话那头,中国慈善联合执行秘书长彭建梅邀请他在慈展会上讲讲“壹加壹”。  前两届慈展会,张炳钩都参加了,他自掏路费从温州来到深圳参展,并在小型沙龙上参与讨论,推介他的属地救援模式——在自然灾害发生后整合当地社会资源参与救援。从2007年开始,张炳钩与“壹加壹”参与200多次救灾,成为当地政府灾害救援的民间
期刊
媒体拥有社会影响力,能够搭建资源对接平台;企业和基金会手上拥有资源,能为公益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图书馆可以贡献专业力量,进行图书筛选。当媒体、企业和图书馆三方联合,把各种优势和资源投入到一个公益图书室项目时,将会产生怎样的化学效应?  去年底,第10所“启卉书屋”在汕尾市海丰县小漠镇中心小学揭牌。30年了,学校的师生终于等到了属于自己的图书馆。  当日,小漠镇中心小学一下子来了六七十名志愿者。志愿者
期刊
这一期中国财富封面文章,讲的是公益培训——从事公益慈善的组织和个人寻求专业化路径的故事。这种自我的修养、训练多少有点“圈子内”色彩,公益人对自己的公益执行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在寻找更好的成长营养。  这促使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公益意识如何扩展到更大的范围,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进而带来普遍公民公益社会?  我的公益启蒙,来自于日本。13年前,我因为采访中国细菌战受害者对日本诉讼而接触到日本和平运动人士,
期刊
入行前我对公益两个字一直停留在捐钱的层面。报社老师没少给我科普,也是操碎了心。大家都忙,精力也有限,最后提出走群众路线,“混圈”“刷脸”,直截了当一针见血。一来上手快,二来也算是给杂志起了传播作用。  最开始不解“混圈”两个字,我理解公益起码应该是“界”。后来在广州刷了几个月的脸,存在感没见涨,对“圈”算是有了新的了解。  上周去“基金会秘书长联谊会”上刷脸,年会上先是几位基金会的资深元老们分享了
期刊
喧嚣,可谓是2014年国内慈善界最好的概括。不断发酵的慈善立法报道,让我们充满期待。虽然到岁末,官方立法版本还是落空了,但多个民间立法建议稿密集发布,讨论如火如荼。有人呼吁尽快立法,有法总比无法好;有人呼吁不急立法,一些基本问题尚未达成共识,匆忙难成善法;更有人发话,慈善法研究的是过时问题;更多的人仍然怀抱期待……《中国财富》(2015年第1期)封面专题“2014,告别喧嚣;2015,期待善法”对
期刊
高考已经结束,每年这个时候,我们总会关注到一个陈旧而又不断被翻新的话题:知识还能改变命运吗?在这个时代,高考弃考、高考报名人数递减,这些往往都被解读为“读书无用论”的证明。但事实是这样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阶层上升流动性减弱,贫穷的代际传递等现象引起广泛关注。2015年初,《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在中国已经发生了贫困的代际传递,产生了“贫二代”——“贫富差距已具有一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