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雕塑批评系列之一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d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意”并非中国人的专有之物,亦非是中国人的专利,“写意”一词是中国人的发明。“写意”具有国际性,具有普遍性,可以说“写意”没有国界,没有疆界,只有因民族和地域而产生的国别,只有国别模式。
  中国当代雕塑艺术批评的现状分析起来,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刚刚起步,缺少系统理论的支撑;二、批评标准模糊,或者说较为单一;三、批评人员缺乏,更缺少真正的批评家;四、批评阵地狭小;五、感性评价多于理性评价,有明显的倾向性。六、有以偏概全之嫌。所以根据现状来看,中国当代的雕塑艺术批评出现了一些问题,偏离了应有的轨道。甚至于也有人认为中国雕塑界没有批评,或者说缺少真正的、正确的艺术批评。那么,笔者就从中国当代雕塑艺术批评出现的一些倾向人手,展开对“写意”及写意性雕塑的系列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之效。
  
  一、中国当代雕塑艺术批评的现状
  
  当代雕塑的艺术批评,大概主要有两种倾向。
  一种是参照西方世界的评论标准和评论体系,就是套用西方的什么主义、什么流派以及他们的品评标准来评价中国的艺术家,来品评中国的雕塑作品。我称之为“西方对应论”。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们仍在摸索之中,有的还在重蹈几十年前或上百年前西人的覆辙。有人就把这种与西人的“偶然相遇”对号入座,称之为某主义、某流派的继承与发展。持这种观点的人因哗众取宠而获得了许多雕塑家的拥护,被提及的雕塑艺术家们因为终于有了与西方的大师、巨匠相提并论的机会而自我陶醉、窃喜不已。我认为是不妥当的。事实上,西方的所谓主义、流派都是经过上百年或数百年的酝酿才产生的。譬如说,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起始于14世纪,在15世纪和16世纪上半叶得到了发展与传播;样式主义的确立经历了1520年到16世纪末长达80年的时间;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巴洛克”标志着16世纪末直至1760年左右的欧洲文明;法国几乎用了一个多世纪创立并发展了“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都经过上百年的孕育与发展。而中国的文化艺术真正进入现当代阶段的时日不多,严格说来只有不到30年的时间。因此,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中国尚没有形成这些主义、这些流派产生的社会基础和环境,甚至于连孕育的时间条件都不具备。
  一种是坚持本民族的立场,认为西人自有西人面目,我们自有我们自己的面目,中华民族具有独立的美学体系,也应该具有独立的品评标准和体系。我姑且称之为“东方体系论”。长期以来,大家一直认为中华民族具有独立的美学体系,是以“意象”为灵魂的,坚持用中国的美学观和价值观来品评中国的文化艺术作品。这种做法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正确无疑的。然而,近两三百年,中国自己的美学观念也出现了问题,那就是消解了中国美学灵魂性的东西——“写意”真正的美学价值,使之沦落成为了一种技法的代名词。
  
  二、“写意”之国际性
  
  “写意”,就是表露作者情感的意思。
  “写意”有无疆界?
  “写意”无疆界!“写意”是人类表达情感的艺术,西方人、东方人都是人,是人都会用艺术来表达情感。
  “写意”有国别。地域不同,人种不同,文化不同,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中国人有中国式的“写意”,西方人自有别样的“写意”。
  “写意”是一个特别中国的美学概念,但不是中国人的专有之物。“写意”一词产生于中国文化的特质。西方人也注重感情的流露与表达、宣泄,但是由于文化断层造成的种种原因,终于没有形成一个像中国人这样的文化认同点和民族共识,没有总结归纳出“写意”这样一个词。
  “写意”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是一个具有普遍性而缺乏针对性的、凸显的概念,凡是中国的文化艺术形式都可冠之以“写意”;“写意”同时也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灵魂和最高境界。“写意”对于西方文化而言,是一个被隐藏的、无所不在的“神灵”,甚至是一个他们自己都没有认识到的东西。
  
  三、中国式“写意”之流变
  
  在中国古代社会,雕塑不是艺术,雕塑家隶属于百工,没有社会地位,不被社会承认,更谈不上得到重视。因此,既没有几个人留下名字,也更没有多少雕塑理论存世。所以,研究中国古代雕塑写意精神的流变,只能借助于中国古代的文人画论。
  中国艺术的“写意”精神绝非短时间一蹴而就的,是长期孕育的结果。那么,它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嬗变过程?又是何时被讹变为技法的?下面我们简单地仅从理论上进行一下梳理。但是在长达八千年之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的无数写意性作品,我们将在以后的章节中专门论述。
  战国(前475—前221)荀况《荀子·天论》:“形具而神生。”形是神依附的载体。
  东汉(25—220)王充《论衡·论死篇》:“形维气而成,气须形而知。”形体依靠精气来体现生机,精气需要借助于形体来显现。
  晋(265--420)顾恺之《摹拓妙法》:“凡生人亡(同“无”)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同“全”)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以形态表现精神,形态正确,精神才可能生动。全生与传神对用,才是生活之真实写照。
  唐(618—907)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叙画之源流》:“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书画之生,是传情达意的需要。
  北宋苏轼(1037—1101)《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之一:“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到了苏东坡之时,已有了形不似而神似的艺术追求与个性鲜明的主张,也由此开启了“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以意象为美的先河,也从而形成了以士大夫为主体的文人画旨趣。
  元倪瓒(1301或1306—1374)《清阁全集卷十·答张藻仲书》:“仆之所画者,不过逸笔草草,聊以自娱耳。”这种提法,完全达到了倾诉作者情感的境界,但也有一定程度的片面性,被后来者所曲解。
  明徐渭(1521—1593)题画,见《虚斋名画录》:“牡丹为富贵花,主光彩夺目,故昔人多以钩染烘托见长;今以泼墨为之,虽有生意,多不是此花真面目。盖余本窭人,性与梅竹宜,至荣华富丽,风若马牛,弗相似也。”只有转换了客观存在的形式,把对自然物象的理解与把握转换成与之没有内在联系的形式,才能产生艺术的质变,才有可能产生“意”。
  清石涛(1640—1707)《大涤子题画诗跋卷一·跋画》:“以形作画,以画写形,理在画中。以形写画,情在画外。至于情在形外,则无乎非情也;无乎非情也,无乎非法也。”形、画、理、情四者,统一于画家之意,由意而生法。
  清张庚(1685—1760)《国朝画征 录》卷下:“花鸟有三派:一为钩染,一为没骨,一为写意……其写意一派,宋时已有之,然不知始自何人,至明林良独擅其胜,其后石田、白阳辈,略得其意,若其全体之妙,非大有力者学之必败。“写意”被正式的作为一种花鸟画的流派而著录在册。
  清方薰(1736—1799)《山静居画论》下:“世以画蔬果、花草随手点簇者,谓之写意,细笔钩染者,谓之写生。”随手点簇的不经意之作,大概从此被称为了“写意”。
  清王学浩(1754—1832)《题画》:“六法之道,只一写字尽之。写意者意在笔先,直追所见。虽乱头粗服,而意趣自定;或极工丽而气味古雅,所谓士大夫画也。”在此,“乱头粗服,而意趣自定”之作,与“极工丽而气味古雅”之作,统统都成为了士大夫们的写意之作。
  清松年《颐园论画》(成书于1879年):“古今名人写意之作,真作家未有不从工笔渐渐放纵而来,愈放愈率,所谓大写意是也。”又:“西洋画工细求酷肖,赋色真与天生无异……然而古人工细之作,虽不似洋法,亦系纤细无遗,皴染面面俱到,何尝草草而成。戴嵩画百牛,各有形态神气,非板板百牛堆在纸上。牛旁有牧童,近童之牛眼中,尚有童子面孔,可谓工细到极处矣。西洋尚不到此境界。谁谓中国画不求工细耶?不过今人无此精神气力,动辄生懒,乃云写意胜于工笔。凡名家写意,莫不从工笔删繁就简,由博返约而来。虽廖廖数笔,已得物之全神。”认识到了中国画的写意与西洋画的酷肖区别。提出了先工而后写,先繁而后简,先博而后约,写意乃是中国艺术的至高境界的主张。
  由上述可知,中国的艺术精神经历了“形具——神生——达意——传情——写意”的发展过程。因张庚、方薰等人较早地把写意当作一种技法来看待,所以可以说这种谬误至少是在乾隆年间即清中后期产生的,18世纪之后才蔚然成风的。
  
  四、西方式“写意”的历程
  
  所谓的西方,乃是指中国版图之外的大千世界。相对于中国的艺术史而言,西方艺术史更为庞杂,更为壮观。具有写意性的作品俯首可见,关于“写意”或者说与“写意”相近的论述也有不少著录。
  意大利的贝尼尼(1598—1680)是巴洛克艺术的代表人物,堪与文艺复兴的三杰相匹配,他使罗马成为了贝尼尼的城市。他的作品处于激烈的运动之中,并充满了戏剧性的情节。传记作家巴第努奇这样评价贝尼尼:“他是如此专心一意地工作着,以至在众人看来,他是处在迷狂之中,从他的眼睛中看出,他想进一步倾泻自己的精神情感,将生气灌注到石头中去。”在他给罗马维多利亚教堂所作的(《圣苔列莎的幻觉》中,圣苔列莎处在半昏迷状态之中流露出“痛苦而又甜蜜”的表情,足以使读者从这件赞美灵魂的“神圣交感”的事件中,感受到人世间的肉体之爱。冷冰冰的大理石,被贝尼尼雕刻出了如此传神感人的东西。
  法国著名文学家维克多·雨果(1802—1885)曾这样歌颂人体雕像:“女人的肌肉,理想的泥土,奇迹呀;崇高的精神渗入那不能用语言形容的天神塑造的泥土中,那些泥土,心灵在包裹的布里闪耀,这些泥土,留着神圣的雕塑家的手印,招来吻与感情的这些庄严的泥土。”他认为人体雕像里渗入了雕塑家的精神和情感。
  法国漫画家杜米埃(1808—1879)在1848年以后上台的拿破仑三世完全禁止了漫画讽刺艺术之后,重新拿起了油画笔。此时的油画笔法自如奔放,色彩浓烈感人,极富写意味道。19世纪30年代开始,杜米埃为了创作漫画人像的需要,经常到议会或法庭去旁听,回来后凭着记忆制作了30多个陶土胸像,如(《众议员本杰明·德莱斯特》《库宁·格里丹》《众议员让·奥古斯特》《查尔斯·贵朗》《达尔马提亚公爵》《皮埃尔·左朗》等,即写实又夸张,形神兼备,大部分作品在几分钟之内剔、挑、挤、捏而成,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
  法国雕塑家罗丹(1840—1917)对泼辣、真实和夸张的哥特艺术极为欣赏,在多那太罗的带有哥特风格的雕塑《忏悔的圣玛德兰》的影响下创造了著名的《老娼妇》,表达了他对任人欺凌、年老色衰的娼妓悲惨处境的同情。罗丹把绘画的笔触表现力运用到雕塑中去,在人物造型上留下了类似刮刀和毛笔涂抹颜色一样的痕迹。他用奔放的手法塑造了《雨果头像》,用朦胧的轮廓、柔和的起伏塑造了《画家夏凡像》,作品或热情奔放,或生动含蓄。他说:“只要群众得益和喜爱,是雕塑是文学,有什么关系呢?绘画、雕塑、文学、音乐,彼此的关系比常人所设想的更要接近,他们都是表现在自然面前的人的感情,只是表现的方法不同罢了。”从《地狱之门》独立出来的作品《思想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塑成,身上的每条肌肉似乎都在颤抖,都在诉说着内心的激荡。他晚年的作品《巴尔扎克》纪念像(下图)采取了类似中国画大写意的手法,极为奔放,表明他不仅仅满足于外貌的“形似”,而且达到了高度的神似。
  荷兰画家温特森·凡·高(1840—1917)借鉴了东方艺术用线的表现力,同时又发挥出了油画的色彩威力。他是一个对受苦的下层人民怀有热爱,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深感悲愤的人道主义者。他最初的作品,情调常常是低沉的。例如,《吃土豆的人们》。这类作品反映了他情感上的真实感受。后来,他大量的作品一变低沉而转为响亮和明朗,好像要用欢快的歌声来慰藉人世间的苦难。冷酷和污浊的现实与他的理想背道而驰,终于导致了这个敏感、热情的艺术家精神分裂。他因发病割下了自己的耳朵送给了妓女。病愈后所画的《自画像》头部用白布包扎,瘦削的脸颊,深陷的眼睛,强劲有力的线条,极简略的笔法流露出深沉的痛苦和无限的忧伤。
  俄国的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是真正的抽象派鼻祖。他曾说:“一条垂直线和一条水平线联结起来,产生一种几乎是戏剧的声音。”还曾说过,一个三角形有“它的特殊的精神上的芳香,”这恐怕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得到。他明确提出:“艺术作品形式本身就是内容,艺术作品任何表现力都起源于形式。”他的画是杂乱无章的,因为他强调主观即兴式的冲动。
  20世纪40—60年代,最著名的抽象派画家、美国人杰克逊·波洛克创造了一种“表现主义的抽象派”,把超现实派的“自动主义”和康定斯基的“内在需要”冲动,加之以更大程度上的夸张。他把画布铺在地上,提着颜料桶围着画布走,把色彩甩上去或者滴上去,有时做画时还使用棍子、铲子和刀子,还把沙子、玻璃掺进颜料里。他说:“绘画有自己的生命,”画家要“进入”到画里面去,“进去”之后就可以帮助这些生命呈现出来。
  大量的事实证明,西方世界也存在着写意性的作品,也有相关的理论,也拥有众多的“写意”艺术大师,雕塑作品“写意”,油画作品同样“写意”。我并非是要用中国的写意艺术理论牵强附会地套用、对应西方的艺术,也没有对中外“写意”的存在方式及其各自的特征进行论述与比较,列举事实而是说明一种客观的存在。
  
  五、结论
  
  综上所述,“写意”并非中国人的专有之物,而“写意”一词却是中国人的专利,是中国人的发明。“写意”具有国际性,具有普遍性,没有疆界应该是个不争的事实。
  这个世界本来是个统一的整体,那么何来的种种疆界?答案很简单:人之私欲使然。这个世界本来应该是个“天下大同”的世界。
  “大同”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文人虚构的一个理想的太平盛世,就像是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礼·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谓大同。”近代杰出的思想家康有为借用西方的有关思想,为这个古老的理想做出了新的诠释,提出了“大同之道”的宏伟目标:大同之世,国家民族均已消亡,全地球仅设一公政府。其主要职责是管理公共生产事业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阶级已经消亡,既无尊卑之别,也无种族之分,无论男女老幼,人人平等……在21世纪的今天,康氏的很多理想均已成为现实。比如说联合国负责协调全球性的国际事务,现代文明的高度发达如通讯、交通的便捷,已经消解了诸多的隔膜,打破了诸多的屏障,缩短了诸多的空间距离。所谓的全球一体化,所谓的地球村,世界范围内的移民,已经使国界变得没有太多的意义。
  世界大同,并非世界一统,而是小异仍然存在,多元共存。艺术是人创造的,应为人类的生活和情感服务;私密性的个体艺术与开放性公共艺术一样,服务的对象都是有血肉、有情感的人,只不过是对象的多与寡而已;民族性的艺术既适用于本民族,也适用于他民族。“写意”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因此,可以说“写意”没有国界,没有疆界,只有因民族和地域而产生的国别,只有国别模式。
其他文献
如今,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在预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师生双方都产生新的学习需求。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体验不断加深,师生都焕发着学习的智慧和生命的活力。这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课堂正因为有了生成,才拥有了充满生命的气息。不过,这种充满着非预设性生成的课堂虽然包含着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但也可能隐藏着某些数学规律所
摘 要:工业革命使世界整体格局发生变化,清王朝和英国在世界的地位发生了转变。两国政府在此时期实施了不同的政策,导致了不同的结果。比较英清两国政府对“人才”所采取的不同政策,对国家造成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工业革命 人才政策 英国政府 清朝政府    工业革命呼唤了现代先进文明的到来,处于同时代的英国和清王朝却实行了完全不同的政策,改变了彼此在世界的位置。封建时代是以东方文明为主的时代,尤其中国占
提起迷宫,现代人第一反应竟是电脑游戏,其实人类对于迷宫的情结,可谓由来已久,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些奇特的建筑物始终吸引人们沿着弯弯曲曲、扑朔迷离的小路吃力地行走,历尽艰辛,最终寻找到出路。或许这些就是它恒久的魅力所在。  看看这些奇特和富有创意的迷宫吧,你能发现人类的创造力真的很伟大。  此迷宫位于法国,据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迷宫,里面种的是向日葵。每年冬天,农夫们会重新设计并播种,到了春天就又长
摘 要:笔者通过对数学教学中学生出现的学习停滞或倒退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初中生存在数学学习的“停滞现象”,着重分析了产生“停滞现象”的三个重要原因,指出了突破“停滞现象”的几种对策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 停滞现象 成因 对策    初一新生刚入学时,在新环境、新教师以及家长与自己的期望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下,数学学习积极性高,成绩呈明显上升趋势。可是进入初一下半学期或初二后,不少学生学习不再像初一开
山东济南人    1996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  1998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工程部开始设计公共艺术  2007年进修于国家画院杜大恺工作室  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任职于北京西城教育研修学院
为宣传食品安全,孙焕平跑了28个省份、七十多个城市,  行程25100公里,相当于两个长征    因为这事,他耗资十多万元,有人说他是“神经病”,  妻子跟他离婚,但他并不放弃    手机的短信显示一直是惊叹号,老土舍不得删,“每个都要回复的,所以只能晚上一边回一边删。不删除,更多的短信又进不来。”  约访的电话接踵而至,有媒体的、有各种食品安全协会的,还有一些热心人士打來表示支持,“每天都接无数
3.联邦广场解构商业之城  顺着亚拉河穿流而下,历经上著文明与城市发展史诗的玛尔公园,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摘要: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对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细、更新的要求。爱是教育的前提,更是一名教师应具有的师德核心内容,要培养好学生,就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爱心”去经营和教育,让学生特别是那些个性有缺陷的学生始终生活在充满爱的教育环境中。  关键词: 爱心 师生关系 教育    教育是一门科学,班主任工作便是一门艺术,它主要是对班级管理,对学生贯彻日常行为规范,进行
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所在的巴基斯坦正义运动党日前遭遇了一场尴尬事,直播画面中,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政客们的脸上带着猫咪滤镜,但这些官员们仍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一本正经地完成自己的讲话。在开伯尔一普赫图赫瓦省的新闻部长肖卡特·尤萨夫扎伊与记者交谈时,政府社交媒体团队的一名成员不小心启动了脸书上的滤鏡功能。这段视频发布在该省执政党巴基斯坦正义运动党的官方脸书页面上,但在新闻发布会后几分钟就被删除了。
2007年高考揭晓,泰兴市横垛中学本科进线人数和进线率都以极大的优势超过了同类学校,收获了高考“九连冠”的快乐,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全校上下欣喜之余,我们又怀着忐忑之心上路了。因为08年是江苏高考新模式的第一年,新高考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谁也不敢睡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作为一所地处偏僻乡镇的农村高中,我们只有发扬过去苦干巧干的精神,居安思危,狠抓学生管理,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方能在竞争中站